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更好的人、变成更糟的人、变成另一个人或是变成自己都是可能的,
这就是美感旅程之所以危险又神奇之处;
我们需要美,好让自己跟自己和平相处。
这一次,他不想追上这个女人,也不想找什么漂亮的句子,只想这样看着她,她的步态还有身影。他发现了一种不需要跟她上床,只要看着她,就能产生的独特愉悦感……他感受到自己不只是一只狗疯狂地在人行道上寻求新奇身体。他站着好一段时间,一动也不动,感到着迷,而当她远走时,他嘴上扬起了一抹微笑。那只狗也是有审美观的。
美是艺术品、小说、音乐、海景或是一位陌生女子的微笑?读着卡缪的《异乡人》,即便你会咒骂主角的淡然,却仍会为那种荒谬的存在吸引?老实的你在看着《教父》这种帮派电影时同样感到某种美感愉悦?为什么美会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让我们觉醒,让我们得到救赎,让我们感到忧伤?又以生动的方式缓和我们的情绪?
美其实是某些剎那的停歇,那时你会返回某种最初、或不太认识的自己,被抛向远方、却又唤起当下,瞬间却又永恆,彷彿能从否定自己的现实中拯救自己!那时,世界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同,也没有弃你而去;而你其实不只是你。
本书邀请你进行一场危险又迷人的美感经验旅程,以意识流书写笔调带入,穿梭重要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的概念,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并援引古典与现代艺术家作品,兼以小说、电影、音乐作品交错解析美感经验对于人的影响。在这趟旅程里,当你被美召唤,即便周围所有人都说着蠢话,你却可以好好聆听自己。
本书特色 1.以类极短篇小说、意识流方式书写,不着痕迹令读者理解生活中的美学、哲学及其功用。不去定义美,不去找寻美的标准,书写出每个人都能在某种情境中找到对照并颤动的美感经验。令人读之彷如唤起彼时那似曾相识、却又得到某种「我之为我的存在」,这种情绪是无法延续的,但却又像是永生永世。
2.揭露人们在寻常的生活里,领略美感产生的内在旅程,聆听自己因而可能生出不同的观点与生活方式。这比任何教你如何过美好生活的心理书籍,更优雅的引领出因这些微小、容易流逝而忽略的美感,拓展你与这世界的关系,而在人迷失时能看见那光,反刍出面对困顿与生活必要之恶时的厚实基础。
3.穿梭重要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的概念,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并援引古典与现代艺术家作品,兼以小说、电影、音乐作品交错解析美感经验对于人的影响。没有难懂的哲学概念、没有望而生畏的美学名词,在细腻而微妙、不容读者离开目光的情状描述下,令读者明白:原来美学离自己很近,而且自己一直在其中得到某种疗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