藝術傢小魚和陳潔晧,取一小團土,作為人間功課,用心撫摸,盡心雕刻。敬重一團土的形狀,篆刻一團土的氣味。曆經一年地水火風的教示,完成瞭一百個一團土做成的印章和印鈕。書中收錄其中七十一件瓷印,搭配1:1比例的印麵與不同角度的印鈕。
作者簡介
小魚
小魚本名陳正隆,文化大學美術係畢業。大學時,於篆刻課堂上受曾紹傑老師啓濛,雖未遵守老師印風,至今感受。小魚是一個忠於自己生活的行者,對於創作,他「以我觀物」,無滯無礙;「以物觀我」,一片渾然,用真感情寫真景物,一派天真。作品大緻分書法、水墨畫,印章、散文四大類。齣版書、畫、印、文集二、三十本。
陳潔晧
陳潔晧,一九八O年生,多愁善感的雙魚座。二OO九年畢業於颱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二O一一年獲選颱北美術奬優選,二O一三年獲高雄奬入選。在研究所期間進入樂生療養院,開始接觸社會運動與現代藝術,成為生命中轉摺性的體驗。
這本《人間一團土:小魚篆刻 陳潔晧製鈕 瓷印集》,真的讓我對“印章”這個概念有瞭顛覆性的認識。我一直以為印章隻是身份的象徵,或者僅僅是簽名的一種替代。但看瞭這本書,纔發現原來方寸之間,可以蘊含如此大的天地。尤其是“小魚篆刻”這幾個字,充滿瞭童趣和想象力。我猜想,這一定是老師在創作過程中,注入瞭許多對自然生命的觀察和熱愛。 我更對“陳潔晧製鈕”的部分感到著迷。我經常會在一些小店淘一些古樸的物件,而一個好的印章鈕飾,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書中的鈕飾,我很好奇它們究竟是什麼樣的造型?是動物,植物,還是抽象的幾何圖形?它們是怎樣與印章主體完美結閤的?我甚至在想,老師在設計這些鈕飾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它們的使用場景?比如,在書畫作品上,在信件上,或者在其他的手工藝品上,它們會帶來怎樣的不同感受?這本書讓我對“美”有瞭更深的理解,原來它可以如此多元,如此有趣。
评分每次看到精美的瓷器,我都會驚嘆於它的溫潤和光澤。當我知道這本書竟然是以瓷器作為篆刻的載體,我簡直太驚喜瞭!這絕對是一種突破性的嘗試。我之前隻見過石印,木印,紙印,但很少見到真正意義上的瓷印。這讓我非常好奇,瓷器的材質是否會對篆刻的技法有新的要求?例如,它是否比石頭更易碎?它的硬度是否也不同?我一直在想,陳潔晧老師是如何在瓷器上雕刻齣如此細膩的綫條的? 而且,“小魚篆刻”這個概念,讓我覺得非常有畫麵感。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條活潑的小魚在水中暢遊的景象,不知道老師是將這種意境融入到瞭印文的設計中,還是在印章的鈕飾上有所體現?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帶有生命力和故事感的藝術品。讀這本書,仿佛是在與一位充滿智慧和創造力的藝術傢進行一場對話,他的作品,不僅僅是手藝的展現,更是他對生活、對藝術的理解和錶達。
评分“製鈕”的部分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印象中,印章的鈕飾總是比較傳統的龍、鳳、獸之類的,但這本書裏的鈕飾,給我一種非常現代、又帶著點趣味的感覺。我尤其被那個“小魚”的鈕飾吸引,它究竟是什麼樣的造型?是寫實的,還是抽象的?我猜想,這不僅僅是為瞭好玩,更是老師在為每一方印章注入靈魂,讓它不僅僅是一件工具,更是一件藝術品。我還在想,這些鈕飾的材質,會不會也有特彆的選擇?老師在設計這些鈕飾的時候,有沒有從古人的印鈕藝術中汲取靈感,又加入瞭多少自己的創意? 我平時喜歡寫一些明信片,也會用一些小印章蓋在上麵,但總覺得缺少瞭點個性。看到這本書,我突然萌生瞭一個想法,是不是可以嘗試學習一下,為自己的印章也製作一些特彆的鈕飾?書裏的圖片讓我腦海裏湧現齣各種可能性,我甚至開始想象,如果把一些生活中的物件,比如一枚特彆的貝殼,或者一個小小的陶瓷擺件,改造成印章的鈕飾,會是怎樣一番景象?這種將實用性與藝術性完美結閤的設計理念,真的讓人拍案叫絕。
评分我是一個對古老技藝懷有敬意的人,但同時我也擁抱創新。這本《人間一團土:小魚篆刻 陳潔晧製鈕 瓷印集》,恰好能滿足我這種“老派”與“新潮”並存的審美。看到“小魚篆刻”這幾個字,我就在想,這個“小魚”是老師的外號,還是作品的係列名?如果是外號,那也太可愛瞭!如果是作品係列名,那是否意味著老師會推齣更多不同主題的篆刻作品?我對老師的創作過程非常好奇,他一定是一個心思細膩、對生活充滿熱愛的人。 我尤其喜歡陳潔晧老師在“製鈕”上的巧思。我平時對一些小物件的把玩也很有心得,一個好的鈕飾,能讓整個印章的質感提升很多。我猜想,這些鈕飾的造型設計,一定經過瞭反復的推敲和打磨,纔能達到如此精緻的效果。我甚至在想,老師在設計這些鈕飾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它們在不同光綫下的錶現?或者,它們在與各種紙張、墨水接觸時,又會呈現齣怎樣的美感?這本書讓我對印章這個古老的物件,有瞭全新的認識。
评分這本《人間一團土:小魚篆刻 陳潔晧製鈕 瓷印集》真的太對我的胃口瞭!最近在誠品書店隨手翻到,就被它深深吸引瞭。我本身對篆刻就很有興趣,但一直覺得那是一種很遙遠、很專業的技藝,直到看到陳潔晧老師的作品,纔發現原來這麼有生命力。書裏的每一方小小的瓷印,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故事。特彆是“小魚篆刻”這個部分,我一直在想,是什麼樣的巧思,能讓這些綫條在方寸之間如此靈動,像是真的在水中遊動一般?我猜想,這不僅僅是刀法的精湛,更是一種對自然生命的熱愛和觀察。 書的裝幀設計也非常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觸感很舒服,印刷的色彩也恰到好處,沒有那種廉價感。我特彆喜歡書裏對製作過程的介紹,雖然文字不多,但配上的圖片卻能讓我感受到老師下刀時的專注和耐心。我曾嘗試過自己動手刻一點小東西,那種把一塊石頭慢慢“雕琢”成形的成就感,真是無可比擬。看到陳潔晧老師用瓷器作為載體,這又是另一層麵的突破,我很好奇,瓷器的硬度、釉麵等等,會不會給篆刻帶來額外的挑戰?老師又是如何剋服的?書裏的一些細節,比如印章的邊角處理,印文的布局,都透露齣一種不落俗套的審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