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与《政府论》

洛克与《政府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自由主义
  • 社会契约论
  • 启蒙运动
  • 政治思想史
  • 洛克
  • 《政府论》
  • 西方哲学
  • 宪政主义
  • 法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约翰‧洛克是政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政府论第二篇》是当时最重要的政治作品,而且也为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奠定基础。他对社会契约、政治义务、叛乱与财产的见解,至今仍掷地有声。

  对于初次接触洛克的学生来说,《洛克论政府》不仅论证精详,也是让学生认识洛克政治思想的重要入门作品。过去数十年来,讨论《政府论第二篇》的作品绝大多数採取的是「观念史」的研究取向;本书则是聚焦于洛克作品的哲学面。

  一般认为《政府论第二篇》是为革命寻求根据的作品,洛克在书中表示,发动暴力革命推翻查理二世与詹姆斯二世具有正当性。而D. A. 洛伊德‧汤玛斯则特别关注洛克的激进立场。此外,D. A. 洛伊德‧汤玛斯也思索了《政府论第二篇》其他的基础问题,例如,洛克试图说明政治权威的正当性如何能以同意为基础,以及洛克认为私有财产是自然权利的一种,应予以保护。
洛克与《政府论》:一场关于自由与秩序的深刻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对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政治哲学巨著《政府论》(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的直接解读或注释,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哲学和社会背景之中,探讨洛克思想的源流、影响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引发的思辨与实践。我们旨在通过对洛克时代英国政治风云的考察,以及其后世思想家对其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展现“洛克现象”的复杂性与持久生命力。 --- 第一部分:光荣革命的思潮基石 第一章:十七世纪英国的政治迷雾与思想土壤 本书首先将读者带回十七世纪的英格兰,一个充满宗教冲突、王权与议会权力激烈拉锯的时代。我们审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企图,查理一世的覆灭,以及克伦威尔“护国公”时期的短暂共和实验。洛克的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对这一动荡时期的直接回应。本章着重分析了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利维坦》所代表的绝对主权论如何成为洛克批判的起点,以及自然法学派(如格老秀斯、普芬道夫)在塑造早期自由主义观念中的作用。 第二章:从《人类理解论》到政治权力的界定 洛克以其认识论著作闻名于世,但其政治哲学与他对人类心智的理解是紧密相连的。本章探讨了“白板说”(Tabula Rasa)如何影响了他对个体理性、自我所有权以及社会契约的构建。如果人皆生而平等,心智皆有潜力,那么基于恐惧和强制建立的政府便失去了合法性基础。我们深入剖析了洛克对“自然状态”的独特描绘——它不是霍布斯笔下的“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而是一种有道德约束但缺乏执行机构的状态。 第三章:财产的劳动价值论与政府的边界 在探讨洛克政治思想的核心时,我们必须详尽考察他对“财产”(Property)的界定。财产不仅包括土地和财富,更广义地涵盖了“生命、自由和遗产”。本章将聚焦于洛克的劳动价值论如何从自然权利推导出私有财产的神圣性,以及这种神圣性对政府权力的根本限制。政府的设立,依据洛克的逻辑,并非为了创造权利,而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既有的自然权利,特别是财产。因此,任何超越此边界的征税或专断行为,都构成了对社会契约的背叛。 --- 第二部分:政治理论的结构与内在张力 第四章:社会契约的演进与有限政府的蓝图 本书细致区分了洛克所设想的社会契约与后来的卢梭或罗尔斯的契约概念。洛克的契约是一种对自然状态中不便的补救,其核心在于“人民主权”的不可转让性。尽管人们委托权力给政府,但最终的裁决权(即“人民的保留权”)始终掌握在集体手中。本章详细梳理了立法权、执行权与对外权之间的权力分立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这为后世的宪政设计提供了直接的参照。 第五章:反抗权的合法性:对暴政的最终屏障 洛克理论中最具颠覆性的部分在于其对“反抗权”(Right to Resistance)的明确论述。本书将此视为洛克对绝对君主制最具力量的回击。我们分析了“暴政”(Tyranny)的界定——当统治者违背人民授予的信托,侵犯了自然法或基本法律时,反抗便不再是叛乱,而是恢复正义的必要手段。这种理论上的“安全阀”,深刻地影响了美国革命者对国王权力的质疑。 第六章:宽容论的实践与宗教多元化 在政治哲学之外,洛克的《论宽容》(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是其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章探讨了洛克如何在基督教神学框架内为宗教宽容辩护,主张教会与国家的分离。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其宽容的局限性——例如,对无神论者和天主教徒的排斥。这种内在的矛盾性,反映了十七世纪思想家在追求普世自由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三部分:洛克的回响与批判的遗产 第七章:大西洋彼岸的移植:美国建国的回声 洛克的思想如何跨越大西洋,并最终体现在《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之中?本章重点分析了杰斐逊等人如何吸收并改造了洛克的理论。自由的定义、对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坚持、以及对中央集权的警惕,都清晰地刻印着洛克的痕迹。我们将对比英美两国在实践中对洛克“有限政府”概念的不同侧重与侧重。 第八章:对洛克体系的哲学审视 洛克的理论并非没有漏洞。本章转向哲学批判的视角,探讨后世对洛克体系的挑战。例如,黑格尔如何批评其将国家视为仅仅是外部权力的集合而非精神的体现;以及后来的功利主义者如何挑战其自然权利的先验性。特别是,对于“劳动创造价值”如何延伸至“劳动创造全部财产”的论证,其内在的跳跃性,一直是经济哲学领域持续争论的焦点。 第九章:现代语境下的洛克回响 在当代,面对全球化、技术革命和不断扩张的政府职能,洛克的理论面临新的诠释。我们考察了古典自由主义者如何援引洛克来反对福利国家的扩大,以及新古典自由主义者如何重塑其对“财产权”的捍卫。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揭示洛克留给我们的并非一套僵化的教条,而是一套持续演化、不断要求我们重新思考自由、秩序与个人责任之间关系的永恒议题。 --- 结语:未竟的契约 洛克留下的政治遗产,是对人类理性保持审慎乐观的同时,对权力保持永恒警惕的深刻洞察。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理解这场始于十七世纪的关于“谁应该统治,以及如何统治”的深刻对话,其回响至今仍在塑造着我们的政治生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D. A. 洛伊德‧汤玛斯


  伦敦国王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着有《捍卫自由主义》(In Defence of Liberalism, 1988)

译者简介

黄煜文


  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专职译者,译着甚丰。近期译作为《王者之声》、《气候变迁政治学》、《我们最幸福:北韩人民的真实生活》、《威彻尔先生的猜疑》、《当世界又老又穷》、《鸭子中了大乐透》、《为什么是凯因斯?》、《历史的历史: 史学家和他们的历史时代》、《最近比较烦:一个哲学思考》等多部作品。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最近終於讀完《洛克與《政府論》》了,這本書真的讓我對西方政治思想史有了更深的認識!我一直都對社會契約論這個概念感到好奇,但總是覺得有點抽象,這次透過洛克這位啟蒙思想家的視角,真的把理論變得具體生動了起來。作者在書裡細膩地解析了洛克是如何從自然狀態出發,一步步論證政府權力來源於人民的同意,以及為何政府的職責在於保障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書中對於「天賦人權」的闡釋更是讓我驚豔,原來這些我們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權利,在當時是多麼革命性的觀念!尤其是在論述政府的權力不是絕對的,而是受到限制的,當政府違背了人民的信任,人民有權反抗,這一點尤其讓我印象深刻。這也讓我反思,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裡,如何能夠更好地監督政府,確保政府的運作是真正為了人民的福祉。作者的文字流暢,邏輯清晰,雖然是探討嚴肅的政治哲學,但卻不至於讓人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像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循善誘,引導我一步步理解這些深邃的道理。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對當代民主社會的一次回溯與建構,讓我更珍惜現有的自由與權利。

评分

老實說,一開始拿起《洛克與《政府論》》時,我以為會是一本比較艱澀難懂的學術專著,但實際讀起來,卻意外地引人入勝!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巧妙,他並沒有直接枯燥地羅列洛克的觀點,而是透過生動的例子和深入淺出的分析,將洛克的思想融入其中。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正當的革命」的討論,洛克對於政府失職時人民反抗權的論述,既充滿了對人民權利的尊重,又帶著一種理性的克制。這也讓我反思,在面對社會不公時,我們應該如何運用智慧去爭取改變,而不是一味地激進或沉默。書中對於洛克「同意」概念的強調,也讓我深思。原來,一個合法的政府,其權力並非來自神授或強權,而是來自被統治者的普遍同意。這也讓我對「民意」的形成和表達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一位哲學家的思想,更像是在引導我們重新審視我們身處的社會,思考其中的權力結構和個人權利。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政治的理解層次提升了不少,也更能獨立思考社會議題了。

评分

這本《洛克與《政府論》》簡直是打開了我對現代政治體制思考的大門!我一直覺得「民主」這個詞聽起來很響亮,但背後究竟有哪些理論基礎,又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始終有些模糊。讀了這本書,我才真正理解到,原來洛克對「權力分立」和「制衡」的概念是如此的超前和重要。他提出的立法權、行政權、對外權的劃分,對於防止任何一個權力獨大,保障人民的自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書中對洛克「有限政府」的強調,也讓我茅塞頓開。原來政府並非無所不能,其權力的邊界在哪裡,如何界定,洛克早就給出了深刻的論述。這也讓我對現今社會中政府的職能和界限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更能理解為何會有對政府權力過大的擔憂。作者在書中引用的許多歷史事例,讓洛克的理論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與實際的政治運作息息相關。尤其是關於洛克如何影響了後來的美國獨立宣言和憲法,那段描述更是讓我感到歷史的厚重與影響力。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政治、歷史感興趣的朋友,這本書絕對會讓你收穫滿滿,對這個世界的運作有更深刻的洞察。

评分

終於讀完了《洛克與《政府論》》,感覺像是完成了一場知識的洗禮!我一直覺得,了解現代社會的運作,必須要追溯它的思想源頭,而洛克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洛克的《政府論》,更是深入探討了洛克的思想如何影響了整個西方政治思想的發展。書中對於洛克「自然權利」的分析,讓我深刻理解到,原來我們對自由、平等、財產的追求,並非是近代才有的觀念,而是有著深厚的哲學根基。作者在書中對於洛克如何建構一套完整的政治理論,從個體出發,推演出社會契約,再到政府的權力與限制,整個過程的邏輯嚴謹,令人嘆服。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洛克如何將個人的理性與社會的秩序結合起來的論述,這也是為何他的思想能夠如此持久地影響著我們。這本書讓我對「公民」的角色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能理解為何我們需要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負責。這是一本具有啟發性、引導性,並且能讓你帶著問題去思考的優秀讀物,真心推薦給所有渴望更深入理解世界的朋友們!

评分

這本《洛克與《政府論》》完全顛覆了我對「自由」的認知。我一直以為自由就是隨心所欲,但書中洛克對「自由」的定義,是基於「法律」的框架下的自由,這讓我大為震撼。他強調,真正的自由並非沒有束縛,而是在法律的規範下,能夠自主地決定自己的行為,而不會受到他人的任意干涉。這種「在法律之下的自由」的概念,對於理解現代社會的法治精神至關重要。書中對於「財產權」的論述也格外精彩,洛克認為財產權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是透過勞動而來,政府的責任就是保護這種權利。這讓我對「私有財產」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能體會到為何經濟自由是自由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作者的筆觸細膩,將洛克的思想脈絡梳理得非常清楚,讓我們能夠看到他如何從一個哲學家的角度,思考社會的根本問題。讀完這本書,我對「自由」、「權利」、「法律」這些看似平常的詞彙,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體會,也更能理解為何洛克被譽為「自由主義之父」。這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並且會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記的書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