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越积极行动,越陷入无止境的倦怠?」
如果只拥有做事情的力量,而没有不做事情的力量,
人就像一颗不断滚动的石头,陷入无止境的过动、孤立及倦怠。
「反省沉思」也变得遥不可及。
◆这本60页的哲学书,二○一○年在德国上市两週,即销售一空,引起轩然大波
◆特别收录韩炳哲教授在卡尔斯鲁尔大学哲学系的演讲稿
◆商周出版编辑顾问林宏涛──撰写中文版导读
◆过度积极肯定造成无止境的疲惫,使人孤立和隔离。未来的社会就成了倦怠的社会,虽然倦怠可以是「使彼此关系分裂的倦怠」,一种丧失做任何事的动力的倦怠,也可以是「基本的倦怠」,让人宁静和放松,因而开启另一扇视窗。前者是「没有能力做一些事」,而后者是「什么都不做」,摆脱日常生活的担忧,找回生命里的空档时间。──林宏涛/导读
这个时代正悄悄进行着典范变化,强调否定性的规训社会退下,换上一个过度强调肯定性的功绩社会。
从这种典范变化中,作者韩炳哲描绘了现在社会的病理学样貌──由神经性疾病主导,如忧郁症、注意力缺陷过动症、边缘性人格疾患、身心俱疲症候群。它们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一种梗塞现象。
这些现象并非肇因于免疫学上的「否定」他者,而是经由过度活跃的「肯定性」所引发的,因此能摆脱免疫科技的预防与防堵。韩炳哲的分析最终导向一种社会现象,他一语双关地称之为「倦怠社会」。
这本哲学短论,以绵密细致的辩证笔触,刺激我们在过度积极的现代人倦怠中,看到另一幅宁静的风景:找到「空档」暂停一切,从「带有目的性做事」的日子释放出来,「一起倦怠」。
我们是怎么进入倦怠社会? ‧过度工作和追求绩效,使自我剥削的情形更加严重,这比外来者的剥削更加有效率,因为它与自由的感觉同时出现。
‧剥削者,同时也是被剥削者;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区别,不再像过去一样能清楚辨识。
‧过度的积极正面也以过度的刺激、资讯和冲动表现出来,它彻底改变了注意力的结构和分配方式。感知也因此变得支离破碎、散乱而无法专注。
‧忧郁症是人们深受过度积极正面之苦所引发的社会疾病,而它反映的,正是自己对自己发动战争的人性。
‧人们以过度的活动、歇斯底里的劳动和生产,来回应变得赤裸而极为短暂易逝的生命。
‧沉思的生活,才能使人类处在应有的存在状态,不是积极行动的生活。
‧立即反应并随着每个冲动而行动,已经是一种病态,一种堕落沉沦,一种精疲力竭的征兆。
‧若只拥有做事情的力量,而没有不做事情的力量,就会导致致命的过动症。人如果只具备思考事情的力量,思考力就会分散在一连串无止境的事物上。「反省沉思」也会变得不可能,因为肯定的力量,也就是积极过度,只允许「持续不断向前思考」。
‧毫无节制地致力于效能提升,将导致心灵的坏死梗塞。
‧深层的疲累松开了身分认同的箝制。
‧基本的倦怠完全不同于筋疲力竭的状态,在筋疲力竭的状态中,人们丧失做任何事情的工作能力。基本的倦怠则被描绘成一种特殊能力,能「启发」、让「心灵」动起来。
名人推荐 古碧玲 猎果舖共同创办人
李明璁 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汪文圣 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
沈清楷 辅仁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林宏涛 商周出版编辑顾问
孙效智 台湾大学哲学系专任教授/台大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马家辉 作家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