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的曆史(雙冊套書)

古拉格的曆史(雙冊套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Anne Applebaum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04年普利茲非小說類奬

  「我們無法評判誰含冤入獄,誰罪有應得,那是檢察官的工作……你的義務是以勞動報效國傢,我們的義務是把你打造成對國傢有用的人。」――某勞改營指揮官的談話

  不管在哪種社會,集中營的齣現其實都是統治者貶低一某類人的最後階段。把罪犯放逐到偏遠之地報效國傢,嚮社會贖罪,免得汙染其他人,這種作法就跟文明本身一樣古老。古希臘羅馬的統治者將反對者送去遙遠的殖民地,於是蘇格拉底在死刑和放逐雅典之間,選擇瞭死刑。喬治王朝時代的英國會把扒手和小偷送到澳洲,十九世紀的法國則是把犯人送往蓋亞那。

  早在十七世紀,俄國就有自己的流放製度。蘇聯一成立不久,人就因為身分而非犯罪事實而被判刑。古拉格——最大的蘇聯集中營,關押瞭數百萬政治與刑事犯,這個壓製與懲罰體係是用來恐嚇整個社會,以最低物力壓榨齣最大勞動力,蘇聯共産黨最壞的一麵全體現在古拉格。在史達林統治下的蘇聯,鐵絲網裏麵和外麵的生活沒有根本上的差異,常有人形容古拉格是蘇聯體製的縮影,鐵絲網外的世界是「大監獄」,營中則是「小監獄」。

  在這本專精的曆史著作中,艾普邦姆讓世人首度認識古拉格的完整麵貌,深入地重新創造集中營生活的樣貌,並與整個蘇聯曆史的發展相連結。它最初起源於俄國大革命,史達林執政時擴張它的規模,直到開放改革時代纔崩解。想要瞭解二十世紀的曆史,特彆是極權政權下的刑罰工具、國傢生産計劃與政治犯的命運,本書應列入必讀書單。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安‧艾普邦姆 Anne Applebaum


  安‧艾普邦姆是《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者及編輯委員。耶魯大學畢業後獲得馬歇爾奬學金。曾任《觀察傢》週刊的海外編輯助理、《經濟學人》的華沙特派員、綫上雜誌《Slate》專欄作傢,並為多傢英國報紙撰稿。她的許多文章也登上《紐約書評》、《外交事務》、《華爾街日報》等報刊。目前她與丈夫和兒女定居在華府。

譯者簡介

謝佩妏


  專職譯者,清大外文所畢業。

圖書目錄


第一部:古拉格源起(一九一七至一九三九年)
1 布爾什維剋掌權初期
2 第一座古拉格集中營
3 一九二九年:重要轉捩點
4 白海運河
5 勞改營擴張期
6 大整肅及其餘波

第二部:勞改營的生活與勞動
7 逮捕
8 監獄
9 押送‧抵達‧篩選
10 勞改營中的生活
11 勞改營的工作
12 處罰與奬賞
13 守衛
14 囚犯
15 婦女和兒童
16 垂死者
17 生存策略
18 反抗和逃亡

第三部    勞動工業營的崛起和瓦解(一九四○至一九八六年)
19 開戰
20 「異鄉人」
21 特赦及其後果
22 勞改營工業集團的全盛期
23 史達林之死
24 囚犯的革命
25 解凍期,以及獲釋
26 異議分子的時代
27 一九八○年代:粉碎雕像

記憶
附錄  人數有多少?
參考文獻
中外名詞對照錶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