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德国走过的转型正义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德国走过的转型正义之路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先觉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6/08/05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为当下的公义努力,跳脱仇恨的辖制,是留给下一代最好的礼物
  ◎ 台湾第一本探讨德国两次转型正义的专书
  ◎ 台大历史系教授花亦芬,实地走访历史现场  
  ◎ 近300张珍贵图片,场景历历在目


  正义的果实是促进和平的人用和平栽种出来的。
  借镜德国的转型正义之路,转换悲情,抚平世代的伤痛。


  检视伤口,是为了医治伤痕,因为受伤的心走不远……

  当社会有进行转型正义的必要,大部份的人却装没事,对悲剧噤声,不想釐清真相,最后大家得到的不是和解,而是互信基础薄弱的社会,包括世代抗争、族群对立。台湾政府与公民社会若徒有和好的意愿,而没有深入检视过去的错误行为,也没有从错误中记取教训好好深化民主,很难让当前获致的和好成为永续留给后人的祝福。在转型正义的过程中,正义/公义的介入是最关键的,这样才能在宪法制定、司法裁决、社会价值观的重建、教育文化的论述等各方面获致和解。从体质上勇敢改造自己的社会,才能建造真正健全发展的国家。

  台湾该树立何种可以让国民骄傲地立足于世界的价值,来定义自己,也开始逐步稳妥打造现在与未来?在这方面,世界上没有国家像联邦德国这样,从二战结束后,短短五十年内必须经历两次性质大不相同的转型正义,并且以此成功地将自己转型为国际社会值得信赖的伙伴。德国二十世纪的历史与转型正义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一个国家在短短七十年内如何经历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灾难与大复原。这个经历既提醒世人,民主需要恆常小心守护;同时也鼓励我们去看见,只要愿意真诚反省认错,修好与和解不仅可能,而且以反省与宽容为基调的民主社会,更容易得到国际的支持与肯认。

  《安妮日记》里的枪声恐慌症

  安妮‧法兰克(Anne Frank)曾在日记里提到二战时期她经常受到的惊吓:

  我又有一个对抗枪声恐慌症的新处方:枪声太大时,赶往最近的木梯,跑上跑下几回,而且至少一定要跌倒一次。跑来跑去跌倒会产生摩擦声和其他声响,你就不会去注意枪声,更不用担心了。

  躲空袭、逃难、被驱逐、生病、失怙、失母、或失去兄弟姊妹的经验,是许许多多「战火下的孩子辈」共同的历史经验。德国精神医学教授拉德博医师指出,有些人压抑了一辈子,等到勐然惊觉自己内心深埋着那么难以回首的战争记忆时,即便有些人日后在事业上相当有成就,仍然很容易突然陷入忧郁症状况,光是听到某个特别相关的年份,就会泪流不止。

  即便天晴,仍是阴天,因为长辈心里有难以打开天窗说亮话的阴霾。这些阴霾,成为家庭文化里见不得光的暗处。战后七十年,德国社会深深看到了这一点。深深地看到,只是物质环境优渥,并不能带给家庭真正的幸福,也无法为后代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不论是加害者或受害者,经历战争这一辈的长者如果不能坦然面对过去,子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隐隐然都会受到阴霾心绪的影响。毕竟,束缚长辈的心理暗影,常常会在无形之中继续纠缠子孙,终而无法让后代子孙打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自己是在明朗开放的家庭环境里长大。

  如何修补裂痕,让大家可以为未来的伤口复原修筑可以互相照见、迈向和好的路径,值得我们用诚实的爱与悲悯的公义一起努力。

各界热烈好评

  陈东升(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
  柯志明(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张茂桂(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姚人多(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
  范云(国立台大社会系副教授)
  颜厥安(国立台大法律系教授)
  黄丞仪(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员)
  李达嘉(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吴叡人(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林文凯(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江文瑜(国立台大语言所教授)
  曾丽玲(国立台大外文系主任)
  黄嵩立(国立阳明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教授)
  沈清楷(「哲学星期五」发起人)
  陈永兴(《民报》董事长)
  南方朔(评论家)
  何荣幸(《报导者》总编辑)
  曾柏文(《端传媒》评论总监)
  黄哲斌(新闻工作者)
  林信男(台大医学院精神科教授)
  王浩威(精神科医师)
  杨斯棓(家医科医师)
  吴念真(导演)
  魏德圣(导演)
  卢建彰(广告导演)
  卢俊义(基督教长老教会牧师)
  李胜雄(律师)
  陈玲玉(律师)
  平路(作家)
  小野(作家)
  黄益中(大直高中公民老师)
  朱宥勋(作家)
  汤舒雯(德州奥斯汀大学博士生)

各界推荐

  台湾的转型正义必须放置在世界史的座标上,才能深刻地从「人类共同体情感」当中获得救赎。本书从地景空间和艺术创作交织出历史记忆的真实与困难,乃至于讨论档案开放和传记书写,指出加害者否认过去反而给自己造成心灵创伤,让转型正义不再只是抽象的名词。更重要的是,本书并非单纯介绍德国战后两次转型正义的经验,处处可见作者有意留下线索,让台湾社会寻找自身的可能方向。不可不读!──台湾民间真相与和解促进会理事长、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员 黄丞仪
 
  经历抄家灭族悲剧事件,受害者和加害者都可能午夜梦回发展出创伤后压力症。此心灵创伤会影响子孙三、四代。抚平此伤痛需在友善的情境下,有效地再度探讨及回溯整个创伤经验。诚如作者所言:「但透过『可以无所不谈』,当揭开伤痕的同时,如果能彼此坦白、愿意以真诚面对过往的心互相看见,疗癒终究会在彼此心中慢慢展开」。──台大医学院精神科教授暨医院精神部主任、台湾精神医学会理事长(退休),现职台大医学院精神科兼任教授暨医院精神部兼任主治医师 林信男
 
  台湾是透过党外运动造就民主政治,但是更重要的转型正义的落实尚未展开,花亦芬教授透过严谨的历史考察和深度的论证,透过德国的经验来彰显转型正义的法治、公民参与、诚实透明面对历史、耐性与包容等基本原则,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的作品。──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 陈东升
 
  转型正义终极的目的在促成加害者自我反省并真心投入化消其过去所制造的仇恨与猜忌。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本书透过披露战后德国转型正义过程的挣扎与努力,为打造一个仇恨无所用力的社会,提供足资借镜的范例。──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柯志明
 
  在民进党全面执政、政党彻底轮替之后,转型正义的追求在台湾已从纸上谈兵迈向具体呈现。但「转型正义」的真谛为何?极权体制下的哪些不公不义应被翻转?可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花亦芬教授的大作《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无疑地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她以历史的眼、温暖的心、图文并列地和大家分享德国在七十年间两次转型正义所走过的路,不只可做为我们检视加害者、弥补受害者的借镜,也教导我们如何从历史伤痛中体认基本人权的普世价值并维护之。
  ──律师  陈玲玉
 
  本书详细论述德国如何勇敢地面对过往的错误走向重建。花亦芬教授带着我们从历史现场出发,透过不同的主题和人物,与历史的伤痛进行深度对话,让我们了解在追求转型正义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努力和遭遇到的问题。书中的叙述动人而深刻,阅读它如同进行一趟思想和心灵之旅。在转型正义备受关注的今天,这本书提供最好的借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李达嘉

  当台湾社会热烈讨论「转型正义」,而新执政的民进党政府蔡英文总统,也把转型正义列为优先施政的重点时,花亦芬教授这本新书探讨德国转型正义走过的路,确实且及时的带给我们最好的反省和思考。
  转型正义绝不是口号,也不是简单说说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从德国人民、政府、社会如何面对历史的错误,如何从法律、政治、文化、教育层面,痛定思痛绝不逃避,以公义和宽容的心全面彻底的追究伤害者、被害者和整个社会旁观者,探讨为什么发生历史的过错?弥补历史的过错对现在和未来可能造成的伤害,疗癒修复受伤的心灵,建立创造健康的价值观和深化民主保障人权的基础,这是德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几十年来不断努力走过的艰辛路程。
  台湾人民有这样的觉醒吗?台湾社会有这样的反省吗?台湾政府有这样的作为吗?这些问题的答案会说明台湾将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民报》董事长 陈永兴

  这本书出版的很及时。关心台湾转型正义的人,无论是知识分子与学者、博物馆主事者、公共艺术家、政治人物与一般人,相信都可以从这本书得到启发。希望台湾即将展开的第二次转型正义,透过他山之石的借鑑,不会沦为政党的族群政治恶斗,而是能够逐步释放各族群的长期历史怨憎与悲情,团结新旧各族群,并深化台湾的民主文化。──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林文凯
 
  花教授是我几年前在台大校园纪念陈文成事件的追思会中,聆听她的演讲时听他阐述德国转型正义的历史及意义。当时,我就对这位年轻有丰富学识及勇气的女性学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感到非常庆幸,台湾有这位杰出人才能为台湾受牺牲的受害者挺身而出,打抱不平。
  从她要出版的台湾第一本探讨德国两次转型正义的《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大作中,图文并茂细述德国在希特勒时代,纳粹杀害犹太人及异议者至战后再历经东德共产政权的政治迫害的二段历史,而进行二次转型正义的历史记忆,可借镜作为台湾经过惨痛的228及白色恐怖、美丽岛事件,经比较上极和平的反对运动,以至解除戒严、国会全面改选、总统直选、废除刑法第100条内乱罪,而三次政党轮替,加害者国民党沦为少数党,使民进党在行  政与立法体系均佔优势多数之有利情势下,台湾开始能真正落实转型正义。本书中有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启示及指引,乃颇值所有台湾人研读转型正义的导航书。
  ──全国律师公会228司法公义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台湾人权促进会会长、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理事长 李胜雄律师

  这段路忽然塞起车来,更令人难耐的是司机正在收听的政论节目。主持人用那种分析股市的专家口气,吸引到的Call in听众也是那种语无伦次的人,最后主持人和听众干脆吵了起来。就像我们每天从信箱取出来的各式文宣广告,通常直接投入邻长挂在门口的大垃圾袋,多看一眼都觉得浪费生命。口水往往淹没真相,垃圾容易混淆事实,21世纪的台湾在短短的时间内有了第三次政党轮替,转型正义的渴望不止是解决过去的政治遗緖,而是社会的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重新定义。这本书的出现让我们有了信心,连如此复杂的德国都可以做到,何况相对简单的台湾?我们可以从历经两次浩劫的德国社会,如何透过转型正义来疗癒痛苦和仇恨,在国际社会重新站起来的过程得到勇气,加快速度不要再塞车,不想再忍受口水和垃圾。──作家 小野
 
  在这块土地上,我们与德国有着类似的历史。我们或许是加害人,或许是受害者,但我们绝对不能成为旁观者。让历史被听见,被看见,是我们须尽的义务,也是台湾作为一个宽容、自由、民主社会的前提。
  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对正义、对真相执着的台湾人。
  ──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 姚人多
 

  美国导演史蒂芬‧史匹柏今年受哈佛之邀致词,他说「英雄装备」包括爱、勇气以及「用来征服的恶棍」,他解释这些「恶棍」包括阶级仇恨、政治仇恨等。英雄也曾为恶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葛拉斯曾出版《剥洋葱》一书自我揭露参加「希特勒青少年团」的难堪历史。恶人想起过往,泪亦千行。花教授这本书,带领我们回到现场。历史如果是一幅肖像,这本书就是一道林布兰光。──台湾菲斯特管理顾问公司顾问、新思惟国际讲师、家医科医师 杨斯棓
 
  历史记忆与转型正义,是台湾当前关键的一道题;曾走过纳粹与冷战两道伤痕的德国,提供丰富的思辨纹理──后世的政治脉络,如何牵动对历史叙事的筛选?集权反抗者、共谋者的故事如何书写;伦理上如何定位?对特定受难族群的纪念,是否造成其他受难者的相对剥夺感?花亦芬教授以宛若旅行文学的佈局,从关键历史现场,带入这类问题的思考。阅读转身之际,我们或许能得到某些,面对自身历史更坦然的立足点。──英国华威大学社会学博士、《端传媒》评论总监 曾柏文
 
  转型正义是一项不断同理的历史过程,台湾作为一个背负着集体伤口的国家,此书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清晰看见同理的艰难,细腻,与不得不然。──新闻工作者 黄哲斌
 
  当大家都在谈咱台湾需要「转型正义」这件事时,花亦芬教授所写这本《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描述有关德国在这件事上所做的努力和成果,正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镜的好书。看了这本书,我们才会更清楚了解「转型正义」之意,也才会知道「转型」并不是一蹴可及,而是需要时间,甚至给予修正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知道其结果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再者,转型的过程中也避免不了会让受害者有再次被掀开旧伤痕之痛。对这些,都必须用坚忍的毅力给接受下来。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逐渐康复起来,而不至于再次重蹈历史错误行径的覆辙。──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牧师 卢俊义
 
  你奉公守法,凡事照规矩来,从不欺负人,你顾好自己和家人,你是一个好人,至少你努力。你觉得社会开始混乱,大家都有话要说,只想到自己,你讨厌这种不和谐,你讨厌会吵的有糖吃,你觉得默默工作才对。你没有立场,你保持中立,你理性崇尚安定,你不爱冲突,你希望今天和昨天一样,你稳定中求进步。过去就让他过去,重要的是现在,现在需要拼经济,不要回头,不要揭疮疤。但,不揭疮疤,你怎知道当初怎么烂掉的?然后现在烂掉的可能会是你孩子的腿。
  你,对,就是你,在任何时代,你可能都是受害者的典型,或不公义的工具。
  你现在可能没问题,但你接着会有问题,或者你,造成了问题。你就是那个让你的孩子陷入风险里的人。因为那是别人的事。你当然可以不在乎,继续你日常辛苦的工作,那么,下一个受害的可能就是你,或你的孩子。因为你也是别人眼中的别人。不要轻易地忘记,不然你和你所憎恶的行为没什么差异。你要怎么教孩子?
  我被这段文字震撼,「一个对过往创伤无力哀悼的社会,会影响到的,不仅是当事者自己的世代,而且还会继续往下影响到后世子孙。因为当大家对发生过的重大历史悲剧噤声,别过头去不想(或不敢)釐清真相,后代子孙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不知不觉中学到的,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真实的感受。」一个不相信自己真实感受的人,也不会相信别人真实的感受,真正的提问,或许是,为什么事情可以被操弄到这种地步?我相信,过去的不公不义之所以需要处理,不只是为了逝去的那段岁月,同时为了饱受悲剧后果纠缠的现在、以及只能怀着忐忑恐惧心情望向的未来。你相信吗?
  也许,会有点麻烦,我还是倾向要正义。把过去的正义找回来,把那些细节釐清,让我们清楚,知道哪些可能是坏事,哪些可能会坏事,然后我们往前走,并且避开那些个可能让我们再次被操弄的可能。不然,你凭什么教孩子?不然,麻烦会更大。
  ──广告导演 卢建彰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花亦芬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暨研究所专任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学士,德国科隆大学艺术史硕士、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中古晚期至近现代宗教史、社会文化史与艺术史跨领域研究,以及现代德国史、史学思想史。

  曾获国科会杰出学者养成计画奖助以及国立台湾大学全校教学优良奖,曾任《台大历史学报》主编。

  2014年与史学界朋友合作成立台湾第一个学术共笔部落格及脸书专页《历史学柑仔店》,推广「公民史学」。

  译作:《义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一本尝试之作》。

  着作:《艺术与宗教—义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纪黄金时期绘画特展图录》、《林布兰特与圣经—荷兰黄金时代艺术与宗教的对话》,以及论文二十余篇。
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德国走过的转型正义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Part 1  在记忆伤口上重生:柏林
1.走出高调「现代性」,回归「人性」 
2.五月八日:迈向转型正义的崎岖之路 
附录1:《安妮的日记》与勃根-贝尔森集中营 
3. 保存柏林犹太生活圈与对加害者的记忆          
4. 德国反抗运动的历史记忆  
 
Part 2  纪念园区、纪念碑、与史料展    
5. 「恐怖政治地形馆」里的加害者与共犯(一)     
6. 「恐怖政治地形馆」里的加害者与共犯(二)           
7. 「欧洲犹太受难者纪念碑」与受难者群体之间的竞争  
8.  联邦政府纪念碑「新岗哨」引发的争议  
9.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与多元的历史记忆     
10. 转型正义教育不是爱国教育:萨克森豪森纪念园区「去中心化」的多元历史记忆   
11. 女性集中营里的法国人类学家
附录2:女性集中营与性暴力、慰安妇  
12. 德国军方涉入纳粹暴行有多深? 国防军史料展掀起的风波  
 
Part 3  错误历史记忆的困局:德勒斯登   
13.   德勒斯登为何被空袭?死伤人数为何那么重要?     
14.   对德勒斯登空袭不同的见证与记忆(一):德国作家凯斯特内(Erich Kästner)
15.   对德勒斯登空袭不同的见证与记忆(二):德国语言学家克伦培勒(Viktor Klemperer)     
16.   对德勒斯登空袭不同的见证与记忆(三):美国作家冯内果(Kurt Vonnegut)
17.   肩负起有责任感的历史记忆:德勒斯登空袭纪念对德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           

Part 4 开放东德秘密警察档案    
18.   东德秘密警察档案是怎样开放的?  
19.   面对档案开放后的狂风暴雨           
20.   英国历史学者如何面对秘密档案里的自己?   
21.   秘密档案里的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Part 5  收拾善后,转换悲情   
22.   PRIMO LEVI 的文学世界与历史记忆里的灰色地带 
23.   如何抚平大屠杀留下来的世代伤痛?             
24.   转换悲情:重新看「战火下的孩子辈与孙子辈」
25.   追求具有「公共化意义」的历史记忆   
 
引用书目与文献 
中外译名对照表         
索引          
注释
图片来源

图书序言

●第1章  走出高调「现代性」,回归「人性」

柏林的现代,不在于想让人啧啧称奇、不在于努力要惊艳四方;而在于回归城市应有的日常生活面,回归人性。不走纽约、伦敦、巴黎的富豪奢华风,以高房价与高租金来震慑想要亲近它的人;也不走北京、上海的高调夸耀风。这不是因为德国经济欠佳,而是因为过去这里曾是最高调讲「现代性」的地方。

……
 
然而,在大都会无奇不有、争妍斗艳的背后,这也是一个到处见得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返乡回来,有着大量伤兵四处蹲坐在墙角乞讨的城市。街道上来来往往、急着拥抱「前卫」的人潮,常常若无其事地从这些人身边走过。着名画家Otto Dix便曾以大都会里随处可见的伤兵为题材,创作过许多作品。刻画他们身心受到剧烈创伤,并批判军国主义带给国民巨大的伤害。

……
 
这些在君主时代满怀军国主义思想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民,从打败仗的战场回来后,却回到一个新成立的民主共和体制里,虽然国名还是叫作Das Deutsche Reich(德意志国)。他们原先渴望透过战功在社会阶级上获得晋升的美梦,不仅完全破灭;他们脑袋里原先塞满的军国威权思想,面对民主共和带来的种种冲击,也装不进新的公民意识加以应对;他们受创的身心让他们失去正常的工作能力,难以适应快速转型的社会。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期待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在短时间内成为捍卫民主自由的共和国公民呢?

……
 
在这样的情况下,柏林却在高调追求前卫、解放、现代化的推波助澜下,从战争的创伤里蹦发出不羁的活力,以极快的速度迎向解禁的时代。正如当时着名的媒体人与评论家图悠斯基(Kurt Tucholsky)所说,除了柏林以外,德国只是一个被一群市侩的乡巴佬统治的国度。德国需要借着柏林绽放出来的光芒驱走乡下地方的黑暗。然而,知识菁英却忽略了,这个战后跃升起来的大都会,内在藏着一个严重撕裂的社会:阶级对立,左右派激烈叫阵,「新女性」急于摆脱传统女性枷锁,「新中产阶级」急着脱离劳工阶级,但却被政经地位牢牢稳固的「旧中产阶级」无情地排斥、鄙视……。凡此种种,都让柏林成为德国其他地区的人发洩焦躁之气的箭靶。柏林所带动的种种「进步」,也被旧势力、国族主义保守派、反犹太组织大力攻击,借以召唤群众重返「真正的」德意志精神。
 
……

图书试读

None

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德国走过的转型正义之路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德国走过的转型正义之路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德国走过的转型正义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德国走过的转型正义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