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个哲学习题: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修养灵性的追求

人生,一个哲学习题: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修养灵性的追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是由「身、心、灵」所构成的整体,
唯有兼顾这三方面的发展,
人生才可能保持均衡的动力与明确的方向。
最完整、有系统的哲学笔记,
帮助你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修养灵性,展现新生!

  人活在世上,时时刻刻都受到身、心、灵的影响。如果身体不健康,则人生一切活动皆受到限制,甚至面临结束的威胁;如果缺少心智成长及发展的机会,那么人很可能不如动物;如果忽略灵性修养,则一切「对自己而言」,将既无意义也无目的。

  毕竟,活着是一回事,活得有意义则是另一回事。一个人也许可以享有福寿全归,制造丰功伟业,对人类或历史产生巨大影响,但内心依然徬徨无依,甚至充满苦恼。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生命?」唯有理解自己的生命是怎么回事,人生才可能有意义。

  台大哲学系傅佩荣教授钻研心理学、潜能开发、文化教育思想、宗教学各大领域,汇整归纳多年的哲学思索与人生心得,建构出一套具体可行的自我整合系统,帮助你透过心理学知识釐清自我的真相,然后从身走向心,以IQ、EQ、AQ来开发并管理内在无穷的心智潜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接着由心走向灵,思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实践中发现并觉察与生俱来的灵性,至终活出全方位的和谐生命。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傅佩荣


  民国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傅佩荣教授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曾获颁教育部教学特优奖、大学生社团推荐最优通识课程、《民生报》评选校园热门教授等奖项,另外在学术研究、写作、演讲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浅出,擅长说理,曾获国家文艺奖与中正文化奖。

  着作甚丰,范围涵盖哲学研究与入门、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着有《哲学与人生》、《转进人生顶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莱顿》、《珍惜情缘》、《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学做人》等数十本。并重新解读中国经典,着有《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人性向善──傅佩荣谈孟子》、《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乐天知命──傅佩荣谈易经》、《逍遥之乐──傅佩荣谈庄子》、《止于至善──傅佩荣谈大学‧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范》、《孟子:浩然正气与成功人生》、《老子:在虚静中觉悟人生智慧》与《庄子:以自在之心开发无限潜能》、《易经入门与国学天空》、《国学与人生》等书(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图书目录

自 序 人生,从不提供标准答案
 
第一部 釐清自我的真相
前 言 
第一章 人生哲学的基础架构
第二章 人生问题的思考方法
第三章 从心理学看自我(一)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佛洛依德学派
第四章 从心理学看自我(二)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
第五章 从心理学看自我(三)
──佛朗克的「意义治疗法」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相第六章 从心理学看自我(四)
──超个人心理学与灵的召唤
 
第二部 管理自我的潜能
前 言 
第一章 了解IQ与相关能力
第二章 认识自己的EQ
第三章 管理自己的EQ
第四章 发展自己的EQ
第五章 开发自己的AQ
第六章 强化自己的AQ
 
第三部 探索生命的价值
前 言 
第一章 培养思考习惯(一)
──理解逻辑的概念与判断
第二章 培养思考习惯(二)
──逻辑推论的训练
第三章 掌握整体观点(一)
──哲学的质料、运作、内涵与目的
第四章 掌握整体观点(二)
──哲学家的思考模式:「以一统多」
第五章 确立价值取向
第六章 力求知行合一
 
第四部 走向智慧的高峰
前 言 
第一章 如何理解「灵」的世界
第二章 灵是身心的统合力量
第三章 化解潜意识的盲点
第四章 代蒙
──从命运到使命
第五章 灵的修练
──以印度教为例
第六章 密契主义

图书序言

自序

人生,从不提供标准答案


  人生是由连续不断的选择所构成的。我们通常只在意选择的结果是好是坏,而未曾认真思考「为何要如此选择?」于是懊恼与后悔的情绪总是挥之不去,随着年龄增加而对人生日益感到无奈。聪明博学如王国维,也只能感叹:「人生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

  真的什么都靠不住吗?有了这种体悟,人生难免悲观。我们尊重前辈的感叹,但更珍惜自己放手一试的机会。「人生」是自古以来最大的习题,它给每一个人的题目各有重点,它给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题目也各有特色,而最难的挑战是:它从不提供标准答案。

  因此,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是:探讨人生问题的方法。这套方法简单说来,就是「哲学」。「忽视哲学,人生将是盲目的;脱离人生,哲学必是空洞的。」这句话有道理吗?本书希望具体回应这个问题,内容依次展示为「釐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潜能,探索生命的价值,走向智慧的高峰」。涉及的题材包括心理学、潜能开发学、哲学、宗教学等,贯穿其中的则是一套「身心灵整合的价值观」,以下略述其旨。
 
  我们谈论完整的人生,不能忽略「身、心、灵」三个部分。年轻的时候,也许侧重身(衍伸至有形可见的外貌、体力、财富、地位等)。身的活动当然不能脱离心,但是心的运作主要在于「知、情、意」这三项潜能的实现过程,因而具体展示于获取特定知识、发展人际情感,以及培养个人志趣上。然后,在一个看来抽象、其实扮演主导作用的层次,还有「灵」的存在。灵的运作可以表现于宗教信仰的灵修活动中,但是宗教并非灵的运作的唯一领域。
 
  因此,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必须针对上述「身、心、灵」三个部分,提出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之间的适当关系。容我先以三句话来作个概括,再说明其内涵:「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长,是需要的;灵性修养,是重要的。」
 
  首先,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必要的」一词,是指:如果身体不健康,则人生一切活动皆受到限制,好像人生从彩色变成黑白,甚至面临结束的威胁。依此推衍,保持身体的活动能力,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让自己可以活下去,这些都属于「必要的」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本能就会去争取这些必要的条件,使自己活得下去。但是,「必要的」一词同时也提醒我们:它不是「充分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单单活着是不够的,亦即不充分的。依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这个层次所涉及的是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还有向上提升的广大空间。
 
  其次,心智成长,是需要的。人与动物的差异,表现在心智的精密度与复杂度特别高,但是如果缺少成长及发展的机会,心智的潜能弃置不用,那么人很可能不如动物。这是最可惋惜的事。不仅如此,随着生命的开展,心智成长的要求也将日益强烈。譬如,求学期间,我们以探讨专业知识为目标;进入社会以后,自然出现全方位的知识需求,尤其对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人文方面的知识,深感向往。再以情感而言,也会由亲情、友情、爱情,向外扩充,对社区、社会、国家、国际、地球、宇宙,产生关怀之心,最后也可能孕生慈悲、博爱的情操,自愿从事公益活动。然后,在意志方面,可以逐渐化被动为主动,从事高尚的人格修养,自强不息,日新又新。以上有关「知、情、意」的描述,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亦即:若要活得像一个人,就须不断开发这些潜能。马斯洛所谓的「爱与归属的需求」与「自重与受人尊重的需求」,正好涉及此一层次。若要再往上走,寻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就会进入「灵」的层次了。
 
  关于「灵」的作用,我们说「灵性修养,是重要的」。所谓「重要的」,是指联系于人生的意义与目的而言。如果忽略灵性修养,则人生一切活动「对自己而言」,将是既无意义也无目的的。说得温和一些,就是人生一切活动都难免于剎那生灭,无法连贯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我特别强调「对自己而言」,因为一个人也许享有福寿全归,也许制造丰功伟业,也许对人类或历史产生巨大影响,但是他的内心依然可能徬徨无依,甚至充满苦恼。宗教经典所描绘的「万法皆空,众生皆苦」,「空虚啊,空虚,一切皆是空虚」,正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开的警语。
 
  依我对灵性修养的粗浅认识,可以由四个角度描述其作用,就是:一,灵性修养(以下简称「灵修」)使一个人的身心活动(亦即上述对身与心分别所作的介绍)具有意义。二,灵修使一个人潜意识中的情结与盲点得以化解。三,灵修使一个人可以将其命运提升转化为使命。四,灵修使一个人在宗教信仰的活动中,能与所信的神明进行顺畅的互动与沟通。总而言之,灵修使一个人能在光天化日下行走,不但不担心命运的折磨与死亡的威胁,而且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安排自己的身心活动,珍惜并善用人生的一切资源。
 
  我对这一本书投入极深的情感,因为它储存了我长期以来的读书心得,呈现了我对人生哲学的基本观点,也代表了我对新世纪所有爱智者最真诚的心意。

2016年6月16日

图书试读

认识自己是人生的起点
 
「认识你自己」是刻在希腊戴尔菲(Delphi)神殿上的一句格言。苏格拉底也常告诉人们要「认识自己」,因为认识自己是人生的起点。
 
通常我们会根据一个人的资料去认识这个人,譬如看他的身分证、调查他的身家背景⋯⋯。那么我们要如何认识自己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分辨二个关于「人」的问题。
 
第一是有关外星人的问题。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如果有的话,那么外星人与神与人类,彼此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在西方生物分类之中,人类叫作Homo Sapiens,Sapiens是「有理智的」,Homo则是「人」,因此Homo Sapiens就是「智人」,意味着「有理智的生物」。外星人显然也是Homo Sapiens,那么这二种Homo Sapiens该如何相处?
 
圣经开宗明义就说:神按照神的形象来造人。人类既然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的,那么理应是万物之灵,然而相较于外星人,人类在许多方面似乎都远远落后(譬如智能、科技⋯⋯),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圣经所言应该修改呢?
 
由此可知,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就代表圣经所记载的有很大的漏洞,而这种想法是令人震撼的。
 
第二则是有关复制人的问题。复制人若是真的成功,则我们必须思考几个问题。首先,桃莉羊的复制,是经过二百多次失败的实验,才得以成功的。在此一过程中,有许多不完全的、畸型的羊被造出来。对于羊,我们或许比较容易处理,但是当实验对象是人的时候,又该如何处理呢?
 
其次,人们可能会在年轻体壮的时候,取自己的胚胎来复制,可是有些疾病是年老时才会出现的,那么这对复制人而言,是不是很不公平呢?同时,桃莉羊最大的问题在于老化太快,而这也是目前的医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最后一点则在于心理上的问题。小孩子渐渐长大之后,发现有一个人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最后发现自己只是分身,另一个才是原型,这该如何调适呢?如果我是别人的分身,那我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的所作所为需不需要负责任呢?

以上所谈的,都是相当严肃,并且令人忧心的问题,因为它的影响层面,波及整个地球,甚至整个宇宙。要认识自己,可以提出三个问题:什么事使我感动?什么人使我羡慕?我对自己满意吗?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突显出一个人的个别性和独特性。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