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年,英国数学家威廉•乔治•霍纳尔(William George Horner)发明了西洋镜。它是一个鼓状的圆桶,桶内有一组事先排好序号的连续图像,图像之间也有裂缝。这个鼓状的装置会被安装在一个可以旋转的底座上,底座旋转时,从旁边看去,就会产生动画效果。通过调节底座旋转的速度,可以形成快速或慢速的动画效果。西洋镜和中国古代的走马灯有相似之处。走马灯是中间有灯,外罩上有图案;图案本身不动,但随着外罩旋转,便会投射出有动画效果的光影。所以说,走马灯与电影的类似之处,不在于影像本身的活动,而在于光影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