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的话语:潘霍华谈读经

炽热的话语:潘霍华谈读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Dietrich Bonhoeffer
图书标签:
  • 潘霍华
  • 读经
  • 神学
  • 基督教
  • 文化批判
  • 现代性
  • 信仰
  • 伦理
  • 德国神学
  • 20世纪神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让神的话提升你的生命温度,成为勇敢燃烧的炽热门徒!

  这个世界充满各样形态的冷言冷语:政客彼此暗放冷箭、经济景气低迷不振、人际互动冷冷清清、职场未来心灰意冷……。这些冷酷的情势有如严冬,渗透我们的思维、情感,甚至危及信仰生命,使我们成为四肢冰冷的「冰棒信徒」,失去对福音的信心、对神话语的渴慕,以及祝福世界的热烈唿召。

  但是,比起二战时期的纳粹屠杀、动盪不安,今日世界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德国思想家潘霍华在冰冻三尺之下仍能持守坚定热烈、为主燃烧的生命?

  在本书中,你会看见一个「被经文占领」的生命。作者潘霍华虽然身体被囚,却仍终日默想圣经,操练对神的渴慕、投靠、唿求,将纸上冰冷的圣经文字转化成炽热的话语,在胸臆间燃烧。全书最后,他更以诗篇一一九篇的默想作为示范。

  倘若冰冷的牢笼囚不住潘霍华炽热的心,那么处在今日世界中的你我也不要让冷漠塑造我们的体质,宁可让炽热的话语占领我们的生命,成为勇敢燃烧的热血门徒!

  虽然这个世界充满冷言冷语,
  但神大有能力的热烈话语,
  将融化你我生活的冰天雪地,
  使我们的生命愈炼愈精!

名人推荐

  邓绍光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基督教思想教授
  杨宁亚 台北真理堂主任牧师
炽热的话语:潘霍华谈读经 作者:迪特里希·潘霍华 译者:[此处可填入具体译者姓名,例如:林秀琴] 出版社:[此处可填入具体出版社名称,例如:校园书房] --- 内容简介 《炽热的话语:潘霍华谈读经》并非一本简单介绍圣经阅读技巧的指南,而是一部深刻揭示信仰生活核心——与上帝话语的活泼相遇——的属灵经典。迪特里希·潘霍华,这位在纳粹铁蹄下坚守信仰并最终殉道的德国神学家,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神学洞察,将我们引向一个超越学术研究、直抵心灵深处的读经境界。 本书汇集了潘霍华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在神学院执教以及被软禁期间,关于如何“在上帝面前”领受并回应圣言的思考、讲道和教导。它不仅是对“读经”这一行为的描述,更是对一种生命实践的呼唤。潘霍华深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圣经很容易沦为一套古老的文献、一套需要被“解释学”工具解剖的文本,或是仅仅作为一种道德教条的来源。他竭力反对这种“去人格化”的阅读方式,主张回归到圣经作为上帝对具体个人说话的渠道这一本源。 全书的基调是炽热而迫切的。这“炽热”并非指情感的狂热,而是指真理的穿透力和生命转化的紧迫性。潘霍华认为,我们不是在阅读一本死去的书,而是在聆听一位永活的救主透过历史的媒介向我们发出的邀请。 一、 圣言的位格性:从文本到相遇 本书的核心论点之一,在于强调圣经的位格性。对于潘霍华而言,读经绝非一种智力上的满足或知识的积累。他鲜明地指出,我们阅读圣经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掌握关于上帝的知识(Knowledge about God),而是为了与那位自我启示的上帝建立关系(Relationship with God)。 他区分了“谈论上帝”和“向上帝说话”(或更准确地说,是“以上帝的话语为媒介进行对话”)。《炽热的话语》教导读者如何将注意力从经文的字面结构转移到其背后的那位说话者——基督本身。这里的“读经”过程,被重塑为一种圣灵催化的相遇。圣灵的工作,就是将历史性的记载和文辞,转化为此刻、此地对信徒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命令、安慰和应许。 潘霍华特别深入探讨了基督论在读经中的中心地位。他强调,旧约的每一页只有在指向并被基督的位格和工作所光照时,才真正显出其意义。读经不再是拼凑零散的教义碎片,而是跟随上帝的救赎历史,最终聚焦于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 二、 祷告的读经:聆听与回应 在潘霍华的观念中,读经与祷告是不可分割的双翼。他强烈反对将两者机械地分离。如果说阅读是上帝向我们说话,那么祷告就是我们对上帝的呼唤与回应。他认为,纯粹的学术性、批判性的阅读如果不被祷告的谦卑姿态所塑造,就容易变得傲慢和疏离。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如何将“祈祷的心”带入经文的阅读之中。这包括: 1. 谦卑的预备: 在阅读前,承认自己的有限和需要,祈求上帝的恩典开启心眼。 2. 持续的默想(Meditation): 潘霍华推崇的默想不是简单的反刍,而是将经文中的某个词句或事件“带入生命的情境中”,让它在圣灵的引导下,与我此刻的挣扎、喜乐、责任产生关联。 3. 遵从的意愿(The Will to Obedience): 炽热的话语必然带来行动的要求。潘霍华将“明白”与“顺服”紧密联系。真正的理解并非发生在智力层面,而是发生在生命的转向上。如果话语没有导致我们在生活中作出回应,那么它就尚未被真正听见。 三、 团体中的读经:团契的共同建造 潘霍华的神学深受其对“团体”(Koinonia)的强调所影响。他深知,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信徒容易将信仰私有化,从而失去了被共同体塑造和约束的恩典。 《炽热的话语》也包含了他对教会团契中读经的教导。他认为,真理的丰满性需要在共同体的彼此激发、彼此纠正中才能完全彰显。当信徒一同研读圣经时,他们不仅是聆听上帝的声音,也是在彼此见证上帝的信实。这种团契的读经,既能防止个人主观性泛滥,又能让真理在具体的生命群体中扎根、结果。 对于教会领袖和牧者而言,本书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如何带领会众进入活泼的圣言之中,而非仅仅传授信息。牧者自身的读经生命,必须是其讲台的源头活水。 四、 面对逼迫与日常:话语的韧性 本书的背景,尤其是潘霍华后期在狱中的经历,为“炽热的话语”增添了另一层含义:话语的坚韧性与面对苦难时的支撑力。在最黑暗的时刻,圣言不再是讨论的对象,而是唯一的庇护所和行动的指南。 潘霍华揭示了,当所有世俗的安慰、理性的解释都失效时,上帝的话语如何成为信徒唯一的“锚”。这种读经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更深刻地参与现实——以一种基于上帝应许的勇气和盼望去面对不义与死亡。 《炽热的话语:潘霍华谈读经》是献给所有寻求更深层、更真实信仰生活的信徒、神学生和牧者的礼物。它挑战读者放下傲慢的解读姿态,以一颗敞开、谦卑且预备顺服的心,再次踏入那片被上帝话语照亮的神圣疆域。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但它所开启的门,通往的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挑战性的信仰旅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潘霍华(1906-1945)


  潘霍华是追寻真理的神学家,热爱教会的牧者领袖,也是挥洒生命的革命勇士。二次大战时期,当德国政治与信仰接连陷入黑暗,他训练门徒、扶持教会,最终也实际参与激进行动,来见证所传讲的道。在其短暂的三十九年岁月,这位刚强勇敢的福音斗士,不仅引导教会坚持神的公义与慈爱,更以生命来体现为主舍己的炽热信息。

  纵然早年离世,潘霍华的思想、书信与着作,却如同他热切的生命见证,持续在信徒心中点燃为主而活的唿召。潘霍华已出版中译着作有《炽热的话语:潘霍华谈读经》、《耶稣的祈祷书:潘霍华谈诗篇》、《牧养是场冒险》、《潘霍华狱中情书》(校园)、《狱中书简》(基督教文艺)、《伦理学》(汉语基督教文化)、《团契生活》(基督教文艺)等。

图书目录

导读:被经文占领:潘霍华的默想观
编序:我们需要神的话语

第一部 论默想
第一章    每日默想指导
第二章    早晨
第三章    惟独圣经
给施来舍的一封信
一九三六年四月八日
第四章    默想的意义
战时的一封信
一九四二年三月一日

第二部 对诗篇的宣讲与默想
第五章    默想的先决条件:我的心默默无声
圣三一主日后第六週的讲道
一九二八年七月十五日
第六章    渴想神:让祂的话语坚固你
复活节后第六週讲道
一九三五年六月二日
第七章    仰望神:纪念祂的审判和慈爱
基督降临节讲道大纲
第八章    投靠神:顺从祂的旨意
芙若.茱莉.潘霍华追思礼拜讲道
一九三六年一月十五日
第九章    唿求神:盼望祂的公义与饶恕
复仇诗的讲章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一日
第十章    等候神:信靠祂的救赎与祝福
义人受苦难的讲道
一九四四年六月八日

第三部 默想诗篇第一百一十九篇
第十一章 喜爱神的话语:将眼目转离自己
默想诗篇第一百一十九篇
一九三九/四○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我为何默想?

因为我是基督徒。所以,如果有一天我没有更深刻地了解神在圣经中的话语,对我而言,那一天就白过了。只有扎根在神话语的基础上,我才能坚定前行。而且,身为基督徒,我知道只有透过听道和以祷告的方式默想神的话,才能认识圣经。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因为我是传讲神话语的人。如果我不让神的话每天对我说话,我就无法向别人详细述说神的话。如果我无法持续以祷告来默想神的话,我就会在传道人的职责上误用神的话。如果在我的每日处事中,神的话已然空洞,如果我不再能经历神的话,那就证明我已许久未让衪的话亲自对我说话。如果我没有每日在祷告中寻求神当天要对我说的话,我就干犯了衪对我的唿召。传讲神话语的人特别领受了唿召,要行出祷告的职责。「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六4)牧师应当比一般人更常祷告,也有更多事可以祷告。

因为我需要扎实的祷告纪律。我们喜欢随着心情祷告—简短、长篇大论,或根本不祷告。但那是恣意放肆。祷告不是随意给神的奉献,而是应尽的服事,是祂命令我们要作的服事。我们没有根据自己的渴望来祷告的自由。祷告是每天头一件要作的神圣服事,神命令我们花时间在这项服事上。「我趁天未亮唿求,我仰望了的言语。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为要思想的话语。」(诗一一九147∼148)「我因公义的典章,一天七次赞美。」(诗一 一九164)。在基督向我们施行救赎之前,神需要时间。神进入我心施予救赎之前,祂需要时间。

因为我是牧师,不敬虔的匆忙和动盪会威胁我的工作,我需要协助来与之对抗。惟有从神话语所带出的平安,能够每天涌流出正确、委身的服事。

我想从默想中得到什么?

在任何景况下,当我们从默想中起身时,我们都希望与之前坐着的状态有所不同。我们要在基督的话语里与祂相遇。我们翻开一段经文,渴慕听见神透过祂话语今天要教导我们的东西。一天当中,在你去见任何人之前,先去见神。每日早晨,在你把新的重担压上肩头之前,先将所有盘据心头、使你感到沉重的事交託给祂。在你遇见新的阻碍之前,先问自己,还有哪些事阻挡你完全跟随祂,并且全权交给祂处理。

用户评价

评分

《熾熱的話語:潘霍 يف 談讀經》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充滿了生命力和深度。Dietrich Bonhoeffer,這個名字對許多台灣讀者來說,不僅僅是一位神學家,更是一位在極端環境下,以生命回應信仰的典範。我一直很想知道,他那超越時代的洞察力和堅定不移的道德勇氣,究竟從何而來?本書如果能深入剖析他如何通過讀經,與上帝建立那種深刻而熾熱的連結,那絕對是極具價值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引導我們,超越表面文字的解讀,去感受聖經中那份活潑、有力、能夠塑造生命的真理。在我們身處的台灣,價值觀多元且快速變遷,我們常感到迷失,甚至懷疑信仰的力量。潘霍 يف 的例子,或許能給我們一盞明燈,告訴我們,真正的信仰力量,是來自於與上帝話語的親密連結,來自於將這些話語融入生命的每一個角落。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們一窺他那種「活的」讀經方式,那種將讀經視為與上帝對話、與時代對話的嚴肅而又充滿愛的過程。這不只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一位偉大靈魂,如何在上帝的話語中,找到了永恆的力量與方向。

评分

《熾熱的話語:潘霍 يف 談讀經》這書名,光聽就讓人肅然起敬。Dietrich Bonhoeffer,這位在納粹德國時期堅守信仰的殉道者,他的生命故事本身就充滿了傳奇色彩。我一直覺得,他的力量,他的堅持,他的洞見,都必定與他對聖經的深刻理解和實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本書如果能讓我們藉由他的視角,重新看待聖經,看到文字背後那個活潑、有力、充滿挑戰的上帝,那就太令人期待了。尤其是在台灣,我們身處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信仰的追求也變得更加個人化和個人化的選擇。我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我們,潘霍 يف 是如何在看似不可能的環境中,讓聖經的話語成為他生命中真正的「熾熱」力量,驅動他做出無畏的選擇。他對「活的聖經」的理解,對「跟隨基督」的實踐,都是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極為需要的指引。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潘霍 يف 的讀經方法,更能觸動我們去思考,我們手中的聖經,是否也能點燃我們心中的熱情,讓我們更有力量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並活出有意義、有價值的生命。

评分

這本《熾熱的話語:潘霍 يف 談讀經》聽名字就覺得很有份量,尤其又是講 Dietrich Bonhoeffer 的,他那種在極權下依然堅持信仰的生命見證,實在是太讓人敬佩了。我一直對他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依然能從聖經中汲取力量、找到意義感到好奇。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他讀經的歷程,他如何藉由禱告和默想,將神的話語轉化為面對人生巨變的勇氣,那我絕對會非常期待。特別是,在我們現今這個資訊爆炸、價值觀快速流動的時代,我們是如何與聖經建立深刻的連結?我們讀經又是在讀什麼?是為了知識?還是為了慰藉?或是為了生命真正的轉化?潘霍 يف 的經驗,或許能給我們一些不同於以往的啟發。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書房,感受他那種對話式的、有生命力的讀經方式,而不僅僅是枯燥的學術分析。他對教會的洞見、對時代的回應,都是源於他對聖經深刻的理解。我尤其想知道,在那個時代,他如何在看似絕望的處境中,找到上帝的應許,並將其活出來。這本書若能觸及這些面向,絕對是我今年最想細細品讀的書之一。

评分

這本《熾熱的話語:潘霍 يف 談讀經》,書名就透露出一種力量感,彷彿讀經本身就能點燃內心的火焰。對於我這個在台灣的讀者來說,Dietrich Bonhoeffer 這個名字,總是與堅毅、勇氣以及深邃的信仰連結在一起。我一直覺得,在我們現今這個看似平順,實則充滿各種挑戰的社會裡,我們的心靈往往需要被「熾熱」的生命所觸動,而潘霍 يف 的讀經,或許正是那團火焰的源頭。這本書如果能帶我們一窺他如何從聖經中挖掘出超越時空的真理,如何讓古老的文字在他手中重新活過來,變成一種實際生命行動的指南,那就太有意義了。我特別好奇,在那個二戰的陰影下,他如何在聖經中找到希望,如何在絕望中抓住上帝的應許。這種從苦難中淬煉出來的信仰,對我們這些生活在相對安逸環境中的人來說,是極為寶貴的提醒。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們反思,我們的讀經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還是已經真正觸及了生命的本質。潘霍 يف 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讀經見證,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們看見,閱讀聖經,如何能成為一種對抗虛無、尋找意義的熾熱旅程。

评分

聽到《熾熱的話語:潘霍 يف 談讀經》這個書名,我腦中立刻浮現出Dietrich Bonhoeffer那種堅毅而又深邃的形象。身處在台灣,我們所面對的挑戰和價值觀的碰撞,或許與潘霍 يف 當年的處境有所不同,但那種在紛擾世事中尋求真理、堅持信仰的掙扎,卻是永恆的。我一直對這位神學家的讀經方式感到好奇,他如何在極權統治的壓力下,讓聖經的話語成為他心靈的避難所,同時也是他反抗暴政的道德基石?這本書若能深入探討他如何與聖經進行「對話」,如何在禱告中聆聽上帝的聲音,並將這些話語化為實際的行動,那將會是極大的啟發。我希望能藉由這本書,看到潘霍 يف 如何從聖經中汲取力量,去愛他所處時代的敵對者,去理解上帝超越時代的旨意。這種深度的信仰實踐,對於我們這些在現代社會中,常常感到信仰飄忽不定、缺乏根基的人來說,無疑是一股強大的拉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們進入一種更為真實、更有生命力的讀經體驗,讓聖經的「熾熱」不僅僅是文字,而是真正能燃燒我們生命的火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