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

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生命教育
  • 兒童教育
  • 青少年教育
  • 心理健康
  • 價值觀
  • 品格培養
  • 成長
  • 教育方法
  • 親子關係
  • 人生規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於2012年舉辦「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生命教育學術及專業實踐會議」,邀請兩岸三地從事生命教育的學者、校長、老師及其他前綫工作者濟濟一堂,實在難得。(摘自「編者序」)

  提齣「生命教育」的目標十分清晰,即希望從根本上導正升學主義下學校教育過分注重智育的偏頗,為孩子們提供學習探索生命意義,培養理想情操,珍惜自己也關愛他人的機會與環境。21世紀的教育,是要讓學生變得更好,這比學生變得更聰明還來得重要。(摘自「陳英豪序」)

  正如大會主題「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除瞭知識上的傳授,生命教育與道德教育更加重視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和體會,以及實踐的動力與具體落實履行。而這亦是所有關注生命教育的學者與教育工作者所應該關注的。(摘自「魯潔序」)

  我們要透過生命教育來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方法,使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創造生命價值,使他們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長。……學校要建設成具有人文精神和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時時刻刻感受到關愛和尊重,樹立起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讓生命放齣光彩。(摘自「顧明遠序」)
 

著者信息

主編者簡介

王秉豪


  現為香港教育學院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學係客座副教授
  曾任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

李子建

  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學術)、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

硃小蔓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

歐用生

  榮休前擔任颱灣首府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教育學院院長
 

圖書目錄

陳 序 陳英豪   vii
魯 序 魯 潔   ix
顧 序 顧明遠   xi
編者序 王秉豪、李子建、硃小蔓、歐用生、何榮漢、吳庶深、李漢泉、李璞妮   xv
 
導 論  1
王秉豪、李子建、硃小蔓、歐用生
何榮漢、吳庶深、李漢泉、李璞妮

第一篇  兩岸三地的生命教育發展      13

第1章  中國內地生命教育的興起與教師專業發展    15
硃小蔓
一、中國內地生命教育:緣起與顯現    15
二、生命教育理論與實踐:起步中的探索    18
三、生命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關注教師情感素質及能力  24
四、結語    30

第2章  中國內地的生命教育發展狀況和前景    32
劉 慧
一、內地生命教育發展階段劃分    32
二、評述    40

第3章  中國生命教育發展的曆程及前瞻――從「生命教育」到「三生教育」    49
鄭曉江
一、生命教育的興起  49
二、推展中的問題    54
三、對未來發展的建議    56

第4章  讓每個生命成為最好的自己――新生命教育論綱  60
硃永新
一、新生命教育概述  60
二、新生命教育的原則與途徑  72
三、結語    78

第5章  生命化教育十年:尋找教育變革的可能路徑  80
張文質
一、醞釀    80
二、自願者  82
三、生活    83
四、生成    85
五、呼喚    86
六、直麵真實    88
七、妥協    90

第6章  推動颱灣生命教育之發展――以非營利組織為例  92
吳庶深、吳英傑
一、前言    92
二、生命教育的發展及非營利組織  94
三、結論    108
後記與緻謝  109

第7章  海峽兩岸生命教育特色與發展  112
紀潔芳
一、颱灣推動生命教育的特色  112
二、大陸生命教育之推展  125

第8章  生命教育――全人生命的關注  137
梁錦波
一、概要    137
二、生命教育的緣起  138
三、生命教育在香港的發展    138
四、生命教育之定義  141
五、生命教育理念架構――全人生命的關注  143
六、生命內涵成長的過程  150
七、結語    150
後記――關注全人生命的生涯規劃  152

第9章  香港生命教育:挑戰與機遇    159
王秉豪
一、仍在呼喚生命教育    159
二、缺乏積纍和整閤寶貴經驗的平颱    162
三、教育局的官方取態    164
四、研討的量與質有待加強    166
五、香港學校生命教育的深廣度    168
六、客觀環境的挑戰  170
七、機遇    175

第二篇  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    181

第10章  儒傢生命教育理論   183
湯恩佳
一、孔子是儒傢生命教育的奠基者  184
二、生命教育植根於五倫關係  185
三、生命教育源於信仰實踐    186
四、生命教育以道德教育為主  188
五、孔子的生命教育方法  193
六、結語    195

第11章  由宗教教育理念引申到公民教育――從香港課程改革到中國公民教育   197
陳謳明
一、前言    197
二、香港的教育變革  198
三、「宗教教育」的本質   202
四、香港課程改革與現代宗教教育  204
五、中國現代公民教育    208
六、總結    212

第12章  「絕望的睏境與希望的存在」―― 以愛迴應自殺的挑戰  215
陳立言
一、自殺的定義與自殺的分類  217
二、馬賽爾以主體際性之愛迴應孤獨的睏境  224
三、三種希望對自殺挑戰的迴應    232
四、如何産生真正的希望?    234
五、結語:存在本身就是意義  235

第13章  生命教育在自然 237
吳渭濱
一、工業社會與大自然    237
二、另類自然生態觀  238
三、人類文化傳統與大自然    238
四、自然觀察智能    239
五、個人生命成長    240
六、體驗學習模式    242
七、「生命教育在自然」――體驗學習   244
八、「生命教育在自然」――理念架構   245
九、「生命教育在自然」――體驗學習案例   246
十、「生命教育在自然」――體驗活動預備   249
十一、「生命教育在自然」――學員的學習反思   249
十二、結論  250

第14章  「大學生心理適應指導」的一堂課:生命教育   252
袁莉敏
一、導言    252
二、生命的孕育與成長    253
三、沉甸甸的生命    255
四、生命的價值  258
五、課堂討論與課後作業  259
六、總結與反思  262

第15章  影片賞析在生命教育教學中之運用――以《春去春又來》為例 265
紀潔芳
一、前言    265
二、影片內容與教學運用  266
三、迴應檢討與建議  270
四、結語    271

第16章  教學示範:撥動愛的音符――關於情感問題的生命教育課 273
硃清華
一、課程介紹    273
二、教學過程    275
三、總結與反思  288
四、思考題  289

第17章  生命教育課程與教學的實踐――華江鴨鄉寶 291
陳熔釧、吳瓊慧、許興華、劉國安、陳惠遙
陳雅芳、林欣茹、硃玉真、陳姝蓉、孫孟儀
一、前言    291
二、團隊發展曆程    292
三、方案發展目標、架構與內涵    298
四、方案實施成效    307
五、省思與展望  313

第18章  繪本中的生命教育   315
黃祐榮、梁燕珍
一、引言    315
二、關係    316
三、態度    317
四、選擇    318
五、使用繪本推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元素  325
六、推行者的素質    326
七、整全的推行計畫  327
八、結語    328

第19章  以正嚮心理學為基礎的生命教育課程設計:「欣賞生命.做我真好」    330
黃麗花
一、前言    330
二、課程設計規劃    332
三、教學實踐分析(以第一節課為例)  333
四、專業實踐省思    336
五、結語    339

第20章  教學示範:生命體驗之旅 344
硃慧珍
一、導言    344
二、教學單元設計    345
三、評估方式    346
四、學生習作及工作紙    350
五、行動與實踐  350
六、總結與反思  351
七、生命教育小提示  355

第21章  教學示範:四年級「活齣生命的色彩」、六年級「做一件事讓世界變得更美麗」暨成長禮  372
許佩麗、黎愛連
一、導言    372
二、背景    373
三、教學單元:四年級「活齣生命的色彩」  374
四、教學單元:六年級「做一件事讓世界變得更美麗」暨成長禮    380
五、總結與反思  389

第22章  佛教學校價值教育是人間佛教「心靈教育」之呈現,也是「生命教育」的實踐   393
黃鳳鳴
一、引言    393
二、佛教小學的共通點    394
三、從文化教育原理和宗教教義上,探討佛教小學推行的心靈教育與生命教育    395
四、從實踐案例和教學設計上探討香港佛教小學推行的心靈教育與生命教育 398
五、探究一所佛教學校的七個示例  406
六、討論與反思  415
七、總結    419

第23章  青鬆――展現美好生命   422
劉麗冰

第24章  生命教育個案分享:傢長參與人道教室的經驗   431
鬍少偉、杜傢慶
一、生命教育在香港的發展    431
二、人道教室的理念  433
三、校本生命教育的推行  435
四、傢長在人道教室的參與    436
五、傢長看到學員的成長  438
六、傢長在人道教室的付齣    439
七、傢長參與生命學堂的啓示  441

第25章  品格築起的生命彩虹――深圳開智幼兒園行知生命教育彩虹模式   445
歐權英、許善真
一、彩虹模式的使命關:「赤」使命和「橙」目標 448
二、彩虹模式的人命關:「黃」教師、「綠」孩子、「青」傢長   450
三、彩虹模式的關係關:「藍」關係 455
四、彩虹模式的課程關:「紫」課程 456
五、結語    459

第26章  生命教育在培敦 462
張淑儀、賴寶伶
一、「生命」,我們所關注  463
二、不是課程,是旅程    464
三、生命教育的評估方式  473
四、總結    474

第27章  知行閤一,同步嚮前――香港教育學院執行「協助中/小學規劃生命教育計畫」的經驗   476
何榮漢、李子建、王秉豪、李璞妮、江浩民
一、計畫概覽    477
二、教師專業發展課堂    479
三、颱灣生命教育學習團  480
四、學校支援    485
五、附加項目    487
六、總結與展望  488
銘 謝  489 
 

圖書序言

編者序

  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下簡稱「中心」)於2012年舉辦「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生命教育學術及專業實踐會議」,邀請兩岸三地從事生命教育的學者、校長、老師及其他前綫工作者齣席。生命教育工作者因這次會議而濟濟一堂,實在難得。

  其間與會者各自就生命教育學術及專業實踐各不同範疇的關注和嘗試,交流分享,熱烈討論,共學共創,成果豐富。會後,中心把這次會議的成果結集成是書齣版,部分文章為作者在先前的作品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的成果,冀能引發更多迴響,深化生命教育領域的學理和實踐。

  編輯團隊主要工作,以會議現成文章為基礎,構建文集框架,從而據之再對每篇文章作齣取捨,並按文集體例,嚮入選文章的作者提供修訂補充的意見,力求讓文集成為一有生命的整體。不足之處,尚望作者及讀者諸君多所賜教。囿於體例忍痛割愛的文章,將透過上載中心網站、刊載於中心年刊等方式,以另一種渠道流通。

  文集編輯幾經周摺,而今終於完成。除瞭要感謝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允為齣版印行,以襄盛事,更要感謝眾位生命教育專傢學者、校長、主任、老師及其他前綫工作者,允賜文章,又包容忍耐編輯團隊的吹毛求疵,而不以為煩。最後不可不提的,是落實各項編輯工作的執行編輯李璞妮女士與學生助理林易燊、高俊偉、童中樂、陳詩敏,其夙夜不懈,勞心勞力,功不可沒。

王秉豪、李子建、硃小蔓、歐用生
何榮漢、吳庶深、李漢泉、李璞妮
2015-10-28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情”的部分,真的戳到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我一直認為,情緒管理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但往往也是最難的。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煩躁,或者因為一次挫摺而沮喪,甚至會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扮演一個“懂事”的角色。但《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卻提供瞭一個非常溫和的視角,它鼓勵我們去接納自己的情緒,無論是開心的、難過的、憤怒的還是恐懼的。它不是教你如何壓抑,而是教你如何理解,如何轉化。我記得書中講到,要學會識彆自己的情緒,然後找到健康的方式去錶達和疏導。比如,當你感到壓力很大的時候,可以嘗試深呼吸、寫日記,或者和信任的人聊聊天。這些方法聽起來很簡單,但卻非常實用。尤其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往往受到很多“應該”的束縛,不敢錶達真實的自己,但這本書讓我覺得,勇敢地麵對自己的情緒,纔是真正的強大。它幫助我認識到,每一個情緒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我們不應該因為有負麵情緒而感到羞恥,而是應該學會與之共處,從中學習。

评分

坦白說,剛開始拿到《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的時候,我有點猶豫,覺得“生命教育”聽起來有點沉重,是不是會講很多嚴肅的大道理?但讀完之後,我完全改觀瞭!這本書真的太有意思瞭,它的語言非常親切,就像一個老朋友在跟你聊天,沒有說教,隻有分享和啓發。我尤其喜歡它將“知、情、意、行”這四個要素有機地結閤起來,讓我覺得生命教育是一個完整而美好的閉環。它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互相促進的。我常常覺得,我們很多時候之所以活得不快樂,就是因為這四個方麵有所缺失。比如,我們知道很多道理,但卻沒有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情感;或者我們有美好的意願,但卻因為缺乏行動而無法實現。這本書就像一個指導手冊,它不僅告訴你“是什麼”,更告訴你“怎麼做”。而且,它所提供的建議,都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不會讓你覺得遙不可及。在颱灣,我們麵對著各種挑戰,這本書給瞭我很多勇氣和智慧,讓我能夠更積極地麵對生活,更理性地處理問題,更有意義地度過每一天。它讓我重新認識瞭“生命”二字的重量,也讓我覺得,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好好對待,值得去發現它的美好。

评分

哇,拿到這本《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太有感觸瞭!平常我們總是在講一些大道理,或者分享一些很成功的經驗,但這本書不一樣,它像是一位非常親切的長輩,用一種很貼近生活的方式,娓娓道來關於“生命教育”這件事。我特彆喜歡它探討“知”的部分,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知識灌輸,而是引導你去思考,去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原來都是學習的契機。比如書中舉的例子,可能就是帶孩子去公園玩,觀察一片葉子的生長過程,或者聽一段音樂,感受其中的情感起伏。這些看似平凡的點滴,在作者的筆下,都變成瞭寶貴的生命課程。我常常覺得,我們太容易被現實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忘瞭停下來看看身邊,看看自己。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提醒我們,生命教育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等待我們去發掘,去體會。尤其是在颱灣這個社會,節奏快,競爭激烈,我們真的太需要這樣一本能讓我們慢下來,好好感受生活,好好認識自己的書瞭。它不是教你如何成功,而是教你如何更好地“活”。

评分

“意”這個部分,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深度,也很有啓發性。它不隻是停留在個人情感的層麵,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廣闊的生命意義。我一直覺得,人生就是一場不斷探索意義的旅程,但有時候我們會迷失方嚮,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是什麼,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哪裏。這本書就像一位智慧的長者,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而活”。它不是給你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通過一係列的問題和引導,讓你自己去挖掘內心的聲音。我記得書中提到,要學會從生活中發現價值,比如為他人付齣,或者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這些並不是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卻能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光芒。在颱灣,很多人可能為瞭生計而奔波,常常忽略瞭內心的聲音,但這本書提醒我們,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物質的堆砌,而在於我們如何去體驗,如何去創造。它鼓勵我們找到自己內心的“驅動力”,然後勇敢地去追尋,去實現。這讓我覺得,人生可以有更深刻的追求,而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

评分

“行”的部分,絕對是這本書最實際、最落地的部分瞭!前麵講瞭知、情、意,如果不能付諸行動,那也隻是紙上談兵。我一直是個行動派,但有時候會覺得,很多道理聽起來都很棒,但落實到生活裏卻睏難重重。《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在這方麵給瞭我很大的幫助。它沒有給你一套僵化的行動準則,而是鼓勵你在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去踐行生命教育的理念。比如,書中提到,要學會感恩,不僅僅是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恩,也要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心存感激,並用行動去迴報。還有,要學會關懷他人,不隻是言語上的安慰,更要用實際行動去支持。我常常覺得,一個人有多大的能量,往往體現在他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多少積極的影響。這本書讓我明白,生命教育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需要我們不斷去實踐,去內化的過程。每次讀到這部分,我都覺得充滿瞭力量,想要立刻行動起來,將書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裏,讓自己成為一個更有愛、更有擔當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