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电影 (增订版)

东西方电影 (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电影虽然是西方的发明,但在其诞生第二年已传入东方。回望120年的发展,电影在亚洲地区与在欧美一样有着深厚绵长的轨迹。然而,现时的电影教科书通常只侧重西方,在讲述世界电影的发展史时,亦少论及东西方电影之间的关系。
 
  《东西方电影》第一版在2014年7月出版,目的就是弥补现有电影史和教科书中这经常被忽视的内容,并探究电影技术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电影「新浪潮」,以及电影史中经常遗漏的各国先锋女性导演的贡献。
 
  这本增订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各国重要的女导演及她们的作品,并纳入到电影发展的表述之中,同时深入探讨纪录片发展中的大事件对于剧情片风格的影响。

  本书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明,内容不拘一格,包含鲜为人知的电影大师、电影运动、片厂制度背后的传奇故事,让读者不会再把电影看成是孤立的、只为教化或娱乐为目的的媒体。对于初次接触电影历史的学生和电影爱好者,本书是一个入门读本。而电影与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透过电影发展史,读者更能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渗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魏时煜

  于2002年获得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电影学博士。2001年起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业余从事电影创作,电影剧本作品包括《明明》(2007)和《五颗子弹》(2007),导演作品包括音乐记录短片《崔健:摇滚中国》(2006),以及获得海内外媒体好评的纪录长片《红日风暴》(2009)。

  她在2014年完成的获奖纪录片《金门银光梦》,应邀参加了十多个国际电影节和十多个国际会议,受到《荷李活报导》等报刊杂志的好评,以及电影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等领域学者的赞赏。

  在学术研究方面,魏时煜出版了专着《女性的电影:对话中日女导演》(2009,与杨远婴合着)、《开始学动画》(2010,与梅凯仁合着)、《东西方电影》(2014,第一版)以及《霞哥传奇:跨洋电影与女性先锋》(2016,与罗卡合着)。从2013年9月起,魏时煜还在《明报》世纪版开设「光影笔记」专栏,主要撰写关于女性电影和华语纪录片的文章,多为各大电影、评论网站转载。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摇篮期的电影实验
第二章  电影业的诞生
第三章 早期欧洲电影的潮流
第四章 苏、中默片的鼎盛时代
第五章 荷李活的黄金时代:1929-1945 
第六章 从起步到黄金时代的日本电影     
第七章 华语电影的发展与分流
第八章 二战后的电影新浪潮
第九章 华语电影新浪潮
第十章 独立电影的时代

图书序言

从电影1895年出现至今,电影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艺术表达亦趋多元。现今的观众能选择各自喜欢的故事类型、明星组合,体验日常生活以外的人生可能,并且在丰富的视像中寻求感官刺激、精神寄託、以及价值观的认同。电影是一项结合很多科技元素的艺术,制作时需要一些技术上的准备,包括能够制造声音、光影、动感的机器,以及较为成熟的照相技术。本章从电影的诞生开始,回顾早期观众如何看待电影,先驱们如何展开电影实验,还有电影这个「西洋玩艺」如何传入东方并在此扎根,从此展开东西方无穷的互动。
 
一、活动影像史前史
 
电影诞生之前,19世纪的工业革命十分蓬勃,缝纫机(1846)、电话(1 8 7 6)、留声机(1 8 7 7)等自动化、半自动化的设备和工具都已发明。在人们还未发明电影摄影机前, 就已经有不少人对如何创作具有动感的图像作了许多尝试。1 8 3 2年发明的费纳奇镜(Phenakistoscope)和1833年发明的西洋镜(Zoetrope)被视作电影摄影机的雏形。
 
电影机的雏形
 
1829年,比利时人约瑟夫•布拉图(Joseph Plateau)父子从数学家欧几里德(Euclid)与牛顿(Isaac Newton)的研究中获取灵感,于1841年发明了费纳奇镜。这种装置包含一个安装在手柄轴上的圆盘,圆盘均分成16个扇形区,在每个扇形区内按顺序画上有舞蹈动作的系列图案。
 
每个图案的边缘均有相同的裂缝,沿盘周呈放射状排列。观看时,让圆盘的图案面对着镜子,转动圆盘,人们便可以在圆盘背面的裂缝中看见镜子里连贯的舞蹈动作。这个装置还可由两个圆盘组成,一个圆盘上是系列图案,另一个圆盘上是裂缝。这种双盘装置在观看的时候不需要镜子,只需从裂缝那一面,盯住一个裂缝观看。
 
1833年,英国数学家威廉•乔治•霍纳尔(William George Horner)发明了西洋镜。它是一个鼓状的圆桶,桶内有一组事先排好序号的连续图像,图像之间也有裂缝。这个鼓状的装置会被安装在一个可以旋转的底座上,底座旋转时,从旁边看去,就会产生动画效果。通过调节底座旋转的速度,可以形成快速或慢速的动画效果。西洋镜和中国古代的走马灯有相似之处。走马灯是中间有灯,外罩上有图案;图案本身不动,但随着外罩旋转,便会投射出有动画效果的光影。所以说,走马灯与电影的类似之处,不在于影像本身的活动,而在于光影的投射。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