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新约珍宝,塑造崭新生命
使徒行传、希伯来书、普通书信、启示录与早期教会发展
荣获 1998 ECPA参考书、工具书与註释书类金牌奖
(Reference Works) Gold Medallion
1998年Academy of Parish Clergy十大年度好书
1998年今日基督教杂志(Christianity Today)票选年度选书
•雅各之所以强调行为,原来是为了跟最顶尖的希腊伦理学家辩论?
•使徒行传中对吃饭、聚餐的关注,挑战了犹太社群对于身分地位的界限?
•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小老百姓,如何在多神传统的社会中,开始早期教会的福音事工?
•「主再来」的意义,竟会挑战你我重新思考「末世」、「复活」甚至于「审判」?
关键时代,经典阅读 这是一个强调重新阅读经典和论述的关键时代,
相较于过去几年,着重实用性与生活感的书籍一味畅销长红,
近一两年,许多经典着作和论述,重新获得人们的重视与讨论。
看重经典原因无他,因为我们发现眼前面对的,
是一个快速变动而混乱,看不见未来方向的世界,
有太多盘根错节的问题,需要借由阅读经典,
才能有足够的深度、重量与广度来回答。
《21世纪新约主题辞典:后期书卷及其发展》,
就是一套尝试从最根本的新约研究出发的重量级经典,
帮助读者拥有更深的信仰底蕴,来回答这世代的难解问题;
透过数百位当代最顶尖的福音派新约学者,
以学术研究的专业和信仰的热情,宏大格局和严谨作风,
为读者呈现福音书与保罗书信以外的重要部分,
包括容易被华人教会忽略的彼得前后书、约翰书信、犹大书、雅各书,
和常让人感到困惑的希伯来书、启示录。
另一方面,更将关注的时间点,扩大至公元后将近两百年的时间,
全面性将早期教会重要文献着作,以及教父们的教导含括进讨论中,
协助读者了解基督教信息,如何从符类福音和保罗着作发展至新约其他书卷,
教会的生命、思想、历史如何跨越多元的地理、文化环境等众多挑战;
基督教的真理,又是如何在漫长的时间历程中,
萌芽、开花至今日我们所熟悉的样貌。
透过阅读这套经典,我们将得以重新看见神的话语,
如何在历史中发出光芒与影响力,
并借由圣经研究的根基,在这关键的时代中,
重新塑造崭新的生命格局,指出信仰生命该有的方向。
中西方学者、牧长精采推荐: 戈登‧费依(Gordon Fee),维真神学院,《读经的艺术》作者
赖特(N. T. Wright),杜罕主教(英国圣安德烈大学新约与早期基督教教授)。《新约与神的子民》作者
特纳(Max Turner),伦敦圣经学院(The Holy Spirit and Spiritual Gifts)
提瑟顿(Anthony C. Thiselton),诺丁罕大学
梅茨格(Bruce M. Metzger),普林斯顿神学院,《新约经文鑑别学》作者
亨格尔(Martin Hengel),杜宾根大学
周学信,中华福音神学院系统神学教授
吴存仁,中华福音神学院新约助理教授
吴道宗,中台神学院专任教师
吴慧仪,中国神学研究院圣经科副教授
林鸿信,台湾神学院系统学教授
邱启荣,台湾神学院新约学助理教授
庄育铭,淡江教会主任牧师
庄信德,磐顶长老教会牧师
孙宝玲,新加坡浸信会神学院院长
张略,中国神学研究院圣经科教授
陈济民,中华福音神学院荣休院长
曾思瀚,新约研究学者、英国雪菲尔大学哲学博士
杨咏嫦,播道神学院圣经科副教授
鲍维均,美国三一神学院新约教授及系主任
蔡丽贞,中华神学院院长
蔡铭伟,罗雅长老教会传道师、台湾神学院新约博士
谢乐知,圣光神学院新约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