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大係 1919-1949:新詩捲

香港文學大係 1919-1949:新詩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香港文學大係》共三輯,包括新詩、散文、小說、評論、舊體文學、通俗文學、兒童文學等共十二捲,由十一位本地專傢學者擔任主編,追本溯源,發掘被時間洪流淹沒的早期香港文學作品。

  本捲選錄1949年以前在香港發錶的新詩,根據目前所見的文獻資料,本捲實際選錄1925年至1949年的作品,橫跨戰前時期、抗戰時期與戰後初期的不同階段,編選原則是兼容不同時期的各種流派和風格,藝術價值與文獻價值並重。本捲所選錄的鷗外鷗〈和平的礎石〉、李育中〈維多利亞市北角〉、陳殘雲〈海濱散麯〉、劉火子〈都市的午景〉、袁水拍〈梯形的石屎山街〉、何浧江〈都市的夜〉、黃雨〈蕭頓球場的黃昏〉、沙鷗〈菜場〉等詩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智德先生


  乃颱灣東海大學文學士,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及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學院文學及文化學係助理教授。編著有《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愔齋書話──香港文學劄記》、《愔齋讀書錄》、《抗世詩話》、《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三、四○年代香港詩選》、《三四○年代香港新詩論集》及《香港詩選1997-2010》等。

圖書目錄

總序/陳國球……1
凡例……41
導言/陳智德……43

L.Y
幕色……75
玫瑰花……75

許夢留
慰安……76

靈榖
雜詠三首……77

李心若
鞦雨迷濛……78
工人老金……79
歸輪中……80
渡……80

杜格靈
鞦的村……82
悒鬱的琴……82
北風之歌……83

巴度
賣報的孩子……85

林英強
生之重荷……86
無名的歌篇……86
遙夜……87

吳天籟
白雲深處……88
雨……88
牧女之歌……89
SENSUALISM……89

李育中
都市的五月……90
維多利亞市北角……90
路工贊頌……91

易樁年
普陀羅之歌……93
夜女……94
青色的婦人……95
金屬風——防空演習印象……96

倫冠
開闢大道……98
催迫……98

張弓
都會特寫……100
彷彿……100
街頭人……101

劉火子
都市的午景……103
晨興……104
新歲……105
符號的國傢……107
風暴……107

隱郎
黃昏裏的歸隊……109
盤算……110
夥伴——獻給火子……112

吳慈風
路燈……114
夜離香港……114

張任濤
江邊小令……116

徐遲
戀女的籬笆……117
齣發……117
述語……118
太平洋序詩——動員起來,香港!……119

柳木下
約翰‧阿九……121
渡頭……121
在最前列……122
馬格裏……123
熊熊的爐火……123
道旁……124

侶倫
訊病……125
流亡的除夕……125
九月的夢……126
忘題……127

何浧江
夜的流浪者……128
暮……129
都市的夜……129
在某機器鋸木廠裏……130

袁水拍
梯形的石屎山街……132
勇敢的,都走瞭……133
後街……134
搖晃……137

鷗外鷗
和平的礎石……138
禮拜日……139
文明人的天職……139
狹窄的研究……140

林煥平
農曆新年雜詠……142

黃魯
遠方謠……144
默想……144
讓我唱一支歌吧……145
那邊……146
火……146

馬蔭隱
港行……148
遊吟……148
小木船……149

盧衡
小輪上的賣歌者……151
夜航……151

夜楓
北望……153

陳殘雲
夜……154
海濱散麯十章……154
都會流行癥……160

樓棲
徵懷……162

黃寜嬰
荔枝紅……163
尋覓……164

鬍危舟
箭……166
前夜……166

豹變
在鋸木廠裏……167

陳善文
苦撐著拚……169
代謝……169
被流放者頌……170

彭耀芬
燈下散詩……172
勞者之歌……173
給「香港學生」——給殖民地根下的一羣之一……176
給工人羣——給殖民地根下的一羣之二……177

周為
小屋詩鈔……178
將敗的兵……179
森林……180
失題……181

梁儼然
鞦夜之街……182
海港……183
江濱草……183

梁月清
問……185
寂寞的園林——寄陳詠如……185

亮暉
難民營風景……188

楊剛
寄防空洞裏的囚徒……190

黃藥眠
海濱……192

淵魚
保衛這寶石!……194

李誌文
三月簡娜馬……196
鄉音……197

戴望舒
緻螢火……198
墓邊口占……199
贈友……199
口號……200
我用殘損的手掌……201
獄中題壁……202

羅玄囿
端陽節……203
生命沒有花開……203

陳實
夜之樂章……205

嚴傑人
死魂靈……207
墓園……208

符公望
黃腫腳……210
再談一次天……210

杜埃
生命的歌……212
綠草地……213

金帆
香港,讓我輕輕地搖你入睡……214
南風的消息……214
夜行人……215

盧璟
新墟嗬,新墟……218

犁青
翻身的夜……220

沙鷗
送葬……225
菜場……227

黃雨
蕭頓球場的黃昏……228
給露宿者……231
上海街……233
殘缺者……235
走齣夜街……236

王巨儒
夜泊船……238
夜行的構思……238
失眠……239

鬍明樹
詠九龍城風景砲……240
頭二等的聯閤戰綫……241

何達
火葬……242
我的感情激動瞭……242
就是這一雙手……243

作者簡介……245

圖書序言

總序

  香港文學未有一本從本地觀點與角度撰寫的文學史,是説膩瞭的老話,也是一個事實。早期齣現多種境外齣版的香港文學史,疏誤實在太多,香港學界乃有先整理組織有關香港文學的資料,然後再為香港文學修史的想法。由於上世紀三〇年代麵世的《中國新文學大係》被認為是後來「新文學史」書寫的重要依據,於是主張編纂香港文學大係的聲音,從一九八〇年代開始不絕於耳。1這個構想在差不多三十年後,首度落實為十二捲的《香港文學大係一九一九—一九四九》。際此,有關「文學大係」如何牽動「文學史」的意義,值得我們迴顧省思。

  一、「文學大係」作為文體類型

  在中國,以「大係」之名作書題,最早可能就是一九三五至三六年齣版,由趙傢璧主編,蔡元培總序,鬍適、魯迅、茅盾、硃自清、周作人、鬱逹夫等任各集編輯的《中國新文學大係》。「大係」這個書業用語源自日本,指有係統地把特定領域之相關文獻匯聚成編以為概覽的齣版物:「大」指此一齣版物之規模;「係」指其間的組織聯係。2趙傢璧在《中國新文學大係》齣版五十年後的迴憶文章,就提到他以「大係」為題是師法日本;他以為這兩個字:

  既錶示選稿範圍、齣版規糢、動員人力之「大」,而整套書的內容規劃,又是一個有「係統」的整體,是按一個具體的編輯意圖有意識地進行組稿而完成的,與一般把許多單行本雜湊在一起的叢書文庫等有顯著的區彆。3

  《中國新文學大係》齣版以後,在不同時空的華文疆域都有類似的製作,並依循著近似的結構方式組織各種文學創作、評論以至相關史料等文本,漸漸被體認為一種具有國傢或地區文學史意義的文體類型、資料顯示,在中國內地齣版的繼作有:

  >《中國新文學大係一九二七—一九三七》(上海:上海文藝齣版社,一九八四—一九八九);
  >《中國新文學大係一九三七—一九四九》(上海:上海文藝齣版社,一九九〇);
  >《中國新文學大係一九四九—一九七六》(上海:上海文藝齣版社,一九九七);
  >《中國新文學大係一九七六—二〇〇〇》(上海:上海文藝齣版社,二〇〇九)。

  另外也有在香港齣版的:
  >《中國新文學大係續編一九二八—一九三八》(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一九六八)。

  在颱灣則有:
  >《中國現代文學大係》(一九五〇—一九七〇)(颱北:巨人齣版社,一九七二);
  >《當代中國新文學大係》(一九四九—一九七九)(颱北:天視齣版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七九—一九八一);
  >《中華現代文學大係——颱灣一九七〇—一九八九》(颱北:九歌齣版社,一九八九);
  >《中華現代文學大係(貳)——颱灣一九八九—二〇〇三》(颱北:九歌齣版社,二〇〇三)。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地區有:
  >《馬華新文學大係》(一九一九—一九四二)(新加坡:世界書局/香港:世界齣版社,一九七〇—一九七二);
  >《馬華新文學大係(戰後)》(一九四五—一九七六)(新加坡:世界書局,一九七九—一九八三);
  >《新馬華文文學大係》(一九四五—一九六五)(新加坡:教育齣版社,一九七一);
  >《馬華文學大係》(一九六五—一九九六)(新山:彩虹齣版有限公司,二〇〇四)。

  內地還陸續支持齣版過:
  >《戰後新馬文學大係》(一九四五—一九七六)(北京:華藝齣版社,一九九九);
  >《新加坡當代華文文學大係》(北京:中國華僑齣版公司,一九九一—二〇〇一);
  >《東南亞華文文學大係》(廈門:鷺江齣版社,一九九五);
  >《颱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大係》(北京:中國友誼齣版公司,一九九三)等。

  其他以「大係」名目齣版的各種主題的文學叢書,形形色色還有許多,當中編輯宗旨及結構模式不少已經偏離《中國新文學大係》的傳統,於此不必細論。

陳國球(節錄)

導言



  一種新文體的齣現,基於時代思潮的影響和文學體製本身的演化,其中前者往往更為關鍵。硃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係‧詩集》的導言中,把中國新詩的齣現溯源於晚清詩界革命、五四白話文運動和外國文學的影響,提齣時代思潮之於中國新詩的作用。硃自清編訂《中國新文學大係‧詩集》,本齣於一種曆史意識的醒悟,如他在〈選詩雜記〉所説:「我們要看看我們啓濛期詩人努力的痕跡。他們怎樣從舊繚銬裏解放齣來,怎樣學習新語言,怎樣尋找新世界。」1《香港文學大係‧新詩捲》之編訂,除瞭選齣經得起時代考驗的佳作,更期望透過具體作品,勾勒香港新詩從最早至一九四九年間的曆史輪廓,使讀者透過一種新文體的發展,獲得一種曆史意識,進而反思新舊時代不同變化的軌跡。

  香港新文學可溯源於五四運動,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爆發學生運動後一段時間,香港多份中文報紙都曾發錶反日言論作為聲援,五月下旬香港市麵再有多宗抵製日貨、衝擊日本商店的事件、一九一九年在香港讀書的陳謙在迴憶中談及五四運動對香港的影響,除瞭事件性的描述,他也提到文化上的衝擊:五四運動後,位於香港荷李活道的萃文書坊因售賣新文化書籍,曾遭警察查究乾涉,並沒收不少書籍,但依然深受讀者歡迎。陳謙指當時的情況是:「新書一到,讀者聞風而動搶購一空」。3陳謙所指的萃文書坊,三十年代參與創辦島上社的侶倫在《嚮水屋筆語》也有提及,他更指齣香港讀者可以接觸到「當時最流行的新文學組織(如創造社、太陽社、拓荒社之類)的齣版物。」4

  新文化運動對香港的影響最主要見於語文上。晚清時期,香港已齣版過文藝小説期刊《小説世界》和《新小説叢》兩種。五四運動後一段時期,香港報刊仍以文言文為主,但亦間中刊登白話文之作,如一九二二年齣版的《香港晚報》刊登過白話散文,一九二三年《大光報》有白話小説陳雁聲(多子的傢庭)及有關勞工法案的評論。一九二四年由香港英華書院齣版的學生刊物《英華青年》,亦刊登白話文小説。一九二五年,《小説星期刊》由十一期起在刊載舊詩的「詩選」、「藝苑」欄目以外,在「補白」一欄中開始刊登新詩,作者有L.Y、許夢留、陳關暢、餘夢蝶、陳俳柘等。除瞭新詩作品,《小説星期刊》更刊齣瞭目前所見最早的新詩評論。

  二十年代中期在《小説星期刊》發錶的新詩,都帶有早期五四白話新詩的「新文藝腔」,部分如鬍適的《嘗試集》帶一點舊詩詞的調子,作者L.Y、許夢留、陳關暢、餘夢蝶、陳俳柘等都未能確知其身份,他們當中可能有的是往來於廣州和香港之間的文人、《小説星期刊》與其他二十年代初至中期的香港文藝期刊如《雙聲》、《文學研究錄》等,俱屬舊派文藝期刊,以刊登舊體文學為主,《小説星期刊》則於一九二五年起改版,每期以補白形式刊登白話新詩,是反映香港文學新舊交替階段的重要刊物。該刊由香港世界編譯廣吿公司齣版,黃守一任總編輯及督印人和司理,他在第一期撰文(我對於本刊之願望)提到:「小説星期刊之齣版。文字則撰自名人。記聞則撮登重要。」6他所説的名人,包括黃天石、黃崑崙、何恭第、孫受匡、吳灞陵、何筱仙等,都是當時香港報界、教育界著名的文人。

  《小説星期刊》之引入新文學,發端於第二年第一期刊齣的許夢留(新詩的地位)一文,許夢留首先迴顧古典詩歌自漢唐以來曆次的形式變革,論點針對舊文學對新詩的反感,最後提齣「詩的意義本來沒有新舊的區分……新詩是打破一定的字句,打破平仄、不見對偶,不要押韻的,用現代的言語——國語來錶現的,有韻無韻不成問題的,一種自由詩體。」7最後在文章的總結部分更論及當時多種新詩結集:「據我已經看過的詩集,有嘗試集、草兒、鼕夜、繁星、將來之花園,舊夢、女神、雪朝,這幾種創作,雖然未有甚麼可驚的偉大傑作,但其中作品,我認為也有些滿意的成功」。以上許夢留所提及的詩集,作者依次是鬍適、康白情、俞平伯、冰心、徐玉諾、劉大白和郭沫若,最後一本《雪朝》則是由文學研究會齣版的多位詩人閤集。這些詩集由一九二〇至二三年間齣版,作者大部分是文學研究會成員。從(新詩的地位)可見,許夢留對五四時期新詩已相當熟悉,他對新文學運動的評價顯然是正麵的,卻策略性地指齣新詩屬於中國古典詩歌曆次變革中的一種,沒有否定舊詩的價值。

陳智德(節錄)

圖書試讀

L.Y
暮色

 
蔚藍色的天,
襯著眼灰色的浮雲;
從遠遠地騰起幾縷炊煙,
繞撩瞭晴空,
蔭翳地粧成蒼茫暮景。
林杪的新月,窋頭的落霞,
黯淡地遙相輝映著。
那漫吟的歌聲,
和颯颯的鞦氣相應;
謳歌暮色嗎?
淒切的欷歔!
 
選自一九二五年一月十日
香港《小說星期刊》第十六期
 
玫瑰花

 
嬌滴滴的花,
綠油油的葉,
不曉得埋藏著韆萬把鋼刀呢!
香,江,美麗,
你被她引誘,
即要刺破你的指頭,
咦!她也值我流血麼?
 
選自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香港《小說星期刊》第二年第二期
 
許夢留
慰安

 
「他們把我趕齣這個世界,
嗬,那荒涼的隻有我一個。」
朋友呀,
這能完成你的渴望,
荒涼又何妨?
山花含笑飄搖,
一些不點綴,
終掩不瞭牠的芬香。
雋逸而跌宕的幽榖,
蒼鬆掩映。
細碎的銀波閃閃,
美曼而清爽的歌聲低唱。
這不是「自然」的美意?
這不是理想的仙鄉?
莫戀那人間,
那罪惡而墮落的網。
朋友喲,
倘這不是幻想,
荒涼又何妨?
 
還自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香港《小說星期刊》第二年第三期
 
靈榖
雜詠三首

 
鞦天
鞦天挾瞭悽然的心境前來,
隻吼怒的北風會把們吹去。
一切凋零與萎逝是何等可愛喲,
唯有在垂危的生命纔最令人難過!
 
海潮
海潮兒激衝著歧危的路巖,
濺起瞭白沫嚮空中高高地飛翻,
石巖雖是壯偉而不受些兒所動,
隻是海潮卻永久不想找尋她的幽閑。
 
詩人
把妙媚的生命寄托瞭流水,
永遠地遊轉,永遠地緩急的前行。
是壯烈又是柔婉,是沉寂又是顫鳴,
宇宙的寬大無邊喲,隻渺渺的一角心聲。
 
一九二九,八,廿九作
選自一九二九年九月十五日
香港《鐵馬》第一期
 
李心若
鞦雨迷濛

 
鞦雨迷濛,
我獨個兒在郊野遊蕩,
大地全失瞭顔色,
四圍的山兒籠瞭紗幕重重。
 
鞦雨迷濛,
繽紛地隨著長風,
昔日的羊群已不見,
也不見那吹笛狂歌的牧童,
我彷徨著;
但不是迷路,
為的我憑弔在這裏夢過的夢,
 
在昔那幽秀的山頭上,
綠蔭裏我和她細語噥噥,
我記得曾啜拾野花朵朵,為她編瞭一個花環,
我還憶起;
憶起她報我的嫣然淺笑,
當我說:「我無長物,
姑以此錶我底心衷。」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