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公函诠释(神丛118):雅各伯书、伯多禄前后书、犹达书

新约公函诠释(神丛118):雅各伯书、伯多禄前后书、犹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新约
  • 公函
  • 雅各伯书
  • 伯多禄书
  • 犹达书
  • 神学
  • 释经
  • 基督教
  • 圣经注释
  • 早期教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圣经学界一般以《雅各伯书》、《伯多禄前书》、《伯多禄后书》《若望壹书》、《若望贰书》、《若望参书》、《犹达书》七封书信为「公函」(catholic letters),借以区别保禄书信。「公」(catholic)有「普世性」(universal)之意,显见其通谕性质-写作对象非为特定教会或个人,而是整个大教会,并有意让它们在各地方教会间传佈。由于三封若望书信的思想背景较接近《若望福音》,故併入《若望着作诠释》出版之。本书诠释余下的四卷公函,取名《新约公函诠释》,乃根据「小盘石圣经研读课程」的书名(The Catholic Letters)。

  本诠释书根据大公主义的神学观点,逐章逐节诠释这四封书信的经文。最后亦附有「小盘石圣经研读课程」,无论对个人或团体查经,都提供了最新也最佳的读经指南。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v 辅大神学丛书「活水专辑系列」序
vii 忆陈文鍼:没有行为的信德是死的(乐近英)
ix 初译者感言(金宜庄)
xii 编者的话
xiv 圣经新旧约各卷名称及其简称对照表

1 本诠释书总导言
《雅各伯书》
4 导言
9 致候词(一1)
11 序言(一2~27)
18 没有行为的信德是死的(二1~三12)
26 真正的智慧(三13~四10)
33 祈祷的力量(五7~20)
《伯多禄前书》
38 导言
41 致候及赞颂天主(一1~12)
45 圣洁的新生命(一13~二10)
50 基督徒的日常生活见证(二11~三12)
57 基督徒在苦难中的生活(三13~四11)
63 对受压迫者的劝勉(四12~五14)
《犹达书》
68 导言
72 犹达书诠释(1~25)
《伯多禄后书》
82 导言
86 劝修基督徒德行(一1~21)
92 驳斥假教师(二1~22)
97 基督再来的延迟(三1~18)
103 学术性研经讨论课题
 109 小磐石圣经研读课程─新约公函研经指南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新约历史背景和神学思想非常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这次偶然翻阅了这本《新约公函诠释》。我原本以为这类书籍会比较枯燥,但实际阅读下来,我惊喜地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晦涩难懂。作者在对原文的考据和分析上非常严谨,但同时又能够用一种相对平易近人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概念。尤其是在讲解雅各伯书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行为”与“恩典”对立起来,而是细致地剖析了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这让我对“因信称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那种单向度的理解。而对于伯多禄书信,作者则着重强调了早期教会面临的逼迫和内在的分歧,这让我看到了早期基督徒的坚韧与智慧,也更加体会到教会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属灵的争战。犹达书的部分,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恩典”的滥用和对“圣洁”要求的辨析,这在当下某些强调“自由”而忽视责任的思潮中,显得尤为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帮助我打开了认识这几卷书的新视角,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信仰实践的指南。

评分

我对这本《新约公函诠释》的整体感受是,它是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不乏实践指导的优秀属灵读物。在阅读《雅各伯书》的章节时,我被作者对于“信心”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精辟论述所折服。他并没有将两者割裂开来,而是强调了真实的信心必然会通过行为显现出来,这是一种生命力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的表现。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信仰宣告,更需要将信仰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而《伯多禄前后书》的部分,我特别赞赏作者对于早期教会信徒在苦难中如何持守真道的阐释。他分析了当时教会面临的属灵攻击和异端思潮,并提出了应对之策,这对于我们今天面对类似的属灵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尤其是在讲到“要圣洁,像那召你们的主一样圣洁”时,作者的讲解让我对“圣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靠着神的力量去追求的。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着实不薄,沉甸甸地捧在手里,就有一种扎实的阅读体验。翻开扉页,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仿佛瞬间将我拉回了神学院的课堂。从书名上看,它聚焦于新约中的几卷“公函”,这本身就意味着内容不会是故事性的叙述,而是需要深入的解读和理解。我尤其期待它对雅各伯书的阐释,那卷书总是让我感觉既有普世的智慧,又充满挑战性的实践要求,如何平衡信仰与行为,这本书能否提供清晰的思路,是我的主要关注点。伯多禄前后书则承载着早期教会的牧养智慧和警示,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时代,重温这些关于真理、爱与忍耐的教导,其意义不言而喻。犹达书篇幅虽短,但其对异端邪说的批判力度却极强,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面临着各种似是而非的“新教义”,如何辨别真伪,这本书的论述定会给我不少启发。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将古老的文本与当下的生活连接起来,提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解读,而非仅仅停留在象牙塔里的学术探讨。

评分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圣经解读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浅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著作。这本《新约公函诠释》无疑满足了我这份期待。《雅各伯书》部分,我看到了作者对于“智慧”的全新解读,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生命品格的体现,作者通过对原文词汇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其内在的道德伦理维度,让我反思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是否配得上“智慧”之名。《伯多禄前后书》的阐释,则让我看到了早期教会如何在内外压力下保持合一与纯洁,作者对于“分辨诸灵”的教导,在当下鱼龙混杂的属灵环境中,无疑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而《犹达书》的论述,更是让我认识到,真理的维护并非总是温柔的,有时也需要强硬的立场去抵制谬误,作者对“恩典”与“律法”之间界限的清晰划分,帮助我避免落入极端。这本书的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对于每一个难解的经文,作者都给出了详尽的解释和不同学者的观点,这使得我的阅读过程既充满启发,又不会感到迷失。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这样一个在信仰道路上不断探索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雅各伯书》的解读感到耳目一新。作者并没有将雅各伯书仅仅视为一套道德规范,而是将其看作是基督徒生命成长的蓝图,强调了内心的改变才是外在行为的源头。他对“舌头”的论述,简直是一记警钟,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平日言语的破坏力,以及如何去操练口舌,使其成为造就人的工具。在《伯多禄前后书》的部分,我被作者对早期教会领袖的智慧所打动,他们如何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用爱心和真理去牧养信徒,教导他们辨别真伪,持守信仰。作者对“恩典”的深刻理解,也让我警醒,不能将恩典当作放纵的借口,而应成为我们追求圣洁的动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解经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看见”了经文背后鲜活的生命,让我得以在今天的生命旅程中,获得更深的属灵洞见和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