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法(二版)

国际税法(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际税法
  • 跨境税收
  • 税收筹划
  • 国际贸易
  • 税务
  • 法律
  • 二版
  • 税法
  • 企业税务
  • 税务合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探讨国际税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各项重要问题,并对于国际租税协定之规定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日本及德国学说见解,并参酌OECD租税协定范本註释,对于国际税法问题进行解析,以供学术研究及实务上参考,可作为大学讲授国际税法之教科书。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税收:挑战、机遇与前沿实践》 图书简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跨国公司的活动边界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国界限制。企业利润的流动性、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共同构筑了一个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国际税收新格局。《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税收:挑战、机遇与前沿实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部深度分析和前沿探索的专业著作。本书旨在为税务专业人士、跨国企业高管、政策制定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操价值的国际税收知识体系与应对策略。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当前国际税收热点问题的精准把握和前瞻性论述。它并非对既有税法的简单罗列,而是着眼于全球税制改革的宏大叙事,深入剖析了各国为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所采取的行动及其对全球税收秩序的深远影响。 第一部分:国际税收基础与治理框架的重塑 本部分首先对国际税收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税收管辖权、居民管辖权与来源地管辖权的边界划定,以及协定税收抵免制度的精髓。随后,将焦点转向全球税收治理体系的结构性变革。重点阐述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导的BEPS行动计划的演进历程,从最初的15项行动到如今更为复杂的“双支柱方案”的全面推进。我们详细解读了“支柱一”(Pillar One)中关于重新分配剩余利润的全球反盗版规则(Global Anti-Base Erosion,即GloBE规则)的设计逻辑和计算框架,分析了数字经济下,传统常设机构(PE)认定标准面临的瓦解与重构。此外,本书还对联合国(UN)在国际税收规则制定中的作用及其提出的替代性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力求展现全球税收规则制定的多元视角。 第二部分:数字经济下的税收难题与解决方案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当代国际税收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本书用相当篇幅探讨了如何对高度依赖无形资产、用户数据和网络效应的数字平台企业进行有效征税。我们不仅分析了各国为征收“数字服务税”(DSTs)所做的尝试及其引发的贸易摩擦,更深入剖析了GloBE规则,特别是“支柱二”中的最低有效税率(Inclusive Framework on BEPS Pillar Two)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跨国企业的全球税务负担。书中详细拆解了合格国内最低补足税(Qualified Domestic Minimum Top-up Tax, QDMTT)的实施细节、收入确认的复杂性、以及所得纳入规则(Income Inclusion Rule, IIR)和不足征税规则(Under-taxed Payments Rule, UTPR)之间的协同与冲突。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准确计算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有效税率,并有效管理由此产生的合规义务,是本部分提供的核心实操指引。 第三部分:转让定价的前沿应用与风险管理 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作为国际税收争议的焦点领域,在BEPS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书跳出了传统的“可比非受控价格法”的窠臼,重点剖析了利润分配模型(Profit Split Method)在处理高度整合业务和共享无形资产时的应用技巧。我们详尽考察了OECD最新指南中对无形资产价值链分析(Value Chain Analysis, VCA)的深化要求,强调了功能、风险和资产(FAR)分析必须紧密结合经济实质。此外,本书特别关注了无形资产的准确定价难题,包括如何评估集团内部研发活动的贡献度,以及如何应对各国税务机关对“硬资产”和“软资产”的区分认定。对于风险管理层面,书中提供了关于同期资料(Local File, Master File)准备的最新标准,并探讨了预约定价安排(Advance Pricing Arrangements, APA)在锁定未来税务风险中的战略价值。 第四部分:税收协定争议、滥用限制与强制执行机制 税收协定(Tax Treaties)是避免双重征税的主要工具,但其滥用也成为各国监管的重点。本书深入剖析了BEPS行动计划中关于协定滥用的各项应对措施,特别是“限制受益人规则”(Limitation on Benefits, LOB)和“主要目的规则”(Principal Purpose Test, PPT)的实际操作差异和司法实践趋势。我们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不可抗力条款”和“利益相关方测试”来证明交易的商业实质,以抵御税务机关对“空壳公司”的认定。在争议解决方面,本书详尽介绍了《多边工具》(MLI)对现有税收协定的修改,以及双边政府间协商程序(Mutual Agreement Procedure, MAP)和新引入的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Mandatory Binding Dispute Resolution)的运作流程和适用条件,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合规保障路径。 第五部分:前瞻: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税收的未来交汇 最后,本书将目光投向国际税收的未来趋势。我们探讨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如何开始渗透到税收政策制定中,例如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对企业供应链和成本结构的影响。此外,本书还展望了各国在税收透明度和信息交换方面的新要求,以及对加密资产和代币经济的税收监管趋势。我们相信,未来的国际税收环境将更加注重税收政策的公平性、透明度和可持续性,企业必须具备跨越国界、应对多重法规的敏捷能力。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跨学科的视野和高度的专业性。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阐述,更结合了大量的国际案例分析、法院判决的最新动态以及实务操作中的疑难点,确保了内容的即时性和可操作性,是理解并驾驭当代国际税收复杂图景的必备案头工具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清秀


  现职
  东吴大学法律学系专任教授
  法务部行政程序法研修小组委员
  交通部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劳动部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学历
  台湾大学法学博士
  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研究

  经历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长
  行政院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
  财政部法规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法规委员会委员
  科技部法规委员会委员
  财政部财税人员训练所讲座
  司法院司法人员研习所讲座
  台北市政府法规委员会主任委员
  植根法律事务所律师、合伙律师
  社团法人台湾行政法学会理事

图书目录

第二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国际税法之基本概念
壹、国际税法之基本原则/2
贰、境内居住者与非境内居住者/6

第二章 居民课税管辖权
壹、自然人之居民课税管辖权──各国立法例之比较/15
贰、法人之居民课税管辖权/48

第三章 中华民国来源所得之认定
壹、前 言/72
贰、境内来源所得之认定标准/73
参、境内来源所得之计算:应扣缴给付之成本费用之减除/88
肆、涉及大陆地区所得或人民之课税/89

第四章 对于非居住者之课税
壹、概 说/92
贰、外国自然人在我国之税法上地位/92
参、外国法人在我国之税法上地位/96
肆、外国营利事业在我国设立子公司/107
伍、国际租税协定/111
陆、结 语/116

第五章 国际税法问题之研究──以常设机构为中心
壹、问题之提出/118
贰、国际组织关于常设机构之课税建议/118
参、外国立法例关于常设机构之课税/135
肆、我国关于常设机构之所得课税/165
伍、结论与建议/180

第六章 租税协定相关问题之探讨
壹、国际租税协定之缔结目的/182
贰、签订租税协定之效益/184
参、租税协定范本之版本选择/187
肆、租税协定之性质及其效力/189
伍、租税协定之一般原则/198
陆、租税协定之解释/199
柒、租税协定之适用/207
捌、无差别待遇之要求/209 
玖、结 语/212

第七章 国际税法上营业所得之课税
壹、有关营业所得来源地判断标准/214
贰、国内所得税法规定/217
参、OECD租税协定范本及租税条约之规定/224

第八章 论移转订价税制
壹、移转订价的概念/231
贰、国际间关系企业不合常规交易之税捐规避行为之防制对策/232
参、移转订价税制的适用对象:关系企业间之交易,不合营业常规,而有规避或减少境内纳税义务之行为/236
肆、移转订价的调整/243 
伍、资料文据之提出与调查/264
陆、推计课税与处罚/269
柒、移转订价税制之配套措施:预先订价协议与国际间相互协议/274
捌、结论与建议/280

第九章 国际税法上投资所得之课税
壹、投资所得之概念/286
贰、股利所得之课税/288
参、利息所得之课税/297
肆、权利金所得之课税/302

第十章 国际税法上劳务所得之课税
壹、个人劳务所得之概念/316
贰、劳务所得来源地之判断标准/316
参、OECD租税协定范本及租税条约关于劳务所得课税权归属之规定/320
肆、我国劳务所得之来源地判断标准/329

第十一章 国际税法上财产交易所得及财产之课税
壹、对于财产之课税/338
贰、对于财产所得之课税/338
参、财产转让收益之课税/340

第十二章 国际税法上其他所得之课税
壹、概 说/348
贰、其他所得之来源地判断基准/348
参、其他所得之课税/351

第十三章 跨国关系企业之营业费用分摊
壹、问题之提出/356
贰、实务见解/357
参、解 析/361

第十四章 国际间避免重复课税之方法与企业所得税
壹、前言──国际间重复课税之类型/389
贰、国际间重复课税之防止方法/390
参、OECD租税协定范本之防止重复课税方法/401
肆、我国防止国际间重复课税之方法/405
伍、大陆防止国际间重复课税之方法/413
陆、我国与大陆防止国际间重复课税之税制比较/419
柒、结 论/420

第十五章 过少资本税制
壹、过少资本税制之概念/424
贰、过少资本税制之规制方法/425
参、过少资本税制(固定比率法)之运用/428
肆、固定比率法之具体展开/431
伍、税法上处理/436
陆、过少资本税制与国际租税协定/438
柒、我国过少资本税制之导入/438

第十六章 租税天堂之税制对策
壹、租税天堂之意义及其判断标准/446
贰、租税天堂之运作方式/448
参、租税天堂之租税对策/451
肆、租税天堂之税制对策之立法例──日本立法例/456
伍、我国租税天堂之防制对策/460

第十七章 国际租税规避──以租税协定之滥用为中心
壹、前 言/466
贰、租税协定之滥用/466

第十八章 租税协定中之无差别待遇原则
壹、前 言/480
贰、无差别待遇条款解释适用之基本原则/482
参、第1项之解释:关于国籍之无差别待遇/486
肆、第2项之解释:对于无国籍人之无差别待遇/490
伍、第3项之解释:对于常设机构之无差别待遇/491
陆、第4项之解释:关于必要费用扣除之无差别待遇/499
柒、第5项之解释:关于资本之无差别待遇/501
捌、第6项之解释:适用对象范围/502
玖、结 语/503

第十九章 租税协定之课税资讯交换
壹、前 言/506
贰、课税资讯交换之目的/507
参、课税资讯交换之范围/508
肆、课税资讯交换之类型/510
伍、课税资讯之交换方式以及期限/512
陆、提供资讯之正当法律程序/513
柒、得拒绝提供资讯之情形/516
捌、不得拒绝提供资讯之情形/518
玖、课税资讯交换提供之救济程序/519

第二十章 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初探──OECD行动方案简介
壹、前 言/523
贰、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之专案因应计画工作/523
参、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之发生原因/524
肆、因应方案之计画目标及其核心价值理念/526
伍、行动方案内容/527
陆、后续影响与因应/540

第二十一章 国际间电子商务交易之课税
壹、电子商务交易之意义/544
贰、电子商务交易之课税原则/544
参、国内电子商务交易之课税/546
肆、国际税法上电子商务交易之课税/549
伍、结 语/571

第二十二章 国际税法案例解析
壹、母公司派驻国外办事处员工薪资所得来源地之判断标准──评析最高行政法院99年度判字第1357号判决/574
贰、外国公司谘询服务费之所得来源地之判断──评析最高行政法院99年度判字第719号判决/583
参、跨国关系企业提供管理服务之所得来源地探讨──评析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37号判决/596
肆、国外出口商透过网路及电子邮箱进行实体商品交易之课税问题解析/614

第二十三章 三方贸易之营业税课税问题
壹、问题之提出/634
贰、营业税之课税原则/634
参、三方贸易之课税/647
肆、结 语/657

附录/659
参考文献/667

图书序言

第二版序言

  本书出版后,考量国际税法学之发展日新月异,许多问题均值得进一步研究,爰利用再版机会,增补自然人之居民课税管辖权问题探讨、租税协定之无差别待遇原则、课税资讯交换、税基侵蚀与利润移转(BEPS),以及国际租税案例解析等章节部分,以求内容完整。并就少部分内容酌予更正,以配合法令变动部分。其余以原先内容为基础。
  
  本书探讨之国际税法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中或有错误或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期盼各界贤达惠予指正。

作者 陈清秀谨志
于卧龙书房
2016年2月18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国际税法这类书籍抱持着很大的怀疑,觉得它一定枯燥乏味,充斥着各种法律条文,让人看了就想睡觉。但《跨境投资税务解析》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的作者文笔非常流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税务概念,即使我不是税务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只关注理论,而是紧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务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数字经济税收的讨论,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数字税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本书对相关政策的解读非常及时和深入,让我对未来的税务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税收协定来避免双重征税,这对于那些有海外投资计划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指南。我之前一直对税务筹划感到无从下手,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发现税务筹划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合法合理地降低税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税务书籍,更是一本商业战略书籍,强烈推荐给所有关注国际投资和税务问题的读者。

评分

这本书《全球税务合规指南》的排版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以往的税务书籍总是黑白灰,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人望而却步。而这本书采用了色彩鲜明的图表和插图,将复杂的税务信息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经常需要处理一些国际税务问题,但由于专业知识有限,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按照国家和地区划分,详细介绍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法规和合规要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税务申报的部分,详细讲解了如何填写各种税务表格,以及如何提交税务申报资料。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工具和模板,例如税务计算器、税务申报清单等,方便我进行税务申报。虽然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全面,但有些章节涉及的细节过于繁琐,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些难度。不过,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税务指南,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国际税务问题。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学习和提升的资源。

评分

我是一名税务师事务所的实习生,最近被要求研究国际税法相关议题。在图书馆里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发现大部分都过于理论化,缺乏实操性。直到我发现了《国际税务风险管理实务》,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们这些初学者量身定制的!它没有像其他书籍那样,从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开始讲起,而是直接切入主题,讲解了国际税收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具体方法。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国际税收风险,例如转让定价风险、常设机构风险、避免双重征税风险等,并提供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税务尽职调查的部分,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税务尽职调查,以及如何发现和评估潜在的税务风险。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作者都是经验丰富的税务师,他们分享了很多实战经验和技巧,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提升专业技能,更能培养我的风险意识,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税务师。

评分

这本《全球税务策略与实务》绝对是跨国企业财务人员的救命稻草!我从事出口贸易已经超过十年,以往处理海外税务问题总是像在迷宫里摸索,每个国家法规都不一样,光是搞清楚增值税、消费税就头昏眼花。更别提复杂的税务筹划,常常只能被动应付,利润被各种税负侵蚀。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单纯罗列法规,而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税务制度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并提供实用的税务筹划方案。作者对于各国税收协定、转让定价等议题的解读非常深入,举的例子也都是真实案例,让我感觉不是在背书本,而是在跟经验丰富的税务顾问对话。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供应链税务优化的部分,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调整采购、生产、销售环节来降低整体税负,这对于我们这种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虽然有些章节涉及的专业术语比较多,但作者都有耐心进行解释,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和链接,方便读者进一步学习。总之,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解决实际税务问题,更能提升我对国际税务的整体认知,绝对是值得投资的专业书籍。

评分

我原本对国际税法一窍不通,只是因为公司最近要拓展海外市场,所以才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在网上搜索了很久,发现市面上关于国际税法的书籍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简单,很难找到一本适合我这种初学者的书籍。直到我偶然发现了《国际税收案例精选》,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它没有像其他书籍那样,从复杂的理论和法规开始讲起,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了解了国际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书中精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经典税务案例,涵盖了各种常见的国际税收问题,例如转让定价、常设机构、避免双重征税等。每个案例都配有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案例背后的税务逻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税务筹划的案例,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税务筹划的巨大潜力,也激发了我对国际税法的学习兴趣。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我没有税务专业背景,也能轻松理解。它不仅能帮助我了解国际税法的基本知识,更能培养我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绝对是国际税法入门的最佳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