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

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生理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教材
  • 医学
  • 学习
  • 医学教育
  • 人体生理学
  • 入门
  • 简单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生理学是医学相关科系的必修课!
  现在就从趣味漫画开始,
  探索奥妙人体!
  掌握医学知识!

  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营养师、医事放射师、助产师……不能不知道!
  在无重力状态下,为什么尿液还能送到膀胱?
  人体为了维持体内的恆定状态,无所不用其极?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痛?反射动作如何形成?
  为什么有的失聪者,能够用额头听音乐?
  食物的美味其实多来自「嗅觉」,而非「味觉」?
  巨人症、侏儒症、末端肥大症与内分泌有关?
  人体排出的尿液量,只有「原尿」的1%?
  唿吸、代谢、消化怎么进行?
  视觉如何形成?

  ★有趣漫画、易懂图解、详细解说、生动比拟,最佳的生理学入门书!

  不懂生理学,医学院,门都没有!
  不清楚人体运作,身体健康,只是白日梦!

  DNA和基因不一样吗?运动时心搏数增加,与自律神经系统有关?白血球分为哪些种类,如何击退入侵的病毒?

  生理学探究人体的生命活动,研究范围包含器官的构造、功能与系统的运作机制,是医学的基础。只要从正确的角度切入,把握原理,这些问题即能迎刃而解,全面掌握内容广博的生理学。

  本书用生动的比拟、有趣的漫画图解,以知识结合日常生活情境,让你轻松领会人体的奥妙,发现生理学的乐趣!

审订者推荐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漫画方式,透过书中主角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娓娓道出人体生命的道理。不论是成人、小孩,亦或所学与医学生命科学有无相关性,都可以轻易地从本书获得实用的人体生理学知识。生理即是生命的道理,日常生活中做的、想的、感受的每一件事,都是透过人体各器官的功能运作达成的。书中将日常生活体验和人体生理功能做连结,利用活泼的思考方式,将艰深的医学名词转化成容易理解的概念,是一本难得而有趣的入门书。--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研究所副教授 余佳慧
人体奥秘的深层探索:一部超越基础的生理学进阶读本 本书旨在为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生命科学知识,并渴望深入探究人体复杂运作机制的学习者、科研人员及临床专业人士提供一份详尽、深入的进阶参考。它将带领读者超越宏观的器官系统概述,深入到分子、细胞乃至组织层面的精妙调控网络之中,构建一个更为立体和动态的人体功能图景。 第一部分:细胞与分子层面的精密调控 本部分聚焦于生命活动最核心的执行者——细胞,及其内部的分子机器。我们不再满足于描述细胞膜的结构,而是深入解析脂质双分子层的动态平衡、膜蛋白的拓扑结构、离子通道的门控机制及其在动作电位产生与传播中的精确时序控制。 信号转导的复杂网络: 详细阐述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家族的庞大多样性、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激活后的下游级联反应(如MAPK通路、PI3K/Akt通路),以及第二信使(cAMP, $ ext{IP}_3$, $ ext{DAG}$, $ ext{Ca}^{2+}$)如何精确地在细胞质中传递信息。重点分析信号的交叉对话(Crosstalk)和负反馈调节机制,解释细胞如何应对多重外部刺激。 基因表达的调控艺术: 超越转录和翻译的基本流程,深入探讨染色质重塑、转录因子结合特异性、非编码RNA(miRNA, lnc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的精细“微调”。剖析表观遗传学标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如何形成稳定的细胞身份,并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响应。 细胞器功能的动态维护: 详述线粒体的双向通讯、自噬(Autophagy)和凋亡(Apoptosis)途径的分子开关机制,以及内质网(ER)应激反应如何与细胞存活或程序性死亡挂钩。探讨溶酶体在细胞内物质降解和废物清除中的关键作用及其代谢重编程能力。 第二部分:组织与器官系统的功能整合 本部分着重于将基础的细胞生物学知识,应用于复杂的器官功能整合与稳态维持。重点在于理解不同组织如何协同工作,以应对生理和病理挑战。 神经系统的连接组学与可塑性: 深入解析突触传递的化学与电学特性,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再摄取及受体的亚型分布。详述突触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背后的分子机制,探讨神经回路的结构和功能可塑性如何在学习和记忆中得以实现。对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在维护神经元微环境和参与突触修剪中的关键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心血管动力学的生物物理学基础: 细致分析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包括肌丝滑行理论的分子细节、钙离子操控在心动周期中的核心地位。探讨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调控,重点分析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内皮素)及其对全身血液动力学的精确反馈控制。 内分泌轴线的层级调控与反馈: 考察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复杂级联反应,着重分析激素受体与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结合方式。例如,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长期影响,甲状腺激素对基础代谢率的调控,以及性激素在发育和繁殖中的精确时序作用。探讨内分泌干扰物的潜在生理效应。 肾脏的超滤与重吸收机制: 详细解析肾小球滤过膜的物理屏障特性,重点剖析肾小管上皮细胞如何通过复杂的跨膜转运蛋白(如 $ ext{Na}^{+}/ ext{K}^{+}$-ATP酶、水通道蛋白)实现对水、电解质、葡萄糖和氨基酸的精确重吸收和分泌,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如何整合血容量和血压的调控。 第三部分:生理病理转换与前沿概念 本部分是本书最具挑战性和前瞻性的部分,它将生理学知识与病理生理学的转变点联系起来,探讨稳态失衡的根源。 代谢稳态的跨组织协同: 深入剖析肝脏、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在葡萄糖、脂质和蛋白质代谢中的角色互换与协同。重点分析胰岛素抵抗的分子基础,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在代谢综合征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阐述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分泌脂因子,如脂联素)的功能。 免疫生理学的多维视角: 将免疫系统视为一个动态的“防御和监测”系统。详细介绍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分子识别机制(TLRs、MHC分子)。分析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的激活、分化和免疫耐受的建立,理解炎症反应的分子路径如何从保护性转变为组织损伤的驱动力。 应激反应与适应性生理学: 探讨急性与慢性应激(包括物理、化学和心理应激)如何通过HPA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影响全身功能。分析应激诱导的代谢重编程、免疫抑制或炎症激活的分子开关,解释慢性应激如何导致生理系统失代偿。 组织修复与再生: 探讨干细胞(如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在维持组织更新中的作用。分析细胞外基质(ECM)在伤口愈合和纤维化过程中的双重角色,以及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在调控组织再生中的信号调控网络。 本书的特点在于强调动态过程、分子机制和系统整合。它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背景,致力于提供一个深度、广度兼备的生理学进阶知识体系,旨在培养读者对生命系统复杂性及其适应能力的深刻理解。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田中 越郎


  熊本大学医学系毕业后,曾任三井纪念医院内科实习医师,留学瑞典皇家卡洛琳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担任东海大学医学系生理学讲座助理教授等,现为东京农业大学应用生物学系教授。专业为生理学.营养学。国内的看护学生中,每十人有一人研读作者执笔的教科书。为医学博士。

  主要日文着作:
  《用插图学生理学》(医学书院)
  《用插图学药理学》(医学书院)
  《用插图学人体结构组织和功能》(医学书院)
  《系统护理学讲座(2) 病态生理学》(医学书院)
  《让你爱上生理学》(讲谈社)
  《让你理解生化学》(技术评论社)等。

审订者简介

余佳慧


  目前任职于台湾大学医学院生理研究所,负责教授人体生理学,专门领域是肠道免疫生理学。余老师于台大兽医系毕业后,在加拿大安大略省McMaster University取得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并在加拿大亚伯达省University of Calgary的生物科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尔后回国任教。曾担任加拿大肠胃道学会博士后研究代表,并荣获亚太消化道学会和亚太生理学会之年轻研究学者奖。

译者简介

卡大


  兼职翻译。日本语文能力N1合格。曾于日本的大学实验室进行研究并取得学位,现为台湾生物科技产业贡献心力,亦担任公司内部口、笔译。喜欢身边有书可随手阅读,热爱各地旅游体验生活。

图书目录

序章
生理学是躲避不了的学科?………………………………………………………………1

第1章 循环系统
规律运转的帮浦…………………………………………………………………………………………7
1. 刺激传递系统………………………………………………………………………………………..8
2. 心脏的动作与波形………………………………………………………………………………..18
3. 心电图的构造………………………………………………………………………………………22
4. 循环系统与神经的关系……………………………………………………………………………24
5. 冠状动脉的血流…………………………………………………………………………………….25
6. 全身血液循环……………………………………………………………………………………..26
7. 血压……………………………………………………………………………………………….28
8. 淋巴系统……………………………………………………………………………………………30

第2章 唿吸器官
肺部中,空气与血液的亲密关系      31
1. 唿吸所扮演的角色……………………………………………………………………………….31
2. 换气的机制………………………………………………………………………………………..35
3. 唿吸的调节………………………………………………………………………………………40
4. 外唿吸与内唿吸……………………………………………………………………………………44
5. 血液中气体分压……………………………………………………………………………………46
6. 酸中毒与硷中毒……………………………………………………………………………………48
7. 肺的功能…………………………………………………………………………………………….49

第3章 消化系统.代谢
不分解成小块就无法开始的消化与代谢       51
1. 消化道……………………………………………………………………….…………………….51
2. 食道与胃……………………………….…………………………………………………………..55
3. 十二指肠.胰脏..…………………………………………………………………………………57
4. 小肠.大肠…………..…………………………………………………………………………58
5. 三大营养素…………..………………………………………………………………………61
6. 消化器官全貌…….………………………………………………………………………………68
7. ATP与柠檬酸循环………………………………………………………………………….70
8. 消化液与消化酵素………………………………………………………………………………..72
9. 肝脏的功能………………………………………………………………………………………74

第4章 肾脏.泌尿系统
二十四小时持续扫除老化废物的工作者    77
1. 肾脏的主要机能…….………………………………………………………………………….77
2. 尿的成分与排尿机制……………………………………………………………………………..88
3. 如果肾脏无法作用了………………………………………………………………………………92
4. 肾脏也是内分泌器官……………………………………………………………………………93

第5章 体液.血液
产自海洋的细胞有着自己专属的海洋?        95
1. 体液-人体有60%是水…………………………………………………………………………….95
2. 渗透压…………..………………………………………………………………………………..102
3. 水分进出与脱水…………………………………………………………………………………106
4. 血液…………………………………….…………………………………………………………107
5. 红血球…………………………………………………………………………………………108
6. 白血球…………………………………………………………………………………………..111
7. 血小板………………………………………………………………………………………….113

第6章 脑.神经系统
神经是以秒速120 m传递的电线    115
1. 神经元………………………………………………………………………………………….115
2. 末梢神经………………………………………………………………………………………..119
3. 脑………………………….……………………………………………………………………126
4. 嵴髓……………………………………………………………………………………………130
5. 脑神经与嵴髓神经………………………………………………………………………………133
6. 自律神经的功能………………………………………………………………………………134

第7章 感觉器官
不只是用触摸就知道的感觉?      137
1. 感觉的种类……………………………………………………………………………………….137
2. 感觉与阈值……………………………………………………………………………………….146
3. 视觉──眼球……………………………………………………………………………………150
4. 听觉.平衡感觉──耳…………………………………………………………………………153
5. 嗅觉──鼻………………………………………………………………………………………156
6. 味觉──舌………………………………………………………………………………………158

第8章 运动器官
肌肉能动全靠ATP159
1. 肌肉收缩与能量………………………………………………………………………………….159
2. 关节活动的机制……………………………………………………………………………..165
3. 骨骼肌的热产生与体温调节…………………………………………………………………171
4. 骨骼的功能与骨代谢……………………………………………………………………………173

第9章 细胞与基因.生殖
基因是带着蛋白质讯息的画卷175
1. 细胞的基本构造与功能……………………………………………………………………….175
2. 基因与DNA…………………………………………………………………………………..181
3. 细胞分裂…….…………………………………………………………………………………186
4. 生殖………………………………………………………………………………………………188

第10章 内分泌系统
经由血液缓慢扩至全身的传递网191
1. 所谓内分泌……………………………………………………………………………………….191
2. 下视丘与脑下垂体………………………………………………………………………………..200
3. 甲状腺.副甲状腺……………………………………………………………………………202
4. 肾上腺…………………………………………………………………………………………204
5. 胰脏………………………………………………………………………………………………206
6. 性激素……………………………………………………………………………………………208

终幕
今夏的回忆211

索引…………………………………………………………………………………………………216

图书序言

监修者的话

  我想会拿这本书来看应该是医疗相关科系的学生吧!人体看似非常复杂,其实以科学的角度仔细观察,会发现人体非常单纯,是完全按照原理运行的组织。因此,只要用恰当的角度理解原理,就能轻松愉快地学习人体运行机制。我一直期待各位能顺利地了解人体。

  了解人体的运作机制有许多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生理学。很可惜生理学的门槛有点高,要以自学或强制学习的方式,达到能够体会生理学乐趣的程度,似乎很难。这实在非常糟糕。

  因此本书尝试将生理学的乐趣和人体的奥秘,浅显、愉快地传达给各位医疗初学者。很可能在学校的课程中已有指定或推荐的教科书,若能以本书作为学习生理学的开端,应该就能大概了解那些指定教课书的内容了。

  本书以一位女学生为主角,用一个故事主线贯穿全书,尽可能地以漫画方式让各位愉快地理解生理学,希望能成为有趣的读本。请尚未学过生理学的人、学过生理学却完全不理解的人、甚至是已经讨厌生理学的人,先将漫画部分大致看过一遍,光是这样浏览也能对生理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一开始讨厌生理学的主角,也是从饮食或马拉松等自己身体的反应连结到基础生理学,发现趣味,理解生理学。希望各位能像主角一样去体验生理学的乐趣及人体的奥妙,进一步了解生理学。

  若本书能成为您学习生理学的垫脚石,对监修者来说是莫大的喜悦。

田中 越郎

图书试读

Follow up 补充说明

1 所谓的循环器官是指在全身中让血液或淋巴溢流动的器官。透过心脏、血管、淋巴腺等组织,将氧气、营养.激素等运送到体内各组织,同时从体内各部位收集老旧废物。

接着,我们再进一步来了解此循环器官系统的构造、作用吧。

3. 心电图的构造

2 组成心脏壁的肌肉会因电流刺激而收缩,而这个收缩动作由刺激传递系统引起。

产自窦房结的刺激会如波浪般扩散到整个心房,引起心房收缩;刺激到达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房室结后,会传达给希氏束;希氏束分为两支,称为左支束.右支束,左支束往左心室的方向,右支束往右心室的方向,再分为许多细小的分枝;此细小分支称作浦金氏纤维。刺激传达系统是由称为特殊心肌的组织所构成的。

图1-1 刺激传递系统的流程


9 窦房结会自动产生刺激吧!

10 是的,就算没有大脑或脑干的命令,它还是会产生每分钟60~80次的刺激,这就是正常心搏。

11 虽然其他的特殊心肌(例如:房室结等)也会产生刺激,但窦房结产生刺激的次数最多,通常会以它为优先。窦房结功能不全时,虽然房室结会递补成为起搏点,但由于产生刺激的搏动较迟,心搏数会变少。

将来自这个刺激传递系统且传播至心肌全体的电流兴奋,加以视觉化,就变成心电图了。心电图通常会在胸部(贴六个)、两手和双脚*接上电极,测量十二个极导(场所)的数值。

* 左支束是取得心电图的电极;右支束则为地线。

P23
1 心电图检查十二个极导的导出

2 I、II、III、aVR、aVL、aVF这六个称为四肢极导;而V1~V6这六个则称为胸部极导。

3 为何得用到十二个极导啊?

4 所谓的极导,妳可以将之想成,从电极连接处看出去的相机视点。只有一个视点时很难看出到底是什么,但从十二个方向来观察就能减少误差了。

5 当心肌或刺激传递系统出现异常时,心电图的波形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变化。若心脏收缩正常而规律,会出现连续的稳定波形;不过,若心脏在异常的时机收缩,就会出现不规则的波形,这就称为心律不整*。

* 除了不规律的心脏收缩之外,心搏数太多或太少也属于心律不整的一种。

6 妳知道心脏一次的收缩会送出多少血液到大动脉吗?

7 我想,大概有一瓶牛奶那么多?

用户评价

评分

我通常对这种“基础科学”类的书籍都抱着一种“看得到,但吃不进”的态度,总觉得它们是为专业人士准备的,或者至少需要一定的学术基础才能读懂。然而,《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彻底改变了我对这类读物的看法。从我个人经验来说,我一直对“人为什么会呼吸?”、“为什么我们会睡觉?”这类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奥秘的问题感到好奇,但以往接触到的资料要么过于晦涩,要么就停留在非常表面的解释。这本书却不一样,它像是一位耐心而博学的长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一点一点揭开身体的秘密。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能量代谢”那一章的写法,他不是直接抛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而是从我们日常所需的“能量”入手,用我们熟悉的“食物”来比喻,然后解释身体是如何将这些食物转化为我们可以“使用”的能量,并储存起来。他甚至还讲到了为什么有些人容易胖,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这其中的生理机制,原来这么有趣!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我也很欣赏,字里行间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密不透风,视觉上很舒服。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每一章节的结尾,都会用一些小总结或者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思考,去联系生活实际,这让我不仅仅是“读”书,更是“用”书。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在和作者一起探索人体这个奇妙的宇宙,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评分

说真的,我以前对“生理学”这三个字,一直都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总觉得那是需要专业知识才能涉足的领域,离我这种普通人太遥远了。我曾经也尝试过翻阅一些生理学的科普读物,但要么是过于学术,让我看得头晕脑胀;要么就是过于肤浅,让我感觉收获甚微。所以,当朋友推荐《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这本书给我的时候,我其实心里是有点打鼓的。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简单”的认知。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他没有直接把你丢进迷宫,而是用最清晰、最生动的语言,一点点地为你揭示人体这个“奇妙王国”的奥秘。我最喜欢他讲解“肌肉和运动”的那一章,我一直以为运动就是简单的“肌肉收缩”,看完这一章,我才明白,原来我们每一次的跑、跳、甚至只是眨眼,背后都牵涉到如此复杂而协调的肌肉群协作,以及神经系统的精准指挥!作者用“协同作战”和“指令传递”的比喻,把这个过程描绘得活灵活.。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些生硬的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他也会立刻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解释,让我觉得学习过程一点负担都没有,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

拿到《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一种“姑且看看”的心态。毕竟,提到“生理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些复杂的解剖图、晦涩的专业术语,以及背诵到头晕脑胀的各种身体功能。我曾经尝试过几本类似的科普读物,但要么是过于学术化,让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浅显,让我觉得“学了等于没学”。所以,我真的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是,这本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的文笔真的太厉害了,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们深入浅出地游览人体的奥秘。我特别喜欢他讲解“免疫系统”的那部分,原来我们身体里一直有一支“看不见的军队”,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把抗体比作“精准制导导弹”,把病毒细菌比作“入侵的敌人”,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甚至还对它产生了敬畏之情。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生硬的科学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他也会立刻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解释,比如他讲到“激素”的时候,就比喻成“身体里的信使”,负责传递各种“命令”。这种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教科书,而是在听一个朋友分享他所知道的身体的有趣故事。

评分

在拿到《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这本书之前,我对“生理学”这个词的印象,基本停留在高中生物课本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还有那些我永远记不住的专业术语。我总觉得,这东西离我的日常生活太远了,除非是要考试,否则根本不会去碰。但是,这本书,真的太不一样了!它就像一本“人体说明书”,但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官方说明,而是由一位充满智慧和幽默感的朋友来为你解读。作者的叙述方式真的太绝了,他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那些原本高深的生理概念,讲得通俗易懂,好像你就在听他讲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我尤其喜欢他讲解“内分泌系统”的那一章,我一直以为激素就是那种会让人发胖或者变美的神秘物质,看完这一章,我才明白,原来它们才是真正掌控我们身体“情绪”和“状态”的“大管家”!作者用“信号传递”和“调节平衡”这些简单易懂的比喻,把激素在我们身体里扮演的重要角色讲得清清楚楚。而且,这本书的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比如讲到“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或者“睡眠”的重要性,都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感觉这本书不只是在教我知识,更是在引导我去关注自己的身体,去了解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评分

坦白说,我对“生理学”这个词向来是敬而远之的,总觉得那是留给医学院学生的科目,离我这个普通人太遥远了。我平时对人体运作原理的好奇心,也仅限于一些非常表面的“常识”。直到我无意间翻到《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人体这么神奇,而且了解它,可以如此轻松有趣!作者真的太有才了,他把那些听起来就让人头大的生理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就像在讲故事一样。我尤其喜欢他讲解“血液循环”的那一章,他没有上来就讲什么瓣膜、收缩压,而是用“搬运工”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血液如何带着氧气和营养,穿梭在身体的各个角落,又如何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我以前对血液循环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看完这一章,感觉整个过程就像在我眼前上演一样,我甚至能想象出那些红细胞、白细胞在血管里忙碌的样子!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诙谐幽默,偶尔还会冒出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比喻,让我在哈哈大笑之余,就把知识点给牢牢记住了。这本书真的打破了我对科普读物的刻板印象,它不仅简单易懂,而且充满了智慧和趣味,让我觉得学习人体知识,原来可以这么快乐!

评分

说实话,在还没翻开《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之前,我脑海里对“生理学”的印象,大概就是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图表,还有那些我永远记不住的专业名词。我一直以为这东西离我的生活很遥远,顶多就是在生病看医生的时候,听医生用一些我半懂不懂的词语解释一下。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观念!它真的就像它的书名一样,“世界第一简单”,但绝不是“世界第一肤浅”。作者是用一种非常亲切、几乎是手把手教学的方式,把人体内部那些复杂到令人咋舌的“精密仪器”给拆解开来,然后再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重新组装给我们看。我特别喜欢他讲到消化系统的那一段,他没有直接上来就讲什么酶、什么吸收率,而是从我们最熟悉的一顿饭开始,一步一步地带我们体验食物在身体里经历了什么样的“奇幻旅程”,从嘴巴咀嚼,到胃里翻江倒海,再到肠道里的“工作站”吸收营养,最后又是如何处理“废物”。整个过程被描述得如此生动有趣,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小小的“工人”在我的身体里忙碌着,太神奇了!而且,这本书的插图也是我的大爱!虽然是基础生理学,但它的图文搭配简直是黄金组合。那些插图清晰明了,而且色彩搭配也很舒服,不会过于写实到让人觉得有点可怕,也不会过于卡通化而失去专业性。很多时候,我只需要看一张图,结合作者简单的几句话,就能立刻领悟某个生理过程的精髓。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我必须诚实地说,在读《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这本书之前,我对“生理学”的理解,大概就是停留在“人有心脏、肺、胃”这种非常基础的层面上,对于它们具体是如何运作的,脑子里一直是一团浆糊。我一直认为,这类知识要么是枯燥的,要么是需要高智商才能理解的。然而,这本书,真的彻底改变了我对科普读物的看法!作者的笔触真的太有魅力了,他就像一位拥有神奇魔力的魔法师,把原本复杂到让人望而却步的人体生理过程,变得如此生动、有趣、甚至有点可爱。我尤其喜欢他讲解“神经系统”的那部分,我以前总觉得大脑和神经就是“发出信号”,但这本书让我知道,原来我们每一次思考、每一次记忆、每一次情感波动,背后都隐藏着如此精妙的“电化学反应”!作者用“信息传递的快车道”来比喻神经元,用“化学信使”来比喻神经递质,这些比喻真的太形象了,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让人头晕的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他也会立刻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解释,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教科书,而是在听一位智慧长者讲述身体的秘密。

评分

天啊,我真的没想到《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这本书可以这么好看!老实说,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点打退堂鼓的。毕竟“生理学”这三个字听起来就有点严肃,而且平常我对这种硬知识也不是特别有兴趣,总是觉得枯燥乏味,像是在上大学时候的必修课,死记硬背一堆名词术语,光是想想就头疼。但是!我真的太佩服作者的功力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生理学教材的刻板印象。他用的语言真的超级白话,就好像是你平常跟朋友聊天一样,完全没有那些让人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堆砌。而且,他还会用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讲到心血管系统的时候,他会把心脏比喻成一个超级勤劳的“马达”,把血管比喻成“水管”,这样一来,整个运作过程就变得非常形象化,我一下子就懂了,而且还觉得很有趣!甚至有些地方,作者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或者冷知识,让学习过程一点都不枯燥,反而会让你忍不住想一口气读下去。我最喜欢的是关于神经系统的部分,本来以为会很复杂,结果作者用“电信号”和“化学信使”的比喻,再加上一些关于我们身体如何感知外界刺激的生动描述,真的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对很多身体的反应都只是“知道”,但这本书让我真正“理解”了它们背后的机制。而且,他对于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健康问题,比如为什么会疲劳、为什么有时候会头痛等等,都有很浅显易懂的解释,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立刻就能应用到生活中,非常有价值。

评分

不得不说,《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这本书,真的是我近期读到过最令人惊喜的一本书了。我一直以来都对身体的运作方式感到好奇,但很多时候,市面上要么是太过于学术化,看得我云里雾里;要么就是太过于浅显,让我觉得“好像知道了,又好像没知道”。这本书,恰恰找到了那个完美的平衡点!作者的叙事方式真的太棒了,他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说书人,把人体内部那些原本复杂到令人却步的生理过程,用最生动、最形象、最有趣的方式娓娓道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呼吸系统”的那一章,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呼吸”这件事,背后竟然有如此精妙的设计!作者用“气体的交换”这个核心概念,然后一步步解释肺泡的结构、横膈膜的作用、空气是如何被吸入又呼出的,整个过程被描绘得如此清晰,让我感觉我好像真的能“看到”氧气进入我的肺部,然后被血液带走,二氧化碳又被排出体外。这种“看见”的感觉,远比死记硬背几个名词要来得深刻和有意义。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幽默,时不时还会冒出一些令人会心一笑的比喻,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get到了知识点,感觉学习过程一点负担都没有。

评分

我必须说,《世界第一简单基础生理学》这本书,真的让我对“简单”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此之前,我总觉得“简单”和“基础”往往意味着“不够深入”、“不够专业”,甚至“有点幼儿园水平”。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一种近乎“魔法”般的叙事方式,把人体这个极其复杂、精密的系统,拆解得如此清晰,又如此容易被理解。我曾经在一些网络科普文章里零星地接触过一些生理学的知识,但总是感觉碎片化,而且很多地方一知半解。这本书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串联起来,让我对人体有了一个整体而清晰的认知。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处理“感觉器官”那一章的笔触,他没有直接罗列感官的名字和功能,而是从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这些最基本的生活体验出发,然后层层剥茧,揭示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是如何协同工作,将外界的信息转化为大脑可以理解的电信号。我甚至觉得,读完这一章,我好像真的能更“懂”自己是如何感知世界的了!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循循善诱,他会鼓励你思考,会用很多反问句来引导你主动去探索,而不是单方面地灌输知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