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Radio 4 朗读选书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成功夺权后,俄罗斯并没有得到平静,人民也没有得到民主参政的权利。列宁用恐怖手段剷除异己,继承者史达林也不断清算政治敌人。二战中,俄罗斯有了团结一致对外战斗的理由,但战争结束后,在冷战结构中,人民又落入政治斗争的危机里。
共产党从来没有实现人民专政,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生命如同蚍蜉,不断被一波又一波的政治势力扫荡。即便到了当代,普京仍以新沙皇的形象,掌握大权。
作者曾为BBC驻俄特派员,苏东波期间正好在现场,目睹历史性转变的诸多关键时刻,也採访了多位当事人,除了延续上册历史文献的爬梳,更加入个人经历和观察,让读者更能感受俄罗斯历史的戏剧性转变,和带给人类政治文化的启示。
列宁―― 他答应让「一切权力归于苏维埃」,归于各地直接选举产生的工农代表大会。但事实是「列宁对自由的蔑视、他对己身信念的狂热、他对敌人的残酷,替他的事业带来了胜利。……俄罗斯起初心甘情愿、深信不疑追随了他 。然后她开始踉踉跄跄、回头张望、对在她面前延伸出去的道路倍感害怕。他带领她向前的铁腕抓得越来越紧。列宁抱持着像使徒般的信念,引导俄罗斯前行。当西方沉浸于自由之中,俄罗斯却日益陷入奴役。」(引自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
史达林―― 史达林的农业集体化政策要引进新的拖拉机,他说「为粮食斗争,就是为社会主义而斗争。」
但事实是,他强征粮食,出现了大饥荒:「一列火车上有名共产党员向我否认正在闹饥荒。于是我把自己吃剩的面包皮抛进一个痰盂罐。有名农民把它从里面捞出来,狼吞虎嚥地吃掉了。我接着把橘子皮丢进痰盂罐,那个农民又把它抓起来吞下去。那名共产党员便默不吭声了。」(引自记者雷恩・琼斯)
赫鲁雪夫―― 赫鲁雪夫要苏联各方面都赶上并超越美国,包括太空计画。太空船常在科学家还没有真正解决建造问题时,就被迫发射,导致太空人面临生死交关的机械意外。有次,升空的太空人向地面抱怨「这艘鬼船!我碰触的东西没有一样能够正常操作。」之后,总理和宇航员的妻子都来到了控制中心「他们进行了视频通话。总理在哭。太空人的妻子也过来与丈夫交谈了一会儿,到了最后坠毁的几分钟,他喊道:你们把我杀了!」(引自美国对苏联太空中心的监听)
布里兹涅夫―― 他当家时,又转回对文艺作品的箝制,作家只能写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诗人若不照做,就会被起诉 。
法官问道:「谁认证了你是一个诗人?是谁委派你成为诗人的?你可曾在专门传授这种技能的高等学校完成过相关课程?」
诗人:「我不认为我能够在高等学校把它学会。」
法官:「好吧,那么你是怎么学会的呢?」
诗人:「我觉得……那来自神意。」
叶尔钦—— 他曾经是追求民主化的先声。但他成功上任,实行经济自由化后,却引发灾难性的经济情势,财政赤字飙高,通货膨胀吞噬人民毕生积蓄,倒头来变成昔日战友的头号敌人。具象征性的事件是:代表民意的国会(诗人口中的「白色天鹅」),原本是叶尔钦坐镇保护的民主堡垒,几年后变成叶尔钦开砲轰击的镇压对象,该事件死了两百多人。
这位将俄罗斯「国会」以「白色天鹅」入诗的诗人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表示,那诗是他所写过「最好的烂诗」。诗人还说:「是啊,假如我依旧浪漫色彩十足地,甚至有些傻乎乎地,把俄罗斯国会大楼比拟成一只白天鹅──一只受伤的白天鹅──那么你干脆把我杀掉算了!那种讲法今天听起来愚蠢至极,然而它在当时却听起来非常完美。你晓得,那首诗就像火花一般,在一时之间宛如闪亮的星星,接着它跌落下去接触到地面之后就死灭了……」。
普京—— 他把自己描述成民主人士,但认为俄罗斯需要强大的国家,才能恢复秩序。
「民主的外包装都还存在(例如选举、议会、政党等等),其本质却截然不同。我们在俄罗斯案例中所面对的情况,并非许多人认为的民主「崩坏」,而是蓄意将民主体制使用为波坦金村(那个着名的样板村),借以遮掩传统风格的权力操作……。已经……稳固下来的那个政权,十分类似一九六○和一九七○年代拉丁美洲各国的「官僚威权主义」,特点有:个人化的权力、官僚化的社会、对公众参与的排斥……,以及特勤机关的积极角色(在拉丁美洲则是军方势力)。(引自莫斯科卡内基中心莉丽亚.谢夫佐娃)
得奖与推荐记录 ‧《俄罗斯一千年》含有许多必要成分,使之成为独领风骚的俄罗斯通俗历史撰着。本书带有口语叙述、个人经历,以及奇闻轶事的风格……研究仔细并且立论扎实。──《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一部生动活泼的叙事史。──奥兰多.菲格斯,《星期日泰晤士报》
‧西克史密斯有办法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资料。──《泰晤士报》
‧西克史密斯既具有批判性又积极深入。──《独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