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如何透過閱讀,增加颱灣軟實力?
前甲骨文颱灣區總經理 李紹唐
收到這本書時,對我而言真的是感觸良多,尤其是第三章,更是收獲滿溢!
近年來,我正緻力於AAMA颱北搖籃計畫,希望藉此能夠協助,生長在颱灣的年輕人完成創業夢想。這是一個能夠連結美國矽榖、大陸的創業傢,擴大交流與學習、串連更多交流機會,並且協助創業者延展視野及經驗的組織。
其實,颱灣年輕子弟的競爭力,並不比其他世界各地的差,但是很明顯的就是閱讀量太少,特彆是和歐、美各國相比。在國外,不分性彆、年齡,他們一有休閑時間,人人手上就是握有一本書。這種時時刻刻享受閱讀的習慣,颱灣人真的應該要好好的,多學學!
閱讀,就像明鏡,不僅僅是獲得知識的來源,對我來說,更是檢視自己的方法!就像文中提及的,「能編輯自己書櫃的人,也必能編輯人生」。這個道理,和時間不會停止不前一樣,生長在這個變化萬韆的時代裏的我們,更是不能一程不變;而透過整理書櫃,整理的最主要目的並不是書,而是每天、每週、每個月對自己的檢視與提醒。
要我說:「孩子,少看點電視和臉書吧!」電視跟臉書本身並無不好,而且不可否認,在年輕人的眼中,它們是快速又便宜的舒壓娛樂,也是和同儕交流不錯的管道。但事實是,娛樂過後,一無所得。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而上麵的資訊,有太多來自於沒有經過證實、甚至是誇大的言論。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網路暴力、輿論暴力,就可以證明這點。但是書不一樣,一本書的完成,需要經過層層的關卡和驗證,也許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不過至少可信的多,而且此話誰說的、源於何處、立場為何,都很清楚。
如果你是一個閱讀新手,不知道如何從眾多的書中,挑選書籍,那麼這本書很適閤你!身為新手,應該會常有以下這些煩惱:書店到底該怎麼逛?書的類型這麼多,同類型的書也這麼多,要怎麼選纔正確?一本書應該是要跳讀,還是讀整本?在哪裏讀,有差嗎?怎麼閱讀纔能事半功倍?以上所有的答案,全都在文中钜細靡遺的告訴你!
有夢想?想創業?想提升自我競爭力?從讀書開始吧!
推薦序二 閱讀,是成功者最低成本的學習,書櫃,是成功者最高坪效的配備
謝文憲 我常說:「廚房之於女主人,就像書櫃之於成功者。」我不是說男人不該進廚房,那是種比喻。
自己齣版瞭七本書後纔驚覺,颱灣人買書意願與企圖都比過去低瞭許多,實體書店慢慢關門,知名書店開始賣起周邊商品,閑逛的永遠比買書的人多。但我也察覺,周邊的好朋友,尤其是成功者都有些共同特徵,不是開名車,也不是住豪宅,更不是常打高爾夫球、環遊世界,而是傢裏都有一個「經過整理的大書櫃」。
當我看到這本書後,我更驚覺:「對對對,這作者跟我想的,真的一模一樣耶。」
我非常同意作者所言:「書櫃是外接大腦」,「書櫃要有三種分類」,以及「有效率的購書法與閱讀法」。
書櫃的整理與分類我必須再加把勁,不敢野人獻曝,我來分享我個人的購書法與閱讀法吧!
有效率的購書法 每個月走進實體書店,花您半小時的時間,把你有興趣的書拿在手上,在結帳前問自己一個問題:「手上這五、六本書,迴傢第一個會看的是哪一本」?把它留下,其他的先放迴去,每月先從一本開始,慢慢養成習慣後自然會發現書中的美好。
韆萬不用勉強去看大傢都推薦,而你卻真的沒興趣的暢銷書,看書,以自我為中心的需求來思考,其實就夠瞭。
有目的的閱讀法 先看目錄,再看作者自序,挑齣最有興趣的一個篇章開始閱讀,誰說每本書一定要從前麵看?把自己最有感覺的段落心得,用錄音筆(手機)錄下來,說齣來其實比做筆記更有用,至少我這樣認為啦。
利用片段時間,休想有一天你真的會認真看,彆傻瞭,片段時間的閱讀,可能是比較適閤忙碌上班族的學習方法。
我不可能、也無意每本書全部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於是「有目的的閱讀」就是關鍵。簡單想一下,看完每本書後,資訊若整理成知識到底會用在哪裏?
以我為例,看書我隻看三件事:
1.有何理論基礎或論點?若有,我會挑一個最有可能用到的,馬上做成投影片,在課程裏、廣播裏試著說一遍。
2.有沒有感人的故事、畫麵或親身體驗?作者為何寫這本書?
3.可否舉幾個自己周遭的例子來印證本書?試著自己說一遍。
整理成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練習說一遍」。
憲哥的示範 我看完「成功者為什麼這麼在意書櫃」這本書後,我會做的三件事:
1.把我傢的書櫃開始整理成三個區域,尤其會特彆空齣影響我人生最大的「十大經典書籍區」。
2.用「有趣」、「最新」和「資訊量豐富」來分類,為汰舊換新保留書櫃部分空間;把不再需要的資訊所整理齣來的書,馬上送給有緣人。
3.馬上寫一篇新書推薦序跟您分享。
這是一本好書,憲哥大推。
作者介紹:
富比士雜誌公布亞洲前五十大最佳企業的授課講師,最具影響力的職場訓練大師,連續十年獲《管理雜誌》評選為華語知名企業講師。
十多年來,為三百傢以上知名企業進行內訓、演講,産業遍及兩岸,至今上課場次已超過1,600場,纍積時數已超過9,600小時,學員纍計超過73,000人。兩岸超過兩百位知名CEO,都曾經上過他的課。
現職:憲福育創共同創辦人,商業週刊、蘋果日報、遠見菁英論壇職場專欄作傢,環宇電颱憲上充電站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憲場觀點」節目主持人。
前言
冰箱,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儲藏係統。
一般而言,冰箱都被區分為:冷藏室、冷凍庫,以及蔬果保鮮室,這個功能可以讓使用者,清楚地知道買來的食材該儲藏在哪裏。以冷藏室來說,雞蛋和牛奶都有固定的擺放位置,就好比冰淇淋不該被放進冷藏室,而高麗菜也從不會被放進冷凍庫裏一樣。
冰箱裏的食物,最後一定會被吃掉、消耗掉,這些空齣來空間,很快地我們也會再買進新的食材將它填補起來,如此一來,新的和舊的食材就被混雜的放在一起瞭。
說道衣櫥,衣櫥就不是這樣瞭!它不像冰箱,會為瞭怕食物有所損壞而有固定的儲物方式,衣物應該要放在哪裏,完全由使用者自己決定。況且衣物並非消耗品,一旦買進瞭新的衣服,從此以後,主人與衣裳,就此上演起與它難分難捨的戲碼。身為主人的我們,永遠願意讓舊衣服,永久並且妥善地占據著非常有限的空間,不捨與它們分開。除非襪子或是T恤愈洗愈薄,變得透明瞭、變形瞭、或是破瞭,否則我們往往無法分辨這些老舊衣物,其實早就跟不上流行、也不再適閤自己瞭。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冰箱或衣櫥,都有它們原本就該遵守的儲藏規則。
雖然,這些儲藏規則有可能是傢電廠商定的,也可能是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過是誰定的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規則能夠讓冰箱內部的食物,繼續維持應有的衛生與秩序。
然而,書本和食材或衣服不同,我們從來不用擔心明天之前,如果沒把這本書讀完,它就會腐敗掉;更不用考慮到新鮮度和營養的問題。書買瞭,卻不讀的行為,永遠都會被允許!反正書隻要放上書架就行瞭,如果書櫃被買瞭?那就用塞的!如果亂塞、亂擠之後還是擺放不下,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添購新書架的時候又到瞭。我們甚至不會考慮傢裏的空間是否還能再多擺一個體積龐大的書櫃。反正,買就對瞭!。
於是,儲藏書本的行為演變成一種惡性循環。書本將會永永遠遠的跟著你,好比償還無望的債颱,隻會愈築愈高、愈築愈多,而且絕對不會消失。也許你想,收藏書本是一個多麼高尚、有品味、又充滿文青氣息的行為,那麼你就錯得離譜瞭!儲藏書本,其實就好比是不斷承諾著,一個又一個永遠不會兌現的約定。他們除瞭會隨著歲月的消散而發黃、變得骯髒,卻絕不會讓你變好。
即便如此,愛書人一看到新書,還是又會忍不住想要讀它、擁有它、買下它!
到底該怎麼辦纔好?
讀書,是我人生最大的樂趣呀!但麵對日積月纍、堆積如山的叢書,卻是我長年淤塞於心衷,一個有苦難言的睏擾。到底該將它們留下來繼續陪著我、還是該忍痛丟掉或是賣掉?它們若是繼續陪伴著我,我該用甚麼辦法來好好地保存它們?擺在書架上?收在箱子裏?不如,乾脆成立一傢私人圖書館!
這些讀過的書,又塞又擠就是無法全部迴到書架上。同時,我也意識到把所有讀過的書都丟掉、或賣掉也是有風險的,因為即使知道這本書的內容,我也不可能記得住是什麼事情有趣或者哪個部分有趣。既然如此,我就不能把所有讀過的書都丟掉,因為有一天,我可能又會想要再翻開那本有趣的書。
我左思右想,不斷嘗試著解開這個矛盾的情結,最後終於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書架應該隻能擺放有趣叢書。而且,書架上的哪個地方要放哪種類型的書籍都要製定一個嚴格的「規則」。
我主導瞭一個名叫「HONZ」的非文學類書籍的書評網站,並負責其中的「成毛真 All Time Best 10」專欄,在這個專欄中,會介紹所有我讀過,彆且覺得最有趣的十本非小說類書籍。
我絕對堅守十本書的規定。所以每當我發現一本更有趣的書時,我都是含著眼淚把原本的有史以來最棒的十本書刪掉一本,然後換上新的書。若不這麼做的話,有史以來最棒的書將會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種替換作業既有趣又辛苦,畢竟要從書單中刪除一本有趣的書,是一件多麼令人耗盡心力的事。
有時我想,倘若我不是個以書為樂的人就好瞭!因為如此一來,我就再也不必麵對這些苦惱,這些讀過的書籍,也就隻要毫不猶豫的全部丟掉就好瞭,更不用考慮新買的書該放在哪裏瞭。
很可惜的,我卻是個愛書如癡的人,如果不與書本們做捨段情離,我這一生,命中注定就得窩在不斷增加的書堆裏。既然如此,我得接受命運,並且學會採取主動,而不被不斷增加的書本淹沒。人不隻要為麵包而活,也該要為瞭書本活!
因此,我想到瞭應該要建立書架的規則。
「隻要是書,什麼都可以擺」、「讀書人的書架不斷增加是理所當然的」、「即便是讀過一次就已透徹瞭解內容的書也應該留在手邊」──終於有這麼一天,我把這些和書架有關的信條,全都拋到一旁,並且建立起嚴格的書架規則,這也等於是一種自律行為。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讀無趣的書瞭,更不把無趣的書留在身邊。隻讀有趣的書,書架上也隻擺放有趣的書籍;如此一來,書架自然而然的變得有條不紊,而且就連我的腦袋也跟著變得有條有理瞭起來,真的是非常的神奇!整理書櫃的同時,將會發現自己的內涵也獲得瞭成長。
於是書架的樣貌改變瞭,連帶影響下,最後連我自己也改變瞭,産生瞭良性循環。
我為瞭讓自己摸索至今的書架規則,分享給更多人應用,因而寫成這本書。
如果你是個想在有限的空間裏,學會收納更多書的人,那麼這本書你會大失所望。但如果是想讓亂七八糟的書架變得整潔的人,或是想要藉由讀書,讓自己獲得某種知識的人,我想本書足以提供參考。隻期望這是一本有助於您導入書架規則,並且對您的成長有所幫助的話,就是我最高興的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