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绫子:《新约》告诉我的故事 为什么耶稣的魅力吸引了我?

三浦绫子:《新约》告诉我的故事 为什么耶稣的魅力吸引了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三浦绫子
  • 基督教
  • 耶稣
  • 信仰
  • 传记
  • 文学
  • 宗教
  • 新约
  • 个人经历
  • 灵性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版译名以和合本为主,并附有思高本对照,方便读者阅读。

  有个人,不到三十岁就号召了大批追随者,他过世快两千年,依然好几亿的人听从他的领导,听他的话。

  他就是耶稣。而三浦绫子想知道,为什么耶稣能具有这么神奇的魅力?
  
  因此,她透过四部福音的作者分别描述自己和耶稣相遇的亲身经历,让我们知道耶稣如何把自己的理念实行出来,他做了哪些奇妙的事情,又是如何坚持自己的价值和使命而死,及他的复活如何成为榜样,让他的门徒们死心塌地地效法他。这四位作者分别是税务员马太、任性的富家子马可、受人敬重的医生路加,以及最年轻的门徒约翰。
  
  三浦绫子描述了耶稣在两千多年前,如何以一个「领导者缺席」的方式,借由他所培育出来的区区几个平凡出身的门徒,将他的价值观传布到全世界去。三浦也是透过这些门徒的见证,认识了耶稣,更有许多人,借由三浦写的这本书,认识了魅力无穷的耶稣。
  
  税务员马太原本是罗马帝国的走狗,但他被耶稣改变了。他记得的耶稣话语是:「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朝向他……」(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
  
  马可记得,当反对耶稣的人指责他在安息日医治人,一向修养很好的耶稣都生气了。他做该做的事,得罪权势也不怕。
  
  医生路加特别记得,耶稣讲了浪子回头的比喻。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为什么将之喻为「短篇小说的极致」?
  
  自认为耶稣最喜爱他的约翰记起,法利赛人曾经想要陷害耶稣,找来一个通姦被活逮的妇人,要耶稣决定该怎么对待她?耶稣的答案让对手哑口无言。
  
  这本书是《三浦绫子:〈旧约〉告诉我的故事》不可分割的另一半,在说完曲折离奇的《旧约》故事之后,她开始描述耶稣是如何吸引了她,并把她从失去活着信念的深渊中拉回来。
     
  编者按:以《冰点》感动世人、畅销超过五百万册的小说家三浦绫子,以她细腻动人的笔触,把她读《圣经》的心得挖掘出来,让三浦绫子告诉大家,为什么人人要读《圣经》。
  
  三浦绫子的背景跟台湾很类似,很多人家里有一本《圣经》,但是基督徒的数量佔人口比例非常少。对于这本世界名着,只知道几个故事,但也看不出什么门道。三浦希望大家能享受这本好书,不要入宝山空手而回,于是在创作小说之余,写作了《三浦绫子:〈旧约〉告诉我的故事》、《三浦绫子:〈新约〉告诉我的故事》,从一九七四年初版到现在,不断再版,是日本读者非常钟爱的《圣经》导读书。为了便利年长者阅读,日本出版者近年甚至将单本拆成两册,推出了大字的版本。

名人推荐

  人气部落格主.作家彭蕙仙
  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地区负责人  黑幼龙推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三浦绫子Ayako Miura (1922-1999)

 
  是日本知名的多产作家,以小说处女作《冰点》赢得日本《朝日新闻》千万小说大赏,那是她勇闯文坛初试啼声之作,当时她的身分是北海道的家庭主妇。
 
  三浦绫子生于一九二二年,逝于一九九九年。年轻时罹患当时为不治之症的肺结核,卧病在床十余年,各式各样病魔包括肺结核、嵴椎溃疡、带状疱疹、紫斑症接连找上她,暮年又罹患癌症、帕金森氏症,但脆弱的生命却很坚强。
 
  一九三九年,她自旭川市立高等女学校毕业,其后七年任教于小学。她受到日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打击,丧失了活着的勇气,接着发现罹患当时被视为绝症的肺结核,缠绵病榻,在北海道冰天雪地的疗养院看尽人间冷暖,曾经走进鄂霍次克海企图自杀,但这一切都因为一群热心的基督徒接近了她而将她从自暴自弃的深渊拉回来。先生三浦光世比她小两岁,在她病榻旁等候她整整五年才结婚,那年她已经三十七岁。
 
  三浦绫子跨入文坛几乎是个偶然,在她爆红之前,只曾在一九六一年以林田律子的笔名投稿参加《主妇之友》杂志征文比赛,获得入选﹔也是在同年的六月,她当起了零售店老板娘。
 
  一九六三年,《朝日新闻》为庆祝大坂本社创立八十五週年暨东京本社创立七十五週年,发佈「一千万元悬赏小说募集」,她的弟弟告诉她这个消息,她于是写了《冰点》投稿。《冰点》得奖后,于一九六四年十二月起在《朝日新闻》连载,立刻引发日本举国疯狂讨论。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连载结束,单行本上市,立即造成狂销七十万册的大轰动﹔一九六六年起数度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搬上舞台、改编为广播剧一样大受欢迎。
 
    《冰点》这部长篇小说仍然是三浦绫子毕生创作的珍珠,畅销至今逾五十年,创下超过五百万册的惊人成绩,作品被译成13种语言,畅销17国。台湾当年两大报《联合报》与《征信新闻》(即《中国时报》前身)抢译这部小说,竞相以整版位置连载,后来也改编成电视剧,由傅娟饰演女主角阳芷(原着名为阳子),掀起另一波《冰点》热潮。
 
  之后三浦绫子又陆续发表了《积木箱》、《绵羊山》、《盐狩岭》和《家》、《铳口》上下集,都是长篇小说,非小说的文章也陆续不断发表,大家早已肯定她是出道较晚的文学奇才,而不是一书作家。她毕生出版作品近八十本,创作历程近四十年。
 
  她的故乡北海道旭川在她还没有过世前(一九九八年),就为她设置了三浦绫子纪念文学馆。原本只在旭川没有积雪的季节举办活动,到如今每月定期一次演讲会,讨论三浦绫子的作品,持续由三浦绫子的先生三浦光世主讲。 三浦光世先生已于2014年安息,三浦绫子相关着作目前由三浦绫子纪念基金会管理。
    
译者简介

许书宁

  
  爱画画,爱作梦的北港孩子,天主教的基督徒。
  
  先后毕业于辅仁大学大传系广告组及大坂总合设计专门学校绘本科。
  
  作品曾获关西美术文化展读卖电视奖、STAEDTLER举办笔绘CD-R设计比赛入选,也曾入选青林文化「安徒生童话插画创作奖」、及2005及2006年度台湾儿童文学精华集、「第六届猫头鹰爱家手绘书比赛二奖」、入围第三十四届金鼎奖「儿童及少年图书奖」、入选新闻局第三十三次「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介」(图画书类)、入选国家图书馆举办「台湾出版TOP1—2012年度代表性图书」等奖项。
  
  当过空服员、主持过儿童广播节目、也曾在大坂与伦敦的STARBUCKS调制咖啡。喜欢一个人旅行与尝试新鲜的生活,造访过二十几个国家。每换一个新环境,画风也会自然改变,相当有趣。
  
  目前定居于大坂,从事文图创作、设计与翻译工作。
  
  代表着作包括:《耶路撒冷朝圣日记》、《忽然觉得很幸福》、《亚西西的小穷人》、《古比欧的大野狼》、《爱盖章的国王》、《穿越书本去旅行》、《阿ㄇㄧㄚˋ!》、《书宁的幸福书》文.图。
  
  译着包括:《原子弹掉下来的那一天》(上智出版)、《艾玛的大麻烦》(国语日报出版,翻译并绘图)、(以下均为大是文化出版)《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么?》《大前研一不爱上学》、《好运术》……等。
   
  欢迎拜访书宁的部落格:shuninghsu.wordpress.com/

图书目录

导读   阅读圣经,阅读自己/彭蕙仙  
推荐者的话/黑幼龙
缘起/三浦绫子
 
1税务员眼中的耶稣:〈马太福音〉
一份爱的礼物
先认识耶稣的身家背景
耶稣的妈妈
福音就是好消息
耶稣要讲重要的话了!
另一个角度看「幸福」
天国在我的心中
被爱改变的税务员马太
面对真实的自我
善变的良心
将心比心就是良心
骂人和杀人其实是一样的
「把左脸也转给他」
忍耐焠鍊勇气
被赞美几句就抖起来了
右手做的好事,不要让左手知道
惊涛骇浪中让出救生衣
开启平安的门
祈祷就像是跟父亲说话
天父的特质
为「我们」的祈祷
耶稣的先驱者
先知的任务
盲从母亲的莎乐美
也有自私自利的母爱
冠军变成吊车尾?
机会是给撑到最后一刻的人
 
2火爆青年眼中的耶稣:〈马可福音〉
任性的富家子马可
耶稣喜欢不完美的人
耶稣不怕假道学
第七天的安息日乃是天主的戒律
连耶稣都生气了!
两件真实的「奇蹟」
真正的治癒
 
3医生眼中的耶稣:〈路加福音〉
受人爱戴的医生路加
命竟是被陌生人救的!
我们总是「旁若无人」
浪子回家了!
「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
回家的感觉
耶稣的比喻不好理解
照字面解释有危险
不懂的经文,别硬解释
 
4小帅哥门徒眼中的耶稣:〈约翰福音〉
难民帮忙翻译的〈福音书〉
脑力激盪的成果
寻找陷害耶稣的把柄
日本人对罪不敏感
刺伤瞎子的话
犹太人的因果报应观
耶稣打开了我们的眼睛
釐清真相
 
5情到深处无怨尤:耶稣的十字架
耶稣的奇蹟让经师不安
最悽惨的「以色列王」
我们向耶稣求什么?
耶稣竟然不是来当国王的!
魔鬼进了犹大的心
如果有别的选择的话!
犹大之吻
 
6冲破黑暗的曙光:耶稣的死亡与复活
让罗马人来杀耶稣
钉死他!钉死他!
耶稣受难了!
耶稣为谁而死?
耶稣受难的历程
耶稣复活带来光明
门徒看见耶稣复活
 
7前仆后继的英雄:〈使徒行传〉
崭新历史的开始
在狱中写的信
圣灵彻底改变了门徒
光的震撼
希律王迫害基督徒
保罗所行的奇蹟
 
8多变的世界和不变的爱:使徒的书信
为我们而写的信
〈雅各书〉:没有行动的信仰是死的
二十一封书信的引言
〈罗马书〉:保罗的遗言
〈哥林多前书〉:爱的真谛
〈哥林多后书〉:恩典够用
〈加拉太书〉:燎起宗教改革之火的书信
〈以弗所书〉:婚礼中常朗读的书信
〈腓立比书〉:能鼓励人保持喜乐
〈歌罗西书〉:基督V.S.世俗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用三个星期建立的教会
〈提摩太前后书〉:以爱忠于所託
〈提多书〉:仆人的典范
〈腓利门书〉:解放奴隶的导火线
〈希伯来书〉:唯有你,永不改变
〈彼得前后书〉:纪录暴君尼禄的迫害
〈约翰一书〉:亲眼所见的耶稣天主性
〈约翰二、三书〉:用爱检验真理
〈犹大书〉:小心被私慾把持的人
〈启示录〉:为保护信仰用密码书写
迫害中写成的《新约圣经》

图书序言

导读

阅读圣经、阅读自己

彭蕙仙(作者从事採访工作二十余年,着有《转念,遇见幸福》。一个基督徒;一个母亲;一个喜欢游山玩水的人。) 

  作为一位小说家,三浦绫子必然考察过无数的人性练习题,在她眼中 ,《新约圣经》里的耶稣是一位熟谙人性的大师,祂所说的话之所以能够穿透人心,正是因为祂了解人会怎么想、人会怎么做,因此祂的话语总是指向人性的明暗虚实之处;当我们在阅读《新约圣经》时,我们也彷彿就是在阅读自己;几乎是一种自我逼视。 
       
  许多时候,耶稣用譬喻,在敲击的当下,为我们预备了一个又一个灵性的靠垫,好让脆弱的我们,找到回身的空间。有的时候,耶稣直言斥责,祂的话语带着强大的能量,让驽钝的我们,无所遁逃。耶稣话语的节奏就在这些紧缓相间的书写中,怕只怕,我们会因为选择性的认知而错过其中的珍贵提醒。 
       
  阅读《圣经》的过程像旅行,有人习惯说走就走,不由分说地上路;有人习惯先阅览地图、说明书之类的辅助工具,甚至是一边旅行一边不断参考各式各样的指南、前人经验分享。我自己的旅游经验是,如果能多些预备,可以在旅行时增加更多被「感动」的机会;因为理性的充实会增加感性的丰富,这是我的体会。 

  对信仰,我的想法也是如此。 
       
  比起《旧约圣经》,很多人觉得阅读《新约圣经》的难度没有那么高,起码不会有「跟以色列人一样,始终出不了埃及」的痛苦。在读完〈创世纪〉、〈出埃及记〉后,就会进入〈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铺天盖地的祭祀之例、典章之律、支派和人数之类的叙事里,鉅细靡遗到让人读得坐立难安、欲哭无泪。所以很多人兴致勃勃拿起《旧约》想认真一读,不久就会就会卡在〈出埃及记〉上;但《新约》也是一样,一开头就给你一个「下马威」,四福音的第一卷〈马太福音〉第一章第一页,哗啦哗啦一大堆人名,交代的是耶稣的生平。 
       
  很多牧师都会好心提醒,这些人名不可以直接跳过去哦,一定要认真给他读下去,但是读起来真的「很没有感觉耶」,我们干嘛要读这些「名字」? 
       
  三浦绫子的解说让我觉得原来这些名字的背后有如此丰富的意涵。耶稣的族谱真的是「暗潮汹涌」,充满了道德伦常的挑战,按照一般的认知,「伟人」的过往总是会被美化的,像是帝王将相、贞洁烈妇、父慈子孝,但在耶稣的族谱里,读者会看到充满人性黑暗的罪恶、不光采的事蹟,祂的先祖有娼妇、有不伦,甚至于,对许多人来说,还有最难过的一关:马利亚处女怀孕,真有这种事? 
   
  很多人是打算从《新约》认识基督教的,三浦绫子怀疑,这个信仰有必要在第一页就搞出这么个「无稽之谈」吗?三浦绫子历经近三十年的思索,终于下了个很有意思的结论:正是因为这是个不可动摇的事实,因此《新约圣经》的撰写者才会在明知很多人很难相信其为真的情况下,还是要把马利亚受圣灵成孕、童女生子的过程记下来,就是不怕你要辩论,不担心你会因此不信。如三浦绫子说,〈马太福音〉第一章第一页所记的事是进入这个信仰的第一关,不过这一关,就看不到后面堆积如山的宝藏。 
       
  三浦绫子这本书是她阅读《新约圣经》的心得,也是她的信仰与人生历程的对照,她用温暖且甚至有时带着商量和探询的文字,与读者进行一种生命的交流。她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疑惑与不解之处,每读到这些地方总让我会心一笑。我自己也是如此,读到实在不懂不通的地方,就先放下,不在该处执着盘旋。《圣经》在人生不同阶段读起来总有不同的体会与兴味,所以不必被现在打结的地方卡住,不通的地方,将来总有机会有不同的看见。甚至于你认为自己已经懂了通了的地方,下回再读,竟然还有惊奇。  
       
 《新约圣经》我已阅读多次,但是看三浦绫子的这本书,仍有不少新的发现,是过去阅读《新约圣经》时没想到或者没注意到的地方。除了前述耶稣族谱的「族群意义」和内中暗藏的伦理课题之外,她对「八福」中「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中「哀恸」的解释最让我「为之一动」。 
       
  一般我们说的「哀恸」,谈的多是人生的「失去」,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健康、失去了财富等等,但是真正的哀恸不是这些「外在的东西」没有了,而是你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匮乏」,发现自己竟然对自己的自私、气量狭小、不诚实、软弱、坏念头……没辄,这才是人生深沉的哀恸,因为你感觉到自己对自己的那种「无能为力」。没钱,你可以去赚,身体不够健康,你可以锻鍊,然而,面对人的罪性,你能怎么办呢? 
       
  这就是为什么「八福」告诉我们,哀恸的人是有福的人,因为当人们懂得了哀恸,他也就看透了人的有限,在这样的认知下,他也才知道人生真正重要的课题,不是向外追求成功,而是向上支持生命。如此,他就成了有福之人。 
   
  这本书里四处可见这样娓娓道来的读经一得,三浦绫子的文字安静沉潜,不疾不徐,三不五时加上她所经历的人生小故事,读来每每让人进入温柔的沉思,并且理解到原来《圣经》跟我们的生活是如此息息相关。在基督教思想与生活观还并不是主流的东方,这种写作方式相当可贵;特别她是一位作家,读经与文学经验的观照,尤其难得,也格外引人入胜。 
       
  三浦绫子不是站在高处的一位博学解经者,她像是与我们并肩而行的旅伴,她的旅游心得本身就是另一个动人的旅程。

缘起
   
  人究竟在什么时候、为了什么原因,而开始接触《圣经》呢?我曾听说,日本八成以上的家庭拥有《圣经》,而那些《圣经》又是经过怎么样的过程,才到了拥有者手中呢?
       
  有的是别人送,或是逛书店时,一时兴起而买的。有一次还听说,有人为了买一本《圣经》,专程从离岛搭船到本州,这件事叫我感动万分。
       
  不管怎么样,《圣经》以各种管道进到了我们家里。不过,即使是因为自己想要而买回,就马上把《圣经》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地读过的,大概也不多吧。大部分的情况是:打开来翻了翻,却很快地放弃了;或是束诸高阁,任其尘封,视而不见,见而不读。这可以说是日本家庭与《圣经》间关系的实况吧。
       
  这世界上,对《圣经》毫不关心地度过一生的人应该也不少。但是不管怎样,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总会遇上一次、两次悲伤痛苦,万分无助、以致于不自主地发出:「啊啊……神啊!我究竟该怎么办才好呢?」的哀叹吧!在那样的时候,如果接触到《圣经》,所遭受的痛苦与悲伤便不再是无法忍受的苦难,而将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吧。
       
  拿自己的例子来说,如果将现在的我和还没接触《圣经》时的我相比,相信会得到相同结论的。我曾经生了十三年的病,遭遇过与至亲及恋人的死别,在人际关系上也曾有过不顺遂的烦恼。但是自从接触《圣经》以后,那些苦痛与伤悲的意义,就和从前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了。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和那些从没碰过《圣经》或是曾经想读、却又因为看起来太难而放弃的人,一起用平易简单的方式,探索《新约圣经》的世界。《圣经》对我而言,也不是一本容易的书,因此可以了解大家的心情。
       
  在此顺便一提,虽然现在已经不太常见,但在我的少女时代,也就是昭和初期的时候,路边经常有宣教的救世军,一边敲着鼓,一边大声地唱着圣歌:

  「就信了吧!
  凡不信的人,
  必不能得救。」
   
  他们有时也朗读《圣经》,或对经过的路人讲道理。

  大部分的人都毫无反应地匆匆走过,但其中也会有态度恶劣的人,故意用让人听得到的音量说出:「哼!耶稣教的臭和尚!」之类的话。至于我,则属于像前者般漠然走过的路人之一。
       
  但是出乎意料地,却也有很多人因为那样的路边传教而成为教友或牧师。
       
  我这本《三浦绫子:〈新约〉告诉我的故事》在光文社发行的《宝石》月刊上,从昭和五十二年(西元一九七七年)一月号起分别连载了十三回。在这样一本以报导政治、经济、社会事件为主的刊物上放着「《新约圣经》入门」专栏,让我有类似于路旁宣教般的感慨。这本杂志并不是宗教性的刊物,因此绝大多数的读者一定对印了「《新约圣经》入门」标题的那几页,完全不感兴趣地啪啦啪啦翻过,甚至连正眼也不瞧上一眼吧!至少我是这样子猜想的。
       
  现在专栏的文章集结成书,想必也将混在各种不同领域的茫茫书海中,被放置在书店不起眼的小角落里吧!这样想想,果然真像在路边宣教呀!
       
  我想,几乎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把手伸向我这本书吧!不过,或许会有几个人能专心地读进去,说不定最后还因此开始读《圣经》呢!如果能够有一两位也就够了,我就是为了这样的人,而将此书献给世界。
       
  我想再说一次,这本《三浦绫子:〈新约〉告诉我的故事》是以相当平易简单的方式撰写。我既不是牧师、也不是老师,只不过是个每星期上教堂参加礼拜、听牧师讲道的普通信徒。因此,太过专门的东西我是不懂的。仅将皈依耶稣二十五年来,从牧长及长辈教友们那里听来的、从各种基督新教刊物及参考书中读到的,以及自己所想所感受到的写出来而已。换句话说,不过就是照本宣科、现学现卖罢了。
       
  话说回来,虽然气力微薄,我也相当努力,一边写、一边祈祷着希望本书能对《新约圣经》的入门者有所帮助。如果借由我这本贫乏的小书,能让人因此对《圣经》产生了亲切感,那将会是多么幸运的事呀!
       
  这本书是之前同由光文社出版之拙作《三浦绫子:〈旧约〉告诉我的故事》的姊妹书。《圣经》是由《新约》与《旧约》构成,因此我也希望这两本书被当成是同一部着作来读。
       
  另外,书中的章节长短并不平均。譬如:我花了特别长的篇幅描写〈马太福音〉;而后半段的书信也因为性质上的关系,就只有简单带过。在这里先知会大家一声。
       
  最后,我还要深深感谢于连载期间为我画插图的荻太郎老师、负责设计装帧的小西启介老师,以及帮了我许多忙的诸位。

三浦绫子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一日(写于河童书库出版之际)

图书试读

浪子回家了!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被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激赏为「短篇小说之极致」的〈路加福音〉第十五章第十一节以下的部分。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那小的向父亲说:父亲,请把我应得的一份家产给我罢!父亲遂把产业给他们分开了。
 
过了不多几天,小儿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来,就往远方去了。他在那里荒淫度日,耗费他的资财。当他把所有的都挥霍尽了以后,那地方正遇着大荒年,他便开始穷困起来。他去投靠一个当地的居民;那人打发他到自己的庄田上去放猪。他恨不能拿猪吃的豆荚来果腹,可是没有人给他。他反躬自问:我父亲有多少佣工,都口粮丰盛,我在这里反要饿死!我要起身到我父亲那里去,并且要给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你的一个佣工罢!
 
他便起身到他父亲那里去了。他离得还远的时候,他父亲就看见了他,动了怜悯的心,跑上前去,扑到他的脖子上,热情地亲吻他。儿子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了!父亲却吩咐自己的仆人说:你们快拿出上等的袍子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给他脚上穿上鞋,再把那只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应吃喝欢宴,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了;他们就欢宴起来。
 
那时,他的长子正在田地里,当他回来快到家的时候,听见有奏乐及歌舞的欢声,遂叫一个仆人过来,问他这是什么事。仆人向他说:你弟弟回来了,你父亲因为见他无恙归来,便为他宰了那只肥牛犊。长子就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遂出来劝解他。他回答父亲说:你看,这些年来我服事你,从未违背过你的命令,而你从未给过我一只小山羊,让我同我的朋友们欢宴;但你这个儿子同娼妓们耗尽了你的财产,他一回来,你倒为他宰了那只肥牛犊。
 
父亲给他说: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

在芥川龙之介之前,这段比喻早已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杰作了。正因为它有深厚的文学性,不管谁读,都心有所感。每当读到这段章节,总会叫我联想起一个故事来。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