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谁有兴趣拍纪录片
走进任何一个纪录片影展你会看到各种不同的导演―老的、年轻的、害羞的、直率的、心事重重的、内向的、外向的、身材高大的与娇小的,大部分人友善、谦逊而且容易亲近。他们透过自己的影片来诉说深刻的事情,既谦和又真诚,跟他们在一起你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这些导演的作品不论是长的或短的,都带着你走上一段你所不知或没有预期的神祕旅程。例如鲍威尔.洛辛斯基(Pawel Lozinski)12 分钟的片子《姐妹》(The Sisters, 1999,波兰;图1-1),只不过拍摄了一对老姐妹在天井长凳上的争吵过程,老的那个要妹妹去走走让人工髋关节动一动,但每次妹妹总是微笑回避。两人每次抱怨对方时都很有心机地向着摄影机说话,老姐姐说爸妈太宠妹妹让她懒惯了,妹妹则说姐姐一直对她颐指气使。这部片子以一种深刻的真实触动了你:手足之间都是一样的,争吵如同每日必做的仪式不可或缺,但是时光不留人。中间的一人可能瞬即离世,两人以吵吵闹闹互相安慰的一生也将走向寂静。
另外像是麦可.摩尔(Michael Moore)执导的长片《健保真要命》(Sicko, 2007,美国;图1-2)就带来讽刺漫画式的辛辣真实。人们感受美国健保系统崩裂的恐怖经历,片子从此开始,然后透过导演的特殊风格—嬉闹又超现实的冲撞,麦可.摩尔运用这个讽刺的案例,把利润导向的美国健保系统塑造成一个滑稽的存在。他指出美国人被洗脑了,以致相信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式的健康服务都比较差—也就是共产社会那一套。接着他呈现加拿大、法国、英国以及古巴真正享受到的健保,而数百万自认社会条件比较优越的美国人却是享受不到的。
每部影片既有趣又有娱乐性,但是又让你沉思。因为纪录片可以用很多方式来向观众呈现它对真实世界的想法,每个作品都别具特色。今天的纪录片制作者可以运用各种充满想像力的说故事方式来引导我们认识真相:他们可以放大不为人知的细节,发掘亲密但又不太对劲的关系,将历史性大事件按时间编排,或者向当权者说真话而使得举国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