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说,清朝的那些祕闻趣事

来说说,清朝的那些祕闻趣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清朝历史
  • 清宫秘史
  • 宫廷生活
  • 历史趣闻
  • 文化传统
  • 帝王将相
  • 民间故事
  • 历史八卦
  • 清朝文化
  • 老北京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部落格总点阅人次超过2亿、新浪博客点击率超过5000万人次,高居新浪历史类博客前三名的博主——着名历史学者刘继兴,带您游走清朝:

  从崛起于白山黑水,金戈铁马、弯弓疆场的辉煌,到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后的腐败无能,清朝有太多的看点,有太多的奇人趣事……

  【天行健,不以尧存,不以桀亡。一切逝去了的,都是历史。】

  从崛起于白山黑水,金戈铁马、弯弓疆场的辉煌,到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后的腐败无能,清朝有太多的看点,有太多的奇人趣事……

  靠十三副铠甲起兵、崛起于白山黑水间而问鼎天下的满清王朝,以区区不足十万的八旗兵,竟然将泱泱中华收入囊中,统治了中国长达二百六十八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蹟。和所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封建王朝一样,清朝也是经历了升腾、绚烂之后,终难逃灰飞烟灭之命运。

  笔者读清朝,为其早期筚路蓝缕的崛起而感动,为其文治武功的康干盛世叫好,为其同光中兴、奇才辈出、挽狂澜于将倾而敬佩,为其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而感慨,更为其末世时期自上而下的腐败无能而扼腕。

  这就是冰冷而又带有几分温情的历史,让你欢喜让你哭。让你热血沸腾,也让你惆怅莫名。

本书特色

  1.收录正史未列入之官场恩怨、黑暗祕辛,史上奇人趣闻之最,名人情史、未被揭露的死因,乱世中的儿女传奇、穷乡僻壤中的经商岁月……

  2.作者刘继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史博客第一人」,新浪博客总点阅人次已超过5000万人次、部落格总点阅人次超过2亿。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刘继兴


  1970年生,着名作家、文史学者。199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擅长在茫茫史海中探幽发微,发表作品达一千余万字。出版的着作包括《刘继兴读史》、《你一定不知道的56个历史真相》、《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来说说,清朝的那些祕闻趣事》、《818你不知道的晚清》、《历史上那些牛人们》、《震惊历史的50则黑色幽默》、《历史也能这般幽默》、《荒唐!帝王不为人知的一面》、《另类故史:谈资时代的历史爆料》、《最是惊艳民国范》等等。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千载谁堪伯仲间
1。谁是太平天国最完美的男人
2。为晋商护银的那些武林高手
3。声望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的中兴名臣
4。六次辞去高官的大清军事奇才
5。性格最为复杂的晚清第一重臣
6。与秋瑾并称「近代中国三女杰」的姊妹花
7。三穷汉走西口走出的草原传奇
8。开拓万里茶路的大清外贸世家

第二篇  回首当时已惘然
9。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官场恩怨
10。拥有法国妻子英国情人的晚清学术强人
11。慈禧太后是如何过年的
12。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真正死因
13。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

第三篇  纵横正有凌云笔
14。努尔哈赤为何让爱女嫁有妇之夫
15。「三代帝师」祁隽藻:一树葱茏入梦来
16。晚清「新闻洩密案」叫停卖国条约
17。晚清最厉害小说家不惧通缉与刺杀
18。晚清的一部经典幽默小说
19。晚清名医孙中山
20。中国古代读书最多的人是谁
21。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

第四篇  桃花依旧笑春风
22。小偷改变了曾国藩
23。干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
24。大才子袁枚为何一生只写了一首词
25。慈禧为何被称作「老佛爷」
26。讽少帅好色的马君武也中过「美人计」
27。科举弃儿是如何成为商海宠儿的
28。不懂外文的近代「译界之王」
29。清代「花木兰」被下属始乱终弃

图书序言



  清朝的人口数是历代封建王朝中最多的,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清朝还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基础,鼎盛时领土达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其疆域仅次于元帝国。

  清朝集合了中国历代大一统帝国的成功之处,是中国历史上处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矛盾最好的时期。但遗憾的是,它注定会没落,会被历史淘汰,因为在其统治期间,地球的另一边已经进入到了工业时代。马克思曾这样批判清朝:「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和所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封建王朝一样,大清也是经历了升腾、绚烂之后,终难逃灰飞烟灭之命运。

  我读清朝,为其早期筚路蓝缕的崛起而感动,为其文治武功的康干盛世叫好,为其同光中兴、奇才辈出、挽狂澜于将倾而敬佩,为其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而感慨,更为其末世时期自上而下的腐败无能而扼腕。这就是冰冷而又带有几分温情的历史,让你欢喜让你哭;让你热血沸腾,也让你惆怅莫名。

  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能把逸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诫,后世的教训。

  多读历史,益处无穷。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表记,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像力。」恩格斯说:「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拿破崙说:「让我的儿子经常读读历史并思考历史的重大事件,只有历史才是唯一的、真正的哲学……我希望他无愧于自己的命运。」

  如果说写作是十月怀胎,那么出版就是一朝分娩。拙着《来说说,清朝的那些祕闻趣事》如今出版,这对我自然是一件幸事。放眼大清,史海钩沉,耗费了我太多的心血。各位看官阅后如果能有小小的收获,则是对我莫大的鼓励与鞭策。因水准与能力所限,书中未尽人意之处自是不在少数,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键盘绎悲欢,苍茫对花残。
  缤纷人与事,卷中涌巨澜。

  谨以笔者的这首小诗作为本序的结尾吧。

刘继兴
二〇一〇年七月于荣兴宅

图书试读

干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
 
许多人一直认为陆游是中国写诗最多的人,他活了八十五岁写诗近万首,平均每三天写诗一首。实际上,中国写诗最多的人是清代的干隆皇帝。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介绍,干隆御制诗共有四集,初集凡四千一百五十余首,二集凡八千四百九十首,三集凡一万一千六百二十首,四集凡九千九百首,四集总数为三万四千一百六十余首。这是被收入集子的,他还有一些诗没被收入其御制诗集。
 
那么,干隆皇帝一生究竟写了多少诗?一说三万九千三百四十首,一说四万三千首。这两个数字,无论是哪个对,均比史上高产诗人陆游的诗歌总量高出许多来。所以说,干隆皇帝是当之无愧的写诗高产冠军,且遥遥领先于亚军。《全唐诗》里所有诗人的诗加起来,也没有干隆皇帝一个人写得多。
 
如此惊人的产量,使干隆皇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而且是全世界古往今来写诗最多的人。也真难为干隆他老人家,一生写了这么多诗,却没有一首被后人记住或传诵,任何版本的中国诗歌史,也从来就没有人把这位写诗最多的皇帝列入其中,说来也算是一个奇蹟,更是一个笑话。
 
据清人沈德潜记载,干隆皇帝本人已达相当程度的汉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但其造诣,也就一般水准。
 
沈德潜是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早年家贫,从二十三岁起继承父业,以授徒教馆为生,过了四十余年的教馆生涯。尽管处境并不如意,但他并未弃学,在奔波生活之余,勤奋读书,从二十岁参加乡试起,他总共参加科举考试十七次,最终在干隆四年(一七三九年)才中进士,时年六十七岁,从此跻身官宦,备享干隆皇帝荣宠。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七十岁辞官归里。在朝期间,他的诗受到干隆帝的赏识,常出入禁苑,与干隆皇帝以诗词唱和。干隆皇帝的一些诗,就是沈德潜帮助其「完成」的。
 
有一年冬天,干隆皇帝和沈德潜等一大帮人一块儿去西湖游玩,正好下雪了,雪花迎风飞舞,催生写诗灵感。「大诗人」干隆皇帝情不自禁,诗兴大发,便开口吟诗:「一片一片又一片,」大家听了纷纷叫好,都说皇上出手不凡,语惊天下!一番无原则的奉承,听得干隆很开心,于是他继续吟道:「三片四片五六片……」这下,大家可就有点不知所措了:就这「诗」,小孩子一天也可以写好多句啊。但谁也不敢说真话,继续好评如潮地敷衍这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主子。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