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说明 姜超岳先生赋性耿介、刚正不阿,平生不谋高官厚禄,终以参事职致仕。刘振强先生忆往,赞其坚毅:右手颤巍巍不能书,便提起左手勤练,仍写得一手笔力遒劲的中国字。毕生写作不辍,是位非常有才气的读书人。余生二十年间,仍与亲友频繁地书信往来,敝局特将其此时书函印赠姜先生,而遗憾未得发行。
姜超岳先生年近百岁高寿逝世,留下许多诚实真朴、高尚典雅之作,诸如传记、书信、散文、日记等类。本书为姜超岳先生的书信集,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行文简约雅洁,明白易懂。作者真诚不虚的品格亦跃然纸上,予后进立身行事,必能有所启发。书中并运用优美而正式的书信用语撰写,可作为今人撰写书信之参考,今特加以新版重刊,以飨读者。
三民书局编辑委员会谨识
累庐书简序言 文字之道,以兼具真、美、善、三者为极致,但以「真」为其根本,一失其「真」,美与善便祇余外在的形式,不过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符号而已。所谓「真」者,就是写出来的东西,确实代表个人心底所要说的话,而又确实能反映个人有诸已而后求诸人的性格,这样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文字。「真」的本身,原来就同时蕴藏着美、与善、成分在内,美尚自然,善由率性,都离不开一个「真」字。所以有「真」作根柢,再凭个人的学养功力,将蕴藏着的美与善加以洗鍊,吐其精光,那便是文字的上品了。
异生兄前将其记述生平的随笔,辑为「我生一抹」一书,因为内容真实朴质得可爱,而且文字兼刚健婀娜之美,立言多淑世励俗之语,所以出版以后,风行海内外。我曾写一篇读后短记,登在中央日报副刋上,以为「真」的诀窍,就在行文之际,没有一点传世自炫之意,心无罣碍,率情而道,于是神随笔到,才能捉到「真」的境界。若有丝毫矫揉造作,因既失了真,文字再好,读来便索然寡味了。异生兄是我三十年直谅之交,用一「真」字来评其文,论其人,自诩颇得漫画家用一个特征来刻画人物的三昧。此次又出其所辑「累庐书简」一书,公诸社,是继「我生一抹」之后的又一传真之作,足为当代书简的范本。但若仅止于作为书简的范本看,则又所见者浅,失之皮毛了。
此书所辑的书简,事类不一,对象不一,大之陈国家安危之计,小之谈人伦日用之常。其所一以贯之者,就是写出来的东西,确实代表作者心底里所要说的话,而又确实反映出作者有诸己而后求诸人的性格。坦坦白,无半点虚假,謇謇谔谔,无丝毫保留。一个正直君子人的人生观与生命力,及其立身处世之道,一一涌现于字里行。这是这本书简的价值所在,亦是不同于坊间印行的其他书简之所在。
我们用文字来表达个人的意思,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共鸣,而声应气求,以扩大其影响的力量。人类的文化,就是由于千千万万这种力量交互影响而不断累积发展的。书简原是两个人的对话,假若因其人,因其事,因其文,公诸于众,而有扩大其影响力之价值者,则公诸于众,正是士君子已立立己达达人之义所当为者。尤其当此盛倡中华文化复兴之际,每个人都应当贡献其一分力量。我想异生兄所以辑印这些书简以广流传者,此物此志也。作者不言,我为言之,庶使览斯书者,从「真」之一字去体会为文为人的根本,而以观摩其遣词运笔为余事,这才是作者之所期。质之异生兄以为何如。
中华民国五十七年八月 江苏吴江仲肇湘
累庐书简序 庄周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书简之文,与典策之文皆言,论道、叙事、抒情、写景之文皆意。言为筌蹄,而意为鱼兔,鱼兔得而筌蹄可忘,示所重在彼不在此也。
书简之作尚矣。左传载「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为书简之最早见于史者。左氏复有巫臣与子重子反之书,子产寓于子西,以告范宣子,及与叔向往复之书。千载下如闻其语,如见其人。厥后代有佳作,战国秦汉之跌荡慷慨,魏晋六朝之风流蕴借,唐宋之恢张,明之嬉笑怒骂,藻缋缤纷,各极其致。清之长于论学,或失之碎。至若坊间流传之秋水雪鸿尺牍,则自郐以下矣。
江山异生,年来出其双璧,以「累庐书简」辅「我生一抹」而行。文章体制,独异流俗。异生性情中人也,以随世会之运转,而与功名为缘。顾硁硁自守,志业长才,竟叹数奇,未能一展其素抱,不得不借筌蹄以自异。固非吾家子建所谓「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之流也。予交异生久,深知其所自异者,大有裨于砭俗,爰揭浅见为之序。
民国五十七年十月 萧山曹翼远敬序
累庐书简自序 此序平昔书简之留稿也。予出身寒素,长而四方,未尝学问。涉世以来,人事酬应,闲有强颜之作,见者多谬许可观,则深以声闻过情为惧,有作必留稿以资切磨。世会乱离,当年所作,公家故纸中,尚可搜寻若干外,只字无存。故本书简,十九辑自近二十年间之积稿,以吾京居「累庐」名之,所以志陈迹也。
予秉性山野,直情迳行,不惯矫饰,不喜随俗,处世然,为文亦然。无论献议当道,或亲故往来,皆率性而为。心何思,口何言,笔何书。论事则惟的是发,抒情则胸臆洞开。酬应琐屑,雅不欲落人窠臼。因而谬蒙知好之偏爱,恒以辟径独行,自成面目相许。且有督予续拙着「我生一抹」之后,公诸同好者。适三民书局扩编三民文库,知予有此稿,情商梓行。予惟往贤书简文字,鲜有及身问世者,衡以世故,不无夷犹。然三省吾身,磊磊落落,有何不可对人言。孔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孟子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遂出此应之。剔选铨次,都四百余首。别为论辩、道贺、致敬、慰问、申谢、辞却、箴勉、通问、述况、陈情、覆报、祈恳、酬应、琐务等十四类,俾便索检。
合而观之,不外出处取予之道,待人接物之方。以言应用,差足资青年学子之借鑑,而世事之盈虚消长,亦可借窥一斑。个人行藏无论矣。至其中羼有作于抗战前后者,即自公家故纸中录出,政事攸关,傥亦可备他年史料之需乎。
中华民国五十七年中秋 累庐主人江山异生序于台北介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