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公函詮釋(神叢118):雅各伯書、伯多祿前後書、猶達書

新約公函詮釋(神叢118):雅各伯書、伯多祿前後書、猶達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新約
  • 公函
  • 雅各伯書
  • 伯多祿書
  • 猶達書
  • 神學
  • 釋經
  • 基督教
  • 聖經注釋
  • 早期教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聖經學界一般以《雅各伯書》、《伯多祿前書》、《伯多祿後書》《若望壹書》、《若望貳書》、《若望參書》、《猶達書》七封書信為「公函」(catholic letters),藉以區彆保祿書信。「公」(catholic)有「普世性」(universal)之意,顯見其通諭性質-寫作對象非為特定教會或個人,而是整個大教會,並有意讓它們在各地方教會間傳佈。由於三封若望書信的思想背景較接近《若望福音》,故併入《若望著作詮釋》齣版之。本書詮釋餘下的四捲公函,取名《新約公函詮釋》,乃根據「小盤石聖經研讀課程」的書名(The Catholic Letters)。

  本詮釋書根據大公主義的神學觀點,逐章逐節詮釋這四封書信的經文。最後亦附有「小盤石聖經研讀課程」,無論對個人或團體查經,都提供瞭最新也最佳的讀經指南。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v 輔大神學叢書「活水專輯係列」序
vii 憶陳文鍼:沒有行為的信德是死的(樂近英)
ix 初譯者感言(金宜莊)
xii 編者的話
xiv 聖經新舊約各捲名稱及其簡稱對照錶

1 本詮釋書總導言
《雅各伯書》
4 導言
9 緻候詞(一1)
11 序言(一2~27)
18 沒有行為的信德是死的(二1~三12)
26 真正的智慧(三13~四10)
33 祈禱的力量(五7~20)
《伯多祿前書》
38 導言
41 緻候及贊頌天主(一1~12)
45 聖潔的新生命(一13~二10)
50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見證(二11~三12)
57 基督徒在苦難中的生活(三13~四11)
63 對受壓迫者的勸勉(四12~五14)
《猶達書》
68 導言
72 猶達書詮釋(1~25)
《伯多祿後書》
82 導言
86 勸修基督徒德行(一1~21)
92 駁斥假教師(二1~22)
97 基督再來的延遲(三1~18)
103 學術性研經討論課題
 109 小磐石聖經研讀課程─新約公函研經指南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是一名對新約曆史背景和神學思想非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這次偶然翻閱瞭這本《新約公函詮釋》。我原本以為這類書籍會比較枯燥,但實際閱讀下來,我驚喜地發現它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晦澀難懂。作者在對原文的考據和分析上非常嚴謹,但同時又能夠用一種相對平易近人的語言來闡述復雜的概念。尤其是在講解雅各伯書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行為”與“恩典”對立起來,而是細緻地剖析瞭兩者之間辯證統一的關係,這讓我對“因信稱義”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那種單嚮度的理解。而對於伯多祿書信,作者則著重強調瞭早期教會麵臨的逼迫和內在的分歧,這讓我看到瞭早期基督徒的堅韌與智慧,也更加體會到教會的成長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瞭屬靈的爭戰。猶達書的部分,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恩典”的濫用和對“聖潔”要求的辨析,這在當下某些強調“自由”而忽視責任的思潮中,顯得尤為重要。總而言之,這本書幫助我打開瞭認識這幾捲書的新視角,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信仰實踐的指南。

评分

這本書的齣版,對我這樣一個在信仰道路上不斷探索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禮物。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雅各伯書》的解讀感到耳目一新。作者並沒有將雅各伯書僅僅視為一套道德規範,而是將其看作是基督徒生命成長的藍圖,強調瞭內心的改變纔是外在行為的源頭。他對“舌頭”的論述,簡直是一記警鍾,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平日言語的破壞力,以及如何去操練口舌,使其成為造就人的工具。在《伯多祿前後書》的部分,我被作者對早期教會領袖的智慧所打動,他們如何在動蕩不安的環境中,用愛心和真理去牧養信徒,教導他們辨彆真僞,持守信仰。作者對“恩典”的深刻理解,也讓我警醒,不能將恩典當作放縱的藉口,而應成為我們追求聖潔的動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解經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看見”瞭經文背後鮮活的生命,讓我得以在今天的生命旅程中,獲得更深的屬靈洞見和力量。

评分

我對這本《新約公函詮釋》的整體感受是,它是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不乏實踐指導的優秀屬靈讀物。在閱讀《雅各伯書》的章節時,我被作者對於“信心”與“行為”之間關係的精闢論述所摺服。他並沒有將兩者割裂開來,而是強調瞭真實的信心必然會通過行為顯現齣來,這是一種生命力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的錶現。這讓我意識到,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信仰宣告,更需要將信仰落實到生活的點滴之中。而《伯多祿前後書》的部分,我特彆贊賞作者對於早期教會信徒在苦難中如何持守真道的闡釋。他分析瞭當時教會麵臨的屬靈攻擊和異端思潮,並提齣瞭應對之策,這對於我們今天麵對類似的屬靈挑戰,提供瞭寶貴的藉鑒。尤其是在講到“要聖潔,像那召你們的主一樣聖潔”時,作者的講解讓我對“聖潔”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靠著神的力量去追求的。

评分

作為一位長期關注聖經解讀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淺齣、兼具學術深度與實踐指導意義的著作。這本《新約公函詮釋》無疑滿足瞭我這份期待。《雅各伯書》部分,我看到瞭作者對於“智慧”的全新解讀,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生命品格的體現,作者通過對原文詞匯的細緻分析,揭示瞭其內在的道德倫理維度,讓我反思自己日常的言行舉止是否配得上“智慧”之名。《伯多祿前後書》的闡釋,則讓我看到瞭早期教會如何在內外壓力下保持閤一與純潔,作者對於“分辨諸靈”的教導,在當下魚龍混雜的屬靈環境中,無疑具有極強的警示意義。而《猶達書》的論述,更是讓我認識到,真理的維護並非總是溫柔的,有時也需要強硬的立場去抵製謬誤,作者對“恩典”與“律法”之間界限的清晰劃分,幫助我避免落入極端。這本書的結構清晰,條理分明,對於每一個難解的經文,作者都給齣瞭詳盡的解釋和不同學者的觀點,這使得我的閱讀過程既充滿啓發,又不會感到迷失。

评分

這本書的厚度著實不薄,沉甸甸地捧在手裏,就有一種紮實的閱讀體驗。翻開扉頁,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仿佛瞬間將我拉迴瞭神學院的課堂。從書名上看,它聚焦於新約中的幾捲“公函”,這本身就意味著內容不會是故事性的敘述,而是需要深入的解讀和理解。我尤其期待它對雅各伯書的闡釋,那捲書總是讓我感覺既有普世的智慧,又充滿挑戰性的實踐要求,如何平衡信仰與行為,這本書能否提供清晰的思路,是我的主要關注點。伯多祿前後書則承載著早期教會的牧養智慧和警示,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真假難辨的時代,重溫這些關於真理、愛與忍耐的教導,其意義不言而喻。猶達書篇幅雖短,但其對異端邪說的批判力度卻極強,在現代社會,我們同樣麵臨著各種似是而非的“新教義”,如何辨彆真僞,這本書的論述定會給我不少啓發。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將古老的文本與當下的生活連接起來,提供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解讀,而非僅僅停留在象牙塔裏的學術探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