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快乐学技巧:幼童本(中)

<贝多芬>快乐学技巧:幼童本(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贝多芬
  • 古典音乐
  • 幼儿启蒙
  • 音乐技巧
  • 亲子阅读
  • 儿童音乐
  • 音乐欣赏
  • 艺术教育
  • 少儿音乐
  • 音乐游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此教材是针对学龄前的小朋友而编排的辅助教程。每级分成5个单元,每个单元由8首小曲组成,每首小曲都有可爱的曲名,能让幼儿在弹奏时,发挥想像力,使弹奏时更愉快。此教材能帮助幼儿五指独立、均匀和敏捷,是每日弹琴前必练的手指运动。

  学生须把每首曲子练熟,再逐步往下练习后续小曲,每日弹琴前先要求学生弹一个单元练习曲(共有8首)之后再来弹奏钢琴教本就容易多了。

  部份使用国外教程的老师,并不会搭配系统技巧教本。而本书正可配合美国系统钢琴教程,建议您可併用此教材,使学生更容易学会主教材。
《乐理的秘密花园:初识音符的奇妙旅程》 一本为对音乐充满好奇的学龄前儿童量身打造的入门指南 导语: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 你是否曾听过美妙的旋律,却不解它们是如何组合而成的?你是否曾被强烈的节奏所吸引,却不知如何捕捉那份律动?《乐理的秘密花园:初识音符的奇妙旅程》正是为那些渴望探索音乐奥秘的幼小心灵准备的“藏宝图”。本书旨在用最直观、最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将抽象的乐理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玩耍”的具体概念。我们深信,学习音乐的基础,不应是枯燥的规则堆砌,而应是一场充满发现的探险。 第一章:音高的“彩色铅笔”——认识五线谱与音符 本章如同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画室。我们将五线谱比喻成一张神奇的“五线画布”,而每一个音符,则是我们用来描绘旋律的独特“彩色铅笔”。 1.1 神奇的五线谱: 我们首先会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这五条线和四个间隙。它们不是冰冷的线条,而是音符们居住的“空中楼阁”。通过对比高低不同的物体(例如小猫和小象的叫声),让孩子直观理解音高。五线谱的结构将通过形状配对游戏来记忆,如“第一条线是个小火车轨道,上面跑着C音小车”。 1.2 音符的“身份卡”: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这些名字听起来复杂,但在本书中,它们拥有了生动的形象和有趣的“生命周期”。全音符是“沉睡的巨人”,它休息得最久;二分音符是“慢跑的树懒”;而四分音符则是我们最常见、步伐均匀的“小脚丫”。我们将用“积木搭建”的概念来解释时值关系:一个“巨人”积木可以分解成两个“树懒”积木,或者四个“小脚丫”积木。 1.3 认识中央C: 中央C被定位为整个“乐园”的中心枢纽,它拥有一个特殊的“地下通道”——加线。我们通过寻找“最舒适的座位”的方式来定位它,并让孩子尝试在五线谱上画出它,体验音符的“位置感”。 第二章:节奏的“小小鼓手”——节拍与速度的奥秘 音乐的灵魂在于律动。本章将引导孩子们成为小小指挥家和鼓手,用身体去感受节拍的脉搏。 2.1 拍号的“秘密约定”: 我们将节拍比喻成孩子们玩游戏时的“口令”。如 4/4 拍就是“左、右、左、右”的整齐步伐,强调每四拍一次的稳定感。2/4 拍则是简单的“走、跑”交替。通过拍手、跺脚和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沙锤、响板),孩子能立即体验到不同拍号带来的“行走感觉”。 2.2 小节线的“安全护栏”: 小节线被描绘成游乐场里的“安全隔离带”,它们确保每组音符都能在固定的节拍次数内完成它们的“舞蹈”,不会乱跑。孩子们将学习如何用细小的标记将一串音符按口令划分区域。 2.3 速度的“表情包”: 快板、行板、慢板……这些术语将不再是陌生的外语。它们是音乐的“情绪温度计”。我们将速度与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快板像追逐蝴蝶,行板像悠闲散步,而柔板则像是温柔的摇篮曲。孩子们会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朗读同一首短诗,体会速度对整体感觉的改变。 第三章:和声的“色彩搭配师”——认识音程与和弦 当旋律是一条河流时,和声就是滋养河岸的土壤。本章将教会孩子如何将两个或多个音符和谐地放在一起。 3.1 音程:音符间的“距离测量仪”: 音程被解释为两个音符之间的“友好距离”。大二度像两个肩并肩的好朋友,小三度则像一个稍微拥抱的姿势。我们不强调复杂的音程名称,而是侧重于听觉感受:听起来“和谐”还是“紧张”。通过两个不同音高的钥匙碰撞声,让孩子区分宽广(如八度)与紧密(如半音)的距离感。 3.2 和弦的“三明治”结构: 和弦被简化为“三层美味三明治”。最基础的大三和弦,我们称之为“快乐三明治”,因为它听起来阳光明媚;而小三和弦则是“安静三明治”,带有一丝温柔的忧郁。孩子们将学习如何用手指(或画笔)将三个特定的音符叠放起来,形成稳定的结构。 3.3 基础调式的“家园”: 大调和小调是音乐世界里最主要的两个“小镇”。大调小镇充满着明亮和清晰的色彩,而小调小镇则笼罩在柔和的蓝光下。通过播放简单的C大调和A小调的钢琴片段,让孩子直接用耳朵辨别这两种不同的“家园氛围”。 第四章:音乐的“表情符号”——力度与表情术语 音乐不只是准确的音符和节奏,它更是情感的载体。本章关注如何赋予音符“生命力”。 4.1 力度的“音量旋钮”: 从 pp(像耳语)到 ff(像大喇叭),力度变化是音乐的张力来源。我们将力度变化设计成一场“捉迷藏”游戏,音量从小声到大声的变化(渐强),就像小兔子慢慢从洞里探出头来;而渐弱则像它悄悄溜走。 4.2 表情术语的“情绪词典”: 我们将 Legato(连奏)解释为“丝滑的巧克力酱”,要求音符之间没有断裂;而 Staccato(断奏)则是“跳跃的弹力球”,每个音符都干净利落地结束。孩子们通过模仿这些动作来理解这些术语在演奏中的实际效果。 结语:成为自己的小作曲家 《乐翻天的秘密花园》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音乐素养和热爱音乐的心灵。通过本书的学习,孩子们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音乐,而是能够主动地去“阅读”和“理解”音乐语言,为未来更深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而快乐的基础。每一个音符、每一段节奏,都将成为他们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新工具。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 单元1(1~3指)
  1-1 娃娃走路
  1-2 拍皮球
  1-3 熊猫走路
  1-4 跳格子
  1-5 前滚翻
  1-6 拳击
  1-7 哈巴狗转圈
  1-8 星星眨眼

★ 单元2(1~4指)
  2-1 滑翔翼
  2-2 打地鼠游戏
  2-3 爬上爬下
  2-4 水珠之舞
  2-5 做体操
  2-6 踢毽子
  2-7 海浪翻腾
  2-8 滑落的珍珠

★ 单元3(1~4指)
  3-1 龙卷风
  3-2 啄木鸟之歌
  3-3 啦啦队欢唿
  3-4 跳弹簧垫
  3-5 绕圈子
  3-6 跳动的弹珠
  3-7 旋转舞
  3-8 万马奔腾

★ 单元4(1~5指)
  4-1 飞舞的蜜蜂
  4-2 地震
  4-3 海豚飞跃
  4-4 初夏的虫鸣
  4-5 坐翘翘板
  4-6 舞龙舞狮
  4-7 立定投篮
  4-8 乱打秀

★ 单元5(双重音)
  5-1 麻雀的聚会
  5-2 小蟋蟀唱歌
  5-3 青蛙大合唱
  5-4 乐队的行进
  5-5 远方的钟声
  5-6 鼓声隆隆
  5-7 号角响起
  5-8 敲锣打鼓

★《纪念版》音乐大师小故事
  5. 贝多芬(乐圣)~ 即席变奏曲、英雄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6. 帕格尼尼(小提琴之王)~ 鞋下琴音
  7. 舒伯特(歌曲之王)~ 愉快的数学课、作曲神速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相信,音乐是连接心灵的桥梁,而为年幼的孩子打开这扇桥梁的钥匙,需要的是耐心和智慧。《贝多芬快乐学技巧:幼童本(中)》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把让我欣喜的钥匙。它没有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孩子生活经验的语言,去描绘音乐的世界。例如,书中的“音高”概念,就被比喻成“小鸟在树枝上的歌唱”,高低起伏,生动形象。而“节奏”则被描绘成“小兔子跳跃的步点”,有快有慢,充满了活力。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鼓励孩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音乐,不仅仅是听,还包括唱、跳、甚至是模仿乐器的声音。这些互动性的设计,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建立起对音乐的初步认知。这本书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一步步引导孩子去感受音乐的韵律,去体会旋律的美感。它传递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一种对艺术的纯粹热爱。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儿童读物,更是一份送给孩子心灵的礼物,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一份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评分

我一直认为,艺术启蒙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音乐又是其中最能触动心灵的。在寻找合适的儿童音乐读物时,我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培养孩子兴趣,又能提供一定基础知识的书。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贝多芬快乐学技巧:幼童本(中)》。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的内容并非简单地罗列乐谱或者作曲家的生平,而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儿童化的视角来解读音乐。书中通过一些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图画,将抽象的音乐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例如,它会用“跳跃的音符”来形容活泼的旋律,用“舒缓的河流”来描绘悠扬的乐句。我尝试着和我的女儿一起阅读,她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书中的互动环节设计得也非常棒,鼓励孩子用身体去感受节奏,用声音去模仿音高,这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而且,它并没有过分强调“技巧”或者“学习”,而是更侧重于“快乐”和“感受”,这让我觉得非常契合幼童的认知特点。这本书就像一位温和的引导者,用最简单的方式,带领孩子走进奇妙的音乐世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好,激发他们内在的音乐潜能。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棒了!作为一位第一次给孩子选购音乐启蒙读物的家长,我真的是做了不少功课,翻阅了市面上大大小小几十本书,最后才选中了这本《贝多芬快乐学技巧:幼童本(中)》。首先,它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吸引人,色彩鲜艳,而且贝多芬的形象卡通化,看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我儿子一眼就喜欢上了。翻开书,里面的插画风格也超级可爱,线条流畅,色彩搭配也很柔和,很适合小孩子的视觉发展。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非常巧妙,不是那种枯燥的乐理知识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音乐的概念融入其中。比如,它用小动物的叫声来比喻不同的音高,用不同节奏的脚步声来让孩子感受快慢。我儿子跟着书里的引导,一边拍手一边学着模仿,真的特别投入。而且,这本书还配有二维码,扫码就能听到原声的音乐,让孩子在听觉上也能得到很好的熏陶。我发现,这本书不仅能教孩子认识音乐,更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这一点真的是太难得了。它不是那种一看就懂的“快餐式”教育,而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一起探索,在玩乐中学习,收获满满。这本书真的是我最近买到的最满意的一本书,强烈推荐给各位家长!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音乐教育对于小孩子来说,太早接触一些刻板的乐理知识,反而会扼杀他们的兴趣。所以,在为我的小孙子寻找入门级的音乐读物时,我非常谨慎。《贝多芬快乐学技巧:幼童本(中)》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它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亲近音乐。书中的每一个小章节,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音乐探险”。比如,它会用“小雨点”的滴答声来解释“音符”,用“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来描绘“乐句的流动”。这些比喻都非常形象生动,能够引起孩子的共鸣。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平实,易于理解,就算是像我这样不太懂音乐的老人,也能轻松地跟着书的内容和孙子一起互动。最让我赞赏的是,它并没有刻意去强调“贝多芬”这个名字的权威性,而是将贝多芬的音乐精神,融入到每一个小小的音乐体验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玩耍中成长,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儿童教育的普通家长,我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为孩子挑选优质的学习资源是多么重要。这次收到《贝多芬快乐学技巧:幼童本(中)》这本书,我感到非常惊喜。这本书并非市面上常见的“知识点罗列式”的儿童读物,它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一些相对复杂的音乐概念,通过非常巧妙的叙事和形象化的语言,呈现在孩子面前。书中关于“节奏”的阐述,不是枯燥的节拍器模拟,而是通过不同动物的行走方式,让孩子直观地理解快慢、长短的区别,这种方式非常接地气。另外,它对“旋律”的解释,也并非单纯的音高变化,而是用“高低起伏的山坡”来类比,让孩子在想象中体会旋律的线条感。我特别欣赏书中渗透的“发现式”学习理念,鼓励孩子自己去聆听、去感受、去尝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书中的一些小练习,都设计得非常有趣,比如用简单的声音游戏来区分不同的乐器音色,这让孩子在玩耍中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知识。这本书传递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更是一种对音乐的敬畏和热爱,是一种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良好途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