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亚马逊书店五星推荐!
二战结束七十周年,知日而非哈日的必读经典!
1945年8月14日中午到15日正午,
日本发布《终战诏书》前24个小时,24幕跌宕起伏的人性和历史舞台剧。
这是日本最漫长的一天!人类史上最大的悲剧终于结束……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接着,苏联红军挺进满洲(中国东北),大日本帝国的「荣光」已是夕阳残照……明治以来日本最担心的亡国危机,竟然变成了必须接受战败的现实。8月15日中午十二点以前的二十四小时,围绕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决定发布「终战诏书」而发生的种种──政坛、军界的情感表现和行为选择,执行终战程序的争议和变数,终战诏书表述的含混与回避,航空队基地司令官的抗命特攻,陆军省少壮派军官的决死兵变……难以接受的现实,无法想像的未来,一切都是为了保存国体,而一切喧嚣终归沉寂。
日本现代史上,从未有一天像8月15日那样充满了无奈、艰困的选择以及戏剧性的张力。这一天因此成为日本历史上最漫长难捱的一日,也决定了战后日本的政治体制,而今日东亚国家政府、媒体和民间所充斥的各种争议——祭拜靖国神社、慰安妇、教科书、宪法修改等议题,也都由此而生。
本书作者找到了那一天亲历历史现场的所有人的证言、日记、回忆录和访谈,以每小时为单元,再现了从1945年8月14日正午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到8月15日正午天皇在广播里玉音放送《终战诏书》的历史现场,及事关国民命运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史内幕。整本书的高潮,就是玉音放送那刻,「无论如何,一切都平安结束了。」
本书不是罗列「终战之日」的回忆故事,而是以直到前不久仍被埋没的资料为基础,以日本人的精神构架为主题写成的书,是一部二十四幕的长篇舞台剧。书中粉墨登场的人物在各自所拥有的「日本式忠心」的驱使下行动着,相互碰撞着,使得这出戏充满了惊险恐怖的场面。对于日本两代读者而言,本书是深入了解日本之所以成为现代化日本的最重要转捩点,它充满了历史的悔恨与伤痛,这样的日本式精神至今仍以各种面貌继续影响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