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合约法主要词汇

两岸三地合约法主要词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合约法
  • 两岸三地
  • 法律词汇
  • 法律
  • 商法
  • 民法
  • 法律参考
  • 法律学习
  • 法律工具书
  • 词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合约法」是法律系统的基础,在现代法治社会尤为重要。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近年交往频繁,虽然三地同属华人地区,但採用不同之法律制度;本书检视三地合约法词汇翻译及法理上之异同,在不同段落加插三地案例、文书例句等,理论实践互相补足,期望为读者提供基础的法律知识。
 
  本书按合约构成、内容及效力等范畴分立五篇,剖析多个重要词汇在中港台三地的法律意义。每篇文章先讲述词汇之普通法概念,再探讨中国与台湾法的定义和解释。分析扼要清晰,涵盖三地法例,及32个英国等地之普通法案例,相信可使读者全面理解两岸三地合约法之核心概念。
《宋代园林建筑艺术赏析:从文献到实景的跨时空对话》 图书简介 本书并非探讨现代法律概念或跨区域商业契约的著作,而是深入挖掘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文化艺术领域——宋代园林建筑。这是一部融合了历史考据、美学分析、建筑学研究与文学评论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立体、可感知的宋代园林世界。 第一部分:时代背景与思想基石 要理解宋代园林艺术的成就,必须首先审视其所处的时代土壤。本书开篇即详细梳理了北宋与南宋时期在政治、经济、哲学思潮上的重要转型。 一、哲学与美学思潮的交汇: 宋代,特别是理学的兴起,对“天人合一”的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不再是单纯的帝王享乐之所或贵族炫耀之物,而逐渐演变为士大夫体悟宇宙哲理、涵养心性的“可游、可居、可观”的精神空间。我们深入探讨了周敦颐的“水之方正,山之方圆”如何转化为园林布局中的理性与情感的平衡,以及禅宗思想对空间虚实处理的影响。 二、城市化进程与园林需求的递增: 随着商业繁荣和人口向开封、杭州等大都市的集中,城市空间日益紧张。这反而催生了对精致、内向型私家园林的强烈需求。本书通过分析城市规划史料,揭示了高密度城市背景下,园林如何通过叠山理水、曲径通幽的手法,创造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无限意境。 第二部分:建筑与造园技艺的精微解析 本书的核心部分,聚焦于宋代园林在技术和设计层面的突破与创新,这些技术在后世园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叠山理水:宋代园林的灵魂: 宋代赏石之风盛行,对太湖石的偏爱达到了顶峰。我们详尽分析了宋徽宗时期(宣和年间)“艮岳”的营造理念——如何利用人工手段模拟自然山川的壮阔与险峻。通过对《营造法式》中相关记载的解读,结合对现有遗迹(如杭州的西湖局部调整)的对比研究,本书重建了宋人堆山的技术规范,包括石材的选择、堆叠的层次感以及水系循环的构建。 二、建筑元素与空间的渗透: 宋代园林建筑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开放性”与“流动性”。 轩、亭、榭的演变: 对比唐代建筑的体量感,宋代的轩、亭、榭更加轻盈、精巧。我们重点分析了“水榭”的设计,它如何通过架空结构,模糊了建筑内部与外部水景的界限,使观赏者产生“浮于水上”的错觉。 窗棂与透景: 独特的漏窗图案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控制视线、引导流线的工具。本书提供了大量宋代壁画、出土瓷器上描绘的窗格样式,并论证了它们如何服务于“借景”的艺术手法。 三、植物配置与季节意境: 宋代园林极度重视植物的象征意义和季节变化。区别于前代的粗放式种植,宋人更注重花木的品格与气韵。例如,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推崇如何具体体现在园林中的局部景观配置上,以及如何通过花卉的有序更迭,实现四季皆有可赏的园林效果。 第三部分:文学记载与实例考证 为了弥补实物遗存的稀缺性,本书大量征引了宋代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严谨的相互印证。 一、文人笔下的园林意象: 深入剖析了苏轼、欧阳修、范成大等人的诗词、笔记(如《梦粱录》、《武林旧事》)中对私家园林和皇家苑囿的描绘。这些文献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空间叙事,还原了园林中亭台的命名、匾额的寓意以及宴饮活动的场景。 二、对存世遗迹的“宋韵”溯源: 虽然完整的宋代园林几近绝迹,但本书通过对现存杭州西湖局部景观的年代考证、对特定石刻的分析,以及对北方辽金故地部分遗址的比较研究,尝试勾勒出那些已经消逝的园林风貌的残影。我们尤其关注了宋人对水体边界的处理方式,即如何使人工湖泊与天然湖泊的界限变得模糊,以达成“野趣”的追求。 四、宋代园林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部分,本书探讨了宋代园林所确立的审美标准和技术范式,如何深刻影响了明清时期的江南园林(如苏州园林),并最终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成熟体系。宋代,是审美情趣从“大成”走向“精微”的关键转折点。 结论: 《宋代园林建筑艺术赏析》是一部试图跨越历史的鸿沟,用现代的视角和严谨的学术态度,重构一个逝去的美学时代的志在之作。它不仅是对建筑史爱好者的深度指南,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深刻探究。本书致力于再现宋人那份在有限空间中追求无限精神自由的艺术境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可欣


  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及硕士,澳洲昆士兰大学博士,工作期间曾进修英国法律。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任教中英翻译。近年主要研究范畴为法律翻译及法律词汇、专业翻译及理论、翻译教学、欧化语法等,曾在香港及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 .................................................................................... vii
专业推荐 ..................................................................................... ix
前言 ............................................................................................ xi

合约法主要词汇

01... Contract  合约/合同/契约 ............................................. 3
一、 「合约」、「合同」及「契约」之由来 ....................... 3
二、 现代法学合约观念 ...................................................... 5
三、 中港台合约概念异同 ................................................... 5
Ä 合约要素.................................................................. 6
Ä 违约归责原则 .......................................................... 9
Ä 违约补救方法 ........................................................ 10
Ä 其他方面 ............................................................... 10
四、结语 .......................................................................... 11

02.... Offer  要约 ..................................................................... 15
一、 要约种类 .................................................................. 15
二、 要约生效时间 ........................................................... 18
三、 要约失效因素 ........................................................... 19
Ä 香港:「撤销」(Revocation) 要约 ......................... 19
Ä 大陆:「撤回」及「撤销」要约 ............................ 20
Ä 台湾:「撤回」及「撤销」要约 ............................ 20
Ä 其他要约失效之因素 ............................................. 21

03... Acceptance  承约/承诺/承诺 ...................................... 25
一、 承约资格及意向 ........................................................ 26
二、 承约与要约内容一致 ................................................. 27
三、 承约期限 .................................................................. 28
Ä 承约期限之起算 .................................................... 28
Ä 承约之通知方式:一般原则 .................................. 29
Ä 承约之通知方式:例外情况 ................................... 30
Ä 承约之通知方式:电子方式承约 ............................ 32
Ä 迟到之承诺 ........................................................... 33
四、 撤回承约 .................................................................. 34

04... Intention  意向/意思/意思 ........................................... 37
一、 缔约意向 .................................................................. 37
二、 真实意向 .................................................................. 39

05... Capacity  行为能力 ......................................................... 43
一、 自然人 ...................................................................... 43
Ä 香港法 .................................................................. 43
l 未成年人及幼年人 ............................................. 44
l. 醉酒及精神错乱 ................................................ 45
l. 必需品购买规定 ................................................ 46
Ä 中国大陆法 ........................................................... 46       
Ä 台湾法 .................................................................. 47
二、 法人 ......................................................................... 47

06... Express and Implied Terms
明订条款、隐含条款/明示条款、默示条款 ..................... 51
一、 「隐含条款制度」 与 「合同补充解释漏洞制度」 ... 51
Ä 背景及原则 ........................................................... 51
Ä 中港台制度异同 .................................................... 54
二、 三地法律条文 ........................................................... 55

07.... Exemption Clause  免责条款 .......................................... 59
一、 整体适用范围 ........................................................... 60
二、 签订情况 .................................................................. 60
三、 解释原则 .................................................................. 62
四、 免责事由 .................................................................. 64

08... Force Majeure  不可抗力 ............................................... 69
一、 法学理论层面 ........................................................... 70
二、 实际应用层面 ........................................................... 71
三、 三地法律条文 ........................................................... 73

09... Frustration  受挫失效/合同落空/受挫失效、挫折 ........ 77
一、 受挫失效 .................................................................. 77
二、 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 ................................................. 79
Ä 中国大陆法 ........................................................... 80
Ä 台湾法 .................................................................. 81
三、 两大法系原则总结 .................................................... 81

10.... Misrepresentation
失实陈述/虚假陈述/虚伪陈述、不实陈述 ..................... 85
一、 普通法原则 ............................................................... 85
二、 中港台比较 ............................................................... 87

11...... Mistake  错误/错误、重大误解/错误 ........................... 91
一、 否定意向一致错误 .................................................... 91
二、 不否定协议错误 ........................................................ 92
Ä 合约标的事项错误 ................................................. 93
Ä 拥有权错误 ........................................................... 93
三、 中国大陆法与台湾法 ................................................. 93
四、 两大法系原则总结 .................................................... 94

12..... Duress  胁迫 .................................................................. 99
一、 一般原则 .................................................................. 99
二、 中港台比较 ............................................................. 100
三、三地法律条文 .......................................................... 101

13..... Fraud  欺诈 .................................................................. 105
一、 中港台法律原则 ...................................................... 105
二、 三地法律条文 ......................................................... 107

14.... Illegality  不合法、违法/违法、非法/不法、非法 ....... 111
一、 法例及案例 ............................................................. 111
Ä 违反法例 ............................................................. 111
Ä 有损社会公共利益 ............................................... 113
二、 违法合约效力 ......................................................... 114
三、 不当得利 ................................................................ 116

15..... Damages  损害赔偿 ..................................................... 121
一、 整体理论原则 ......................................................... 121
二、 措施排序及索偿性质 ............................................... 123
三、 三地法律条文 ......................................................... 125

16.... Specific Performance  强制履行/强制履行/强制执行 129
一、 英国普通法早期历史 ............................................... 129
二、 一般适用情况 ......................................................... 130
三、 不适用情况 ............................................................. 131
Ä 无法实施、枉费精力 (Impossibility and Futility) .... 131
Ä 难以监管 (Difficulties in Supervision) .................... 132
Ä 个人服务合约 (Contracts of Personal Service) ...... 132
Ä 懈怠延误 (Laches and Delay) ............................... 133
Ä 不符衡平法对请求人要求 .................................... 134

英汉词汇对照表 ................................................................... 137
词汇索引─笔划序 ................................................................... 237
英文词汇索引 .......................................................................... 243
词汇索引─汉语拼音序 ............................................................ 246
合约法案例索引       252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两岸三地合约法主要词汇》,我最大的感受是,法律的专业术语真的是一门大学问。以前总觉得法律条文晦涩难懂,现在才发现,很多时候问题不在条文本身,而在于对专业术语理解的偏差。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翻译词汇,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词汇背后的法律思想和文化背景。比如,它在解释“要约”这个概念时,详细分析了台湾、大陆、香港在要约的定义、生效、撤销等方面的不同规定,并结合了相关的判例,让我对这三个地区的合同法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即使是法律小白也能轻松理解。我之前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经常需要起草和审查英文合同,但对于一些法律术语的翻译总是感到困惑。这本书正好弥补了我的不足,让我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合同条款,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小小的不足之处,比如在解释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时,可能会有些过于简化,需要读者自己去查阅相关的法律文献进行补充。但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两岸三地合约法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

这本《两岸三地合约法主要词汇》啊,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的。毕竟我本身是学法律的,对一些基本概念倒也算熟悉,但现实工作里,尤其是跟大陆、香港的律师或客户打交道的时候,总觉得有些词语的理解和用法不太一样,容易产生误解。这本书的编排方式挺特别的,不是那种传统的照本宣科,而是把词汇按照主题分类,然后详细解释了在不同法域下的含义差异。举个例子,像“善意”这个概念,台湾的民法强调的是“诚信”原则,而大陆那边则更注重“合理期待”,虽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交易安全,但具体操作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本书把这些细微的差别都点出来了,而且还配上了实际案例,让我感觉不是在背书,而是在学习如何真正运用法律。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约定相对性”时,对比了三地对于合同解释原则的不同,这对于我处理跨境合同纠纷真的很有帮助。唯一觉得稍微可惜的是,书里的案例数量还可以再多一些,这样更能帮助读者理解词汇的实际应用。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需要经常接触两岸三地法律事务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拥有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精简版的两岸三地合同法“扫盲”课程。我本身是学中文的,对法律专业术语一直不太敏感,之前在工作中遇到合同问题,总是感觉词不达意,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本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我的困扰。它把两岸三地常用的合同法术语,按照类别进行了整理,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了每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更重要的是,它还详细地对比了三地在相同概念上的差异,让我对不同法域的法律体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比如,它在解释“违约”这个概念时,对比了台湾民法、大陆合同法以及香港普通法在违约责任承担方式上的不同,让我对如何避免合同纠纷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注重实用性,每个词汇后面都配有相关的例句,方便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合同条款范本,可以作为参考。虽然这本书不能完全取代专业的法律咨询,但对于想要了解两岸三地合同法基本知识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如果能再增加一些关于合同谈判技巧的内容,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有点超出我的预期。我本身是学商科的,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只是因为工作需要,偶尔会接触到一些合同相关的事务。之前一直觉得合约法就是一些枯燥的条文,很难理解。但读了这本《两岸三地合约法主要词汇》之后,我发现合约法其实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法律,更是一种商业逻辑和风险管理。这本书的编者很聪明,没有把重点放在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上,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比较上。它把台湾、大陆、香港在合约法上的差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它在解释“不可抗力”这个概念时,对比了三地对于不可抗力的认定标准和责任承担方式的不同,让我对如何规避合同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用心,每个词汇都有清晰的定义、解释、例句和比较,方便读者快速查找和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词汇后面都附上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判例,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词汇的法律渊源。虽然这本书不能代替专业的法律咨询,但对于想要了解合约法基本知识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的书名所暗示的范围。《两岸三地合约法主要词汇》不仅仅是一本词汇书,更像是一部精炼的两岸三地合同法比较研究报告。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词汇,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法域在合同法背后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例如,在讨论“过失”这个概念时,作者细致地分析了台湾民法、大陆合同法以及香港普通法在认定过失时的标准和考量因素,并指出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合同责任认定的结果截然不同。这种比较分析的角度,对于从事跨境贸易或投资的专业人士来说,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一些“模糊地带”的讨论,比如“诚实信用原则”在不同法域下的具体表现,以及“格式合同”的有效性认定等。这些问题往往是实践中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而作者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当然,这本书的篇幅毕竟有限,对于一些非常专业的法律问题,可能无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但作为一本入门级的参考书,它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我强烈建议所有从事法律相关工作,或者需要与两岸三地进行商业往来的朋友,都应该认真阅读这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