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暨行政法院裁判争点解析

刑事暨行政法院裁判争点解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 裁判解析
  • 法律实务
  • 案例分析
  • 司法实践
  • 争议焦点
  • 法学研究
  • 法院判决
  • 法律适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法学的研究必须与司法实务结合,让法律能够在司法实务适用中因疑义产生,问题发生,发掘争议所在,提出质疑与解决,才是有生命的法律,而法院裁判是司法实务纷争发生时所给予的交代,更是法律适用在民众生活时的纷争解决表现模式,本书是刑事与行政司法裁判研究专着,以当时社会瞩目,或是在法学研究上,具有意义的刑事法院与行政法院疑义的裁判,从司法实务工作者角度提出问题所在,并从实务、论理上予以研究剖析疑义,提出解决可行途径。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另一本主题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不提及您提到的《刑事暨行政法院裁判争点解析》的具体内容。 --- 《国际贸易法与争端解决机制:理论前沿与实践操作》 导论:全球化时代的贸易法律新格局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已成为塑造各国经济格局的核心力量。在这个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贸易规则的演进、贸易摩擦的频发,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挑战,对法律实践者、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本书《国际贸易法与争端解决机制:理论前沿与实践操作》(以下简称“本书”)立足于当代国际经济秩序的深刻变革,深入剖析了国际贸易法领域的最新发展、核心理论框架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我们聚焦于理解全球贸易体系的底层逻辑,并探讨如何在日益碎片化和政治化的贸易环境中,构建有效且公平的争议解决路径。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视角,超越单纯的规则罗列,探究规则背后的政策意图、法律解释的张力,以及如何在跨国商业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法律工具来管理风险与维护权益。 ---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法的基石与演变 本部分将对国际贸易法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梳理,并追踪其历史演变,重点关注当前形态下的主要法律支柱。 第一章: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的重塑与挑战 本章首先回顾了关贸总协定(GATT)到WTO的转型过程,并深入分析了“多边主义”在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面临的结构性危机。重点探讨了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原则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中的新解释困境。 特别关注的是,随着上诉机构(Appellate Body)职能的中断,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本书将详细阐述当前“临时仲裁安排”(AB-MPIA)的法律效力边界,以及各国在缺乏最终裁决机构时,如何处理已启动但悬而未决的争端。 第二章:区域贸易协定(RTAs/FTAs)的法律效力与冲突 在全球多边体系受阻的背景下,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如CPTPP, RCEP, USMCA)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章将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协定的法律结构差异,例如它们在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和环境条款上的侧重不同。 一个核心议题是RTAs与WTO规则之间的关系冲突(Rule Conflict)。本书将运用判例法分析,探讨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裁定区域协定中的特定条款是否违反了WTO的GATT/GATS义务。此外,区域协定中的“投资保护章节”(ISDS)的最新争议,如“合法预期”的界定,也将被纳入深入讨论。 第三章:贸易救济措施的精准适用与滥用防御 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是各国应对不公平竞争的主要工具。本章超越了基础的计算方法,重点探讨了“可得性”(Like Product Determination)的复杂性、公共利益考量在保障措施中的作用,以及“选择性适用”的合规风险。 对于反补贴调查,本节着重分析了非市场经济体(NME)的认定标准及其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的适用性变化。同时,本书将提供详尽的策略指南,指导企业如何准备应对贸易救济调查,并有效利用 WTO 争端解决程序对不当措施提出质疑。 --- 第二部分: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的前沿实践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它将国际贸易法的理论与全球范围内的实际争端解决实践相结合,关注不同仲裁体系的交叉与融合。 第四章:国际投资法(IIA)与贸易协定下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 ISDS是当代国际经济法中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本章首先梳理了双边投资协定(BITs)和包含投资保护条款的自贸协定(FTAs)的演变,重点分析了“征收”(Expropriation)的界定,包括直接征收与间接征收的界限,以及“公平和公正待遇”(FET)标准的司法化风险。 我们深入剖析了近年来投资仲裁庭对“公共监管权”(Police Powers Doctrine)的采纳趋势,以及东道国在环境、公共健康等领域进行必要监管时如何有效抗辩。本章还对比了传统ICSID仲裁与新兴的“多边投资法院”(MITC)提议的结构性差异。 第五章:国际商品贸易中的违约与风险转移 本章聚焦于实际的货物买卖合同,特别是涉及跨越不同法域的复杂交易。我们将细致解析《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解释差异,尤其是关于“根本性违约”和“宣告合同无效”的认定标准。 重点内容包括:Incoterms 2020 的法律意义与实践风险;在海运过程中,提单的转让效力与对货物所有权的影响;以及在信用证(L/C)交易中,银行审查单据的严格标准与“欺诈例外”的适用范围。本章为企业提供了处理跨境交付延误、质量瑕疵和支付争议的实用法律框架。 第六章:知识产权(IP)在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与执行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焦点。本书深入探讨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下的最低标准,并评估了其在应对新兴挑战(如专利流氓、数据本地化要求)方面的局限性。 本章还分析了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制度(Compulsory Licensing)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在不同国家间进行商标平行进口(Parallel Importation)所涉及的法律博弈。此外,本书还专门讨论了电子商务活动中,如何跨境执行数字版权和技术标准相关的侵权诉讼。 --- 第三部分:前沿议题与未来展望 本部分关注国际贸易法律界面临的结构性转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冲突热点。 第七章:技术壁垒与供应链的法律重塑 本书探讨了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和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SPS)如何从单纯的监管工具演变为地缘政治竞争的工具。重点剖析了“国家安全审查”在出口管制(如高科技芯片)和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法律适用边界。 我们分析了新兴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法律基础,探讨其是否构成对国民待遇原则的合法例外,以及企业应如何通过“绿色合规”来预先应对这些新型的贸易壁垒。 第八章:可持续性、劳工与环境标准的法律交织 现代贸易协定越来越强调环境和社会责任。本章评估了在国际贸易框架下,如何有效地强制执行劳工标准(如禁止强迫劳动)和环境义务,以及这些条款在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可诉性。 本书讨论了“供应链尽职调查法”在欧盟等地区的影响,以及这些国内立法如何向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投射法律管辖权,并可能引发WTO下的合规争议。 --- 结论:面向未来的法律导航 《国际贸易法与争端解决机制:理论前沿与实践操作》并非仅仅是对现有法律条文的汇编,它更是一份深度分析当前全球贸易法律动态的指南。本书的结构设计旨在引导读者从宏观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出发,逐步深入到微观的合同执行与争端解决策略,为所有涉足国际贸易的法律专业人士,提供一个清晰、实用且具有洞察力的分析工具。它强调的不是规则的静止,而是规则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动态适应与抗争。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刘邦绣


  学 历
  东海大学法律学研究所博士班
  中正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
  中兴大学历史学系

  经 历
  台湾省立新竹社会教育馆组长
  台湾新竹地方法院检察署检察官
  台湾台中地方法院检察署检察官
  法务部检察司调部办事检察官
  台湾台中地方法院法官
  法务行政执行署新竹行政执行处处长
  法务部行政执行署新竹分署分署长
  法务部行政执行署嘉义分署分署长
  法务部行政执行署台南分署分署长
  国立中正大学财经法律学系兼任讲师
  玄奘大学法律学系兼任讲师
  东海大学法律学系兼任讲师
  法官学院、司法官学院、国家文官学院专题讲座

图书目录

序 言

壹、检察官发监执行之受刑人得否声请提审
──台湾台中地方法院103年度提字第2号刑事裁定评析  

 一、声请提审之事实/1
 二、争 点/2
 三、法院裁定理由/2
 四、评 析/3
  (一)司法即时救济之提审/3
  (二)不应适用提审法范畴之症结/6
  (三)检察官指挥刑事裁判执行与经法院裁判而剥夺人身自由之关联性/10
 五、结 论/14

贰、侦查中诱导讯问证人之疑义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4019号判决探讨  

 一、本案事实及争点/17
 二、系争判决理由/19
 三、评 析/20
  (一)证人供述之评价/20
  (二)诱导讯问行不行/23
  (三)侦查中对证人合法诱导讯问的界线/25
 四、结 语/28

参、媒体过度报导犯罪新闻对刑事司法的影响
──以「Ma案」台湾台北地方法院101年度瞩诉字第1号判决、台湾台北地方法院检察署检察官101年度上字第208号上诉书来探讨  

 一、前 言/31
 二、「Ma案」起诉书、判决书及上诉书要旨/34
 三、新闻媒体对本案发生之报导情形与当时强势之民意观点/37
  (一)当时媒体报导之情形/37
  (二)当时强势之民意观点/40
 四、媒体报导对刑事司法程序影响之脉络与评析/43
  (一)对侦查程序之影响/43
  (二)对审判程序之影响/45
  (三)司法程序与媒体报导的纠结与挣脱/47
 五、新闻自由边界与刑事司法程序公正的反思/51
 六、结 语/56

肆、生死判决与教化矫正合理期待可能之纠葛
──从最高法院几则生死判决改判案例谈起 

 一、前情提要/63
 二、为何判生还是判死/66
 三、教化矫正合理期待可能性仍是雾里看花/68
 四、结 语/72

伍、论公、私法金钱债权之强制执行与毁损债权罪
──台湾彰化地方法院99年度简字第934号、台湾屏东地方法院97年度易字第105号刑事判决探讨

 一、系争判决要旨与问题疑义/77
  (一)判决要旨/77
  (二)问题意识/79
 二、金钱债权强制执行之模式/81
  (一)向法院声请强制执行/82
  (二)向行政执行处声请强制执行/85
  (三)公法、私法金钱债权执行程序之竞合/87
 三、刑法毁损债权罪之规范/90
  (一)毁损债权罪之行为主体/92
  (二)毁损债权罪之时限性/97
  (三)毁损债权罪之行为客体/99
  (一)毁损债权罪之行为/101
 四、公法金钱债权强制执行为刑法毁损债权罪之保护客体──代结论/104

陆、开发金併购金鼎证券过程中「违反公开收购」环华证券之刑案责任分析
──台湾高等法院99年度金上重诉字第61号刑事判决探讨  

 一、前言──经过背景/109
 二、本案事实/114
 三、本案争点/117
 四、判决之理由/119
 五、探 讨/123
  (一)我国公开收购制度之立法背景与沿革/123
  (二)我国强制公开收购制度之意义/128
  (三)案例分析/130
 六、结语──违反强制公开收购制度课以刑罚之妥当性/132

柒、数罪併罚与声请易服社会劳动之刑事执行关系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218号、99年度台抗字第496号裁定之探讨  

 一、系争裁定要旨及疑议/137
  (一)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496号裁定要旨/137
  (二)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218号裁定要旨/139
  (三)系争案件裁定之争议与疑问/140
 二、易科罚金、易服社会劳动刑之宣告与执行程序/142
 三、数罪併罚与易刑处分/151
 四、现行得易刑处分及不得易刑处分之数罪併罚执行模式之检讨/157
 五、结 语/165

捌、健保就医资料之个资保护与合理利用之调和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102年度诉字第36号判决探讨  

 一、事实背景/175
 二、案例事实/180
 三、争点及所涉法律/181
 四、判决理由/182
 五、评析与建议/183
  (一)个资保护或利用之优先与调和/183
  (二)个资匿名化利用之判定基准/185
  (三)建 议/188

玖、军费生违反义务与应遵行事项时之赔偿责任
──最高行政法院100年度判字第998号判决探讨  

 一、系争判决要旨及问题/193
  (一)判决事实/193
  (二)判决要旨/194
  (三)问题与疑问/194
 二、军费生与军校之法律关系/196
  (一)行政契约关系之确立/196
  (二)行政契约成立之内容/201
 三、军费生应负赔偿责任之依据及内容/203
 四、请求军费生赔偿之程序/207
  (一)通知该军费生自动履行/208
  (二)依行政诉讼法提起公法上给付诉讼/210
 五、请求军费生赔偿之时效/211
 六、强制执行军费生赔偿义务之程序──代结论/214

拾、论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强制执行时之担保人责任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100年度诉字第139号之探讨  

 一、裁判要旨与问题/253
  (一)系争判决要旨/253
  (二)问题与疑义/254
 二、行政执行法担保书状之性质/257
 三、行政执行法上担保人之意义/261
 四、行政执行法担保书状之成立要件/265
 五、对担保人强制执行之依据与范围──代结论/268

拾壹、我国施用毒品刑事政策採行医疗或刑罚的再探讨
──毒品危害防制条例第24条之新动向  

 一、我国施用毒品问题现况意识/275
  (一)毒品刑事政策上法律与历史的问题/275
  (二)目前国内施用毒品犯罪现况/278
 二、我国施用毒品问题在刑事司法与公共卫生的交错矛盾/281
  (一)施用毒品者在「治疗胜于处罚」原则倾斜/281
  (二)施用毒品者在「医疗先于司法」原则摆盪/283
  (三)在医疗与司法、处罚交错间的矛盾/286
 三、管制施用毒品问题的前瞻方案──司法退却施用毒品的范畴,改採医疗观点措施/288
  (一)禁绝毒品使用与务实的医疗方案/288
  (二)施用毒品行为只是病而不是罪/290
  (三)司法退却施用毒品的范畴/292
 四、结论──施用毒品除罪化以治疗代替处罚/293
  (一)施用毒品行为并无被害者亦无直接法益被侵害/293
  (二)施用毒品入罪化难以达到毒品禁绝之目的/294
  (三)选择正确的除罪化道路解决施用毒品问题/296

图书序言



  这本书是我对刑事与行政法院疑义裁判的研究心得,以当时社会瞩目,或是在法学研究上,具有意义的刑事法院与行政法院疑义的裁判,从司法实务工作者角度提出问题所在,并从实务、论理上予以研究剖析疑义,提出解决可行途径。

  我担任司法实务工作以来,历任检察官、法官及行政执行署分署长,办理过侦查、公诉、审判、刑事执行及强制执行的司法工作,在从事侦、审及执行实务工作中,我乐在工作,发掘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工作之余也不断进修,企盼成长与追寻自我的人生定位。人生,拚得一生憔悴待春归,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安乐的窝巢。在祖宗积德下,此生甚幸担任司法官,不种一壠田,仓中有余粟,不採一枝桑,箱中有余服,樽中不乏酒,篱下仍多菊,是物皆有余,非心无所欲,吟君未贫作,同歌知足曲,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

  此书既成,以志我人生寒灯相对记畴昔。

刘邦绣  谨识
记于2016年1月在台南府城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关于台湾司法实践的书,我不得不感叹,法律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作者以一种非常务实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刑事与行政诉讼中常见的争议点,但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停留在纯粹的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具体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证据意识”的强调,这在台湾的司法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案件的胜败并非取决于法律条文的解读,而是取决于证据的呈现和说服力。作者详细分析了各种证据类型的利弊,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这对法律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此外,书中对于“程序正义”的探讨也让我深受启发。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程序的公正性,确保每个当事人都能获得公平的对待。这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法律教科书,而是一本能够引发我们对司法制度深入思考的著作。它让我对台湾的司法环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法律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这本书适合法律学生、律师、法官以及所有对台湾司法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类似的法律书籍太多了,而且很多都过于理论化,与实际操作脱节。然而,读完之后,我却被作者的深度和广度所折服。这本书不仅仅涵盖了刑事和行政诉讼中的常见争点,还涉及到了许多新兴的法律问题,例如网络犯罪、环境保护等。作者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指导意义。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法律解释”的探讨。在台湾的司法实践中,法律解释往往是案件的关键。作者详细分析了各种法律解释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释方法。这种对于法律解释的重视,体现了作者对于法律的敬畏之心。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注重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者在分析案例时,会鼓励读者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作者的结论。这种鼓励独立思考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适合法律专业人士、研究生以及对法律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一套现成的答案,而在于它激发了我们对于法律的思考。作者并没有试图将法律问题简单化,而是将它们置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他强调,法律并非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司法创新”的呼吁。在面对新的社会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法律条文,而需要进行司法创新,创造出新的法律规则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了司法创新的可能性,以及司法创新所面临的挑战。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者不仅会介绍最新的法律理论,还会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本质。这本书适合法律学者、法律从业者以及所有对法律的未来充满期待的读者。它让我对台湾的司法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法律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跳脱了传统法律书籍那种枯燥乏味的风格,而是以一种近乎对话的方式,与读者探讨了刑事暨行政诉讼中的种种难题。作者的文笔流畅自然,用词精准,即使是对法律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其中的含义。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案例时,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不仅会指出判决的正确之处,也会毫不避讳地指出其可能存在的不足。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让我对作者的专业素养深信不疑。书中对于“比例原则”的运用,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在行政处罚的适用中,比例原则至关重要,它要求处罚的程度必须与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相适应。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比例原则的具体内涵,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正确运用比例原则。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法律书籍,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法律思维能力的工具书。它让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何运用法律条文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想要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在与我促膝长谈,分享他多年来在司法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问题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量刑原则”的解读。在刑事案件中,量刑往往是决定被告人命运的关键。作者详细分析了各种量刑原则,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正确运用量刑原则。他强调,量刑不仅要考虑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还要考虑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犯罪动机等因素。这种综合考量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尊重。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注重案例的分析。作者选取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法律条文。这本书适合法律从业者、法律爱好者以及所有对司法公正感兴趣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