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之网 2:正确祈祷,连结万物为你效力!

无量之网 2:正确祈祷,连结万物为你效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Gregg Braden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真的会祈祷吗?你的祈祷有效吗?
真正的祈祷应是一种人类的存在状态,而不是外在仪式。
如何不需透过语言,就能操控万事万物,让愿望毫不费力地实现?

  继心灵科学经典《无量之网》后,桂格.布莱登另一先驱代表作!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两度荣获美国身心灵图书最高荣誉「鹦鹉螺奖」(Nautilus Book Awards),2016年甫获跨精神及物质领域最高肯定「邓普顿奖」(Templeton Prize)提名!

  数千年来,人们都在用错误的方式许愿祈祷,早已失落了最原始的祈祷语言。这使得我们说得愈多,却离愿望愈来愈远。在我们日常世界的感知能力之外,现代科学证实了宇宙中确实存在着一个能量场,我们可以运用它来疗癒身体,并达成愿望。而这种请愿的沟通方式,就是透过祈祷。

  真正的祈祷模式既不形诸语言,也不用跪拜,双手也不需合十或有特定的外在肢体表达,而是单纯地以一股清晰、强烈的感觉来传递,彷彿我们的祈祷已经得到了回应。透过这种无形的「语言」力量,我们的请求祝愿就能产生力量,获得回应。

  本书作者踏遍全世界寻找答案,在西藏偏远的高山僧院里获得启发,并从《死海古卷》、《纳格哈玛地藏书》等古籍,以及北美洲印第安古老传承印证了共同的伟大祕密,汇整出五个失传已久的正确祈祷要领,让我们的内在意念得以直达宇宙,与「无量之网」连结,让祈祷与宇宙同步感应。
  
  启动祈祷神奇力量的五个要领:
  要领一:不需语言,请以感觉祈祷
  要领二:学会原谅,也要学会释出伤痛
  要领三:祝福是通关密码
  要领四:在不完美的生命中看见完美
  要领五:创造自己的祈祷

  ※原书名:找回祈祷的力量:让全宇宙一起为你祝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桂格.布莱登(Gregg Braden)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曾任资深太空电脑系统设计师、电脑地质师及技术操作经理,近年来,经常出席国际研讨会及接受媒体採访,致力于连结古老智慧与未来科学的研究,探讨灵性与新科技之间的关系。

  过去二十多年来,他曾探访许多高山村落、偏远僧院、古老神庙,只为探索超越传统科学与灵性追寻的疆界。着有《无量之网:连结宇宙万物的母体》、《无量之网2:正确祈祷,连结万物为你效力!》、《神之密码》(The God Code)、《解读末日预言》(The Isaiah Effect)、《信念的疗癒力》(The Spontaneous Healing of Belief)、《心的韧性》(Resilience from the Heart)等书。

译者简介

达娃


  美国西华盛顿大学环境科学系毕,曾任出版社编辑、荒野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及国际事务部主任,长期从事口译及笔译工作,译有《我与我的守护天使》、《精微圈》、《萨满与另一个世界的相遇》、《手斧男孩》、《松林少年的追寻》、《追踪师的足迹》等书。目前与夫婿黄史邦在台湾共创「七世代自然生活学校」,盼能协助人们与大地重新连结。
 

图书目录

前言  在开始祈祷之前
知识是通往过去的桥樑/世人共有的两个疑问/伤痛、祝福、美与祈祷/祝福是释放,美是转换器/找回与宇宙连结/行天使的作为
 
第一章  要领一:不需语言,请以感觉祈祷
失落的祈祷模式/感觉就是祈祷/来自过去的神圣教诲/祈雨/以神之心梦想/不说谎的镜子/意识具有创造力!/运用我们所知/世界是一面镜子
 
第二章  要领二:学会原谅,也要学会释出伤痛
神哪儿去了?/我们能承受多少伤痛?/平衡:并非众人称颂的那样/从高潮中的高潮到低潮中的低潮/灵魂的暗夜:察觉触动点/最大的恐惧/我们为何死亡?/我们是永恆不朽的奇蹟/伤痛会致命?/第一个百年最艰难/我们必须感觉才能爱/将伤痛转变成智慧
 
第三章  要领三:祝福是通关密码
我们是地上的天使/空无空间的奥祕/祝福:情绪的润滑剂/祝福的定义/在祝福之前……/一把古老的钥匙/指引/不断祝福!/在失去中祝福/转身不看也没用
 
第四章  要领四:在不完美的生命中看见完美
美的奥祕/美存在于你允许之处/选择观看的角度/一份奇特的美/美的力量/在他人遍寻不得之处找到美
 
第五章  要领五:创造自己的祈祷
每个片刻你都在祈祷/当祈祷不再有效时/忆起我们的力量/整合/创造自己的祈祷
 

图书序言

前言    

在开始祈祷之前(节录)


  我们的内在拥有既美丽又狂野的力量。──圣方济

  圣方济的这句话,描述了存在于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之内与生俱来的奥祕与力量。苏菲教派诗人鲁米更进一步将这股力量的强度比喻成大桨,让我们得以在生命中推进。「如果你和我一起用灵魂来推动这支桨,」鲁米说,「创造宇宙的力量将进入你力量的根源,而这股力量不是来自你的肢体之外,而是来自存在于我们内在的一个神圣境域。」

  知识是通往过去的桥樑

  透过诗篇,鲁米与圣方济都表达了某种超越日常平凡经验的事物。他们用当代的语言,提醒我们古人称之为宇宙最强大的力量,就是那股让我们与宇宙结合的力量。今日,我们称此力量为「祈祷」。圣方济在阐释祈祷时简单表示:「生命是祈祷的结果。」他说祈祷为我们带来生命,因为「它灌溉了大地和心灵」。

  知识是桥樑,让我们得以与每位先人连结。我们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从一人的一生到另一人的一生,各自贡献出个人的故事,累积成为集体的历史。然而,不论我们将过去的资讯保存得有多好,在我们为这些故事赋予意义之前,故事中的言语不过是「资料」而已。而为故事赋予意义,正是我们应用对过去的知识,使之转化为今日智慧的方式。

  譬如几千年来,前人保留了祈祷、祈祷为何有用,以及我们可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等知识。我们的祖先在无数的庙宇和隐藏的坟冢中,透过至少五千年来几乎不变的语言和习俗,保存了祈祷的强大知识。然而,祈祷的祕密不在于祷词本身。正如电脑程式的力量,不只存在于撰写程式的语言一样,我们必须更深入搜寻,才能找到祈祷时等待着我们的真正力量。

  或许神祕主义者乔治.葛吉夫穷其一生追寻真理,找到的正是这股力量。他从寺庙到村庄,跟随过一位又一位老师,追寻着古老线索多年后,来到深藏于中东山区一座祕密的僧院。僧院中一位大师给了他一段鼓励的话,使他的追寻有了价值,大师说:「你已经找到了能使心的渴望成为你存在现实的条件。」我不得不相信祈祷是葛吉夫发现的条件之一。

  要释放出圣方济所谓的内在「美丽又狂野的力量」,并找到能使心的渴望成为现实的条件,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与自己、世界和上帝的关系。透过来自过去的语言,我们已得到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知识。纪伯伦在《先知》(The Prophet)一书中提醒我们,他人无法教导我们自己已知的事物。我们的内在理所当然已潜藏着一股必要力量,以便与成就我们之所以存在的那股原力沟通。然而,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先认识自己实际上是谁。

  世人共有的两个疑问

  人类学先驱路易士.李基有回被问及,为何寻找人类存在的古老证据对他来说如此重要。他回答:「缺乏对我们是谁、从何而来的了解,我不认为我们能真正地进步。」我相信李基所言不虚,而且真确到让我把成年生活大都花在追寻我们是谁,以及了解过去的知识如何能帮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创造更好的世界。

  我对人类过去奥祕的追寻,让我的足迹遍布在地球的每一大洲,除了南极洲之外。我从开罗和曼谷这般庞大的城市,旅行到祕鲁与玻利维亚的偏远村落,从西藏喜马拉雅山区的古老僧院走到尼泊尔的印度庙宇。在体验各种文化的期间,我发现了一个主要讯息,那就是这个世界的人们已经受够了以磨难和不确定性为主流的二十世纪生活。他们已准备好迎接和平及明天会更好的承诺。

  尽管表面上,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各自不同,但深入来说,我们都在追寻相同的事物,也就是一片可称之为「家」的土地、能养活家庭的方式,以及对自己和子女更好的未来。在这同时,各个文化的人们一而再地直接或透过翻译,追问着我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很简单:「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善现况?」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就藏在我们对今日的祈祷传统以及过去最古老珍贵的精神传承之中。

  四百年前,在北美洲的西南部沙漠高原上,纳瓦霍族的智慧守护者在面对来自地球、自然及周遭部落的考验时,透过值得大家永久典藏与终身学习所经历的干旱、烈日及饥荒,理解到他们必须学会驾驭自己内在的痛苦,才能忍受外在世界的严酷环境。他们若要生存,就必须学会这么做。

  他们深刻经历过最痛苦的磨难后,也发现到同样的考验也揭露了他们最大的力量。存活下来的关键在于:完全投入生命的挑战,而且不在经历中迷失自我。他们必须在内心找到一个「锚点」──能为内在带来力量以承受考验,以及对更好的日子终将来到的信念。他们从这个力量所在出发,带着信心去冒险、改变生活,并试图了解他们所在的世界。

  我们今日的生活,或许与美国建国前几世纪漫游在北美西南部沙漠高原的勇者相去不远。虽然物换星移,情势有所改变,但我们仍处在各种使信念动摇的情境中,测试着我们情感的极限,挑战我们要克服伤害我们的一切。在这个充斥着无意义的憎恨,以及不可胜计的失败关系、破碎家庭与威胁整个社会存活条件的世界里,在这个许多人描述为「几近崩溃」的世界里,我们的考验是要在每一天找到能在和平、喜悦和秩序感中生活的方式。

  纳瓦霍族以古老智慧特有的说服力,描述了一种生命观──勇于承受与担当即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苦难或事物。这份祷词称为「美的祈祷」,确实用词在每份纪录、每个故事中各有不同版本,但我们可以透过三行简短的词句来分享祈祷的精神。纳瓦霍族的长老透过短短不到二十个字,传递了他们精进的智慧,提醒我们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连结,而这是现代科学才刚开始认知到的。

  祷词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为我们改变身体的化学作用及影响世界量子可能性的力量,提出洞见。这份祷词透过最简约的形式,所要表达的已不言而喻。纳瓦霍语说道:「Nizhonigoo bil iina.」粗略翻译如下:

  与之而生的美,依之而生的美,借之而生的美。

  虽然祷词的作者早已不可考,但透过这些祷词的单纯性,似乎能让人在一切几尽无能为力时还拥有重生的希望。在除了文字、别无他物的祷词中,藏着解决人类最大谜题的关键,而那谜题就是:我们该如何在生命的伤痛中存活下来?与其消极地躲开一切能为每天带来意义的情境,美的力量与祈祷的力量让我们能纵身投入所经验的一切,明白我们可能承受的伤痛是暂时的。纳瓦霍族透过「美的祈祷」,找到了面对世间苦难时需要的力量、慰借与方法。

  当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日渐偏离时,像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族、西藏僧侣等古老的传统中究竟还保留了哪些让我们得以保全的祕密?他们的时代具备了怎样的智慧,可用来帮助我们在这个时代成为更好的人,创造出更好的世界?
 

图书试读

第一章. 要领一:不需语言,请以感觉祈祷(节录)

祈「雨」

我对祈祷的这个原理如何运作的所有不确定感,都在一九九○年代初期的某一天消失了。那段时间,新墨西哥州的高原沙漠经历了严重干旱,我的原住民朋友大卫(非真名)邀请我一起到古老的石堆圆环中「祈雨」。一天早晨我们在约定地点碰面后,我跟着他走过覆盖着十万亩高原沙漠鼠尾草的河谷地。走了两小时后,我们来到一处大卫在此之前造访过多次且非常熟悉的地点。这是个由石头排列成的圆,圆中还有用石头排列成的完美直线和箭头等几何图形,一切都还维持着很久以前建造者摆放的模样。

「这是什么地方?」我问他。

「这是我们来这里的原因。」大卫笑着对我说。「这个石堆圆环是个药轮(medicine wheel),从我族人有记忆以来它就一直在这里。」他继续说道,「药轮本身并没有力量。它只是负责为启动祈祷的人提供一个专注的场所,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张地图,是介于人类与世界原力之间的地图。」大卫预期到我接下来要问的问题,便接着描述他从小时候就开始接受这个地图语言的教育。他说:「今天,我要步上前往其他世界的古老路径。我将从那些世界中执行我们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今天,我们要祈雨。」

我接下来所目睹到的,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我仔细看着大卫脱下鞋子,光着脚ㄚ轻轻地踏入了圆环中,接着他先向四个方位及所有的祖先敬拜。然后慢慢地将双手摆在面前,做出祈祷姿势,闭上眼睛,动也不动。他完全无视于沙漠正午酷热的阳光,他的唿吸缓慢到几乎无法察觉。过了片刻后,他深唿吸了一口气,睁开眼看着我说:「走吧。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我预期会看见某种舞蹈,至少也要来点唱诵,因此非常惊讶他的祈祷这么快地展开又结束。「已经好了?」我问他,「我还以为你要祈雨呢!」

大卫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帮助许多人了解这种祈祷的关键。他坐在地上绑着鞋带,同时面带微笑抬头看我。他答道:「我是说我要祈雨,但假使我是为了雨而祈祷,那绝对不会有用。」当天稍后,大卫解释了他这句话的意思。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