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简「心善意害说」考察研究

杨简「心善意害说」考察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宋明理学中,杨慈湖是一号响叮当的人物。历史上,大家一致公认他是大儒陆象山的首传弟子;讲到人格修养,南宋政坛、学界对他无不赞誉有加。学术着作上,杨慈湖更是心学、经学着作等身。总之在世之时,杨慈湖的形象学问备受各界肯定,从无负评。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几百年后,质疑杨慈湖学问特性的声浪相继浮现,所谓「异端」、「杨敬仲文字可毁」、「坏其教者实慈湖」「分明是禅家机轴,一盘托出」等言论,排山倒海而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同样一个人,平白无故的,怎么在时光推移下,竟成为儒门叛徒了呢?对这桩学术公案,作者按耐着性子,像讲述一则历史侦探故事般地,穿越时光隧道,逐一抽丝剥茧,终于解开「儒禅气味争议」的谜团,让真相自然呈现,也让读者顺着节奏读下来,品尝几许拨云见月、茅塞顿开的知性意趣与人生滋味。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念诚


  1959年生,1981年中央大学中文系毕,海军31期第2梯次预官,1984年起,于青年日报编辑部任职达四年。后接续求学生涯,199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班,担任崑山工专共同科国文讲师;200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班,升任崑山科大副教授,教学迄今23年。作者学术研究以儒释道三家思想及经学为主,先后受业于王邦雄、杨祖汉、胡自逢、林庆彰等师,并长年听经闻法,受业于净空老法师及证严上人。近十年来,作者用心撰写修学儒释道三家心得文章传世,作品散见于弘裔月刊等杂志。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杨简「心善意害说」系统性析论
第一节、杨简「毋意说」理论析论
一、杨简心学工夫初探--「意动于爱恶故有过,意动于声色故有过」
二、慈湖「四毋说」析论--「微起焉皆谓之意,微止焉皆谓之意」
第二节、杨简「本心」境界研究
一、〈己易〉「清明之性」「本心我」之超待飞昇--「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
二、唐君毅先生论慈湖〈己易〉--「是广度的说,延展的说,亦散开的说」
第三节、杨简心学尺镬下的经书、诸子
一、以「毋意」之孔圣标准批儒经
1、批《学记》、《乐记》、《孝经》--「乐记谆谆言礼乐之异,分裂太甚」
2、批《大学》--「致学于性外,积意而为道」
3、批《中庸》--「发则即发,中则即中,皆不容私」
二、以「毋意」之孔圣标准批诸子
1、批老子、庄子--「夫道未始不一,何以复混?」
2、批孟子--「愈操愈失,操无所益,舍无所损」
本章结语

第二章 杨简心学儒佛定位之学术考察
第一节、杨简心学儒佛之辨的外部考察--「分明是禅家机轴,一盘托出」?
一、学术时代课题与风尚
二、生平事蹟与人事践履
三、文字形式与读书方法、态度
四、家教融佛训迪
1、未肯认世间本质
2、未正向肯定人性
3、不肯定世间材艺学问
4、生死态度
第二节、杨简心学儒佛之辨的内部考察
一、本人意向与态度
二、工夫形成过程
第三节、「心善意害说」之重新理解与辨正
--试以崔大华对杨简心学误解为例
一、杨简心学「否定人本能以外任何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二、杨简心学「提倡无思无虑无知的蒙昧主义?」
三、杨简心学向「唯我主义」发展倾斜?(兼及杨简心学的「身--心--灵」关系)
第四节、杨简心学主轴:「心善意害」及「意之两重性」
一、下层之「意」与上层之「意」的关系机制--「心与意奚辨?是二者未始不一,蔽者自不一」
二、「表层之意」与「深层之意」的内在连结--「意念既作,至于深切时,亦未尝不洞焉寂焉」
本章结语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