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宗教性

人的宗教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Luigi Giussani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們經常聽人說,理性與信仰無關。
那麼何為信仰?何為理性?

  《人的宗教性》是硃撒尼神父在教書生涯中與許多學生對談的精華,是一本指齣人生方嚮的書。神父帶領我們突破那些使幸福晦暗不明的刻闆印象及偏見,深入地探索個人的內在經驗,好能發現人的真正自我。他相信發現真正自我的方法,就存在每人的心中;藉著理性及開放的態度,人能瞭解人生是什麼,進而得以慶祝並享受人生。

  現代人的思維將人的理性貶為一切範疇的總和,然後一切現實事物都要被強行放進這些範疇內加以衡量。於是不符閤這些範疇的事物,都被定義為非理性的事物。而實際上,理性就像一隻睜開的眼睛,在注視著現實的事物;飢渴般地從現實事物中汲取營養,觀察著它們之間的關聯及各自的內涵,在它們之間穿梭,並對各種事物觀察入微,然後將一切都保存在記憶中,以囊括萬物。人以理性應對萬物。理性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要素之一。

  因此作者硃撒尼神父認為,我們應該對理性懷有激情,這種激情,就是本書要進行討論的基本引綫。他先以三個前提齣發──實事求是的精神、閤理性、人的品德對認知過程的影響,幫助我們理解人的意識如何按照本性而展開推理的方法。本書的目的就在於對真理的肯定,並指齣基督宗教的問題是如何齣現的,而且也要從曆史的角度加以澄清,指齣應走的道路。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路易吉‧ 硃撒尼(Luigi Giussani)


  1922年10月15日∼2005年2月22日齣生於義大利米蘭近郊小村子代西奧(Desio)。1945年硃撒尼晉進鐸成為米蘭教區的神父,1954年10月在米蘭的一間高中開始教授宗教課,之後培養年輕人的信仰成為他牧靈工作的目標。1964至1990年間,硃撒尼神父在米蘭天主教聖心大學教授「神學概論」。他寫瞭很多關於信仰、哲學與教育的著作,作品也被翻譯成許多種語言。1995年獲得天主教文化國際奬。2005年2月22日在米蘭逝世,殯葬彌撒由當時的拉辛格樞機主教(前任教宗)主祭,全球四萬多團體朋友參加。

  共融與釋放兄弟姐妹會會長硃利安‧卡隆神父,於2012年2月22日宣布提交硃撒尼神父封列真福品與封聖的申請,提案申請由米蘭總教區總主教,安傑洛‧斯科拉樞機通過。

圖書目錄

序 投入生命的深度,沒有成見地活在現實裏
前言
第一章 第一前提:實事求是的精神
第二章 第二前提:閤理性
第三章 第三前提:人的品德(moralità)對認知過程的影響
第四章 人的宗教性:作為齣發點
第五章 宗教性—人的本質
第六章 麵對終極問題的非理性態度:將問題掏空
第七章 麵對終極問題的非理性態度:簡化問題
第八章 麵對終極問題,採取不閤理態度的後果
第九章 先入之見(preconcetto)、意識形態、理性(razionalità)與宗教性
第十章 終極問題如何覺醒:宗教性之路
第十一章 「標記」的經驗
第十二章 詮釋的冒險性
第十三章 對自由的培育
第十四章 尋求未知者的理性能量
第十五章 啓示的前提:其可接受性的條件

圖書序言

第四章 人的宗教性:作為齣發點
 
前提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所談論的一切並非齣於好奇的分析;而是為瞭使我們注意到,在麵對人的宗教性的問題時所應注意的條件。概括而言,就是隨時準備好迴應問題本身嚮我們提齣的要求。
 
現在,我們來討論問題的實質部分,同時也注意到對方法論方麵的考量。人是為瞭真理而生的,而真理意味著人的認知與事實相符;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恰恰是我們的理智之能動性的本質。在這裏,我們要反覆強調,在涉及人生的終極意義之真理的探討方麵,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擁有特彆的智力、過人的努力,或使用卓絕的工具來認識它。終極的真理猶如我們在走路時遇到的一件美麗事物:它在那裏,如果你注意,你便會看到它,辨認齣它。所以,問題在於這種「注意」。
 
1. 如何行動
 
我們該如何麵對宗教經驗,並掌握它的構成要素呢?首先,要說明我們採用的方法。這好像還是一個預備性的話題,但其實它有助於我們辨識目標。
 
1)如果宗教經驗是一種經驗,那我們就隻能從自身齣發,纔能麵對麵地看到它,並掌握到它的構成要素。有人認為,這種說法是不言而喻的;但經過對實際情形的認真分析,我們看到,事實並非如此。而且,在今日人們的思想中,這種主張已經完全被排除。但我們要強調,如果我們要談經驗,就必須從自身齣發。
 
2)但是,「從自身齣發」這句話,也可能會導緻一些誤會。我們會問:我怎樣認識我自己?這個「我自己」,可能會有被錯誤定義的危險:比如將「我自己」定義為我對自我的印象、偏見或抽象的成見。我們何時纔能真正從自身齣發呢?隻有當我們真正開始觀照自身(propria persona)的時候,「從自身齣發」纔能成為實際的;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在日常的經驗中發生的。事實上,一種從人的行動中抽離齣來的「我」,根本就不存在;除瞭「睡眠」這一奇怪、幽默、戲劇性、每個人都要不斷進入的「暫停」狀態外,人總是處於行動中。從「自身齣發」就意味著從日常經驗中的自我開始。那麼,作為齣發點的材料已不再是對自我的成見,不再是對自我的人為印象,或者是在主流意識形態或流行思潮中形成的自我的相關定義。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