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济学(2版)

生活经济学(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生活
  • 实用
  • 理财
  • 个人财务
  • 决策
  • 行为经济学
  • 第二版
  • 大众经济学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生活经济学不仅研究各类经济行为的决定因素,也要研究这些行为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经济现象及其对策,因此,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用性的学问。学术如果是为学术而学术,无法顾及人民的生活,社会的需求,这种无法经世致用的象牙塔学问,不是人民真正需要的。经济学本来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过一般总体经济学与个体经济学的内容,不难发现它都要透过数理统计,或复杂的图形分析,才能进入经济学的堂奥。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生活经济学(第2版)》的书籍的详细简介,该简介旨在突出其核心内容,而不涉及任何其他特定的书籍信息。 --- 生活经济学(第2版) 探寻日常决策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个选择背后都隐藏着一套深刻而复杂的经济学逻辑。从早晨如何规划通勤路线,到如何分配家庭预算,再到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抉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经济决策。然而,许多人认为经济学是遥远、抽象的理论,只存在于宏大的国家政策或华尔街的金融市场中。《生活经济学(第2版)》正是为打破这一隔阂而生,它将经济学的核心原理与我们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揭示出隐藏在平凡选择中的理性框架。 本书的宗旨是普及经济学思维,让读者掌握一套分析日常现象的强大工具。它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场引人入胜的思维导图之旅,带领读者从全新的视角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 核心内容聚焦:从微观视角重塑认知 《生活经济学(第2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行为经济学、激励机制、稀缺性、机会成本等一系列基础但至关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个人理财、时间管理、消费习惯、健康决策乃至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 第一部分:理解稀缺性与选择的代价 经济学之源在于稀缺性——资源的有限性迫使我们做出选择。本部分详细阐述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放弃了次优选项的价值。我们将探讨消费者如何在预算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在生产要素的限制下优化产出。读者将学习如何量化决策的真实代价,避免“沉没成本谬误”的陷阱,从而做出更明智的短期和长期决策。我们还将分析时间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如何通过边际分析来优化其分配,无论是用于工作、学习还是休闲娱乐。 第二部分:激励机制的力量与行为偏差 激励是驱动经济活动的核心引擎。本书深入剖析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如何影响个体行为。我们将研究企业如何设计薪酬体系、政府如何制定税收政策,以及家庭内部的奖励与惩罚机制。一个重要的视角在于“激励相容性”:如何确保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动,最终与整体利益保持一致?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人类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本部分大量引入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前景理论、锚定效应、损失厌恶和禀赋效应。这些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面对风险时会表现出与传统经济学模型预测不符的行为。通过理解这些认知偏差,读者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规避自身在投资、购物和健康维护中的盲目倾向。 第三部分:市场、价格与信息不对称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本书详细解释了供需法则如何决定价格,以及价格信号如何引导生产和消费。我们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到垄断,并分析了市场失灵的现象,例如外部性(如环境污染)和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一个关键的议题是信息经济学。在现实世界中,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我们将探讨卖方如何利用信息优势(如逆向选择)和买方如何通过信号传递(如质量保证)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理解信息在市场中的价值,是进行理性交易的前提。 第四部分:个人金融与风险管理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管理个人财务是生活经济学最直接的应用。本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框架来理解个人金融决策: 储蓄与投资策略: 讲解复利的力量,长期投资的基本原则,以及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收益特征。 债务管理: 分析消费信贷的成本,并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杠杆,同时避免陷入高息债务的泥潭。 风险对冲: 探讨保险的经济学原理,以及如何评估和管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例如失业、疾病和意外事故。 第五部分:社会互动与政策影响 生活经济学也延伸至宏观层面和社会互动。我们将分析公共选择理论,考察政府决策是如何在政治考量下形成的。此外,本书还探讨了社会规范、公平观念如何与经济效率相互作用,例如薪酬平等、收入再分配政策对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以及社会福利体系的经济合理性。 本书的特点与目标读者 《生活经济学(第2版)》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高度的实用性和启发性。 案例驱动: 全书穿插了大量的贴近生活的案例研究——从超市促销活动的心理战术,到购房决策中的折旧考量,再到职业选择中的人力资本投资。 思维工具箱: 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套可重复使用的分析框架,而非死记硬背公式。读者学到的不是特定答案,而是一种提问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语言平实易懂: 避免了复杂的数学推导,专注于概念的直观理解和应用。 本书适合所有对生活抱有好奇心、希望提升决策质量的成年人。无论您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需要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夫)、寻求职业突破的专业人士,还是对社会运作机制感到困惑的学生,《生活经济学(第2版)》都将成为您理解复杂世界、优化个人福祉的必备指南。掌握了经济学的语言,您将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生活中的积极设计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朱延智


  现职:
  明道大学创新与经营学系助理教授

  学历:
  国立政治大学博士
  纽西兰国立Canterbury University博士研究

  经历:
  南荣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学系系主任
  经济部中小企业处讲师
  行政院劳委会台南新营就业服务站顾问,谘询委员
  美国惠氏食品公司企管顾问
  琅宇贸易有限公司企管顾问
  台湾新生报社论主笔
  民生报、台湾日报、中国时报专栏作家
  荣获企业伦理师选拔
  国防大学决策所助理教授

  着作:
  <图解品牌行销与管理>(五南)
  <图解企业危机管理>(五南)
  <品牌管理>(五南)
  <两岸经贸>(五南)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五南)
  <生活经济学>(五南)
  <产业分析>(五南)
  <高科技产业分析>(五南)
  <企业管理概论>(五南)
  <企业危机管理>(五南)
  <财务危机管理>(五南)
  <危机处理的理论与实务>(幼狮)
  <小国危机处理>(时报)
  <人力资源管理>(五南)
  <创业管理>(鼎茂)

图书目录



CHAPTER 1
人类的经济活动—生活经济学概论 1
生存与发展 生活经济学概论 3
生活经济法则的范畴 生活经济学范围 6
生活经济法则的区分 生活经济学的分类 8
生活经济法则的作用 生活经济学的功能 10
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 经济均衡 16
生存之道 比较利益 19
选择与代价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22
经济道德 27

CHAPTER 2
无形与有形的两只手—市场机能及政府职能 31
一只看不见的手 市场机能(Market Mechanism) 33
供需失衡 市场失灵 35
看得见的手 政府职能 42
公权力的失控 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 49
经济问题的解决架构 经济制度 57

CHAPTER 3
买与卖—供需法则的生活应用 63
供给与需求的角力赛 供需法则 66
消费者的慾望 需求的意义与种类 69
消费者变心的理由 需求变动原因 71
生产者条件与价格飙涨狂跌 供给意义、种类与变动原因 77
公权力的操盘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81

CHAPTER 4
生产者行为—老板的成功之道 87
创造之路 生产的意义与生产可能曲线 90
报酬与利润 生产者剩余(Producer’s Surplus) 96
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经济 101
前进与生存 投资 105
厂商可以任意加价吗? 弹性途径分析 107
能屈能伸大丈夫 供给弹性 110

CHAPTER 5
流行与购买力—消费者行为 113
消费者的满足 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115
消费者的选择 无异曲线 119
花得开心,花得省钱 当一个聪明消费者 123
借钱是高尚的行为? 预算限制(Budget Constraint) 128
买这个取代那个 消费弹性 132

CHAPTER 6
消费者的情报局—市场概论 135
消费市场的推手 市场结构 137
物竞天择 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 Competition Market)145
台风天卖青菜 寡占市场(Oligopoly Market) 149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独占市场(Monopoly Market) 152

CHAPTER 7
谁搬走了我的乳酪?—所得与分配 157
国家富裕与强盛的终极指标 经济发展强,人人当大爷 160
摆脱贫穷的最佳捷径 提高国民所得 165
我与比尔.盖茨 贫富不均 170
剥削与压迫 依赖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 175
被轻忽的族群 他们的所得问题 178
永远的春天 后半辈子要怎么过 181

CHAPTER 8
趋势大未来—经济景气判准与循环 187
时也?运也?趋势也! 景气循环原因 189
预测趋势准则 景气判定 196
钱滚钱? 货币与货币供给 201
政府经济本质体检 经济萧条期的政府作为 204
我不理财,财不理我 景气循环与个人理财 206

CHAPTER 9
你幸福吗?—谈经济痛苦指数 211
生产力的黑洞 失业分类 214
失业潮提早来临? 台湾失业率攀升原因 219
物价水准的圆舞曲 物价指数 221
消费者不可承受之重 通货膨胀 224
消费者昧于负载之轻 通货紧缩 227
失业无国界 全球化与失业 230
为生存的提升与沉沦 经济痛苦指数对民生的影响 233

CHAPTER 10
利上加利—汇率与利率 239
单复利的抉择 利率决定因素 242
低利率时代 利率与生活 245
国家财富的迷思 外汇存底 247
国际货币的涨跌拉锯 汇兑与币值升贬 250
外汇供需法则 国际借贷说 255
国际货币购买力的天秤 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258
国际利率的秤砣 利率平价说 261
国际汇兑价值心理战 汇兑心理说 264

CHAPTER 11
国际财富分配—国际贸易 269
利益调配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71
导入机会成本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75
产品生命週期与规模经济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281
开启国际贸易的锁钥 国际重要贸易组织 284

CHAPTER 12
抢钱大作战—投资理财 293
赚钱的艺术 投资理财入门 295
诚信为上策 跟会与贷款成本孰大? 301
财富重分配的理财方式 股票投资 304
报酬优、低风险的理财规划 投资共同基金 308
保守、安稳的理财规划 债券 314
钱往哪里去? 其他的理财规划 317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啊,我最近才入手了《生活经济学》(2版),真的太惊喜了!我一直以為經濟學離我的生活很遙遠,什麼供需法則、邊際效益,聽起來就讓人頭昏腦脹。沒想到這本書用如此貼近我們日常的例子,把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論說得淺顯易懂。例如,書中提到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吃炸雞不健康,卻還是忍不住想吃?這背後其實有經濟學的考量,像是「立即滿足」和「延遲滿足」的權衡。還有,為什麼逛夜市時,看到好多攤販賣類似的東西,但大家好像都有各自的客源?這就跟市場區隔和差異化有關係。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竟然把「機會成本」的概念,生動地解釋在每天的選擇裡。像是今天週末,你可以選擇睡到自然醒,或是早起去運動。選擇睡覺,你損失的就是運動後精神飽滿的感受;選擇運動,你犧牲的就是多一點的睡眠。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深入想,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都在無形中付出機會成本。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做決定的邏輯,不再只是憑感覺,而是多了幾分理性思考。 它不僅僅是告訴你「為什麼」,更啟發你「怎麼做」。書裡面的很多小技巧,像是如何聰明地購物,避免不必要的消費,或者如何看待房價的波動,都提供了很實用的建議。我以前總是很害怕理財,覺得自己數學不好,一定學不會。但這本書讓我發現,其實不需要當個數字達人,只要了解一些基本原則,就能為自己的財務狀況打下更好的基礎。像是「複利」這個概念,雖然聽過,但書裡的圖解和案例,讓我真正理解它的威力,原來時間是這麼重要的財富累積因素。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吸引人,沒有學術論文的枯燥,更像是和一位有智慧的朋友聊天。裡面穿插的很多生活化的小故事,都讓我會心一笑。像是關於「沉沒成本謬誤」的討論,我馬上聯想到自己曾經為了「不想浪費」而硬著頭皮看完一部爛電影,結果浪費更多時間。這本書就像是一本生活指南,告訴你如何在這個資訊爆炸、選擇眾多的時代,做出更聰明、更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 而且,《生活經濟学》(2版) 的編排也很舒服,每章節的重點都整理得很清楚,讀起來不會有壓力。我之前買過一些經濟學入門書,常常讀沒幾頁就放棄了,因為內容太硬。但這本真的不一樣,它會讓你覺得「原來經濟學可以這麼有趣!」,甚至會開始期待下一頁會講到什麼。它不是那種讓你考高分的教科書,而是讓你生活得更好的實用寶典。我推薦給所有對生活感到好奇,或者想讓自己的生活多點規劃的朋友們。

评分

這本《生活经济学》(2版) 真是太讚了!我之前對經濟學一直有種敬畏感,覺得那是屬於專業人士的領域,離我這個小老百姓的生活很遙遠。結果這本書完全顛覆我的看法,它用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把經濟學的原理講得生動有趣。作者在書裡舉的例子,都來自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情境,像是為什麼我們會為了買到打折的商品而願意花時間排隊?這背後其實是「誘因」和「權衡」的經濟學思維。 書中有一段關於「交易成本」的討論,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作者提到,我們在做任何一筆交易時,除了支付商品的價格,其實還隱藏著很多「交易成本」,像是搜尋資訊的時間、議價的時間、甚至簽訂合約的成本。了解這一點,就能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進行交易,並且做出更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這讓我回想起過去一些不愉快的購物經驗,很多都是因為忽略了這些隱藏的交易成本。 而且,這本書對「博弈論」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書中沒有深入探討複雜的數學模型,但作者用簡單的例子,解釋了在兩人或多人互動的情境下,如何預測對方的行為,以及如何做出最優的策略。這不僅能應用在商業談判上,甚至在人際互動中,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對方的動機,並做出更明智的回應。 另外,書中有一章探討了「人力資本」的重要性,讓我對「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作者認為,知識和技能就像是一種投資,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能夠提升個人的「生產力」和「價值」,進而獲得更好的回報。這讓我不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而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重要的「投資」。 《生活经济学》(2版) 是一本能夠讓你「看見」經濟學的書。它不講高深的理論,而是讓你理解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經濟學原理。它能幫助你更理性地思考,更聰明地做選擇,並且更深入地理解這個世界。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生活感到好奇,或是希望讓自己的生活多點條理和智慧的朋友。

评分

這本《生活经济学》(2版) 絕對是近期我讀過最讓人耳目一新的書之一!我以前對經濟學的印象就是數字、報表、複雜的公式,覺得那是專家們在玩的世界,跟我這種普通人沒什麼關係。但翻開這本書,我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把經濟學的原理融入我們的日常,像是排隊買限量商品時的心態,或是為什麼我們會被折扣吸引等等,這些看似日常的現象,竟然都有經濟學的理論在背後支撐。 最讓我驚豔的是,書中對於「預期」和「資訊不對稱」的解釋。像是為什麼某些品牌的商品即使價格比較高,還是有很多人趨之若鶩?這就涉及到品牌價值和消費者對品質的「預期」。又或者,為什麼買二手車的時候,我們總會擔心被騙?這就是因為賣家通常比買家更了解車況,也就是「資訊不對稱」。這些概念,不僅能解釋現象,更能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斷,避免被「資訊不對稱」的陷阱所誤導。 而且,書裡有一段關於「誘因」的討論,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作者舉了一個例子,說如果公司想提高員工的生產力,光是加薪可能效果有限,有時候設計一些額外的獎勵機制,或是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更能激發員工的潛力。這讓我想起自己工作上的經驗,確實如此,有時候一份貼心的鼓勵,比一筆小小的獎金來得更有意義。這本書教會我,如何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們的「誘因」,進而達到雙贏的局面。 這本書還有一個讓我非常欣賞的地方,就是它並非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提供了很多可以實際應用到生活中的建議。例如,在談到「稀缺性」時,書中就提到了如何利用稀缺性來提升商品的價值,這讓我對一些成功的行銷策略有了更深的理解。反過來說,作為消費者,了解稀缺性也能幫助我們辨識哪些是真正的價值,哪些只是被營造出來的噱頭,從而做出更理性的消費決策。 總的來說,《生活经济学》(2版) 是一本打破刻板印象的入門書。它用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將經濟學這個看似高冷的學科,拉近到我們的生活中。它不僅能讓我們理解周遭發生的事情,更能啟發我們用更理性的思維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選擇。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覺得經濟學很難理解,或是想從不同角度看生活的朋友們。

评分

這本《生活经济学》(2版) 絕對是近期讓我最愛不釋手的書!我以前總覺得經濟學離我好遠,大概就是新聞裡那些數字,跟我的生活完全搭不上邊。結果這本書徹底顛覆我的想法!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把原本聽起來很複雜的經濟學原理,變得像是在聽朋友聊天一樣有趣。像是為什麼我們會對「限時搶購」或「買一送一」這種促銷活動這麼感興趣?這背後其實牽涉到「價格歧視」和「稀缺性」的心理效應。 書中關於「生產力」和「專業分工」的討論,讓我對現代社會的分工合作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舉的例子,像是現代人一天所消耗的物品,背後可能牽涉到全球各地無數人的辛勤付出,這讓我對「全球化」這個詞有了更具體的感受。同時,他也探討了「機會成本」在時間運用上的重要性,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時間的分配是否真的有效率。 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有一章專門討論「公共財」和「外部性」的問題。像是為什麼公園、道路這些公共設施,大家都會去使用,但卻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去維護?這就是「搭便車」的問題。又或者,工廠排放廢水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這就是負面外部性。作者引導我們思考,如何透過制度設計,來解決這些市場失靈的問題,這讓我對政府的角色和公共政策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也很特別,並不是一本死板板的教科書。它透過很多生活中的小故事、實際案例,來闡述經濟學的概念,讓讀者在閱讀時,能夠產生共鳴,並且更容易將書中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例如,在談論「投資」的時候,它並不是讓你去學習複雜的技術分析,而是教你如何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理解風險與報酬的關係。 總之,《生活经济学》(2版) 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入門讀物。它不僅能讓你對經濟學產生興趣,更能幫助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且做出更聰明的決策。如果你覺得經濟學很難,或是想讓自己的生活多點理性思考,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评分

這本《生活经济学》(2版) 真的讓我眼睛一亮!我一直以為經濟學就是研究股票市場、 GDP 成長率這些宏大敘事,跟我的生活沒什麼直接關聯。結果讀了這本書,才發現原來經濟學的影子無所不在,從我們每天早上怎麼決定要吃什麼早餐,到晚上怎麼規劃休閒活動,都隱藏著經濟學的思維。作者非常巧妙地將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小情境,像是排隊買飲料、團購的樂趣、或是為什麼有些人總是願意花大錢買名牌,都用經濟學的角度做了生動的詮釋。 書中關於「外部性」的探討,讓我對環境議題有了更深的體會。例如,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外部性,像是垃圾處理、空氣污染等等。而這些負面外部性,往往是由整個社會來承擔的,個人卻未必直接付出代價。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可能對其他人產生影響,因此在做決定時,不能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也需要將這些「外部」的影響納入考量。 而且,作者對於「資訊」在經濟行為中的角色,有非常精闢的分析。我們現在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但很多時候,我們擁有的資訊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被扭曲的。書中舉了很多例子,說明資訊的缺乏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以及我們如何利用有限的資訊來做出相對優化的選擇。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平常在接收資訊時,是否真的有所篩選,而不是全盤接受。 另外,我很喜歡書中對於「消費者的選擇」這個部分的闡述。作者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有「品牌忠誠度」,為什麼我們會對某些廣告產生情感連結,以及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某樣東西不划算,卻還是會買。這本書讓我更了解自己作為一個消費者的心態,也更能辨識出一些巧妙的行銷手法,避免落入消費陷阱。 《生活经济学》(2版) 是一本非常實用的讀物,它沒有學術上的艱澀,卻充滿了智慧的啟發。它讓我看到了經濟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也教會我如何用更宏觀、更理性的視角去理解這個世界。我認為這本書不僅適合對經濟學感興趣的讀者,更適合所有希望提升生活品質、做出更明智決定的現代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