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的餐桌

小津安二郎的餐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国民导演」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醍醐味──

  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里头,
  为什么没有出现秋刀鱼?

  为什么在小津的电影里头,出现过许多围绕着餐桌的场景,
  却很少看得清楚餐桌上的食物?

  电影作品清淡有味的小津,
  最喜欢的茶泡饭却是盖上厚厚鲑鱼肉片的茶泡饭?


  「谈论小津电影的人,往往提出过于复杂的影像论,已经变成一种文字游戏,也某种程度曲解了小津的电影。小津的电影其实很单纯,为什么呢?因为小津自己 宁可成为工匠,不喜欢当艺术家。小津认为,电影是不管全家人、情侣、朋友一起看、或是一个人独自观赏都能获得乐趣,无疑是属于大众的娱乐。我以这样的观点为基础,写下这本书。」──贵田庄

  本书以「餐桌」为一据点,不仅谈论小津的电影,也谈小津电影中的庶民人生及小津安二郎这个人。作者贵田庄以各种出现在小津电影中的餐桌场景,章名撷取了遍及曾经出现在电影中的各种食物;然而虽然谈的是「食物」,却不是一本料理的书,而是透过餐桌上的食物引导读者注意小津作品中的人物、身分、社会、情境乃至于生活──也就是,透过这些食物的描绘,进而进入小津电影的世界。一方面表现了日本庶民生活中纤细的一面,一方面也呈现了作者贵田庄对小津足迹的细致探索。

  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中,最为人所着称的即是致密地刻划日常;其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像你、我一样的小市民,因此剧中的细微小争执或不快都容易使人感同身受,充满生活性。饮食之所以重要,不仅停留在于进食的生存本能,更是透过进食过程开展出来的饮食内涵(包括食材、食器)不只建构了人与食的关系,也建构了人与人的关系,乃至于文化面向上的表现;这,正是「食之有味」的深度。

  本书作者贵田庄,就透过餐桌旁的人事变化与餐桌上的食物,渐次引导读者品尝小津所着迷的平凡生活之味。

名人推荐

  ◆本书收录资深电影评论人张昌彦专序推荐

  ◆小器生活道具总监 江明玉/影评人 闻天祥/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副教授暨电影评论学者 黄建业/有河book店主 詹正德/「旅饭」总编辑暨小说家 黄丽群 联合推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贵田庄


  1947年生于青森县弘前市。影评人、书籍研究者、工艺家。早稻田大学大学院修士课程修毕,专攻艺术学。1977年至1981年赴法国深造,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着有《小津安二郎的眼神》(晶文社)、《小津安二郎与电影拍摄法》(平凡社)、《小津安二郎东京美食巡礼》、《原节子般的生活》、《体验小津安二郎美食》(朝日文库)、《小津安二郎文坛交游录》(中公新书)、《西洋书籍的印刷装帧》、《大理石染》(芳贺书店)等书。

译者简介

严可婷


  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曾任职诚品书店,经营艺术与生活风格书区,并于两厅院表演艺术图书馆、国家电影资料馆大量涉猎欧美日经典之作。现为自由译者,译有《鱿鱼干电影院》、《路上观察学入门》(以上合译)、《大人的科学1:35双眼相机》、《古书比孩子重要》等书。

绘者简介

陈佳蕙


  一个夏天出生体质寒底的女子,平日是家庭主妇,有工作时会变身为插画工作者,作品散见于报章杂志书籍。

  作品网站

  www.flickr.com/photos/100560573@N08

图书目录

小津安二郎的餐桌  菜单(目录)

中文版序:「我的朋友,张昌彦先生」/贵田庄
推荐序:我的朋友贵田庄,与《小津安二郎的餐桌》/张昌彦

0序幕 小津之死与雁拟豆腐
1秋刀鱼与白萝卜
2海鳗
3咖哩饭
味觉散步〈晋升导演与鲑鱼茶泡饭〉
4拉面
5包子
6珍珍轩与东兴园
味觉散步〈横滨中华街勾芡拉面〉
7鳗鱼
8料亭的老板娘
9炸猪排
味觉散步〈上野蓬莱屋炸猪排〉
10关东煮屋
11寿司店的客人
12草地上的野餐
13家族团聚与同学会
味觉散步〈小津自制料理──咖哩寿喜烧〉
14面包
15可口可乐与腌萝卜
16屁与灭鼠药
17伴手礼与礼物
味觉散步〈战地日记抄与东京的味道〉
18讨厌吃水果
19酒吧

尾声 日常的美食电影
小津安二郎作品一览
本书引用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库版后记

图书序言

0 序幕:小津之死与雁拟
 
小津安二郎因颈部罹患恶性肿瘤,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二日逝于御茶水的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附属医院。奇妙的是,小津的生日跟忌日正好在同一天;他享年六十岁,走得有点早。刚发现病症时,小津似乎完全没料到自己会死,据说卧病在床时仍在构思下一部电影。
 
小津晚年住在北鎌仓。从净智寺内穿越一座小小的隧道后,就会抵达一栋和式房子,他跟妈妈一起住在这里。隔壁住的邻居就是着名的日本画家小仓游亀。我认为,在小津的电影《晚春》里,主角(笠智衆、原节子饰演)的家模仿的就是小津跟母亲居住的家屋。或许看过《晚春》的读者会提出异议,因为其实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主角家外观的全景镜头,看不出是什么样的房屋。但我觉得《晚春》里呈现的不是隔间这类细节,而是主角住家的「气氛」。
 
小津长眠于北鎌仓圆觉寺内微微高起的墓园一隅。在黑色的御影石墓碑中央,只刻着一个「无」字。在圆觉寺除了小津以外,还有很多名人的墓也在这里。譬如隔着通道,在小津家墓的正对面就是田中绢代的墓;除了小津的电影以外,她还演过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木下惠介等导演的杰出作品。而为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女星田中绢代的墓,墓碑上有她的半身雕像。像这样的作法,在国外的墓地(譬如法国)也很常见;例如巴黎的拉榭思墓园也有萧邦、爱迪.琵雅芙等名人葬在那里,彷彿为了不让来访者失望,这些名人的墓常以浮雕或头像作装饰。在田中绢代的墓碑附近,还葬着作家开高健、奥姆真理教的受害者坂本律师一家人。除此之外,圆觉寺里还葬着小津视如己出的演员佐田启二,以及跟田中绢代有血缘关系、导过《何以为人》(一九五九~六一年)、《怪谈》(一九六四年)、《东京裁判》(一九八三年)等杰作的导演小林正树,以及一九九八年底过世的名导演木下惠介。
 
小津的病情并不乐观,当时去探望他的人还记得他玩的文字游戏:
「我一直是个做豆腐的人,难不成接下来要改做雁拟了吗?」
 
这是牛原虚彦探望小津时听到的话。(摘自《小津安二郎──其人与工作》)牛原是日本影坛启蒙时期相当活跃的一位导演,后来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学科任教,他执导的代表作包含了所谓的「他系列」,由铃木传明、田中绢代主演的《他与东京》、《他与田园》、《他与人生》(全是一九二八、二九年的作品)与《陆地之王》(一九二八年)等片。这些都是以「牛原、传明、绢代」铁三角风靡一世的默片。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