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的后半生:找到真实的第一夫人

宋美龄的后半生:找到真实的第一夫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台湾的家事、国事、天下事
身居蒋、宋两大家族的大家长

  宋美龄,蒋中正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政府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都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书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

  致力外交,抑制逆流 
  家庭角色,甘苦与共
  隐居美国,心系台湾
 
  本书认为,迁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
 
  一、外交方面,她是蒋中正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顿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待时机成熟,她即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二十世纪六○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
 
  二、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政府迁居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
 
  三、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迁居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

  本书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中正、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

本书特色

  ★充分利用国史馆档案资料,也採纳许多外文资料和研究,搜罗广泛,内容扎实。
  ★详尽介绍宋美龄在美国的外交活动,借此可更了解蒋中正对外政策,对研究台湾外交提供诸多助益。
  ★原文四十多万字,经审订后精简为21万字精华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吕晶


  女,江苏无钖人,1976年生。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先后在《民国档案》、《南京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编纂出版《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南京大屠杀真相》及多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等。

审订者简介

蒋永敬


  民国史专家,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硕士。原籍安徽,1949 年定居台湾。自1957 年开始,任职国民党党史会二十一年,1978 年转任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1992 年届龄退休后,仍继续民国史的研究。并有多篇论文发表。

  重要着作有:《鲍罗廷与武汉政权》、《胡志明在中国》、《民国胡展堂先生汉民年谱》、《中国思想家—孙中山》、《抗战史论》、《百年老店国民党沧桑史》、《国民党兴衰史》、《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孙中山与胡志明》、《蒋中正与国共和战(1945-1949)》(与刘维开合着)。

图书目录

蒋序
绪言

第一章 致力外交抑制逆流
第一节 积蓄中美外交助力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

第二章 领导妇运服务军民
第一节 发起妇运稳定大局
第二节 妇运重心动员菁英
第三节 妇联会的运作和成就

第三章  宗教信仰福利事业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融合
第二节 医疗事业:创办振兴复健中心
第三节 教育事业:创办华兴学校

第四章 家庭角色伦理传统
第一节 传统家族的长者
第二节 与蒋经国的关系
第三节 蒋宋两家利益的平衡

第五章 隐居美国关怀历史
第一节 见证历史诠释历史
第二节 「我将再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附录:宋美龄研究的概况和文献
参考资料文献和书目
后记

图书序言

第二章  领导妇运服务军民

妇女运动是宋美龄介入中国政治生活的起点,也是其发挥政治影响力的重要依 据。在大陆期间,宋美龄在中国妇女运动上做得风起云涌,不仅是中国妇女运动名义上的领导者,也是实质上的推动者。在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 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也正借此运动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摇。

第一节  发起妇运稳定大局

1950 年宋美龄自美返台之初,面对的是「在大陆政治、军事的双重攻势下,台湾如汹涌波浪中的漏船,随时有倾覆危险」的局面。岛内局势混乱不堪,大量溃败来台的军 民生计难以保障,物质奇缺,通货膨胀。同时,由于过去「二二八」事件,台湾人民对国民政府充满敌意,省籍矛盾严重。因此,维持迁徙与逃难至台的近200万 大陆公教军民及600万台湾居民的稳定,是国民政府的当务之急,亦是宋美龄用以支持蒋中正的首要工作。

于是,宋美龄在1950年上半年便着手进行妇女劳军与组织妇女。也是宋美龄以「第一夫人」身份参与妇女反共事业大道。

1949年,陆续由大陆退至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及外缘诸岛的国民政府军队约为60万人,严重缺少弹药、粮食、衣物。对岸的中共军队集结福建沿海一带,时刻准备渡海进攻台湾。国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失败情绪笼罩全岛。

1950年3月1日,蒋中正复行总统视事后,于13日在革命实践研究所发表了题为〈复职的目的与使命〉的演说,表示「一年整训,两年反攻,扫荡共匪,三年成功。」达成「复兴中华民国的目的。」

因 此,宋美龄自1950年1月开始,便密集开展劳军工作。21日,即与台北妇女界至国防医学院、海陆空军总医院慰问住院伤患并赠送慰劳品。2月6日,飞赴金 门劳军。8日,赴基隆陆军医院慰问伤患将士。12日,开始环岛劳军旅行。分别至台中、嘉义、高雄、屏东等地医院慰问伤患官兵。短短一个月,跑遍了全岛的主 要医院和军事基地。

紧接着,为解决官兵缺乏衣裤的困难,宋美龄发动征衣缝制工作,宣导「各界妇女为国效力,努力缝制衬衣裤」,为 此,1950年4月25日,妇联会于长沙街一段二十七号总会会址成立缝衣工厂,由国大代表沈慧莲、常委陈纪彝和郭佩云共同负责主持,并商请「政府转饬所属 机关学校男女公务员学生及国民普遍捐募每人一套。」而该会委员除每人捐衬衣裤一套,捐工十套外,并制定名单,分四组轮流到会工厂缝制。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