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生活心事典

老後生活心事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們該如何麵對「老」的到來?

  當麵對父母離世、配偶重病、屆齡退休、持續老去、入住安養設施……等各種情況時,我們應該保有何種心境呢?

  .麵對「屆齡退休」人生事件,隻要將其轉變為「仍有前路」,後半生也將可以成為復閤式生活方式的起點。
  .麵對「配偶死亡」人生事件,不要抑製悲傷,也不可以過度執著,要學習接受死亡。
  .麵對「無法行走」人生事件,即使必須乘坐輪椅,隻要持續保有好奇心,就能深化內在生活圈。

  很多人都知道要為退休之後的生活存錢、做準備,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懂得為退休之後的生活做心理準備。這是一本讓你從容麵對人生後半場的心理指引書,從心理學、老年學的角度,帶領你觀看你人生的下半場,如何讓你的心快樂地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書中闡述60到90各年齡層會麵臨的人生事件--

  60年齡層,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本心與真義」,會麵臨到的生活事件,像是失去父母以及退休或是再就業等問題;
  70年齡層,告訴讀者如何接受心靈和身體上的變化;
  80年齡層,則著重在自己與配偶的照護及如何避免罹患失智癥;
  90年齡層,人生事件包括「委託他人管理管理金錢」及深化內在生活圈,讓自己保有美好迴憶等等,有條理不紊地告訴讀者如何以輕鬆的心態活在當下、從容自在麵對老後生活。

本書特色

  .颱灣也跟日本一樣,逐漸步入老年化社會,所以這本書很適閤推薦給颱灣讀者,關注老後生活。雖然許多人都知道要為退休之後的生活存錢、做好準備,但本書作者認為真正重要的,其實是懂得為老後生活做好心理準備。假設突然發生某個人生事件,可以處之泰然,不用感到驚慌就能夠輕鬆麵對。

專傢聯閤推薦

  精神科醫師、作傢|王浩威
  諮商心理師、作傢|蘇絢慧
  律師娘|林靜如
  颱北大學社會工作係兼任副教授|李瑞金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佐藤眞一


  西元1956年齣生於日本東京。大阪大學研究所人類科學研究科臨床生死學、老年行為科學研究領域教授、博士(醫學)。

  在結束早稻田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主修心理學的博士後期課程後,經曆東京都老人綜閤研究所研究員、德意誌聯邦共和國馬剋斯普朗剋學會人口學研究所高級客座研究員、明治學院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等職務後就任目前工作。主要著作有《充滿謎題的老人:老人行動學的解釋說明》(光文社新書)、《失智癥中的無法理解行動有其原因》(SoftBank新書),閤著方麵有《年老之心:年齡漸長與成熟的發展心理學》(有斐閣)、《年老與心靈的照護──老年行動學入門》(Menrva書房)、《老齡化心理學:與年老相關的理解與支持》(北大路書房)等等。

譯者簡介

吳佩俞 


  淡江大學日文係畢業。曾擔任齣版社主編、企劃經理,現為自由譯者。

  譯作有《蔬果觀察記》、《飛機如何飛上天?》、《超意外食品真相》、《永澤誠綫條速寫上達術II》、《不想變得像父親一樣》等數十冊。

圖書目錄

【推薦序之一】不用怕老,怕的是沒準備要老/律師娘 林靜如
【推薦序之二】老年不是人生終點,而是第二人生的齣發點/李瑞金
前言 我們要如何麵對「老」的到來?

第1章  60世代(60~69歲)找齣自己的本心與真義,並加以實踐的年齡
1.  人生事件--「屆齡退休」
2.  人生事件--「延長僱用、再次就職」
3.  人生事件--「社區活動的參與」
4.  人生事件--「雙親去世」  
5.  人生事件--「配偶或是自己罹患重病」
6.  人生事件--「老化的進行」

第2章  70世代(70~79歲)接受他人的協助,並且思考世代繁衍傳承的年齡
1.  人生事件--「工作正式退休」
2.  人生事件--「身心品質的變化」
3.  人生事件--「退齣社區活動」
4.  人生事件--「給予孫子們援助」

第3章  80世代(80~89歲)剋服失去的痛苦,並對未來抱持著嶄新期望的年齡
1.  人生事件--「自己與配偶被判定需要照護,或是罹患失智癥」
2.  人生事件--「入住安養設施、與孩子同住」
3.  人生事件--「故交、友人的死亡」
4.  人生事件--「配偶的死亡」

第4章  90世代(90歲~) 持續保持智性的好奇心,深度拓展內在生活圈的年齡
1.  人生事件--「失去步行能力」
2.  人生事件--「委託他人管理管理金錢」
3.  人生事件--「隻有入睡與起床的每一天」

結語

圖書序言

第1
 
60世代(60~69歲)
找齣自己的本心與真義,並加以實踐的年齡
 
六十世代(60~69歲)是人們與社會之間,連結方式大幅變動的時期。我們與社會的連結方法大緻可分為三大類,也就是「藉由工作」、「所在地區」、「透過傢人」等等這三種。
 
首先,發生在工作職場上的最大人生事件應該就是「屆齡退休」。當年紀到達退休標準後即離開職場的人現在正慢慢減少,但藉由延長僱用與再次就業等因素而繼續工作的人反而開始增加。不過,不論是前述的哪種情況,一般人在到達退休標準後,通常還是會被轉移到跟以往不同的職場。而麵對工作環境改變所採取的各種對應措施,將會大大影響人生今後的幸福感。
 
至於「所在地區」的最大人生事件就是「在地初次參與(開始參加居住地區的活動)」。特彆是對那些以往都將職場作為主要生活地點的人來說,能否確保所在地區的自我生活空間,以及是否能於所在地區尋得具有意義的事,都會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而在傢人方麵的最大人生事件,莫過於父母的死亡瞭。因為照顧看護父母的緣故,死亡也成瞭緊密接觸的存在,但卻也會讓自己可以實際想像及描繪齣人生的終點,並且深刻瞭解自己的生死觀。
 
透過上述種種的人生事件而徹底瞭解自己的本心與真義(人生的意義、重要的事情)究竟為何,並且加以實踐,就是豐富我們60年齡層與之後人生的最大重點。
 
1  人生事件--「屆齡退休」
失去社會性的身份認同,也失去瞭未來
 
一旦明確訂齣期限,就會産生「即將結束」的想法。
 
不過,隻要將其轉變為「仍有前路」,人也會隨之改變。
 
前些日子,我齣席瞭一場舊友的屆齡退休慶祝會。老實說,當時的我心裏一直煩惱著,「到底該不該說些賀詞?我又應該保持哪種錶情?」隻是到達現場之後的我,卻反而大為吃驚。因為三、四個月前見麵時,意誌消沉且嘴裏不斷叨唸著「已經九局下兩齣局,根本沒希望」的友人,竟然臉上堆滿笑容、並滔滔述說著夢想。
 
他是一位教授老年醫學的大學講師,主要針對長壽人士進行長時間且持續性的研究。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