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古香,袋袋香传
红包包多少,不如送礼送得好
诚心手绘紫禁城,看出心意的真诚
一袋传一代
世纪往返谁还在?
留得此书──我们的爱
多年以后,或许这世上不再有我
世间的动线可能变了
错过许多际遇
假如我活在这时代
会不会比较好?
吹起数页的风
都散了;书也散了
还好我这一袋
为他们买了最好的时机
二○一一年,何鸿毅家族基金支持由赵广超先生领导的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参与研发《故宫100》百集纪录片,并于二○一二年大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
《紫禁城100》讲述紫禁城一百个关于建筑空间、宫廷生活等故事,成功把中华文化的普遍意义,带给广大的海内外观众。
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即一四○年建成。至今将近六百年历史。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生活和行使国家最高权力。一九一一年清帝逊位,一九一三年古物陈列所在紫禁城外朝筹建,一九二四年溥仪出宫,一九二五年故宫博物院成立。这其中的历史沧桑,见证了中华文明如何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
紫禁城(故宫)这个空间内建筑的变化,其功能的演变,以及建筑背后的思想、设计、艺术、功能等方面的因素,都在作者的关注范围之内。书中图片,全部是作者团队绘制,精彩呈现故宫每一个元素美妙的细节之处。大到全景的地图,小到瓷器上的一个纹理,无不在生花妙笔下活灵活现,精彩动人。图片与文字结合,从肌理到内核,从纹样到思想,一一深入剖析,细节呈现。
紫禁城(故宫)不仅是空间,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地方。这里有前朝事,宫院事,花园事,心灵故事等等,事事非同寻常。人在空间内居住,也受空间的约束,这里上演的既有帝王豪情,也有无奈辛酸,把一个文化中的活力、可能性和自身弱点,通过这些人物折射出来,引人深思。
此书内容不止如此,呈现的也不仅是紫禁城(故宫)的一百个细节,而是涉及方方面面,并且对文化的思考贯穿其中。正如作者所说:「历史给我们留下这座六百年前的天下和宇宙的中心,明月清风,与我们一起见证这悠长的文化如何无有间断。」文化的基因嵌入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之中,在有意无意之间,都会表露出来。而通过这本书,我们更能明白紫禁城(故宫)的基因,传统文化的基因,看到文化如何不间断地成长,看到故宫以及每一个人,如何更好地走向未来,走向下一个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