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思想与文化政策中

在文艺思想与文化政策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艺从人性,从国民性来的。我们应当从人性来建立我们的文艺,从国民性来建立我们的文艺,在这个文艺上,我们全国人民对自己人的地位有新的觉悟,对自己国民的传统有新的认识与自信。」──徐訏,〈人性文学与党性文学〉

  《在文艺思想与文化政策中》一书是徐訏根据长年累积的深厚文史哲涵养,延续前作《现代中国文学的课题》当中的笔法,提出自己对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学的评论。本着涵盖范围从清末至一九五○年代,特别针对国民党与共产党等不同意识形态底下的诸多文人与文艺思想,给予精辟的褒贬评论。

本书特色

  @作者徐訏被文学评论家誉为「文坛鬼才」、「海派宗师」
  @徐訏在写作本书的一九五○年代便透彻的分析国民党与共产党两党党性差异与对待文学、文人之态度差异
  @精辟的评论中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各党各派之文人、文艺作品的背后核心意识,以及文艺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徐訏(1908-1980)


  生于浙江慈谿。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续修心理学二年。负笈欧陆,因抗日军兴中辍学业;回国后在上海主编《人间世》、《作风》等刊物;作品《鬼恋》问世,受文坛瞩目。一九四二年赴后方,曾执教中央大学(重庆),并发表长篇小说《风萧萧》。旋任《扫荡报》驻美记者,返国后任《和平日报》主笔。一九五○年移居香港,迄至一九八○年谢世,笔耕不断。其间曾创办「创垦出版社」,及期刊《热风》、《论语》、《幽默》、《笔端》、《七艺》等;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前身各书院及星加坡南洋大学执教,并任香港浸会学院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各种作品都二千万言。

图书目录

导言 徬徨觉醒:徐訏的文学道路/陈智德

在文艺思想与文化政策中

从毛泽东的沁园春说起
作为武器的唯物辩证法
帽子主义与幽灵
「人性」与「爱」
巫女文学的内容
牌位祭师的统治
文艺的永久性与普遍性
文艺的大众化与大众化的文艺
阶级文艺与特务文艺
新个性主义文艺与大众文艺
自由主义与八股的概念把戏
人性文学与党性文学
普及与提高

〈在文艺思想与文化政策中〉再版版记/徐訏

 

图书序言

人性文学与党性文学
 
一九五○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党的文学〉一文说过这样的话:
 
无可争论的,文学事业不允许机械的平均、划一、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的,在这种事业里无条件地必须保证个人的创造性,个人所爱好广大领域―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领域。
 
这里很明显,列宁的专政还是希望有点真正的「文学事业」的。而真正文学是无条件的需要个人的创造性的。中共对于列宁一切的话都引用到了,独独对于这句话,始终没有人引用,一直到一九五三年十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以后,大家才把它搬出来了。这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共产党,也感到「文学事业」已经在「机械的平均、划一」的统治下变成完全死僵了。
 
《人民日报》开始说出共产党对于文艺领导的偏差:「……有的採用简单的行政方式去领导。甚至不顾作家具体条件和创作意愿,主观地生硬地规定题目题材,作品式样和创作时间,向他们『订货』,并且对作家的作品实行任意的修改和轻率的否决。」
 
他们开始认为「目前文学艺术界最迫切的任务,就是用一切办法来鼓励创作、帮助有创作才能的作家走上创作的岗位、使作家的创作活动和作品的发表(包括出版表演放映和展览)得到必要的便利条件和亲切的关怀、鼓励作家和艺术家坚持不断的创作和表演、使好的作品和表演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欣赏和得到国家的鼓励。……」
 
于是在自由世界中,就有人幻想中共感于「文学事业」的萎缩,会改变政策要求创作活动的自由了。但是,这只是一种幻想,因为在以党为领导的文化政策是决无自由的。列宁虽是想在文学事业中保证个人的创造性,个人所爱好的广大领域,但也只是一个幻想,文学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不能有「个人的创造性」的。且不说别的,这里所说的「好的作品」是什么标准呢?这些作品里可以批评「共产党」吗?可以说「苏联是侵略」吗?可以说「毛泽东是独裁」吗?可以说「共产党是统治阶级」吗?决不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接下去他们就说:
 
在文学艺术团体中工作的党员,必须严肃地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和有些党员文学艺术家脱离党的领导、违反党的纪律、在工作中缺乏党性的恶劣倾向进行坚决的斗争。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