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是前世约定,
彼此陪伴,走在看似悠长,其实匆促的岁月中,
享受福分,也学做功课;有失去,也有获得。
当子女从被照顾者转换成照顾者,透过自省与学习,
与爸妈一起经历的人生,即使陪病伴老,
也能到达「没有负担,彼此祝福」的境界。
那一刻起,我知道:人生旅途上的这辆家庭房车,已经开始换手驾驶。我必须承担照顾爸妈的责任,以无比的勇气与决心,一肩扛起他们往后的人生。──吴若权
二○一七年,台湾将从「高龄化社会」迈入「高龄社会」,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四,无论单身或已婚的中年子女,如何照顾与面对陪伴爸妈老后的人生,已是刻不容缓的课题。
是否觉得自己为老爸老妈做牛做马,却仍然无法让他们展现欢颜?照顾者与被照顾者之间,宛如爱恨情仇的连续剧,是亲密,还是对立?当父母的记忆被扭曲,满腹的委屈与计较,是为了争辩事实,还是害怕自己付出的劳苦没有被记住?
原来,我们都以为自己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原来,没有人教过我们,读懂长辈脸上的愁苦,不只是来自病痛的折磨,还有更深层的愧疚与更强悍的尊重;原来,照顾长辈的同时,要记得放掉心里的闹钟,先学会放松,被照顾的人才会放松……
吴若权以亲身经历,分享陪病伴老二十年的心得,除了谈及照顾者与被照顾者的情绪管理、学习如何与疾病共处的智慧与善用医疗资源外;也谈及生死,带我们重新修习生命的课题。希望每个人在照顾自家长辈时,以他所犯过的错误为戒,不再重蹈覆辙;也能参考他在挫折中所觉悟的道理,增加处理家事劳务的智慧、提升锻鍊内在灵性的信念。既能安顿自己的身心,也让长辈度过欢喜自在的晚年。
这不但是一本全方位观照「伴老」之书,也是所有为人子女者应该读的书,更是晚年美学与生命教育的见证。与这本书相遇,让你不再有遗憾和后悔。
真情推荐 刘秀枝 国立阳明大学兼任临床教授、台北荣总特约医师
邓世雄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执行长林依莹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