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簡「心善意害說」考察研究

楊簡「心善意害說」考察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宋明理學中,楊慈湖是一號響叮當的人物。曆史上,大傢一緻公認他是大儒陸象山的首傳弟子;講到人格修養,南宋政壇、學界對他無不贊譽有加。學術著作上,楊慈湖更是心學、經學著作等身。總之在世之時,楊慈湖的形象學問備受各界肯定,從無負評。但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幾百年後,質疑楊慈湖學問特性的聲浪相繼浮現,所謂「異端」、「楊敬仲文字可毀」、「壞其教者實慈湖」「分明是禪傢機軸,一盤托齣」等言論,排山倒海而來。這是怎麼一迴事?同樣一個人,平白無故的,怎麼在時光推移下,竟成為儒門叛徒瞭呢?對這樁學術公案,作者按耐著性子,像講述一則曆史偵探故事般地,穿越時光隧道,逐一抽絲剝繭,終於解開「儒禪氣味爭議」的謎團,讓真相自然呈現,也讓讀者順著節奏讀下來,品嘗幾許撥雲見月、茅塞頓開的知性意趣與人生滋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念誠


  1959年生,1981年中央大學中文係畢,海軍31期第2梯次預官,1984年起,於青年日報編輯部任職達四年。後接續求學生涯,1992年畢業於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擔任崑山工專共同科國文講師;200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升任崑山科大副教授,教學迄今23年。作者學術研究以儒釋道三傢思想及經學為主,先後受業於王邦雄、楊祖漢、鬍自逢、林慶彰等師,並長年聽經聞法,受業於淨空老法師及證嚴上人。近十年來,作者用心撰寫修學儒釋道三傢心得文章傳世,作品散見於弘裔月刊等雜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楊簡「心善意害說」係統性析論
第一節、楊簡「毋意說」理論析論
一、楊簡心學工夫初探--「意動於愛惡故有過,意動於聲色故有過」
二、慈湖「四毋說」析論--「微起焉皆謂之意,微止焉皆謂之意」
第二節、楊簡「本心」境界研究
一、〈己易〉「清明之性」「本心我」之超待飛昇--「天地,我之天地,變化,我之變化」
二、唐君毅先生論慈湖〈己易〉--「是廣度的說,延展的說,亦散開的說」
第三節、楊簡心學尺鑊下的經書、諸子
一、以「毋意」之孔聖標準批儒經
1、批《學記》、《樂記》、《孝經》--「樂記諄諄言禮樂之異,分裂太甚」
2、批《大學》--「緻學於性外,積意而為道」
3、批《中庸》--「發則即發,中則即中,皆不容私」
二、以「毋意」之孔聖標準批諸子
1、批老子、莊子--「夫道未始不一,何以復混?」
2、批孟子--「愈操愈失,操無所益,捨無所損」
本章結語

第二章 楊簡心學儒佛定位之學術考察
第一節、楊簡心學儒佛之辨的外部考察--「分明是禪傢機軸,一盤托齣」?
一、學術時代課題與風尚
二、生平事蹟與人事踐履
三、文字形式與讀書方法、態度
四、傢教融佛訓迪
1、未肯認世間本質
2、未正嚮肯定人性
3、不肯定世間材藝學問
4、生死態度
第二節、楊簡心學儒佛之辨的內部考察
一、本人意嚮與態度
二、工夫形成過程
第三節、「心善意害說」之重新理解與辨正
--試以崔大華對楊簡心學誤解為例
一、楊簡心學「否定人本能以外任何具有能動性、創造性的思維活動」?
二、楊簡心學「提倡無思無慮無知的濛昧主義?」
三、楊簡心學嚮「唯我主義」發展傾斜?(兼及楊簡心學的「身--心--靈」關係)
第四節、楊簡心學主軸:「心善意害」及「意之兩重性」
一、下層之「意」與上層之「意」的關係機製--「心與意奚辨?是二者未始不一,蔽者自不一」
二、「錶層之意」與「深層之意」的內在連結--「意念既作,至於深切時,亦未嘗不洞焉寂焉」
本章結語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