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战犯叫参谋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二战史
  • 战争罪行
  • 日本战犯
  • 历史研究
  • 军事历史
  • 南京大屠杀
  • 战争反思
  • 历史真相
  • 参谋
  • 档案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为一个小岛国家,
日本为何有勇气去挑战清朝和俄罗斯,甚至是美国?
一个你不知道的日本——
看大日本帝国的参谋们如何将国家推向灭亡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二十八名甲级战犯进行了审判(东京大审判),然而这场审判的结果令人非常失望。其实当时日本的天皇、政治家、高级官僚、大众媒体和主流知识界都有战争责任,但公认的最大祸源却是作为谋画、发动和进行战争的日本军部。因为主导审判的美国对日本文化的不了解,致使构成日本军部核心、犯下累累罪行的菁英参谋们没有受到追究,甚至一度还被委以重任。

  参谋是个怪物,只知道开战,却不懂得如何结束战争!

  「战争一旦开始,最大的课题就是怎样结束。」

—儿玉源太郎

  被列为甲级战犯的荒木贞夫、铃木贞一、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梅津美治郎、小矶国昭、东条英机、佐藤贤了、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大岛浩、永野修身、冈敬纯、嶋田繁太郎、桥本欣五郎、南次郎、畑俊六、武藤章,以及战后未受追究的石原莞尔、辻政信、服部卓四郎等大本营的参谋,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怎么会有这群人的出现?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

  一般认知里,参谋不就是「幕僚」或「军师」吗?为能有这么大的能耐,甚至连最大的战争责任也要归咎于他们?在日本,参谋,尤其是大本营参谋,是邪恶、不可理喻的化身,是一群「怪物」。身为「菁英」的他们,不但出谋划策,还直接指挥战争。这是很严重,却常被世人忽略的一面,也是他们打不赢战争的主要原因:大日本帝国陆军在组织上的缺陷。

  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张鼓峰事件、诺门罕事件……一直到偷袭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参谋们忙碌的身影处处可见:无端生事、假传军令、扣压情报。他们知道如何挑起战争,却不知道怎么结束战争;知道如何进攻,却不知道怎么防御。他们带给整个环太平洋几乎所有国家前所未有的一场巨大灾难,更将大日本帝国推向毁灭的悬崖。如果说引领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一途的日本军国主义,是指军队挟持了政府,那么挟持了军队的参谋,又岂能免却罪责?

  为了解明战争真相,我们有必要去追查战争责任。《有一类战犯叫参谋》正是一部描述这些肆无忌惮、昏招迭出的参谋们如何暴走的日本帝国衰败史。

  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去了解它的军事。

  「这个国家究竟要往哪里去?」

—西园寺公望

  大日本帝国的先人们,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把一个荒凉落后的海岛整治成一个开始发展的近代国家;后来的陆海军参谋们,也花了三十年时间,就将那个海岛变成了一片焦土。

  这是日本的事,为什么我们也要了解这段历史?一九八九年,最后一名甲级战犯铃木贞一以一百零一岁的高龄死去后,日媒曾下过这样的评论:「铃木的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真的结束了吗?已经造成的伤痛永远无法抹灭。诚如作者所言:「我们不应该纠缠于历史,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历史。」本书总结了大日本帝国从中兴到灭亡的经验和教训,除了了解日本的民族性外,在洞察大国的崛起与失败、知悉参谋的狂妄与自大后,也能够避免再犯当时的政府与军队之错误行为,不让历史重演。

  旅日作家俞天任在日本居住、工作了十几年,业余时搜集战争史料,访谈日本老兵,探寻旧日本军队的制度真相,从而写作成书。像他这样深入日本,既熟悉材料,又深谙日本人思维方式的,极难一见。而严谨写实的写作态度,生动诙谐的叙事手法,娓娓道来一段段阅读性极高的故事,也是他能够活跃于中国各大论坛,在不少网站开有部落格,转载率极高的原因。

本书特色

  ★ 第一本从「参谋」视角切入,介绍日军参谋们的成长经历及古怪事蹟,了解参谋如何让大日本帝国走向毁灭的着作!

  ★ 易读、诙谐且幽默的文风,辅以说故事的手法,探究几场战争的起因及日本军队指挥和运作系统,提供读者从中了解日本的民族性。

  ★ 以日方材料为根本,透过旅日作家俞天任的分析,颠覆你对日本的想像,是认识近现代日本不容错过的入门佳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俞天任


  旅日华人。网上行走时叫「冰冷雨天」,自称「老冰」。

  生于上海,在江西长大。当过农民、工人、代课老师,研究所毕业后在上海高校工作,20世纪90年代到日本。

  早年活跃于中国各大论坛,在不少网站开有部落格。于网上连载的「冰眼看日本系列」等转载率极高。

  着作包括《冰眼看日本》、《冰眼看日本2》、《有一类战犯叫参谋》、《东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谁在统治着日本》、《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麦克阿瑟如何改造日本》、《浩瀚大洋是赌场:细说日本海军史》等等。

图书目录

前言

序幕 由参谋们打起来的战争
甲级战犯中的「超甲」队
真正的军国主义是怎样
都是山县有朋惹的祸
开办陆军大学校

第一部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清国长崎水兵事件
伊藤博文战胜了山县有朋,日本打败大清国
再和沙俄赌一盘
打出个二百五军神
日比谷烧打事件:爱国犯下的罪

第二部 参谋们的练习场
陆大的参谋们发言了
田中义一计画:日本的假想敌
陆军有个杀手锏
到西伯利亚去打劫
田中要当党魁了
宇垣裁军
皇姑屯事件:关东军给田中挖坑

第三部 天才异类:石原莞尔
巴登巴登密约
满蒙就是生命线
九一八事变:石原一举成名
事变余波:犬养毅之死
石原莞尔定下的国防策略

第四部 「二.二六事件」是怎么回事
帝国从此走上不归路
天津军开始唱主角
广田组阁:把自己组上了绞刑架

第五部 如果没有七七事变
蒋介石的最后忠告
从卢沟桥走向帝国的灭亡
淞沪会战:石原的担心兑了现

第六部 绝代恶人辻政信
朝鲜军碰壁张鼓峰
诺门罕事件:被苏联人打了
把长官们都送上绞刑架的灾星

第七部 更大的战场:太平洋战争
联合德国老大哥
上等兵东条英机出道
印度支那进驻事件:一条通往地狱的道路
石油争夺战:打苏联、中国还是美国
跟美国谈判
山姆大叔生气了
这样的大将叫东条
奇袭珍珠港
瓜岛战役:地狱的开始
新几内亚岛:挨打最惨的战役
英帕尔战役:陆军史上最大的愚战恶斗
杀了东条有饭吃
皇军的飞机在哪里?

第八部 还有一些这样的参谋
昭和三大参谋之一:濑岛龙三
参谋也分三六九等
最优秀的情报参谋:堀荣三
尾声 参谋们的下场
沖绳:玉碎作战
好想有颗原子弹
战败军人们的命运

后记
台湾版后记

附录
主要人物表
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大日本帝国内阁总理大臣一览表(1885 - 1947)
日本陆军大学校毕业生一览表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台湾版后记

  这次《有一类战犯叫参谋》能够在台湾出版,首先要感谢成都天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努力,尤其是罗娟小姐的反覆沟通,使得久仰其名的台湾商务印书馆能够屈尊出版我这个业余票友的创作。

  经常有朋友问我,一个学工的人,现在从事的又是制造业,怎么会迷上写作,居然还跨到了军史这么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

  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虽然我是学工的,但那并不是因为我自己想这么做,而是受社会环境所迫。三十几年前考大学选志愿的时候,家父说了一句:「还是学工吧,学工的不管谁当政都有一口饭吃。」那是过去几十年来的历史教给父辈们的生活智慧,虽然当时我才二十不到,但也已经在农村里插了三年队,也知道那确实是真理,这才去学了工。

  至于为什么懂些战史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我插队的地方在赣北庐山脚下,离万家岭战役的战场不远。在田里干活的时候,老俵 们有时候会指着远方告诉我们说,当年中国兵在那儿打过鬼子,鬼子攻了一个多月也没攻上去,当时听了也没往心里去,一九七七年左右,在《光明日报》上读到一篇整版篇幅的武汉保卫战文章时才突然想到,原来老俵告诉我们的其实可能是战事的一部分,当时十分震撼,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正面战场」的概念,那是第一次知道,知道了以后就很想再多了解一些,但是很遗憾根本就找不到什么资料。

  后来到日本工作,懂得日文之后,就立即上图书馆去寻找有关资料,了解发生在那一带的战事,慢慢地阅读范围逐渐扩大,开始涉猎整个太平洋战场以及论述有关那场战争起因的书籍。我的关注也从战争本身转移到了「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以及「日本帝国为什么会输掉这场战争」这些问题上。

  在日本,任何一间图书馆都有大量关于那场战争的资料,其中还有不少是非正式出版物的「私家书」,只要花时间认真去找,有时候真能找到一些很难得的史料,相比起来,中国人则有点失忆,在好几十年中几乎没有人研究这段历史,直到最近这个题材才开始热了起来。

  但是那种热潮,更多地是反映了一种因为近年来经济上的成功而带来的扬眉吐气感,还有造成这种扬眉吐气感的百年屈辱。诚然,我们是受过巨大的屈辱,今天的成功也确实令人兴奋,但是在战争结束七十年之后,若还只是像七十年前那样—只是单纯地沉溺于这些感情之中—那就不够了,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才对。

  中国中央电视台前两年制作了一套叫《大国崛起》的系列电视节目,但其实我们现在更应该研究的是大国的失败,因为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中国都已经完成了崛起的过程。现在中国更加需要注意的是,保持这个崛起而不至于失败,毕竟历史上崛起过的民族或者国家有很多,但能够持续而不失败的,如今看来就只有英美两国,其他的纳粹帝国、日本帝国以及苏维埃帝国都只是昙花一现的过客。

  看一下日本帝国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他们也曾经很霸气地崛起过,他们的先人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把一个荒凉落后的海岛整治成一个开始发达的近代国家,这个国家战胜了大清国和俄国,甚至在一战之后,成了旧国联最初的四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但是在这个光鲜外表的背后,是国内矛盾异常深刻,贫富差距日渐巨大,在富人已经可以在夏威夷、东南亚和中国大陆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同时,穷人却只能卖儿卖女,日本帝国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乞灵于诉诸武力、向外扩张,赶上了最后一班车,成为殖民大国列强中的一员,而站在最前列诉说这一志向的就是那些帝国陆海军的菁英参谋们。

  只是,殖民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些日本帝国陆海军的菁英参谋们却没有认知到这一点,他们不知道道义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力量,迷信用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结果是花了三十年时间(如果把日本侵华从一九一五年大偎重信内阁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开始计算的话),把那个海岛变成了一片焦土。

  这就是日本的失败。研究日本为什么失败。并不是为了笑话他们,而是为了不重蹈覆辙。中国和日本同为东方国家,都有儒教文明的传统,相像的地方不少,但不管我们如何讨论中日之间的不同处,其实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日本犯过的错误我们都有重犯的可能,所以研究日本,尤其是研究近现代日本,会有很大的益处。这就是我写这个题目的用意。

图书试读

甲午战争,日本赢了。赢得很自然,因为作为对手的大清国只是一具行将就木的殭尸而已,国运已去,没有不输的道理。可是这次的对手沙俄帝国则不同,从任何角度来看,当时的沙俄还是一个健全的帝国,国力和军力都远远高于维新建军刚刚才有三十年历史的日本。

所以,日俄战争对日本来说,是一场比甲午战争要大得多的赌博。虽然结果是赌赢了,可赌本花去不少。严格来说,日本赢得是相当惨:战场上打得惨,战后处理就更惨。以至于到了一百多年后的现在,还老有人在问,为什么要去打那一场战争?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听得进去伊藤博文的话?事实上,有不少日本人认为日俄战争仅仅是一场「代理战争」,日本只是做了当时的超级大国大英帝国的代理,被英国佬利用而已。

只要看看有名的乃木希典大将是怎样被日军尊为「军神」的,就知道日本人这场战争赢得有多惨了,也就知道日本海军和陆军有多大的不同了。

平心而论,日本海军还是有一点想像力的,也肯学习新东西。沙俄的旅顺远东舰队一直是他们的心病,倒不是因为远东舰队本身有多大威慑力,而是如果不解决远东舰队,万一让它和波罗的海舰队形成对联合舰队的夹击之势就糟糕了。去打吧。海军又有点顾虑,万一受了点损失,将来波罗的海舰队来了怎么办?

这时,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手下的作战参谋秋山真之少佐出了个主意。这位秋山少佐做过美西(美国—西班牙)战争的「观战武官」,从美西战争的战场上学来了一个「闭塞战法」。

什么叫做「闭塞战法」呢?就是把敌方的舰队堵在港内不让它出来。一开始日本海军是准备用甲午战争中俘获的「镇远号」沉在宽度只有二百七十三公尺的旅顺港入口的,后来不知怎么没有用,一共用了四次闭塞作战,全都失败了,旅顺港没有被闭塞起来。

要说日本人也是脑袋一根筋,看了美国人用军舰堵港口就非得也用军舰堵,就不会想到用水雷(当时日本海军已经会用水雷了)。不过海军的脑筋还是转得比较快,水雷没想到,却想出了别的解决办法,堵不起来就不堵了,把皮球回踢给陆军:「你们不是很厉害吗?你们自己去解决吧,占了旅顺口,从里往外用炮轰。」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