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Sci泛科学 八月选书推荐
200年前,医师必须充当梅毒感染的白老鼠,自己划开伤口,记录感染经过
1977年纽约通过了药剂处死方案,同意除了电椅和毒气外,犯人还可以有更经济实惠的死法……
人类屡次成功掀起了医学变革,但是否已成为生命真正的主宰? 沃伦在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病患的检体中,发现有细菌一样的蓝绿色物体紧黏着上皮细胞,他觉得这似乎和「细菌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是这种发现并不符合当时主流的医学概念,因为自巴斯德证实有细菌存在以来,医界普遍认为胃里是没有细菌的――细菌被人类吞入胃里,其中的酸度根本让它无法生存。
但是沃伦并不在意,仍努力在相似的检体中找出证据,想推翻这个根深蒂固的古老观念…,但随着检体的样本愈多,沃伦可能是对的…!
沃伦是否找出了真相?
在病理研究并不发达的年代,他该如何证明?而这是否将颠覆古老的医学观念?
人类的变革总是在屡仆屡起中发展,尽管牺牲无数,医生们仍然造就许多改变生命的奇蹟,但是解决愈多迷惑、就发现更多挑战。究竟如何在体悟历史的骚动之后,获致开创未来真正的契机,
本书的价值,就是作者透过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敏锐的病理剖析能力,带您见微知着、聚焦核心,在历史迷雾之下,挖掘出生死百态最动人的片段。
名人推荐 专文推荐
叶森洲/中华民国心脏学会理事长
刘士永/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副所长
真心推荐(依姓名笔划排序)
李天铎/前国安局驻法代表‧顽石文创公司董事长
洪惠风/新光医院心脏内科科主任
翁佳音/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汉湘/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校长
杨 照/作家‧评论家
刘宝杰/《关键时刻》主持人
郑国威/PanSci泛科学总编辑
谢哲青/作家‧节目主持人
「苏医师的这本书老妪能解,又像『举头望明月』一目了然,让我先放下世界盃足球赛,一气呵成,把它读完。」──中华民国心脏学会理事长叶森洲
「字字读来趣味盎然,让我在医学史知识的传授上有借力使力的空间。处处可见的慧黠,往往让人不免会心一笑。」──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副所长刘士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