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太极拳为中国最为着名的内家拳之一,具有极好的养生与技击效果。其既是拳术,又是道功,历来为武术爱好者、文人、乃至道门中人所喜爱,时至今日,更成为大众养生健身之法宝。
太极拳源自太上玄门,肇始于三丰祖师,流于陈家沟,后经杨露禅宗师弘扬于京师,始广为世人所知。其后再经武禹襄、李亦畬二位宗师发明理法,可谓圆满无暇。
太极拳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之历史。在漫长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陈、杨、武、吴、孙、赵堡等众多流派,其派别、架势虽然众多,但莫不遵循「以柔克刚、运柔成刚」之理,这其中太极拳论的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试观各派太极,从其渊源流别上可以看出太极拳的形成、演化过程。陈式太极是较为古老的一个流派,依然保存着大量少林和长拳的影子,比如震脚、跌叉、蹿蹦跳跃等,体现了中国武术由外家向内家的过渡状态。这是太极拳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杨式太极拳,源于陈式太极,经过三代人的传承、定架,形成了注重松沉、舒展、绵柔的特点,其行功平缓、匀速,劲力如绵里裹铁,且剔除了跳跃、震脚等外形较为刚勐的动作,改大枪架为虚实相间的虚步与弓步,迈步如猫行,可谓太极拳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
武式太极拳,则素以法度严谨,架势小巧,转换灵活,外小内大着称,较之各家太极,更注重理论之参究,例如传世之《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十三势行功心解》《五字诀》《撒放秘诀》等,皆出自武、李之手。武式太极对于太极拳理法之完备,可谓厥功甚伟,是太极拳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其后,再由杨式太极演化出偏于柔化的吴式太极拳,由武式太极拳演化出融太极、八卦、形意为一体的孙式太极拳,太极大家庭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太极拳数百年的演变中,各派历代宗师留下了丰富的拳理拳论着作,其文约、其义深,且多为经验之谈,可谓研习太极之宝贵教程。然各家拳论历来散见于各类书籍而少见汇集,实不便太极修行者查阅、研修。今有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一脉之门人何君欣委,匠心独具,以大愿力,历经数载,收集太极各派之拳理拳论善本、古本,复历数月之善巧汇集、严谨校对,修正其中舛误,始成今日之《太极拳经秘谱汇宗》《太极拳论秘谱汇宗》和《太极拳解秘谱汇宗》三部曲。此三部曲,可谓将民国以前之各派拳论着作收罗殆尽,堪为太极拳之百科辞典。
何君欣委,治学严谨,其于道学、佛学乃至易筋洗髓经皆有较深研究,此次汇总之《太极拳经、论、解秘谱汇宗》,则更显其修为。此三部曲,既可作为太极爱好者练习之理论依据,又可成为太极研究者收藏研究之宝贵资料。是书之出,或可成为太极爱好者人手一本之必备参考书。
最后,希望此三部鸿篇巨着能为广大太极爱好者带来帮助,为太极拳界添一异彩。是为序。
武式太极第六代传人
程式八卦掌第七代传人杨光(理赜)
全真伍柳仙宗传人
自序 术可传乎,必得之于明师,身教言传,庶几可得其真意。艺可成乎,必勤于苦练,方可如春起之苗,未见其增,日有所长。道可证乎,必印之于先贤,按图索骥,理法方可通融无碍,不至于趋入旁径。
太极拳者,体阴阳,运五行,察八卦,顺乎自然之理,合乎虚无之妙,后天逆运,返乎先天之神技也。历来皆口授身教,罕有文字问世。窃察其因,则有二端:其一,历来习武者少能通文,是以虽心中默识,下笔则难以成文,故无法言其精微,此其一也;另古人保守,惜艺如金,拳论乃先贤毕生之心得,非遇载道之器则不轻易示人,知音者稀,自然传之不广,此其二也。如是者,斯技拳论历来罕有传播者,及至武派太极开山祖师武禹襄先生将得之永年盐店之王宗岳拳论公之于世,方是太极拳有系统文字之始,亦造就了太极拳别开生面之春。
考武禹襄宗师乃学富五车之饱学之士,喜文更好武,先得赵堡陈清萍授以真诀,同时又参以王宗岳拳论遗文,潜心默识,孜孜以求,精研斯技,融而化之,功夫遂臻入化境,终成一代太极宗师。是以效仿先贤,将一生精研之心得撰以成文,流传后世,可谓是厥功至伟也。后习太极者,不论门派,均将其拳论奉为圭旨,研而习之,宝而珍之。宗师后传之李亦畬、李启轩诸公则接续其道脉,进一步对拳论扩而充之,增演妙谛,以广流传。而其他各流派宗师亦多有拳论传世,殚精竭虑,阐述斯技之精微,各有得力,功莫大焉。
拳论乃前辈先贤一生体悟之结晶,历代宗师结集时无不精益求精,字字珠玑,点滴均从身体力行中感悟而来,可谓是慎重至极,无一浮词,是以一字不可妄加,一字不可妄改。吾遍观坊间诸谱,亥豕鲁鱼,错讹百出者有之,次第颠倒者有之,胡乱篡改者有之,是以碎金珠玉难成牟尼一串。殊不知,技艺之精微妙义,差之虽毫釐,失之已千里,可不谨而慎乎?
无奈年代久远,原传谱文在历代传抄授受中均有散失,欲求其正,何其难也。但若顺其自然,长此下去,历代先贤凝聚心血之精论,必将愈传愈歧,最终会流散于无,诚可惜也。
有鉴于此,愚不惧资质鲁钝,广搜各派秘谱,并参以坊间流传之较精版本,相互比对参照,改其错讹,厘其次第,经数月精校,终至雅而可观,特结集成册,出版印行,以永流传。得斯谱加以勤学善悟,则如有祖师亲授,按图索骥,潜心默识,理法并举,日久功深则必臻大成,斯不负历代宗师之拳拳苦心于万一。是为序。
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
达摩易筋洗髓经内功传人
何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