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紀錄片【全新增訂第五版】

製作紀錄片【全新增訂第五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製作紀錄片》是一本權威又全麵性的工具書,提供讓作品更上一層樓的經典法則。《製作紀錄片》涵蓋瞭製作前後各階段工作內容,不隻適閤用於紀錄片學習課程,也適閤現役紀錄片導演參閱。本書著力於如何親手讓想法成真的必要作業,因此提供瞭許多企劃指導、實務練習與能激發靈感的問捲調查。本書含括瞭從紀錄片製作的入門基礎到進階議題,該如何將一個發想加以研究調查與琢磨,找尋適閤的工作人員,領導團隊運作,以及在拍攝期間掌控預算。
 
  ● 為導演工作的創意、技術與藝術層麵提供全麵性準則,讓你成為靈感泉湧的導演!
  ● 提供大量實務演練,讓拍片過程不再復雜神祕,迅速上手。
  ● 作者本身即為知名影像工作者與相關課程教授,提供實用建言與鼓舞,幫助你堅持下去。

名人推薦

  本書最可貴之處在於作者持續探求並穩固紀錄片這門藝術的哲學基礎,而不迷失在拍片技術中。——強納森‧路思基(Jonathan Luskin),舊金山飛天麋鹿影業
 
  這本書最有力之處在於強調拍攝紀錄片的過程是一種具創意性的說故事方式……相較於同類型的書,本書為年輕的影像工作者提供瞭更多倫理基礎。——菲爾‧賀柏(Phil Hopper),導演,福特漢姆大學瑪麗山校區劇場與媒體藝術課程
 
  寫作方式聰明又具藝術性,所有紀錄片工作者的書架上都該空齣一個大位給《製作紀錄片》。——《影像工作者》(Videomaker)雜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Michael Rabiger


  雷畢格一開始在英國鬆木與雪柏頓製片廠的剪接室裏工作,後來成為編輯、BBC紀錄片導演,並在美國教授製片與美學。他是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的電影 / 影像學係的共同創辦人與係主任,後續並成立Michael Rabiger紀錄片中心。他曾指導或剪接超過35部以上的影片,在許多國傢舉辦過工作坊,並在國際影視教育聯盟(CILECT)帶領一組歐洲多國工作坊。此外,他曾獲得國際紀錄片組織的研究奬金與典藏奬,獲邀到南非參與傅爾布萊特專傢計畫,也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名譽教授。
 
譯者簡介

王亞維(基礎篇:第1-16章譯者)


  生於颱灣高雄,美國波士頓大學電影研究所畢,曆任電視導播、紀錄片導演與製作人。

  投身紀錄片教學多年,譯有教科書《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製作紀錄片》兩冊,為兩岸三地學界與實務界應用最廣泛的紀錄片課本。曾擔任公共電視新聞部紀錄片小組召集人、企劃部經理、節目部經理,監製過多部連續劇與紀錄片係列,現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廣電係。曆任國傢文藝基金會、金馬奬、金鍾奬、金視奬與CNEX紀錄片影展等評審與颱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諮詢委員。
 
喻溟(進階篇:第17-36章及附錄譯者)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博士後,英國亞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後,英國裏茲大學傳媒學院訪問博士。曾任四川大學、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師,前後在中央電視颱、鳳凰衛視、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中心擔任導演。

  研究方嚮為世界紀錄片産業與製作、中國紀錄片國際閤製,擔任《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副主編。

圖書目錄

譯序 / 王亞維
第五版前言
 
第一捲:基礎篇

第一部分:你與你的構想

第1章 導演的角色
第2章 確認你的藝術傢身分
第3章 發展你的故事構想
第4章 短篇紀錄片企劃與提案
 
第二部分:紀錄片及電影語言
第5章 紀錄片的語言
第6章 元素與文法
 
第三部分:前置作業
第7章 研究
第8章 發展製作團隊
 
第四部分:製作
第9章 攝影設備
第10章 打光
第11章 現場收音
第12章 導演
 
第五部分:後製作
第13章 剪接:從開始到第一次大塊組閤
第14章 剪接:精煉的過程
第15章 剪接:從細剪版本到混音
第16章 片名與感謝名單
 
第二捲:進階篇

第六部分 紀錄片美學

第17章 觀點與敍事者
第18章 戲劇化展開、時間與故事結構
第19章 形式、控製與風格
第20章 搬演、重構與紀錄劇

第七部分 進階製作
第七部分A:進階前置研究
第21章 進階研究
第22章 價值、倫理與選擇
第23章 進階紀錄片企劃
第24章 導演功課
 
第七部分B:進階製作過程
第25章 光學
第26章 進階攝影機與設備
第27章 進階現景收音
第28章 組織、團隊與流程
第29章 導演進階
第30章 指導與拍攝採訪
 
第七部分C:進階後製作
第31章 從聽打稿到影片腳本
第32章 旁白創造
第33章 配樂以及與作麯傢的閤作
第34章 剪接:精煉與結構問題
 
第八部分:教育及開展生涯
第35章 教育
第36章 從學校到電影産業
 
附錄
名詞解釋
索引

圖書序言

誰有興趣拍紀錄片
 
走進任何一個紀錄片影展你會看到各種不同的導演―老的、年輕的、害羞的、直率的、心事重重的、內嚮的、外嚮的、身材高大的與嬌小的,大部分人友善、謙遜而且容易親近。他們透過自己的影片來訴說深刻的事情,既謙和又真誠,跟他們在一起你像在自己傢裏一樣。這些導演的作品不論是長的或短的,都帶著你走上一段你所不知或沒有預期的神祕旅程。例如鮑威爾.洛辛斯基(Pawel Lozinski)12 分鍾的片子《姐妹》(The Sisters, 1999,波蘭;圖1-1),隻不過拍攝瞭一對老姐妹在天井長凳上的爭吵過程,老的那個要妹妹去走走讓人工髖關節動一動,但每次妹妹總是微笑迴避。兩人每次抱怨對方時都很有心機地嚮著攝影機說話,老姐姐說爸媽太寵妹妹讓她懶慣瞭,妹妹則說姐姐一直對她頤指氣使。這部片子以一種深刻的真實觸動瞭你:手足之間都是一樣的,爭吵如同每日必做的儀式不可或缺,但是時光不留人。中間的一人可能瞬即離世,兩人以吵吵鬧鬧互相安慰的一生也將走嚮寂靜。

另外像是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執導的長片《健保真要命》(Sicko, 2007,美國;圖1-2)就帶來諷刺漫畫式的辛辣真實。人們感受美國健保係統崩裂的恐怖經曆,片子從此開始,然後透過導演的特殊風格—嬉鬧又超現實的衝撞,麥可.摩爾運用這個諷刺的案例,把利潤導嚮的美國健保係統塑造成一個滑稽的存在。他指齣美國人被洗腦瞭,以緻相信其他國傢社會主義式的健康服務都比較差—也就是共産社會那一套。接著他呈現加拿大、法國、英國以及古巴真正享受到的健保,而數百萬自認社會條件比較優越的美國人卻是享受不到的。

每部影片既有趣又有娛樂性,但是又讓你沉思。因為紀錄片可以用很多方式來嚮觀眾呈現它對真實世界的想法,每個作品都彆具特色。今天的紀錄片製作者可以運用各種充滿想像力的說故事方式來引導我們認識真相:他們可以放大不為人知的細節,發掘親密但又不太對勁的關係,將曆史性大事件按時間編排,或者嚮當權者說真話而使得舉國喪膽。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