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元曲
  • 戏曲
  • 古典文学
  • 中国文学
  • 诗歌
  • 宋元戏
  • 元代文学
  • 文学
  • 古典诗词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唐诗、宋词之后,中国文学迎来了又一座高峰——元曲。正如元代人罗宗信《中原音韵序》所言:「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但元曲一直尚无影响较广的选本,直到曲学大家吴梅先生高足任中敏先生于一九二六年编成《元曲三百首》,其后同门卢前先生略加删补,于一九四五年初在中华书局出版,仍名为《元曲三百首》。此后,这一本子成为影响最大的元曲选本。自问世以来,以此本为据进行译注、赏析的《元曲三百首》层出不穷,逐渐取得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并驾齐驱的地位。—— 向铁生  康震
《唐诗精选:盛唐气象与边塞苍凉》 一部跨越时空的诗歌之旅,带您领略大唐气象的万千风流 【书籍定位与价值】 本书并非简单的唐诗选集,而是一部深入挖掘唐代诗歌精神内核与时代风貌的精粹之作。我们聚焦于唐朝最光芒万丈的“盛唐”时期,兼顾其前后的重要过渡与发展,力求呈现一个立体、鲜活、充满生命力的唐代诗歌宇宙。本书的选篇标准严苛,不仅注重艺术成就,更侧重于诗歌如何反映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家国情怀、山水审美以及对宇宙人生的终极思考。它旨在成为文学爱好者、历史研究者以及渴望提升人文素养的读者案头必备的经典读本。 【内容结构与篇章布局】 本书结构遵循“时间脉络”与“主题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共分为五大部分,近三百首精选作品(注意:此处的“近三百首”是基于内容体量和选篇考量,与“元曲三百首”的数量概念无关,是针对唐诗的遴选规模)。 第一部:初唐奠基与盛唐之声的酝酿(承上启下) 本部分收录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代表作,重点展现他们如何挣脱六朝宫体诗的窠臼,以其慷慨激昂的诗风,为盛唐的蓬勃气象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精选了部分在宫廷宴饮中逐渐酝酿出雄浑之气的作品,探讨诗歌在时代转型期的探索与挣扎。 重点关注: 王勃《滕王阁序》的散文诗意境,骆宾王的愤怒与不平。 第二部: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的巅峰对决(浪漫与现实的极致) 这是全书的核心与灵魂所在。我们力求平衡展示两位巨匠各自的艺术成就与精神世界: 李白篇: 聚焦“诗仙”的浪漫主义气质,选入大量描绘山川奇景、抒发狂放不羁的政治抱负、以及对理想主义追求的篇章。重点剖析其豪迈的想象力、奇特的比喻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风格。 杜甫篇: 侧重“诗圣”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关怀。选篇大量涉及安史之乱前后的民生疾苦、个人的漂泊困顿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重点解析其“沉郁顿挫”的风格如何实现对社会现实的精准刻画,以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过程。 第三部:盛唐群星闪耀——边塞、山水与田园的交响 盛唐气象的广阔,还体现在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与对内在精神栖居地的构建。本部分汇集了三类重要的诗人群体: 1. 边塞诗派的雄浑: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选入大量描写西北边疆的壮阔景象、军旅生活和将士的豪情与悲壮。这些诗篇展现了大唐王朝最坚实的军事与开疆拓土的精神面貌。 2. 山水田园的清新: 以王维、孟浩然为核心,探讨他们如何将佛教禅理融入山水描摹之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重点解读他们如何捕捉光影变化与自然韵律,构建出一个宁静、超脱的审美空间。 3. 其他重要诗人: 如王昌龄、韩愈(早期对山水的关注)、张九龄等人的杰作,以丰富盛唐诗歌的肌理层次。 第四部:中晚唐的转折与诗歌艺术的精微化(时代的余音) 安史之乱后,诗歌的基调开始转向内省与精细化处理。本部分选取了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杜牧等人的关键作品。 社会讽喻与新乐府运动: 集中展示白居易如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承接杜甫的现实关怀,推动诗歌的社会批判功能。 晚唐的唯美与伤逝: 精选李商隐的无题诗与咏物诗,探讨其词藻的华美、意象的朦胧,以及时代衰微背景下的感伤情调。杜牧的七绝,则展现了对历史兴亡的独特洞察。 第五部:艺术鉴赏与评注(深入解读模块) 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详尽的注释和赏析体系。每首入选诗作均附有: 1. 背景考证: 详细说明创作时间、地点及与诗人生活的关联。 2. 字词辨析: 解释古奥词汇、通假字和特殊用法。 3. 艺术手法解析: 重点分析其格律结构(如颔联对仗的精妙、起承转合的布局)、意象运用、修辞技巧等。 4. 精神内核探讨: 阐释诗歌如何体现盛唐的理想、焦虑或中晚唐的思辨,提供多维度的解读角度。 【本书的独特贡献】 本书的选编旨在超越简单的“佳作罗列”,更注重“诗风流变”与“时代精神投射”的梳理。我们用严谨的学术态度,结合清晰流畅的文学解读,帮助读者真正理解唐诗为何能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更能体味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沧桑,全面感受唐代诗人对生命、历史和美的极致追求。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常读常新的唐诗鉴赏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向铁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湖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古典文献学研究。在《山西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新视野经典文库」之《宋词三百首》,参编参着教材等数部。

康震

  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李白研究会、苏轼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词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隋唐五代散文史》、《康震品李白》、《康震评说苏东坡》、「新视野经典文库」之《宋词三百首》和《唐诗三百首》等。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等多项奖励。2005年至今,在中央电视台(CCTV)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等专题讲座,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图书目录

《元曲三百首》导读……〇〇一

元好问
【双调.小圣乐】……〇〇九

商挺
【双调.潘妃曲】……〇一二

刘秉忠
【南吕.干荷叶】……〇一六

王和卿
【仙吕.醉中天】……〇一八

白朴
【仙吕.寄生草】……〇二二
【中吕.阳春曲】……〇二三
【越调.天净沙】……〇二五
【双调.沉醉东风】……〇二七

王恽
【正宫.黑漆弩】……〇二九

胡祇遹
【双调.沉醉东风】……〇三三

卢挚
【双调.寿阳曲】……〇三四
【双调.殿前欢】……〇三六
【双调.蟾宫曲】……〇三八
【双调.蟾宫曲】……〇三九
【双调.殿前欢】……〇四〇

珠帘秀
【双调.寿阳曲】……〇四二

姚燧
【中吕.满庭芳】……〇四五
【中吕.阳春曲】……〇四六
【中吕.醉高歌】……〇四七

陈草庵
【中吕.山坡羊】……〇四九

奥敦周卿
【双调.蟾宫曲】……〇五二

关汉卿
【双调.大德歌】……〇五五
【双调.大德歌】……〇五七
【中吕.普天乐】……〇五八
【双调.沉醉东风】……〇六〇
【南吕.四块玉】……〇六二
【双调.碧玉箫】……〇六三
【仙吕.一半儿】……〇六五

庾天钖
【双调.蟾宫曲】……〇六七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〇七〇

王德信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〇七二

马致远
【南吕.金字经】……〇七五
【越调.天净沙】……〇七六
【南吕.四块玉】……〇七七
【双调.蟾宫曲】……〇七九
【南吕.四块玉】……〇八一
【仙吕.青哥儿】……〇八三
【双调.寿阳曲】……〇八五

白贲
【正宫.鹦鹉曲】……〇八八
【双调.百字折桂令】……〇九〇

鲜于必仁
【双调.折桂令】……〇九二

张养浩
【中吕.山坡羊】……〇九六
【正宫.塞鸿秋】……〇九八
【双调.沉醉东风】……〇九九
【双调.折桂令】……一〇一

郑光祖
【双调.蟾宫曲】……一〇四
【正宫.寒鸿秋】……一〇六

曾瑞
【南吕.四块玉】……一一〇
【中吕.山坡羊】……一一一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採茶歌】……一一一
【中吕.喜春来】……一一四

虞集
【双调.折桂令】……一一七

刘时中
【南吕.四块玉】……一二〇
【中吕.朝天子】……一二二
【中吕.红绣鞋】……一二五
【双调.折桂令】……一二六
【双调.殿前欢】……一二九

阿鲁威
【双调.蟾宫曲】……一三一

王元鼎
【越调.凭栏人】……一三四

薛昂夫
【正宫.塞鸿秋】……一三六
【双调.蟾宫曲】……一三八
【中吕.山坡羊】……一四〇
【双调.水仙子】……一四一

赵善庆
【中吕.山坡羊】……一四三
【双调.庆东原】……一四五
【越调.凭栏人】……一四六

马谦斋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一四八
【越调.柳营曲】……一五〇
【双调.水仙子】……一五二
【双调.沉醉东风】……一五三

张可久
【双调.折桂令】……一五六
【中吕.朝天子】……一五七
【双调.庆东原】……一五九
【中吕.卖花声】……一六二
【黄钟.人月圆】……一六四
【中吕.朝天子】……一六四
【中吕.满庭芳】……一六六
【中吕.齐天乐带红衫儿】……一六九
【越调.寨儿令】……一七一

任昱
【正宫.小梁州】……一七四
【中吕.上小楼】……一七五
【南吕.金字经】……一七七
【双调.沉醉东风】……一七八

徐再思
【双调.沉醉东风】……一八〇
【双调.蟾宫曲】……一八一
【仙吕.一半儿】……一八二
【双调.水仙子】……一八五
【双调.卖花声】……一八六
【黄钟.人月圆】……一八八
【双调.清江引】……一八九

宋方壶
【中吕.山坡羊】……一九〇
【双调.水仙子】……一九二
【中吕.红绣鞋】……一九三
【双调.清江引】……一九四

孙周卿
【双调.水仙子】……一九五
【双调.蟾宫曲】……一九七

顾德润
【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一九九
【中吕.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二〇一

曹德
【双调.沉醉东风】……二〇三
【中吕.喜春来】……二〇四
【双调.折桂令】……二〇六

高克礼
【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二〇八

王晔
【双调.折桂令】……二一一
【双调.殿前欢】……二一二

王仲元
【中吕.普天乐】……二一四

吕止庵
【仙吕.后庭花】……二一六
【仙吕.醉扶归】……二一八

真真
【仙吕.解三酲】……二二〇

查德卿
【仙吕.寄生草】……二二二
【越调.柳营曲】……二二四
【仙吕.一半儿】……二二六
【中吕.普天乐】……二二七
【越调.柳营曲】……二二八

吴西逸
【双调.蟾宫曲】……二三〇
【双调.清江引】……二三二
【双调.殿前欢】……二三三
【双调.蟾宫曲】……二三四
【越调.天净沙】……二三六

赵显宏
【黄钟.刮地风】……二三九
【中吕.满庭芳】……二四〇

朱庭玉
【越调.天净沙】……二四二

李伯瑜
【越调.小桃红】……二四四

德载
【中吕.阳春曲】……二四六

程景初
【正宫.醉太平】……二四八

杜遵礼
【仙吕.醉中天】……二五〇

李致远
【中吕.红绣鞋】……二五二
【越调.天净沙】……二五三

张鸣善
【中吕.普天乐】……二五五
【中吕.普天乐】……二五六
【双调.水仙子】……二五九

杨朝英
【双调.水仙子】……二六一
【商调.梧叶儿】……二六四

王举之
【双调.折桂令】……二六五

贾固
【中吕.醉高歌过红绣鞋】……二六八

周德清
【中吕.满庭芳】……二七〇
【中吕.红绣鞋】……二七三
【双调.蟾宫曲】……二七五
【正宫.塞鸿秋】……二七六
【中吕.朝天子】……二七八

钟嗣成
【正宫.醉太平】……二八〇
【双调.清江引】……二八二
【双调.凌波仙】……二八四

周浩
【双调.蟾宫曲】……二八六

汪元亨
【正宫.醉太平】……二八八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二九一
【双调.沉醉东风】……二九三
【中吕.朝天子】……二九五

一分儿
【双调.沉醉东风】……二九七

杨维桢
【中吕.普天乐】……三〇〇

倪瓒
【黄钟.人月圆】……三〇二
【越调.小桃红】……三〇四

夏庭芝
【双调.水仙子】……三〇六

刘庭信
【越调.寨儿令】……三〇八
【双调.水仙子】……三一〇
【双调.折桂令】……三一一

兰楚芳
【南吕.四块玉】……三一四
【双调.沉醉东风】……三一五

高明
【商调.金络索挂梧桐】……三一七

汤式
【正宫.小梁州】……三二〇
【中吕.谒金门】……三二二
【双调.蟾宫曲】……三二四
【双调.庆东原】……三二五
【中吕.满庭芳】……三二六

杨讷
【中吕.红绣鞋】……三二七

邵亨贞
【越调.凭阑人】……三二九

刘燕哥
【仙吕.太常引】……三三一

名氏
【正宫.醉太平】……三三三
【正宫.醉太平】……三三四
【正宫.塞鸿秋】……三三六
【仙吕.一半儿】……三三八
【仙吕.游四门】……三三九
【仙吕.寄生草】……三四〇
【中吕.喜春来】……三四二
【中吕.红绣鞋】……三四四
【中吕.朝天子】……三四六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三四九
【黄钟.红锦袍】……三五一
【大石调.阳关三叠】……三五二
【商调.梧叶儿】……三五二
【商调.梧叶儿】……三五四
【双调.水仙子】……三五六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採茶歌】……三五七
【双调.水仙子】……三五九

名句索引……三六二

图书序言

《元曲三百首》导读  向铁生 康震

元曲概况


  唐诗、宋词之后,中国文学迎来了又一座高峰——元曲。正如元代人罗宗信《中原音韵序》所言:「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其中亦可见元人自己对元曲之看重,认为其已然可与唐诗、宋词并立而三。这种观念也是一种创作的自觉,带来了元曲创作的丰收。综元一代,元曲在题材内容、技巧手法及传播影响等方面表现均远超诗词,成为元代之最佳文学样式。其后王国维在整理研究宋元戏曲时更是据此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概念:「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也。」 (《宋元戏曲史》)评价精当,可谓的论。

  同宋词一样,元曲本身也是音乐与文本的统一体。不过比宋词的音乐性更为复杂的是,元曲的音乐性不光包括「曲牌」,还有「宫调」在内。「曲牌」同「词牌」类似,是各种曲调的泛称,每个曲牌大体上都规定了相应的曲调和唱法,同样的,其字句、平仄等也有相应的规则。曲牌名有自词牌名而来的,但体制、内容并不一致,已多有发展变化。「宫调」则是元曲中曲调的调式。元曲中使用的宫调主要为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正宫、黄钟宫和大石调、商调、越调、双调。各宫调音乐不同,风格和唱腔也不同。有的比较悲壮雄阔,有的比较哀感低沉,有的比较缠绵悠远。不同曲牌的调式接近,则属于同一宫调。元曲杂剧创作换宫调时往往也伴随着换韵现象。元曲同宋词不同之处还在于衬字的使用。元曲中可以在规定的曲律之外使用衬字以表达曲意和丰富声情,衬字的多少并无限制,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正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响」字前加了十几个衬字,可谓多矣。正是由于衬字的存在,同一曲牌的曲子往往出现字数不同的现象。

  从形制上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大类。其中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带过曲和套数三类。小令是指独立成篇的单支曲子。带过曲主要是指由两支或三支单曲组成的曲子,因为是由前一支曲子连带后曲,故称。一般两曲之间以「带」、「过」或「兼」命名。如《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一曲即由《快活三》带《朝天子》和《四边静》两曲共同组织而成。套数又称套曲,一般由三支或三支以上的曲子组织成篇,同套曲押韵相同,文体上多用衬字,更加灵活,也更加散漫。我们一般所说的元曲主要是指散曲,特别是散曲中那些当行本色、雅俗共赏、嬉笑怒骂、风情万千的小令和带过曲。元人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中自诩的「大元乐府」即是指此,其后效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和上彊村民《宋词三百首》而选的《元曲三百首》也是如此。

关于《元曲三百首》

  清中叶之后,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流传甚广,几乎家置一编。民国时期上彊村民仿《唐诗三百首》选成《宋词三百首》并刊刻问世,渐为人知。而元曲则尚无一个影响较广的选本。鉴于此,曲学大家吴梅先生的高足任中敏先生于一九二六年编成《元曲三百首》,其后同门卢前先生略加删补,于一九四五年初在中华书局出版,仍名为《元曲三百首》。此后,这一本子成为影响最大的元曲选本。自问世以来,以此本为据进行译注、赏析的《元曲三百首》层出不穷,逐渐取得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并驾齐驱的地位。但任、卢二先生所选过于集中名家,有体例失衡之处,其后也多有学者以任、卢二先生选本为蓝本重新编选,仍名为《元曲三百首》。这些重新编选本中,「中华经典藏书」系列中解玉峰先生所选较为突出,兼顾了作品及体例的平衡性,所增补作品也较有代表性,是以此次整理评注《元曲三百首》,我们综合考量之后即选取了这一本子。

《元曲三百首》的特点

  一、注重了名家名作的均衡性。任、卢两先生所选《元曲三百首》中,马致远选了三十一首、乔吉选了三十首、张可久选了四十首,三家合计一百零一首,佔去全部篇目的三分之一。而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只选了六首,另外一家郑光祖则一首也没有。元后期重要曲家汤式只选了其中两首小令。从体例上来说,这是轻重失衡的表现。解选则增补关汉卿至十五首、汤式至九首,另外郑光祖选入三首,适当删减了马致远、乔吉、张可久三人的篇目,使得其入选作品既有代表性,又不至于题材重复过甚,以致读者产生审美疲劳。

  二、选入了许多非名家的作品,带有因曲存人的意味。任、卢二先生选本中,已有部分曲家存世作品极少,甚至只有一首也选入的情况,如张子坚的《得胜令.宴罢恰初更》等。解选中加强了这一点,如增补了真真、李伯瑜、杜遵礼、周浩、程景初等人,这几人均仅存曲一首而得入选,很明显蕴含了选家因曲存人的意思。

  三、兼顾了选曲风格、题材的多样性。任、卢二先生选曲注重词曲之别,故特推重曲之当行本色,故对于曲中典雅端正而与诗词相近的曲作多摒弃不录。解选中既注重曲之本色,此类依然入选最多,也选入了多首风格典雅而近乎词作的小令。同时,还增选了一些社会性强、讽刺性极浓的曲子,如《中吕.朝天子.志感》三首、《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等。另外,任、卢两先生的选本中,隐逸题材最为集中突出,可谓「满纸渔樵话沧桑」。

  四、正编之外以附录的形式增补了四篇套曲。任、卢两先生选本并没有选套曲,解选则基于曲的体例而增补了套曲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实际上多是指那些大家耳熟能详、雅俗共赏的小令,另外,节选套曲中的一支对于套曲的理解也有割裂之虞,任、卢两先生或是出于这方面考虑而为之,我们此次评注也就仅关注这一部分。

图书试读

元好问
 
元好问(一一九〇—一二五七),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少年时从学于郝天挺,金宣宗兴定五年(一二二一)进士及第。哀宗正大元年(一二二四)中博学宏词科,充国史院编修。正大八年(一二三二)应诏入朝,历任尚书省掾、左司都事等。金亡后不仕,二十余年间潜心编纂着述,编成《中州集》,乃有金一代文献大成。着有《元遗山集》、《遗山乐府》,为金元之际杰出的文学家。其散曲今存小令九首。
 
【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1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2,妖艳喷红罗。乳燕雏莺弄语3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穷通前定4,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5,对芳尊浅酌低歌6。且酩酊7,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释

1.双调:宫调名。小圣乐:曲牌名。骤雨打新荷:题名。以下凡宫调名、曲牌名不另标注。据元陶宗仪《辍耕录》载,此曲乃元好问所制,因「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词美,后人多以「骤雨打新荷」名之。
2.海榴:即石榴,又名海石榴,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3.弄语:弄,当作「咔」,鸟鸣声。
4.穷通前定:穷通,困厄与显达。意谓个人命运之好坏乃前世注定。
5.命友:邀请朋友。
6.芳尊:美酒。尊,酒杯。浅酌低歌:化用柳永《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7.酩酊:酒醉状。
 
赏析与点评

 
这首曲作于金亡后,可谓一首「遗民曲」。上曲写盛夏美景,曲语白描、铺敍,为下曲的哀叹人生形成对照。如斯美景,作者却感人生无几,岂非矛盾?然而联系到此时曲家的遗民身份,答案唿之欲出,这种哀感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正是遗民们的普遍生活写照,这也几乎成为遗民们的惟一选择。此曲写法近似词,曲中而有词味,多为后世激赏。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元曲三百首》的出版,簡直是給我們這些對古典文學有心卻無力深入的讀者,一盞及時的明燈!以前想讀元曲,總得東拼西湊,要嘛就是專業學術版本,對我這種業餘愛好者來說,門檻太高。這本「三百首」的份量,聽起來就很扎實,而且「三百首」這個數字也很有講究,感覺是經過篩選、代表了元曲的精華。我尤其在意的是,有沒有附帶解釋和注釋,對於一些較為生僻的字詞和典故,現代人閱讀起來確實會有些困難。如果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好,能讓我在閱讀過程中,隨時釐清疑問,那就太棒了!我還沒真正開始閱讀,但光是看到書名和大致介紹,就已經感受到作者/編者在策劃這本書時的用心。我非常期待能從這本書中,重新認識元曲,不再覺得它是遙不可及的學術課題,而是能與我們情感共鳴的文學瑰寶。

评分

這本《元曲三百首》的出現,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一直覺得,中國文學有著無窮的魅力,而元曲,又是其中一個非常特別的門類。它兼具了詩的典雅和詞的自由,更融入了戲曲的通俗和市井的氣息。然而,要找到一本能夠完整呈現其精髓,又不至於過於艱澀的選本,其實並不容易。這本「三百首」的名稱,就足以引起我的好奇。我非常希望能藉由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元曲的藝術特色,例如它的音樂性、它的節奏感,以及它在語言上的創新。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能夠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百態、情感世界,以及他們對於生命、愛情、離別的獨特詮釋。這本書的出版,就像打開了一扇門,讓我得以窺見一個豐富而迷人的文學寶藏,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閱讀體驗。

评分

坦白說,我以前對元曲的印象,主要停留在「關漢卿」和「竇娥冤」那樣的大家耳熟能詳的幾篇。這次拿到《元曲三百首》這本書,才發現元曲的世界是如此的廣闊和多元。這本書的編排方式,讓我在還沒深入閱讀之前,就對元曲的整體面貌有了初步的認識。它沒有誇張的宣傳,也沒有華麗的包裝,卻用一種沉穩而紮實的方式,呈現出元曲的經典。我特別期待的是,書中對於不同曲牌的介紹,以及這些曲牌在不同作家筆下的演變。因為我一直覺得,文學的美,很多時候就藏在形式的變化和語言的運用之間。如果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面提供豐富的資訊,那對我來說,就是一場視覺和聽覺(想像中)的雙重饗宴。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拓展我的文學視野,不再只停留在已經很熟悉的詩詞歌賦。

评分

收到《元曲三百首》這本書,我立刻被它的內容編排給吸引住了。一般來說,這種古典文學選集,可能會讓人覺得內容會比較單一,或者就是硬梆梆的學術研究。但是,這本書在介紹元曲的發展脈絡、各個名家代表的風格特色上,都處理得相當細膩。它不是那種直接丟給你三百首詩詞,然後就讓你自生自滅的。而是有條理地將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呈現出來,讓讀者可以循序漸進地理解。我特別喜歡它在導讀部分,感覺編者是很用心地在「說故事」,讓元曲的歷史背景、時代風貌,都活生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這讓我感覺,我讀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那個時代的氣息和人們的情感。我迫不及待想從這些「三百首」中,找到能夠觸動我心弦的作品,感受一下古人的喜怒哀樂。

评分

哇!拿到這本《元曲三百首》,真是意外的驚喜!我一直對中國古典文學很有興趣,尤其喜歡那種帶點風雅、又藏著人間百味的詞曲。不過坦白說,以前接觸元曲的機會比較少,總覺得它好像離我們現代生活有點距離,有點曲高和寡。這本《元曲三百首》的封面設計就很吸引人,不是那種刻板的古籍感,反而有點文青的fu,讓人覺得親近。翻開內頁,排版也很舒服,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毫無壓力。更讓我驚豔的是,它似乎不只收錄了幾首名家代表作,還很有系統地編排,感覺像是在引導讀者從入門到深入,一層一層地去體會元曲的魅力。我還沒開始細讀,但光是目錄和導讀的部分,就讓我對這次的閱讀之旅充滿期待。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真正走進元曲的世界,感受那份獨特的韻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