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文录(二版)

西塞罗文录(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Marcus Tullius Cicero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罗马共和之魂西塞罗

  我们该一起追求文学,在过程中度过生命。文字曾是我们的消遣;如今,它是我们的避风港。

  罗马共和国末世,众神灭迹、基督未现,唯有人独活于世;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天才作家于焉诞生──

  大事业的成就不是靠筋肉,速度,或身体的灵巧,而是靠思想,人格,或判断,在这几点上,老年人不但不比别人坏,而且比别人好。──《论老年》

  先看准了朋友,然后再爱他。不要因为先爱了他,就认作朋友。

  因为,凡是心灵值得爱的人,才是值得去结交的人。  ──《论友谊》

  这位勇敢坚持共和国精神的英才永不止息地追寻他的信念,灵魂不灭,自古代、中世纪以来绵延至今,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

本书特色

  ★伟大的罗马共和之魂西塞罗,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如何在混乱的时候坚持纯粹的价值,提供老年人生、友谊抒发精辟的见解与指南。

  ★在动盪不安的罗马共和末期,西塞罗以他的才气、坚持,持续他的宪政理想,随着起伏不安的政治局面沉潜无定。但凡他在政治失意的时刻,就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西塞罗从未让他的人生在任何时刻留下空白。纵使挫折长存在人生中,西塞罗告诉世人,他宁愿发挥他的热情、理想到淋漓尽致,至死不悔。

  ★当西塞罗成为政治孤岛,失去贡献长才的政治舞台,觉得人生索然无味,但仍然在这些无聊时刻,书写文学和哲学作品,自我勉励,以他的书写报效他敬爱的共和国。人生纵使失意时,也要奋发振作,留下个人价值。

  ★附「罗马晚期共和义大利、地中海」地图。概括性了解当时代地理。

媒体推荐

  翁嘉声教授(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专文导读/修订。

名人推荐

  「一种思想一旦能保存在西塞罗的着作里,那它就可以在全部未来的时光里为广大的读者保存下来。」──乔治.霍兰.萨拜因(George Holland Sabine),《政治学说史》。

  「古往今来,未再诞生像西塞罗这般集合政治家、哲学家于一身之伟人。」──美国国父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

  「西塞罗可谓为『永垂不朽之罗马人』之一。」──美国古代史权威摩塞斯‧哈达斯(Moses Hadas)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106 -43 BCE


  罗马共和国时代的雄辩家、作家、律师、哲学及政治家。凭借对共和国的挚爱与忠贞,西塞罗追求理想,成为一个力图挽回永恆逝去时代的殉道者。

  出生于罗马南边小镇,他出身骑士阶级,家境富裕。十六岁时前往罗马求学,研读修辞、法律和哲学,旁听希腊哲人费罗的讲座,也曾留学雅典以及小亚细亚各地,受教于当时最杰出的哲学家及演说家。西塞罗满腹渊博的希腊政治哲学知识,而他的典雅散文奠定了古典拉丁语的文学风格;更由于他的引介,古希腊人的智慧能够传到中古及文艺复兴时代。

  在政治生涯中,西塞罗于西元前63年出任执政官,镇压卡特林叛变,提出元老及骑士阶级和谐,共同统治共和国的宪政理想,而到达人生的颠峰,被敬称为「祖国之父」。但后来也因为这件事,被迫逃离罗马,自我放逐一年。

  当凯撒被贵族派刺死以后,各地军阀拥兵自重,据地为雄,国家分崩离析。西塞罗力挽狂澜,联合各种共和势力,极力反对显露独裁野心的马克‧安东尼,全力维护他所珍惜的共和体制及价值,但最后仍然遭致杀身之祸,空留遗憾。他的过世也象征罗马共和的结束。

译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


  着名散文家、文学评论、翻译家。散文创作幽默雅致,影响无数读者。着有《雅舍小品》、《骂人的艺术》,译着有《莎士比亚全集》、《西塞罗文录》、《潘彼得》、《沉思录》等。

图书目录

导读    西塞罗,罗马共和的灵魂    1
序    1
导读  1

BOOK ICato Maior de Senrctute
卷一    论老年    

译者序    12
I ―V    15―29
VI―X    30―44
XI―XV    45―60
XVI―XX    61―76
XXI―XXIII    77―83

BOOK II    Laelius de Amicitia
卷二    论友谊    85

译者序    86
I ―V    88―101
VI―X    102―111
XI―XV    112―123
XVI―XX    124―132
XXI―XXV    133―143
XXVI―XXVII    144―149

罗马年表:287― 43 B.C.E.    151―156

图书序言

论老年

译者序


《论老年》一文作于何时,不能确定。其为西塞罗晚年作品,殆无疑义,因为他在晚年,事业既遭惨败,爱女又死,所以他自然的走到哲学里去,而想到老年的问题。他于纪元前四十四年五月十一日写给阿蒂克斯的一封信里提到《论老年》一文已经写成;在他的《论占卜》一文里他也提起这篇《论老年》为其近作;《论神明之性质》是在西元前四十五年八月间才完成的,而《论老年》又决在此文之后;凯撒是在西元前四十四年三月十五日被刺,此文又决是凯撒死后所作—所以我们大概可以认定论老年之作必在西元前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之后,四十四年正月三日之前,姑定作于西元前四十四年四月,想来大致是不会很错的。此文最后一次修正是在此年七月十七日。

本文标题是好几种写法。西塞罗有一次以篇首数字为题,称为《啊,蒂特斯,假如》;有一次称为《论老年》;有两次称为《大卡图》。但是标题全文应该是《大卡图论老年》。

《论老年》与《论友谊》都是献给蒂特斯.庞彭尼乌斯‧阿蒂克斯,此人是西塞罗一生的好友。他生于纪西元前一○九年,与西塞罗幼小同学时即相订交,家颇富有,且天性澹泊,不喜罗马政界之多变;故于西元前八十八年至六十五年隐居于雅典,研究希腊哲学文艺,着有拉丁诗篇及历史等,卒于西元前三十二年。《论老年》写成时,他已六十五岁了。西塞罗给他的信札保存至今者不下四百篇,可见两人友谊之深厚。本文的体裁是谈话式的,这是希腊作家最喜採用的一种体裁,罗马人也常模倣的。西塞罗模倣的不是柏拉图书中之苏格拉底的方法,而是亚里士多德的方法,由一人主讲,听者不大插话。西塞罗借历史上的人物来发挥他自己的意见,所以文中卡图说的话即是西塞罗自己的意见。

这一篇想像的谈话是假设于纪元前一五○年在卡图家中举行的。当时卡图八十四岁,斯奇皮欧三十五岁,赖里乌斯约三十八岁。卡图生于纪元前二三四年,从事军役,累着战功,擢居要职,生平着述甚富,有演讲一百五十篇,罗马古史一部,论农事书一部,号称为「拉丁散文之创造者」为当时最着名之雄辩家,政治家,军人,农人。卡图甚轻视希腊学术,希腊着名哲学家至罗马为使,卡图曾建议驱逐出境。故西塞罗文中之卡图,动辄引证希腊典籍,与事实确有出入。卡图精力过人,死于西元前一四九年,至老不倦,所以西塞罗假借他为主讲的人,实在是最恰当的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