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后生活心事典

老后生活心事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该如何面对「老」的到来?

  当面对父母离世、配偶重病、届龄退休、持续老去、入住安养设施……等各种情况时,我们应该保有何种心境呢?

  .面对「届龄退休」人生事件,只要将其转变为「仍有前路」,后半生也将可以成为复合式生活方式的起点。
  .面对「配偶死亡」人生事件,不要抑制悲伤,也不可以过度执着,要学习接受死亡。
  .面对「无法行走」人生事件,即使必须乘坐轮椅,只要持续保有好奇心,就能深化内在生活圈。

  很多人都知道要为退休之后的生活存钱、做准备,但是却没有多少人懂得为退休之后的生活做心理准备。这是一本让你从容面对人生后半场的心理指引书,从心理学、老年学的角度,带领你观看你人生的下半场,如何让你的心快乐地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书中阐述60到90各年龄层会面临的人生事件--

  60年龄层,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本心与真义」,会面临到的生活事件,像是失去父母以及退休或是再就业等问题;
  70年龄层,告诉读者如何接受心灵和身体上的变化;
  80年龄层,则着重在自己与配偶的照护及如何避免罹患失智症;
  90年龄层,人生事件包括「委託他人管理管理金钱」及深化内在生活圈,让自己保有美好回忆等等,有条理不紊地告诉读者如何以轻松的心态活在当下、从容自在面对老后生活。

本书特色

  .台湾也跟日本一样,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所以这本书很适合推荐给台湾读者,关注老后生活。虽然许多人都知道要为退休之后的生活存钱、做好准备,但本书作者认为真正重要的,其实是懂得为老后生活做好心理准备。假设突然发生某个人生事件,可以处之泰然,不用感到惊慌就能够轻松面对。

专家联合推荐

  精神科医师、作家|王浩威
  谘商心理师、作家|苏绚慧
  律师娘|林静如
  台北大学社会工作系兼任副教授|李瑞金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佐藤眞一


  西元1956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大坂大学研究所人类科学研究科临床生死学、老年行为科学研究领域教授、博士(医学)。

  在结束早稻田大学研究所文学研究科主修心理学的博士后期课程后,经历东京都老人综合研究所研究员、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人口学研究所高级客座研究员、明治学院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等职务后就任目前工作。主要着作有《充满谜题的老人:老人行动学的解释说明》(光文社新书)、《失智症中的无法理解行动有其原因》(SoftBank新书),合着方面有《年老之心:年龄渐长与成熟的发展心理学》(有斐阁)、《年老与心灵的照护──老年行动学入门》(Menrva书房)、《老龄化心理学:与年老相关的理解与支持》(北大路书房)等等。

译者简介

吴佩俞 


  淡江大学日文系毕业。曾担任出版社主编、企划经理,现为自由译者。

  译作有《蔬果观察记》、《飞机如何飞上天?》、《超意外食品真相》、《永泽诚线条速写上达术II》、《不想变得像父亲一样》等数十册。

图书目录

【推荐序之一】不用怕老,怕的是没准备要老/律师娘 林静如
【推荐序之二】老年不是人生终点,而是第二人生的出发点/李瑞金
前言 我们要如何面对「老」的到来?

第1章  60世代(60~69岁)找出自己的本心与真义,并加以实践的年龄
1.  人生事件--「届龄退休」
2.  人生事件--「延长僱用、再次就职」
3.  人生事件--「社区活动的参与」
4.  人生事件--「双亲去世」  
5.  人生事件--「配偶或是自己罹患重病」
6.  人生事件--「老化的进行」

第2章  70世代(70~79岁)接受他人的协助,并且思考世代繁衍传承的年龄
1.  人生事件--「工作正式退休」
2.  人生事件--「身心品质的变化」
3.  人生事件--「退出社区活动」
4.  人生事件--「给予孙子们援助」

第3章  80世代(80~89岁)克服失去的痛苦,并对未来抱持着崭新期望的年龄
1.  人生事件--「自己与配偶被判定需要照护,或是罹患失智症」
2.  人生事件--「入住安养设施、与孩子同住」
3.  人生事件--「故交、友人的死亡」
4.  人生事件--「配偶的死亡」

第4章  90世代(90岁~) 持续保持智性的好奇心,深度拓展内在生活圈的年龄
1.  人生事件--「失去步行能力」
2.  人生事件--「委託他人管理管理金钱」
3.  人生事件--「只有入睡与起床的每一天」

结语

图书序言

第1
 
60世代(60~69岁)
找出自己的本心与真义,并加以实践的年龄
 
六十世代(60~69岁)是人们与社会之间,连结方式大幅变动的时期。我们与社会的连结方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也就是「借由工作」、「所在地区」、「透过家人」等等这三种。
 
首先,发生在工作职场上的最大人生事件应该就是「届龄退休」。当年纪到达退休标准后即离开职场的人现在正慢慢减少,但借由延长僱用与再次就业等因素而继续工作的人反而开始增加。不过,不论是前述的哪种情况,一般人在到达退休标准后,通常还是会被转移到跟以往不同的职场。而面对工作环境改变所採取的各种对应措施,将会大大影响人生今后的幸福感。
 
至于「所在地区」的最大人生事件就是「在地初次参与(开始参加居住地区的活动)」。特别是对那些以往都将职场作为主要生活地点的人来说,能否确保所在地区的自我生活空间,以及是否能于所在地区寻得具有意义的事,都会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在家人方面的最大人生事件,莫过于父母的死亡了。因为照顾看护父母的缘故,死亡也成了紧密接触的存在,但却也会让自己可以实际想像及描绘出人生的终点,并且深刻了解自己的生死观。
 
透过上述种种的人生事件而彻底了解自己的本心与真义(人生的意义、重要的事情)究竟为何,并且加以实践,就是丰富我们60年龄层与之后人生的最大重点。
 
1  人生事件--「届龄退休」
失去社会性的身份认同,也失去了未来
 
一旦明确订出期限,就会产生「即将结束」的想法。
 
不过,只要将其转变为「仍有前路」,人也会随之改变。
 
前些日子,我出席了一场旧友的届龄退休庆祝会。老实说,当时的我心里一直烦恼着,「到底该不该说些贺词?我又应该保持哪种表情?」只是到达现场之后的我,却反而大为吃惊。因为三、四个月前见面时,意志消沉且嘴里不断叨唸着「已经九局下两出局,根本没希望」的友人,竟然脸上堆满笑容、并滔滔述说着梦想。
 
他是一位教授老年医学的大学讲师,主要针对长寿人士进行长时间且持续性的研究。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