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情怀~战后第一代最具代表性的农民文学作家,五十岁前发表之小说重现世人眼前。
获选文化部第38次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介 ◎以写实、细腻的笔记录下先前年代里,纯朴的农村、炽烈的战火下,底层人民有苦有乐的生活。
◎本书是系列作第四册,写山地、海滨风情,写原住民猎人故事与战火下军中物事。
◎书末附录郑焕生生平写作年表,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经历与心路。
彭瑞金:他的作品从农民与土地的依偎关系,到农民的思想、感情,以及农村世界的价值观,表现了纯粹的农民文学的质素。
郑焕生是战后第一代最具代表性的农民文学作家,《郑焕生全集》集结郑焕生历年作品以及后期创作,共分四册:《土牛沟传奇》、《兰阳樱花祭》、《春满八仙街》、《崖葬》。希冀借此推广文学阅读,并永续留存具有时代意义之农民文学。五○年代后为生活忙碌的郑焕生,暂时抛开写作,等到终于退休之时,已老态龙钟,身老心不老的他,隐居乡下,过着晴耕雨读的写作生活,于八十九岁时完成了〈土牛沟的传奇时光〉,获得中国文艺协会「文学创作(小说)」奖章殊荣。
《崖葬》收录作者五十岁前发表的短篇小说:〈女司机〉、〈异客〉、〈小海鸥〉、〈闪烁的浪花〉、〈山径〉、〈泥泞路〉、〈伤心碧山路〉、〈小窗的故事〉、〈八仙街〉、〈八块厝的故事〉、〈阵前饮恨〉、〈雾里的木板桥〉、〈好望坡〉、〈崩山记〉、〈余晖〉、〈兰花的故事〉、〈熘池边的防空壕〉、〈此情绵绵〉、〈产科医院〉、〈崖葬〉、〈大嵙崁的狂流〉、〈轮椅〉二十二篇。
作者除了农业的专业知识外,更具备与泥土没有距离的真切感受,这使得作者的农民小说有着别人无法能及的深入。而他的作品从农民与土地的依偎关系,到农民的思想、感情,以及农村世界的价值观,表现了纯粹的农民文学的质素。
作品多在农村的背景下,呈现出农民的思想、生活及感情,文笔写实且细腻,记录了早期先民生活的点滴,值得保存,并成为连结台湾过去与现代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