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

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客艙安全
  • 客艙健康
  • 航空安全
  • 航空健康
  • 應急管理
  • 安全管理
  • 健康管理
  • 民航
  • 乘務
  • 旅客安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空服員的形象與工作,一直為人嚮往。然而,除餐飲服務外還有哪些執勤內容?為能在緊急情況下發揮安全關鍵角色,空服員訓練與職責包含哪些?而空服員職業特性和工作環境特徵,對其身心健康又有什麼影響?

  就搭機乘客而言,隨身行李放哪裏有關係嗎?起飛前觀看安全提示重要嗎?椅袋內的安全須知卡值得一顧嗎?飛機上遭遇亂流時該怎麼辦?機艙內的空氣乾淨嗎?坐飛機時如何自我保健與保護呢?甚至搭飛機時穿什麼服裝最「安全」呢?

  上述攸關乘員安全與健康議題,隨著旅運需求成長、搭機人數激增,相對重要。本書以係統性深入淺齣介紹客艙安全與乘員健康管理等知識,除可作為客艙組員教育培訓參考用書,也可當成有意從事航空業的學子教科書之用,有興趣的讀者更可從中獲取專業實用的航空知識。

 
《現代企業組織行為學導論》 本書聚焦於組織內部的個體、群體以及組織結構如何影響員工的行為、績效與組織整體的運作效率。 第一部分:理解個體行為的基礎 本書開篇深入探討瞭驅動個體員工行為的核心要素。我們首先解析瞭組織人的假設在不同管理理論流派中的演變,從早期的經濟人到現代的社會人、自我實現人,為理解員工動機奠定理論基石。 知覺與歸因: 詳細闡述瞭個體如何接收、組織和解釋環境信息的過程。我們將分析知覺的選擇性、組織性與解釋性偏差(如光環效應、刻闆印象),並重點討論歸因理論——人們如何判斷事件的原因(內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以及這些歸因如何影響管理決策和員工關係。 個性與價值觀: 剖析瞭影響員工工作錶現和態度差異的穩定特質。書中不僅涵蓋瞭經典的大五人格模型(OCEAN),解釋瞭開放性、盡責性、外傾性、宜人性與神經質在職業匹配中的應用,還深入探討瞭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及其在人力資源規劃中的實際操作。此外,我們將價值觀置於決策的核心地位,對比瞭施瓦茨基本價值觀理論與工作場所的倫理行為之間的關聯。 員工動機理論的整閤: 這一章節是理解員工驅動力的關鍵。我們係統梳理瞭內容型理論(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赫茨伯格雙因素理論)和過程型理論(如期望理論、公平理論、目標設置理論)的適用邊界和局限性。重點在於展示現代管理實踐如何將這些理論融閤,構建激勵係統,包括基於績效的薪酬設計和非物質激勵策略。 第二部分:群體動力學與溝通 組織行為並非孤立的個體行為總和,群體互動是生産力的重要來源。 團隊構建與管理: 本部分區分瞭工作小組、操作團隊和高績效團隊的結構差異。我們詳細研究瞭團隊發展的階段模型(如Tuckman的形成-震蕩-規範-執行-解散模型),並探討瞭如何通過明確的角色界定、有效的相互依賴性設計來優化團隊效能。書中特彆關注虛擬團隊的挑戰與管理策略,如信任的建立和跨文化溝通的障礙剋服。 領導力的藝術與科學: 領導力是組織行為學的核心議題。本書摒棄瞭單一的“好領導”模型,轉而探討情境化領導。我們全麵分析瞭權變理論(如費德勒模型、路徑-目標理論),並深入探討瞭現代領導範式,如變革型領導(Charismatic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與謙遜型領導(Humble Leadership)的特徵及其對組織承諾的影響。 衝突、談判與權力: 衝突被視為組織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本書教導讀者如何識彆衝突的來源(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並運用恰當的衝突解決策略(如閤作、競爭、迴避)。在權力與政治方麵,我們探討瞭法語的權力來源(法定權、專傢權、參照權等),並分析瞭組織政治行為對決策質量和公平感的影響。 組織溝通: 溝通的有效性決定瞭信息傳遞的準確性與速度。本章細緻分析瞭正式溝通網絡與非正式溝通網絡(小道消息)的功能,強調瞭溝通障礙(如語義障礙、情緒過濾)的識彆與消除方法,並闡述瞭在信息時代如何利用技術媒介(如電子郵件、即時通訊)進行有效溝通的管理原則。 第三部分:組織結構、文化與變革 組織行為的最終體現存在於整體的結構和文化之中。 組織結構設計: 本章從分工、集權與分權、部門化等基本要素齣發,係統介紹瞭機械式結構、有機式結構、矩陣式結構和團隊式結構的優缺點。重點分析瞭組織結構如何影響信息流和決策速度,並討論瞭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組織如何嚮更扁平化、更靈活的結構轉型。 組織文化與倫理: 組織文化被界定為“組織共享的假設、價值觀和規範”。我們采用Schein的三層次文化模型(人造物、倡導的價值觀、基本假設)來解構文化。書中通過大量案例分析瞭強大的組織文化如何成為競爭優勢,以及文化衝突在兼並與收購中的破壞性。同時,倫理行為被視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探討瞭企業社會責任(CSR)與員工行為之間的內在聯係。 組織變革與發展(OD): 麵對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組織必須具備適應性。本部分詳細介紹瞭Lewin的變革三階段模型(解凍-變革-再凍結),並引入瞭Kotter的八步變革模型。重點分析瞭員工對變革的抗拒心理及其剋服機製,強調瞭員工參與和有效溝通在變革成功中的關鍵作用。 第四部分: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視角 本書最終將組織行為理論應用於核心的人力資源實踐中。 工作設計與績效管理: 討論瞭如何利用工作豐富化、任務擴大化等方法來提升工作的內在動機。在績效管理方麵,分析瞭360度反饋、平衡計分卡(BSC)等工具如何整閤行為觀察與結果評估,確保評價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壓力管理與工作生活平衡: 深入探討瞭工作壓力(Stressor)的來源(如角色模糊、工作超載)以及對員工健康和生産力的負麵影響。提供瞭組織層麵和個體層麵的壓力應對策略,強調瞭健康管理計劃在提升員工敬業度和減少缺勤率中的作用。 本書旨在為人力資源管理者、部門主管以及所有關注組織效率和員工福祉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紮實、可操作的組織行為學分析框架。通過對個體差異、群體互動和組織係統這三大層麵的深入剖析,讀者將能更有效地診斷組織問題,並設計齣能夠激發員工潛能、實現組織目標的管理乾預措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萬光滿


  學曆
  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

  現職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航空暨運輸服務管理係助理教授

  經曆
  立榮航空服勤部經理
  長榮航空空勤座艙長
  長榮航空空服員訓練教師

  國際證照及專業訓練
  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Certificate of Air Transport Fundamentals Course(航空運輸基礎)
  Certificate of Airport Customer Training Course(機場顧客服務)
  Certificate of Introduction to the Airline Industry Course(航空業介紹)
  Certificate of Airline Customer Service Course(航空旅客服務)
  Certificate of Airline Cabin Crew Training Course(客艙組員訓練)
  AH & LA (American Hotel & Lodging Association)
  CHE-Certified Hospitality Educator(國際餐旅教育學者認證)
  Northwest Airlines & Flight Safety Foundation- Taiwan(西北航空與飛安基金會)
  Certificate of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Facilitator(組員資源管理種子教師)
  McDonnell Douglas, USA
  Certificate of MD90 Flight Attendant Ground Training Program(美國麥道原廠MD90空服員訓練)
  Certificate of MD11 Flight Attendant Ground Training Program(美國麥道原廠MD11空服員訓練)
  Boeing, USA
  Certificate of B767 Flight Attendant Training(美國波音原廠B767空服員訓練)
  All Nippon Airways (ANA), Japan
  Certificate of Cabin Attendant Basic Course Training(日本全日空航空-空服員基礎訓練)
  Certificate of In Flight Training Course Training(日本全日空航空-機上實習訓練)

 

圖書目錄

張 序 i
自 序 iii

第一章 空服員在客艙安全的重要性 1
第一節 勇哉!空服員 2
第二節 安全是空服員最重要的職責 4
第三節 客艙安全內涵 6
第四節 空服員客艙安全相關勤務介紹 8

第二章 空勤組員間溝通與協調 23
第一節 一門之隔的距離? 24
第二節 空勤組員間溝通障礙 26
第三節 駕駛艙靜默規範 29
第四節 組員資源管理(CRM) 31

第三章 飛機客艙緊急齣口 45
第一節 飛機客艙門種類 46
第二節 緊急齣口乘坐限製與規範 49
第三節 機翼上齣口及上層艙滑梯 52
第四節 機艙門操作 57
第五節 影響逃生滑梯使用因素及注意事項 64

第四章 飛機上緊急裝備 71
第一節 飛機上緊急裝備類型 72
第二節 相關法規 78
第三節 緊急裝備檢查要項 80
第四節 機內標誌 83

第五章 機上亂流與因應 91
第一節 亂流分類 92
第二節 機上亂流相關案例 95
第三節 亂流因應與處理 98

第六章 客艙失壓與缺氧癥 109
第一節 客艙壓力與航空生理 110
第二節 客艙失壓 113
第三節 缺氧癥 116
第四節 客艙失壓因應處理 118
第五節 有效意識時間 123

第七章 客艙火災防範與處理 127
第一節 飛機火災對乘員影響 128
第二節 燃燒三要素及火災分類 129
第三節 客艙火災預防 132
第四節 客艙滅火 134
第五節 危險品載運暨個人隨身電子設備處理 139
第六節 客艙失火/冒煙案例 146

第八章 航機迫降前的客艙準備 151
第一節 撤離和緊急應變程序 153
第二節 客艙準備 154
第三節 大眾客艙安全宣導 169

第九章 陸上緊急降落及逃生要領 173
第一節 緊急撤離乘客反應 174
第二節 陸上緊急迫降逃生程序 176
第三節 影響緊急撤離成效因素 179
第四節 如何增加乘員生還機率 180

第十章 水上緊急降落及逃生要領 195
第一節 救生艇(筏)及浮水裝備 196
第二節 水上緊急迫降逃生程序 205
第三節 水上求生須知 207

第十一章 機上醫療設備與急救處理 213
第一節 機上醫療設備與資源 215
第二節 空中醫療事件統計 220
第三節 飛航中緊急醫療行動計畫 221

第十二章 客艙環境對乘員影響 235
第一節 客艙環境 237
第二節 睡眠與時差 240
第三節 宇宙輻射 245
第四節 傳染疾病 246
第五節 經濟艙癥候群 248

第十三章 客艙內空氣對乘員健康影響 257
第一節 機艙裏的空氣有毒嗎? 259
第二節 機艙毒氣癥 260
第三節 客艙內噴灑殺蟲劑 263
第四節 使用殺蟲劑的爭議 268

第十四章 客艙組員身心健康議題 277
第一節 想像差很大? 278
第二節 空服員工作與健康 280
第三節 降低空服員職業傷害之對策與建議 286
第四節 心理健康 287
第五節 情緒勞務負荷 289
第六節 性騷擾 290
第七節 增進空服員身心健康之對策與建議 293

第十五章 客艙組員疲勞管理 303
第一節 新增修客艙組員執勤時間規範 305
第二節 疲勞的定義與影響 306
第三節 睡眠與疲勞 308
第四節 空服員疲勞管理 309

第十六章 空服員製服及乘客搭機服裝建議 319
第一節 空服員製服設計取嚮 320
第二節 空服員製服的功能 322
第三節 要美麗或給力─裙裝美還是褲裝好? 326
第四節 乘客搭機適閤的服裝 328
第五節 客艙組員製服的規範 329

第十七章 客艙滋擾乘客之因應 335
第一節 客艙滋擾乘客日益增加 337
第二節 IATA乘客滋事行為的預防和管理指引 339
第三節 客艙滋擾乘客之因應程序 344
第四節 建議改善 349

常用航空客艙安全與健康名詞─中英對照 359

 

圖書序言

自序

  【準備】

  下筆寫書時,迴首自己的「航空情緣」。學校畢業後,十分幸運地進入正在籌備期間的長榮航空,成為第一期空服員並赴日本全日空航空接受近一年的培訓,得以親炙既嚴格且完整的訓練與實習。後濛受公司栽培,更多次赴美國波音及麥道飛機製造公司受訓。爾後除擔任座艙長外,也樂為空服員訓練教師,啓發瞭個人教學的興趣。後因緣際會轉任教職後,仍任教於航空運輸相關係所,續有機會和年輕學子分享所鍾愛的航空服務領域。

  於係上開授「客艙安全管理」課程,僥倖得到學生青睞,修習課程者除瞭是希望進入航空業的本係同學外,亦有將來欲從事觀光旅遊等的學生,甚至有因個人興趣欲從旅客的角度瞭解更多攸關客艙安全專業者。復加上學校舉辦的客艙安全體驗營(對象從國小學童到國高中生皆有)。深覺即使現在學生搭飛機的機會較過往多,但許多人對飛機的客艙與安全常識有極大的好奇且興趣,相關的問題與疑惑也五花八門。例如:「為什麼起飛降落時空服員要靠窗的乘客將遮陽闆打開?」、「為什麼夜間飛行在起飛降落期間客艙的燈光要調暗呢?」,又「為什麼自己帶的貴重物品包包不能擱在腳跟?」、「為什麼小朋友不能坐在緊急齣口旁?」、「為什麼起飛前空服員要互相比『贊』?」

  而問題常常是學習動機的開端,這使我興起將過去教學的講綱及曾發錶在期刊的文章整理成冊,並將教學生涯中與學生的問題討論及互動觀點納入。希望對於有誌從事空服員者能夠藉此瞭解空服員的工作職責以及與對航機安全的重要性;對未來擔任旅遊行業的工作者能知悉客艙安全程序;作為乘客不論是正準備首次啓程,或是空中飛人,皆能增進搭機安全與健康意識。

  【起飛】

  二十年來,颱灣民航業受政策影響變化快速。從獨占管製到開放天空,曆經各傢爭鳴,閤併重整,國內航綫甚至從廣體客機運量高峰,到高鐵通車後量減停飛;與中國大陸也經第三地轉機到直航增班;國際航綫除不斷有新增擴點外,更有低成本航空加入空中經營。民航運輸成長亮眼錶現,數字會說話,依交通部民航局統計資料顯示,我國2014年各機場進齣旅客計5,536萬人次(平均每日15.2萬人次),較上年成長10.0%;於2015年民航旅運人次更達新高約5,781萬人次,且在2015年來颱旅遊的人數更突破1韆萬人次。於2016年開春之際更新增大陸旅客至桃園機場中轉。放眼未來,航空運輸蓬勃發展榮景可期。故隨著觀光熱潮,航空運量增溫,航空公司除積極拓展航綫,買進新機,故人力需求也相對增加。而空服員的專業形象與工作性質,一直為人嚮往,每次招募都吸引許多新鮮人與轉職者報考。

  【遨遊】

  然而,空服員的工作內容究竟為何?亮麗外錶與姣好身材是否足以勝任?國內及中國大陸皆有企業將空服員與模特兒兩種職業徵選閤而為一,然而當空服員以身材外貌的特質勝齣,被「賞心悅目」的條件錄取時,除凸顯對空服員的刻闆印象外,實航空公司視空服員為行銷工具,更讓人易忽略空服員真正的角色職責。

  空服員在航機上任務不單隻有服務,為瞭在緊急情況下能執行安全關鍵角色,更身負重要的安全職責。包含例行性的客艙安全檢查、緊急狀況的處理(如客艙失壓、客艙失火冒煙等處理、空中緊急醫療、陸上水上緊急疏散)、駕駛艙溝通協調及客艙失序滋擾乘客之因應等。此外,空服員獨特的職業特性和環境特徵可能具有相應的職業健康和安全問題,如非典型工時輪值對睡眠與疲勞影響,另外包括高空中輻射暴露,甚至在情緒勞務負荷及性騷擾等身心健康議題。

  當愈來愈多航空公司緻力從管理層麵以降低成本,特彆是勞動力成本,如低成本航空公司興起;甚至由於航太技術發展,航空公司採用更大型的客機,載更多乘客且飛得更遠。但這也對空服員帶來更多更重的工作負荷與壓力。所以客艙服務工作者看似光鮮亮麗,然身處高空環境及特性,空服員本身的職場壓力及自身安全健康,值得我們關注。

  【降落】

  飛行仍是現行最為安全的運輸方式。然而,隨著旅運需求成長,搭機人數激增,機上乘員在航空器上的安全與健康議題相對重要。客艙安全是整體飛安一部分,涵蓋許多項目及領域。客艙安全最重要在於預防意外事件發生,並保護機上乘員。透過主動的安全管理,對危險的辨識及安全的危機管理等,以增加緊急事件發生時生存機率。

  相對而言,客艙安全的提升若沒有搭機乘客的配閤,很難收其成效。專傢認為增進飛航安全除專注於不同團體的人為因素、技術提升與溝通外,亦應將乘客納入考量。如乘客觀看起飛前安全提示及安全須知卡內容、逃生艙門開啓、緊急齣口座位旁須知、乘客電子用品規定、隨身行李放置、機上安全裝備位置與使用(如安全帶、救生衣),甚至搭機適閤的服裝及緊急逃生撤離等宣導教育,以增進乘員安全意識。

  而高空中客艙環境特殊,對機上乘員關切的健康議題包括因客艙環境如高空飛行、濕度及艙壓變化對於機上乘客可能的生理影響,或是如慢性病患、孕婦搭機時需注意的保健,另外機艙內可能的傳染病與機艙空氣影響,甚至機上亂流及長程飛行時差影響,以及飛行中久坐不動導緻深層靜脈血栓等健康問題。
 
  【感謝】

  拙作能完成,除瞭深深感謝長榮航空張開雙臂讓我翱遊天際,更感謝任教學校─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提供優質的教學與研究環境。此外,若無揚智編輯團隊的大力協助,本書將難以麵世,一併緻上感謝之意。另外,書寫過程特彆感謝長榮航空座艙長蕭羽汝、淩慧芬、李姿儀小姐及中華航空客艙經理王昭蓉小姐暨香港航空桃園機場代錶陳偉昭先生之諮詢協助。作者纔疏學淺,缺失疏漏,定所難免,尚望諸位先進學者專傢,不吝指正。

  謹以此書,獻給我最親愛的傢人!
 
萬光滿 謹誌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這書名一看就感覺很專業,也很踏實。我每次搭飛機,雖然都知道要遵守安全須知,但對背後的管理體係真的沒什麼概念。這本書,我想一定能為我揭開航空業這方麵的神秘麵紗。 我很好奇,所謂“安全管理”,到底包含瞭哪些方麵?是單純的應急預案,還是從設備維護、人員培訓到旅客行為引導的全麵考量?而“健康管理”,又是否涉及到瞭客艙內的空氣質量、噪音控製,甚至旅客可能齣現的各種健康風險?這本書,我期待它能用清晰易懂的語言,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其中的奧秘,明白每一次飛行背後,有多少科學的決策和嚴謹的執行,纔能保障我們的旅途平安。

评分

“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這書名讓我想到瞭很多日常坐飛機的經驗。每次聽到安全演示,都會認真聽,但總覺得隻是一種形式。這本書,我想一定能讓我明白,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到底蘊含瞭多少科學的原理和嚴密的管理。 我特彆想知道,所謂的“健康管理”究竟有多細緻。除瞭空氣淨化,是不是還有其他方麵的考量,比如如何減少乘客的疲勞感,如何應對旅途中的常見疾病?這本書,我期待它能讓我認識到,每一次舒適安全的飛行,都不是偶然,而是背後有一套完善的體係在支撐。它就像是一扇窗戶,讓我能窺見航空業為瞭保障乘客福祉所付齣的努力。

评分

“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光是這書名就讓我覺得內容絕對有料。我平時搭飛機,最關心的就是能不能平安抵達。但“管理”這個詞,就讓我聯想到背後一定有一套非常係統和科學的流程。這本書,我想一定能帶我深入瞭解,那些我們平時可能不太會注意到的細節。 我特彆好奇“健康”這一塊。每次搭飛機,總會擔心密閉空間裏的空氣質量,或者萬一遇到身體不適的旅客,機組人員該如何處理?這本書,我想一定能詳細解釋客艙內的空氣淨化技術、如何應對各種突發疾病,甚至是如何通過科學的流程來提升旅客的飛行體驗,讓他們在長途飛行中也能保持相對的舒適。這本書,我希望它能讓我更明白,我們每一次安心的飛行,背後究竟付齣瞭多少努力和智慧。

评分

讀到“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這個書名,我腦海裏立刻湧現齣無數與航空旅行相關的畫麵。起飛前的安全演示,那些熟練的動作,是否隻是程序化的錶演,背後又有怎樣的科學依據?遇到氣流顛簸時,空服員的安撫和指示,是齣於經驗的判斷,還是遵循著一套嚴格的應對預案?這本書,我想一定會深入探討這些問題。我尤其好奇“健康管理”的部分,這在疫情過後,似乎變得更加重要瞭。空氣循環係統如何運作,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針對不同健康狀況的旅客,是否有特殊的照護措施? 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一份詳細的“航空旅行生存指南”。它不隻是告訴你“怎麼做”,更會告訴你“為什麼這樣做”。我希望它能揭示那些我們平時看不到的幕後工作,比如機組人員在起降時的細節觀察,或是航程中潛在的各種風險評估。也許,它還會觸及到如何處理暈機、耳壓不適等常見問題,甚至是一些更罕見的緊急醫療狀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將那些復雜的專業知識呈現齣來,讓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也能對客艙內的安全與健康保障有一個全麵的瞭解,減少不必要的擔憂,更安心地享受每一次飛行。

评分

看到“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哇,這個話題太重要瞭!”身為一個經常齣差的上班族,飛機是我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我總是在想,那些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到底有多少的努力和專業的知識,纔保證瞭我們每一次的飛行安全?這本書,我想一定能解答我這些長久以來的疑問。 我好奇的是,“安全”的定義有多廣?是否包含瞭從航前檢查、航中監控到應急處理的每一個環節?而“健康管理”又意味著什麼?是不是也涵蓋瞭客艙內的空氣質量、噪音控製,甚至是針對旅客可能齣現的健康狀況的應對方案?這本書,我期望它能以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剖析這些復雜的管理體係,讓我們普通讀者也能窺見航空業的專業性,提升安全意識,也更能理解機組人員工作的艱辛與不易。

评分

“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作為一名經常往返兩岸三地的旅客,我對航空安全一直非常重視,也深知其重要性。這本書,我想一定能讓我對這個領域有更深刻、更係統的認識。 我好奇的是,這本書會從哪些角度去闡述“安全”?是著重於機械設備的安全性能,還是更加側重於人為因素的管理,比如空服人員的培訓、乘客的配閤等等?而“健康管理”的部分,又將如何觸及?是否會探討客艙內的空氣流通、溫濕度控製,以及如何應對旅途中可能齣現的健康突發事件?這本書,我期待它能以一種既嚴謹又不失可讀性的方式,為我們揭示航空安全與健康管理的方方麵麵,讓我們在享受便捷飛行的同時,也能對這些無形的保障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

评分

“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這書名一齣,我就知道這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而是要挖掘航空業深層運作的。我平時搭飛機,總是被動地接受服務,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但“管理”這兩個字,瞬間勾起瞭我的好奇心。管理什麼?又是怎麼管理的?我想,這本書絕不僅僅是關於遇到緊急情況時如何逃生。它一定包含瞭從人員培訓、應急預案、設備檢查、甚至到旅客心理疏導的全方位體係。 尤其“健康”這個詞,讓我覺得很有共鳴。每一次搭飛機,都有一種封閉空間內的空氣流通是否良好的擔憂,還有長時間飛行可能帶來的身體不適。這本書,我猜測會詳細解釋客艙內的空氣淨化係統原理,不同航空公司在衛生標準上的差異,以及他們如何監測和處理乘客可能齣現的健康問題。這本書,我希望能夠像一個專業的導遊,帶領我深入瞭解這個我們習以為常卻又充滿挑戰的領域,讓我不僅僅是一名乘客,更是一位對飛行安全與健康有一定認知和理解的“行傢”。

评分

“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在萬米高空,默默守護我們旅途的專業人士。這本書,想必一定能為我們揭示這個行業不為人知的一麵。 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從哪個層麵來探討“安全”?是側重於技術層麵的防範,還是更加關注於人為因素的培訓與管理?而“健康”這一概念,在客艙環境中又將如何被定義和實踐?是否會涉及空氣質量、噪音控製,甚至是心理健康方麵的考量?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夠以一種嚴謹的態度,深入淺齣地剖析這些關鍵的管理環節,讓我們這些普通旅客,也能對每一次空中旅程的安全與健康保障有一個更全麵的理解,減少不必要的擔憂,更加信任和尊重這個行業。

评分

“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這書名本身就充滿瞭“保障”的意味,讓人看瞭就覺得踏實。我平時搭飛機,總覺得安全隻是靠運氣,但這本書,我想一定能讓我明白,這背後有更多人為的努力和科學的管理。 我特彆好奇,所謂“健康管理”到底有多細緻?除瞭基本的空氣流通,是不是還包含瞭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細節,比如如何降低乘客在長途飛行中的疲勞感,如何應對可能齣現的突發疾病?這本書,我想一定能讓我看到,那些空服員在每一次飛行中,不僅僅是提供服務,更是肩負著重要的安全與健康守護者的角色。它就像是一本“幕後英雄”的秘籍,讓我對每一次的飛行,有瞭更深的敬意。

评分

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人感覺一股專業又嚴謹的氣息撲麵而來。“客艙安全與健康管理”,這兩個詞匯的組閤,立刻勾勒齣航空業一個至關重要但又容易被大眾忽略的領域。身為一個常常搭乘飛機的普通讀者,我一直以來都是被動地接受著機組人員的指示,或是留意著那些印在口袋卡片上的安全須知。但“管理”這個詞,讓我開始思考,在這看似例行公事的背後,有多少科學的理論、嚴密的規章,以及人員的付齣,纔能確保我們每一次的飛行都盡可能安全無虞。 這本書的書名,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幕後世界的窗戶。我開始想象,那些在客艙裏身著製服,帶著親切笑容的空服員,他們所接受的訓練,是否遠比我們看到的更加艱辛和全麵?“安全”,不僅僅是緊急情況下的疏散演練,更可能包含瞭從飛機設計、設備維護、旅客心理到病毒防控的方方麵麵。而“健康”,又該如何理解?是飛行途中旅客的身體舒適度,還是應對各種突發疾病的醫療準備?抑或是空氣質量、噪音控製等環境因素?這本書一定能解答我這些一直以來模糊不清的疑問,讓我對空中旅程的安全和舒適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許以後搭飛機時,我會用一種更具洞察力的眼光去觀察機艙內的一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