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文档第11辑

中国法学文档第11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法学
  • 中国法律
  • 法律文獻
  • 学术研究
  • 法学研究
  • 法律汇编
  • 中国法
  • 法学辑刊
  • 法律文件
  • 法律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法学文档》系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编辑,面向学界和实务界,以文摘为主的学术性出版物。其目的主要是从中国大陆法学和学术期刊上已经发表的文章中选择有独立见解、有学术积累、有丰富资料的优秀论文,取其大义,凝其要旨,摘编成文,以达採撷法学精华,宣扬法律精神,丰富文化积淀之目的。同时登载高品质论文、译文、书评和案例讨论等,充分满足法律学界、实务界、企业界、政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法律学识的需求。本出版物所刊发的论文及文摘未经本刊编辑部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的出版物转载。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编者序语

论文选登

.非对等状况下的两岸婚姻效力及其对中国大陆的消极影响/陈 汉/1
.「配偶权」概念的体系化解读/幸颜静/10
.欧盟服务合同立法的新模式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张 彤/23
.《英国网络法》述评及对中国大陆的启示/张洪芹/38
.中美法学教育目标与学生就业竞争力之关系探讨/冯 恺/47
.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思维的碰撞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解释冲突/李冬松/59
.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
 ──以消灭时效的制度功能反思为基础/钟云龙/69
.论中国大陆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模式选择/颜晶晶/78
.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及其克服/卢扬逊/90
.新刑诉法视角下证人拒绝作证特权问题研究
 ──以澳门地区相关制度为参照/元 轶、沙 沫/99
.执行难──国家权力运行失范的现实映射/蔡肖文/113
.证人证言採纳标准研究/刘英俊/122
.海崃两岸被判刑人移管程序的构建/杨 超/132
.浅析清代监察制度的建立与流变/胡婧婷/142

精要文摘
法学基础理论档
.通往司法的法理学
 ──中国大陆法理学的现实主义路向/明 辉/152
.中国法圈──跨文化的当代中国法及未来走向/郑永流/156
.政法委的历史与演变/周永坤/160
.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范围──一个比较法的视角/廖 凡/164
.国际商事活动道德约束的刚化/车丕照/168
法律史档
.帝制法治的两面
 ──「断罪引律令」与比附援引制度的思想基础/李启成、李贵连/172
.官员问责──秦律的规范及其评析/艾永明/175
.司法人道主义的历史进步
 ──晚清司法改革的价值变向/公丕祥/178
.古代印度法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以《摩奴法论》为视角/高鸿钧/181
.行省制度的确立对罗马法的影响
 ──以西西里行省的设立为中心/徐国栋/185
宪法行政法档
.实质合宪论──中国大陆宪法三十年演化路径的检视/江国华/189
.中国大陆宪法监督程序制度之审思与变造/范进学/192
.社会诚信危机的治理──行政法视角的分析/王青斌/195
.中国大陆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新路向/李洪雷/199
.公益行政诉讼及其在中国大陆的构建/于 安/203
民商法档
.论民事法律事实的类型区分/王 轶/207
.论侵权责任法上可得利益损失之赔偿/田韶华/211
.商法的范式变革
 ──析资本经营与营利/徐学鹿/215
.公司法规则的回应力
 ──一个政策性的边缘理解/蒋大兴、谢 飘/218
.超越规范──当代企业形态及企业法理论的祛魅与创新/王 妍/222
.论中国大陆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的功能定位与模式选择/施正文/226
刑法档
.经济刑法增罪规则研究/付立忠/230
.经济犯罪非刑罚化处置研究/师 维/233
.价值性冲突犯罪及其立法策略展开/姜 涛/236
.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的规范超越
 ──吴英案的罪与罚/高艳东/240
.「扒窃」入刑──贴身禁忌与行为人刑法/车 浩/244
.口袋罪的时代变迁、当前乱象与消减思路/于志刚/247
诉讼法档
.独立辩护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陈瑞华/250
.刑事诉讼指定管辖制度之完善/龙宗智/254
.论强制答辩制度的建立/伊 鲁/258
.中国大陆民事诉讼法学的现代化转向/汤维建/262
.小额诉讼程序及其在中国大陆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完善/刘仲屹、王保民/266
国际法档
.论中国大陆对人权条约提具的保留及其执行改进措施/王 勇/270
.试论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演变与中国大陆的应对/张乃根/273
.食品安全的国际规制与法律保障/涂永前/276
.「或引渡或起诉」法律问题研究/黄 风/279
.论双边引渡条约在中国大陆的优先及直接适用/高秀东/282

研究综述
.中国大陆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研究综述/刘承韪/286

人物思想
.皮埃尔.艾略特.特鲁多与联邦主义/焦 杰/295

案例评析
.车辆停放法律关系辨析与法律适用──对陈某、朱某
诉广东某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保管合同纠纷案评析/张 珣/303

名篇译介
.法国刑法的最新改革/【法】埃马纽埃尔.维埃尔达.西蒙、朱 琳(译)/310
.消费者──从概念到定义/【义】法布里奇奥.潘扎、雷 佳(译)/322

图书序言

编者序语

  现代中国法制不过百余年,现代中国法学不过百年。然而这是一个怎样的百年!曾经几度危亡,却又在烈火中涅盘再生;纵然天翻地覆,却总能在千劫百难中保持永恆;多少风云变幻,却总能在峰回路转雨过天晴后获得光明。这就是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国法学作为中国命运和传统的一部分,实际记录和反映着这种命运和传统的一个方面。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更是在改变和发展中还民族命运与传统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未来的法治国家的追求中,在未来中华民族的兴衰中,它都必将发挥愈来愈为关键的作用。现时中国法学的发展、进步与丰富,实际体现着现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与繁荣。因此,记录现时中国法学,就是记录现时中国社会的现实与历史;推介法学思想与言论,就是襄助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这种记录和推介同时也必然会构成一种文化的宣扬与积累,从而为当今世界上其他民族国家认识了解中国法律文化提供途径与材料。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创办《中国法学文档》,正是基于上述思想宗旨。

  本此宗旨,《中国法学文档》将根据以下几个标准和原则对现时中国法学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提取。

  一、推介学术思潮:尽可能地将能够反映当今时代和社会进步的最新学术思想的文章论着予以简要推介,意在使学术更有时代和社会使命色彩。

  二、推荐学术观点:尽可能地将一些具有新的、独到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学术观点的文章论着向读者予以推荐,意在丰富和活跃学术论辩与交流,参与社会改革与进步。

  三、推举学术精品:尽可能地将法学界中产生的,有深厚学术积累和深入研究水准的纯法学成果向学界推荐,不论其是否为流行或热门话题,意在丰富法律文化积淀和加强法律文化传承。

  四、推崇学术人格:尽可能地宣扬能够代表和反映独立学术观点、严谨学术作风和纯洁学术品德的文章作品,以达推崇褒奖独立完美学术人格之目的。

  五、推广学术方法:尽可能地将能够反映新的或有价值的学术方法的文章论着向学界推广,意在促进法学发展,提升法学水准。

  以上所述,《中国法学文档》创办原则之大端。望法学界同仁能够荃察此中用意与衷情,支持本刊成就既定之目的。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當我第一次拿到《中國法學文獻》第十一輯時,心中是充滿期待的,希望能從中看到一些關於中國法治發展的新動態、新思路。這本輯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其中收錄的文章,涵蓋了諸多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關鍵法律議題,讓我得以窺見中國法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書中有幾篇文章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在法律領域的應用與挑戰。例如,關於人工智能在司法判決中的輔助作用,以及由此引發的倫理、法律責任等問題,作者們都進行了極為細緻的分析。他們不僅指出了技術發展的潛力,也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潛藏的風險,並提出了相應的法律建構建議。這篇文章的邏輯清晰,論據充分,讓我對人工智能與法律的未來關係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我也非常欣賞作者們在探討這些前沿議題時,所展現出的嚴謹學術態度和批判性思維。他們並非僅僅是羅列現象,而是深入挖掘問題的根源,並嘗試提出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這本輯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學術的專業性,更在於它所展現出的對現實問題的關懷與回應。對於長期關注中國大陸法治進步的讀者而言,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資料。書中關於「大數據」下的權利保障,以及「平台經濟」的法律規制,都觸及了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為理解中國大陸在這些領域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评分

第一次接觸到《中國法學文獻》這個書系,是透過朋友的推薦。說是「文獻」,倒讓我以為會是堆砌著艱澀的學術論文,一開始有些卻步。但翻開這第十一輯,才發現我的想像實在太狹隘了!書中收錄的文章,範圍之廣、議題之深,都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特別是對於當代中國社會變遷下所衍生的各種法律問題,作者們提出的觀點既有理論上的深度,又不乏實務上的洞見。例如,其中一篇關於數位時代下個人資訊保護的論述,條理清晰地分析了技術發展對隱私權帶來的挑戰,並引述了相關的案例和學說,讓我對這個議題有了更全面、更細緻的理解。尤其吸引我的是,作者並非僅僅停留在問題的描述,而是積極地探討可能的法律解決途徑,這對於身處快速變化的時代的我們來說,無疑是極為寶貴的參考。書中對於社會秩序、經濟發展與法律規範之間平衡的探討,也讓我深思。在台灣,我們也常常面臨類似的兩難,如何在追求進步的同時,確保公平正義與社會穩定,這本輯中的討論,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鏡的視角。我尤其欣賞作者們在論述中展現的嚴謹態度,資料的引用、邏輯的推演,都顯得相當扎實,讓人信服。即使有些篇章的專業術語較多,但透過作者的引導,也能逐步理解其核心思想。這不只是一本法學論文集,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探中國大陸法學界對當代重要議題的思考脈絡。

评分

說實話,我對這本《中國法學文獻》第十一輯的初印象,帶著一種莫名的期待,又夾雜著一點對「中國」這個標籤的慣性聯想。然而,打開書頁的那一刻,我的思緒就被徹底顛覆了。這是一部充滿活力與前瞻性的學術結晶,全然不是我預想中那種陳舊、固化的論調。書中的論文,不論是關於民事法律的發展,還是刑事司法的改革,都透露出作者們對現實問題的敏銳捕捉,以及對未來趨勢的深刻洞察。我對其中探討的「非典型勞動」與傳統勞動法體系的衝突,感到尤為興趣。作者們細緻地分析了平台經濟興起後,勞動者權益保障所面臨的新挑戰,並提出了一系列前沿性的解決方案,這完全觸及了當代社會經濟結構變動的核心。我喜歡他們在探討問題時,能夠跳脫出僵化的框架,而是從社會脈絡、技術變革等多元角度去理解法律的演進。這與台灣近年來在勞動權益、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討論,有著驚人的共鳴。我認為,這本輯的價值不僅在於學術研究的深度,更在於其引導讀者思考的廣度。它不迴避爭議,不畏懼挑戰,勇於提出新的觀點,這正是學術的魅力所在。書中對於法治建設與國家發展之間關係的探討,也讓我深感啟發。如何將法律真正地融入社會發展的肌理,而不是僅僅作為一種工具,這是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持續探索的課題。這本輯的出現,無疑為這個議題提供了豐富的討論素材,讓我對「法治」這個概念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大陸的法學研究抱持著一種好奇,但礙於資訊的不對稱,常常覺得難以深入。這次讀到《中國法學文獻》第十一輯,就像是收到了一份珍貴的「入場券」,讓我得以一窺當代中國法學界的思想前沿。讓我驚豔的是,書中對於一些非常具體的社會現象,如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土地利用法規、或是人工智能對司法審判的影響,都有極為細緻且深入的探討。尤其是一篇關於環境法新發展的文章,不僅梳理了中國近年來在環境保護法規上的重大變革,更分析了這些變革如何與經濟發展目標相平衡,這其中的權衡與取捨,是許多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必須面對的難題。作者的論述,清晰地展現了中國在環境治理上的努力與困境,並對未來方向提出了審慎的建議。這對我來說,是一次極為寶貴的學習經驗。我特別欣賞作者在分析問題時,能夠結合中國獨特的國情和歷史文化背景,而非生搬硬套國外的理論。這種立足本土的學術視角,使得論述更具說服力,也更能夠觸及問題的本質。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更是讓我印象深刻,那些源於中國社會實際的案例,為理解抽象的法律條文提供了生動的註腳。這本輯不僅是法律專業人士的案頭書,對於關心中國社會發展、法治進步的普通讀者來說,也極具啟發性。它讓我們看到,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法律如何回應挑戰,並尋求創新的解決之道。

评分

坦白說,我購買《中國法學文獻》第十一輯,更多的是基於一種對中國大陸法律體系發展脈絡的求知欲。過往接觸到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難以形成系統性的認識。而這本輯,卻像是一份精心編排的「導覽手冊」,引導我逐步深入其法學研究的腹地。書中的論文,從經濟法、民商法到訴訟法,涵蓋的面向相當廣泛。我特別被其中關於「數字經濟」與「知識產權保護」之間關係的探討所吸引。作者們深入剖析了在數位化浪潮下,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面臨的挑戰,並提出了如何運用法律手段來適應這一變革的策略。這其中對於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的法律界定,以及如何平衡創新與保護的關係,都給了我很多啟發。這篇文章的論述,不僅有理論的高度,更有對產業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讓人讀來大呼過癮。我欣賞作者們在論證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與最新的學術思潮對話,並嘗試將其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這種學術的開放性與包容性,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的重要特質。書中對一些熱點法律問題的討論,比如「網絡謠言」的法律規制,也讓我看到中國法學界如何試圖在維護公共利益與保障個人言論自由之間尋找平衡點。這不僅是中國的議題,也是我們在信息爆炸時代都必須面對的共同挑戰。總體而言,這本輯為我提供了一個更為立體、多元的視角,來理解中國大陸法學研究的現狀與未來走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