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快逃!

韩非,快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
  • 悬疑
  • 推理
  • 古代
  • 权谋
  • 韩非
  • 法家
  • 智斗
  • 阴谋
  • 复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凄风夜雨的囚笼,一道黑影窜入,
  「快逃吧,韩非!再不逃就来不及了!」

  韩非蓬首垢面望向窗外清冷的月,不发一语,
  究竟韩非及其学说,将何去何从……
  
  春秋战国,兵燹连天,法家乘势而起,在诸国间佔有一席之地。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的行为倾向都是为着自己的利益,世上众人皆趋利避害;因此,国君唯有透过公正与强制性的「法」,责效与防奸的「术」,信赏必罚之「势」,以及综合三者灵活运用之「道」,才能发挥领导统御力,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然而,韩非为何要「快逃」?若韩非是现代人,他是否会沿用他的学说呢?在现代社会中,法家哲学还适用吗?此套人性管理真能成功吗?在作者轻松诙谐的文笔下,看韩非与各家人物对谈,层层剖析其思想内涵,以浅近生动的譬喻,思索活用于现代的可能,让读者轻松阅读、爱不释卷!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贤中


  学历:
  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

  经历:
  辅仁大学共同科副教授
  辅仁大学公共关系室主任
  中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东吴大学哲学系教授

  现任: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中国哲学学会理事长

  着作:
  《先秦名家「名实」思想探析》
  《墨学──理论与方法》
  《中国哲学概论》(中国认识论、中国逻辑)
  《公孙龙子有关认识问题之研究》
  《墨翟先生,请留步》
  《名家哲学研究》
  《墨翟与《墨子》》
  《墨子》

图书目录

哲学人的哲学事──序言
 
壹、韩非,快逃!   1
一、韩非生平   2
二、韩非与荀子谈人性   8
三、韩非评慎到、儒者,论任贤与任势   12
四、韩非与墨者的对谈──只有我杀人,没有人杀我   19
五、韩非与儒者谈「仁」   24
六、韩非与隐者谈道论法   28
 
贰、从故事说道理   35
一、法的故事   36
二、术的故事   47
三、势的故事   71
四、利害相争的故事   85
五、臣以事君、君以御臣的故事   99
六、待人处事的故事   109
 
参、韩非的人性管理   117
一、历史的发展是进步还是退步?   118
二、面临抉择,绝大多数的人会利人还是利己?   127
三、如何管理这一群利己之人?   134
四、立法的目的为何?又该如何立法?──法   144
五、对于管理阶层要如何管理?──术   151
六、管理者你凭什么管理?──势   163
七、谁赢得了相扑大赛?──道   171
 
肆、韩非思想的现代意义   177
一、韩非要是活在今天,他还会用他这套法家哲学吗?   178
二、现代社会还需要法家哲学吗?   187
三、如何运用法家哲学?   195
 

图书序言

序言
 
哲学人的哲学事
 
  Q遇见哲学的那天:
 
  那天是13岁的一天,国中一年级,揹着书包,在上学的路上,在心中自己问自己:我为什么要上学?我是谁?为什么活着?…我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绕了许多路,拐了许多弯,经过十年之后,这些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答案,但仍然无法令人满意。其实,我早就遇到了哲学,直到23岁进入大学才慢慢认识她。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面对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这宇宙万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万物何来、何往?人生何去、何从?自己的人生要如何开展?真正的兴趣是什么?该选读什么科系?该选择什么职业?寻找怎样的伴侣?…许多的问号不断浮现在人生的旅程中。
 
  记得三十多年前的我,对于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虽然当时读的是颇热门的电子工程,但我并不确定自己将来是不是要从事电子相关的行业。我常常会在报纸上「事求人」的小广告中,寻找自己将来可能投入的行业,可能会过的生活,但是一些想像的画面还是模煳不清。后来,发现如果我不能确定自己的真正兴趣,明确地知道「我是谁?」其他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在许多可能的答案中,比较合理的答案是:「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会思考许多问题,于是我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希望透过心理学的知识帮助我了解人、了解人的思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经由心理学的媒介,我才遇到了「哲学」。因为心理学是从哲学分出来的一门学问,其实不只心理学,许多自然、社会、人文的学科都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哲学可以说是「学问之母」。
 
  哲学对我而言,像一个永远离不开的初恋情人,遇见她就迷上她。她会告诉我许多问题的想法与答案,她也会问出一些其他学科不曾问过的问题。例如:政治、经济、教育、法律都与人的行为有关,但「人」是什么?许多学科都包含着各种不同的知识,但「知识」是什么?每一种学科的知识都自以为真,但「真」是什么?而这些问题,「哲学」都会从方方面面不同的角度告诉我。和「哲学」这个情人在一起,很难不打破砂锅问到底,就在这问来问去、问去问来的过程中她成了我的最爱。
 
  可是,「哲学」她虽然很会探问终极的问题,但是却很难给出令人完全满意的终极答案;她给出了古今中外大哲学家们的一些想法,但那些主张却又不是最后的定论。由于她曾号称「学问之母」,她有着既深又广的内涵,她的基本性格是理性、客观、又常常严格要求普遍、全面,因此在与她交往的前几年,我不是没有和她分手的念头,只是当我一开始动念「为什么」要分手时,不自觉地又投入她的怀抱,哲学就是有她那种说不出来的奇妙魅力。
 
  虽然许多不了解她的人,认为哲学是十分冷门的学问,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但是对我和一些喜欢思考的朋友而言,哲学才是我们生命中的「大热门」,只要活着,就离不开她。
 
  Q哲学对作者的意义:
 
  一片绿色的拼图,你不知道那是什么,一片红色的拼图,你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可是一些绿色与红色的拼图拼在一起,让你看出了那是红花绿叶,你就可以清楚地肯定那原本一片片红、绿拼图的功能与作用。当你继续把其他相关的拼图拼凑起来,你会发现这一簇红花绿叶竟然绽放在大楼的阳台上,都市丛林中的自然景观,这时你就会了解那原本一片片的红、绿拼图有什么意义。
 
  人生不也是如此,过去的坚持、现在的努力,都像一片片的拼图,若不相对于未来的目标、整体的人生,又怎能看出它的意义?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生活在人与物之间,若不能体会宇宙万物的整体究竟,又怎能看出人生目标、理想的价值?许多人活了一辈子,还搞不清楚为何而活,活着要作什么,煳里煳涂来到世间,吃喝拉撒一生,随着欲望起伏升降,再嚥下最后一口气。有些人不一样,他会锲而不舍寻找宇宙的真相、他会追根究底探问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目的。他好像拿着几片拼图,就开始尝试着拼凑宇宙人生的全貌,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生活经验的累积、各种知识的增加,他手中的拼图越来越多,拼凑出宇宙人生全貌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正是这一类的人。我们若只靠自己有限的经验,能拼出的图貌有限,我们若能借着哲学家他们智慧的累积,让我们看到他们对于相同哲学问题的不同解答,对于相同答案衍生出的不同提问,都会有助于我们去把握宇宙人生的究竟。
 
  人是追求意义的存在者,意义必须相对于整体的把握才能呈现。哲学是探索宇宙万物的根本究竟、人生整体意义的一门学问。对于整体把握的任何可能性都值得尝试,因为生命的奥秘、人生的意义、「知」的渴望,都与整体的把握相关,而「哲学」这追求真理的爱智之学,为我们提供了掌握真理的可能性。
 
  哲学浩瀚无涯,要从何处入手?或许可以从你自己曾经想过的问题入手,看看哲学家对这问题的主张如何。当然,也可以从较多人关心的哲学问题入手,听听哲学家们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为何。哲学鼓励人们有独立的思考,当你看过、听过、想过哲学家们的宏论之后,哲学思考的舞台就换你上场了!
 
  Q本书特别之处:
 
  看一场电影与听一人独白有什么不同?了解一位哲学家的思想,是读他的着作还是观察他与别人的对话?
 
  电影中有许多影像、有许多角色、有许多对话、也有许多剧情;观察人们的对话,其中有认同、有质疑、有挑战、有批判,可以呈现许许多多的观点,使思路更加开阔。我想大多数的人喜欢看电影,而不喜欢听独白;比较感兴趣的是听听有关主角思想的故事,再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因此,这本介绍韩非子哲学的书,首先是透过他与先秦哲学家们的对话,来展现韩非思想的特色。其次,根据《韩非子》书中的故事,分门别类地介绍他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以及其中的道理,由读者自己构作故事中的人物、场景、气氛,笔者再略为解读其中的寓意,让其中的道理,以故事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希望带给读者生动有趣的阅读经验与思考空间。第三,以口语的方式书写,向读者们介绍韩非思想整体性的理论架构以及应用方法,主要是针对韩非对于历史、人性的主张所衍生出的法治、术治、势治及道治思想,并将这些思想应用在管理上。最后,对韩非思想的现代意义进行反省。
 
  本书为何要以「韩非,快逃!」为名?「快逃!」是在一种紧急状况下的提醒,提醒韩非,有人要陷害他。从韩非生平事蹟来看,他的确被李斯陷害,短命而亡,如流星殒落。
 
  从韩非思想内容的影响力来看,韩非集法家之大成,所发挥的影响力巨大,成就了秦国的统一霸业,但是很快又被推翻。以法家为主导的思潮也就从历史舞台上退位,逃向儒皮法骨或阳儒阴法的隐密之处了。
 
  「韩非,快逃!」的语气是一个朋友对他的告诫,本书的写作方式之一,就包含着他和几位不同学派代表者的对话。他们谈到最后的共同处,都会劝韩非「快逃!」因为从各学派的观点来看,与韩非的思想都无法相容的。
 
  从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体系看「韩非,快逃!」是指出韩非的思想不容于儒家的仁义道德传统;因此,许多历代学者对法家思想多予否定,并被要求快快退场;至少表面如此,但表面之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日的我们要怎样看韩非的思想?那是变动环境中、人类互动下的求生之道?还是切割时空、扭曲人性的偏激思想?本书希望提供读者们一些不同的观察角度,从不一样的思想深度来了解韩非的思想。
 
  Q还有一些话要说:
 
  这本书的完成,要感谢三民书局编辑部同仁的催生,将「韩非子」纳入「哲学轻松读」系列中,从邀稿到完成,前后有两年多的时间,在我繁忙的教学、研究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构思、录音、撰写,其间有台湾大学哲研所博士班的冯凤仪同学,协助将录音档打成字稿,在此致谢!
 
  有人说,韩非的思想刻薄寡恩,最好不要碰它,免得受到坏的影响,自私自利,人性的黑暗面,诡诈、阴险、恶毒、兇狠的手段比比皆是,因而避之犹恐不及,不值得学习。实际的情形真是这个样子吗?待读者看完此书再做评断吧!
 
李贤中
于台湾大学哲学系
 

图书试读

壹、韩非,快逃!
 
一、韩非生平
 
韩非,满腔的抱负与理想,可惜怀才不遇、不被韩王所重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到齐国稷下学宫,拜荀子为师。荀子是儒家的大儒,他当时的地位就相当于现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在齐国稷下学宫,各国的知识份子都齐聚到他这个地方来,成百上千人在那个地方研究学问与治国方略。韩非的师兄李斯,比韩非早到稷下向荀子学习。
 
李斯在他家乡楚国上蔡,做个当差的,在他工作场所附近的厕所中,他观察到一些老鼠吃着肮脏的东西,当人或狗经过的时候就吓得躲起来,又瘦又干。可是李斯经过米仓时他发现到,仓库里面的老鼠,又肥又壮;在大仓库中也没有人或狗的骚扰。他看到这些景象之后,想想自己的处境,不禁悲从中来;他想到自己不就像厕所里的那些老鼠吗,又瘦又干、又穷又困,只能做一个小小公务员……后来没多久,他就下定决心,跑回家告别他的老母与妻小,一个人直奔到齐国稷下,拜荀子为师。
 
经过了一段时间,有这么一天,李斯突然间听到马蹄声,由远而近,他远眺窗外,见到一位翩翩美少年,那少年身穿白色的贵族服饰,骑乘于白马上,由一个马僮牵引着缓缓走进学宫大门。没想到学宫的祭酒荀子,居然还到门口去迎接他。李斯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是什么人物,居然连我们老师都亲自到门口来迎接他?」李斯心中正嘀咕着,只见那白马少年优雅地下了马,向荀子打躬作揖说道:「拜拜拜……拜拜拜,拜见老师。」哎呀,这个时候,李斯心里一阵舒坦,他不再那么嫉妒那白马少年了,因为「原来他不过是一个口吃、结巴的小子罢了。」李斯暗暗讥笑着。
 
没错,来者正是韩非,他的确是一个结巴的人,言谈口吃,讲话讲得不太清楚,可是他文章写得很好,是很有思想的一个韩国贵族公子,他见韩国积弱不振,听闻荀子在齐国收徒授课,于是他不辞路途遥远,到齐国来拜在荀子的门下,向荀子学习经世治国的大学问,当然,也就与李斯成了同门师兄弟,同窗数载。
 
匆匆几年过去,李斯学成之后离开了齐国,辗转任职于秦国,受到秦王的重用,就在那儿平步青云,升上高官;而韩非呢,学成了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不断地上书韩王,苦心劝韩王要怎么样厉精图治,怎么样才能让韩国富强起来,但上书始终石沉大海,未受重视。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