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小岛国家,
日本为何有勇气去挑战清朝和俄罗斯,甚至是美国?
一个你不知道的日本——
看大日本帝国的参谋们如何将国家推向灭亡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二十八名甲级战犯进行了审判(东京大审判),然而这场审判的结果令人非常失望。其实当时日本的天皇、政治家、高级官僚、大众媒体和主流知识界都有战争责任,但公认的最大祸源却是作为谋画、发动和进行战争的日本军部。因为主导审判的美国对日本文化的不了解,致使构成日本军部核心、犯下累累罪行的菁英参谋们没有受到追究,甚至一度还被委以重任。
参谋是个怪物,只知道开战,却不懂得如何结束战争!
「战争一旦开始,最大的课题就是怎样结束。」
—儿玉源太郎
被列为甲级战犯的荒木贞夫、铃木贞一、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梅津美治郎、小矶国昭、东条英机、佐藤贤了、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大岛浩、永野修身、冈敬纯、嶋田繁太郎、桥本欣五郎、南次郎、畑俊六、武藤章,以及战后未受追究的石原莞尔、辻政信、服部卓四郎等大本营的参谋,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怎么会有这群人的出现?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
一般认知里,参谋不就是「幕僚」或「军师」吗?为能有这么大的能耐,甚至连最大的战争责任也要归咎于他们?在日本,参谋,尤其是大本营参谋,是邪恶、不可理喻的化身,是一群「怪物」。身为「菁英」的他们,不但出谋划策,还直接指挥战争。这是很严重,却常被世人忽略的一面,也是他们打不赢战争的主要原因:大日本帝国陆军在组织上的缺陷。
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张鼓峰事件、诺门罕事件……一直到偷袭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参谋们忙碌的身影处处可见:无端生事、假传军令、扣压情报。他们知道如何挑起战争,却不知道怎么结束战争;知道如何进攻,却不知道怎么防御。他们带给整个环太平洋几乎所有国家前所未有的一场巨大灾难,更将大日本帝国推向毁灭的悬崖。如果说引领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一途的日本军国主义,是指军队挟持了政府,那么挟持了军队的参谋,又岂能免却罪责?
为了解明战争真相,我们有必要去追查战争责任。《有一类战犯叫参谋》正是一部描述这些肆无忌惮、昏招迭出的参谋们如何暴走的日本帝国衰败史。
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去了解它的军事。
「这个国家究竟要往哪里去?」
—西园寺公望
大日本帝国的先人们,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把一个荒凉落后的海岛整治成一个开始发展的近代国家;后来的陆海军参谋们,也花了三十年时间,就将那个海岛变成了一片焦土。
这是日本的事,为什么我们也要了解这段历史?一九八九年,最后一名甲级战犯铃木贞一以一百零一岁的高龄死去后,日媒曾下过这样的评论:「铃木的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真的结束了吗?已经造成的伤痛永远无法抹灭。诚如作者所言:「我们不应该纠缠于历史,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历史。」本书总结了大日本帝国从中兴到灭亡的经验和教训,除了了解日本的民族性外,在洞察大国的崛起与失败、知悉参谋的狂妄与自大后,也能够避免再犯当时的政府与军队之错误行为,不让历史重演。
旅日作家俞天任在日本居住、工作了十几年,业余时搜集战争史料,访谈日本老兵,探寻旧日本军队的制度真相,从而写作成书。像他这样深入日本,既熟悉材料,又深谙日本人思维方式的,极难一见。而严谨写实的写作态度,生动诙谐的叙事手法,娓娓道来一段段阅读性极高的故事,也是他能够活跃于中国各大论坛,在不少网站开有部落格,转载率极高的原因。
本书特色 ★ 第一本从「参谋」视角切入,介绍日军参谋们的成长经历及古怪事蹟,了解参谋如何让大日本帝国走向毁灭的着作!
★ 易读、诙谐且幽默的文风,辅以说故事的手法,探究几场战争的起因及日本军队指挥和运作系统,提供读者从中了解日本的民族性。
★ 以日方材料为根本,透过旅日作家俞天任的分析,颠覆你对日本的想像,是认识近现代日本不容错过的入门佳作!
甲午战争,日本赢了。赢得很自然,因为作为对手的大清国只是一具行将就木的殭尸而已,国运已去,没有不输的道理。可是这次的对手沙俄帝国则不同,从任何角度来看,当时的沙俄还是一个健全的帝国,国力和军力都远远高于维新建军刚刚才有三十年历史的日本。
所以,日俄战争对日本来说,是一场比甲午战争要大得多的赌博。虽然结果是赌赢了,可赌本花去不少。严格来说,日本赢得是相当惨:战场上打得惨,战后处理就更惨。以至于到了一百多年后的现在,还老有人在问,为什么要去打那一场战争?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听得进去伊藤博文的话?事实上,有不少日本人认为日俄战争仅仅是一场「代理战争」,日本只是做了当时的超级大国大英帝国的代理,被英国佬利用而已。
只要看看有名的乃木希典大将是怎样被日军尊为「军神」的,就知道日本人这场战争赢得有多惨了,也就知道日本海军和陆军有多大的不同了。
平心而论,日本海军还是有一点想像力的,也肯学习新东西。沙俄的旅顺远东舰队一直是他们的心病,倒不是因为远东舰队本身有多大威慑力,而是如果不解决远东舰队,万一让它和波罗的海舰队形成对联合舰队的夹击之势就糟糕了。去打吧。海军又有点顾虑,万一受了点损失,将来波罗的海舰队来了怎么办?
这时,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手下的作战参谋秋山真之少佐出了个主意。这位秋山少佐做过美西(美国—西班牙)战争的「观战武官」,从美西战争的战场上学来了一个「闭塞战法」。
什么叫做「闭塞战法」呢?就是把敌方的舰队堵在港内不让它出来。一开始日本海军是准备用甲午战争中俘获的「镇远号」沉在宽度只有二百七十三公尺的旅顺港入口的,后来不知怎么没有用,一共用了四次闭塞作战,全都失败了,旅顺港没有被闭塞起来。
要说日本人也是脑袋一根筋,看了美国人用军舰堵港口就非得也用军舰堵,就不会想到用水雷(当时日本海军已经会用水雷了)。不过海军的脑筋还是转得比较快,水雷没想到,却想出了别的解决办法,堵不起来就不堵了,把皮球回踢给陆军:「你们不是很厉害吗?你们自己去解决吧,占了旅顺口,从里往外用炮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