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新台湾电影现象!
你能在一分钟内说出十部近三年上映的国片吗?
或许你不太常看国片,也不清楚台湾电影人在忙什么。
但是,曾经想过吗?台湾电影正是让全世界认识我们这座岛屿的橱窗!
《两个故宫的离合》、《谜样的清明上河图》、《最后的帝国军人》
畅销作家 野岛刚 2015年最新作品
描绘近十年来台湾电影里所呈现的台湾新形象
收录:侯孝贤、魏德圣、齐柏林、钮承泽、蔡明亮、陈怀恩、陈玉勋、九把刀、李烈,九位台湾电影导演、制片人专访纪录。 热爱新世纪台湾电影,看过一百多部国片的日本资深记者野岛刚,以跨文化的比较性视角切入,描绘出近十年来新世纪台湾电影里呈现出的台湾新形象。
野岛刚强调,这本书并不是电影解说书,而是透过电影这扇窗去观察台湾社会,是以记者角度出发的书: ‧台湾,对于拍摄纪录片的人来说,这里可是天堂。台湾拥有丰富的多元文化,充满了矛盾,换言之就是题材相当丰富。
‧当我看台湾电影时,总会发现有几项不断重复出现的元素,我想这就显示了这些元素对台湾人的重要性,也是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甚至是电影无法避而不谈的。若是不了解这些元素,也许就无法真正了解台湾电影。
‧台湾确实存在着贫富差距和南北差距的问题,透过《不能没有你》这部电影更可以明显察觉到这个现象。
‧过去的台湾电影,不管是拍摄逃避现实或是自我寻找之旅,通常以选择海外取景的居多,像是去香港或日本等等。然而,《最遥远的距离》的主角们则是在台湾旅行,或许也是反映了受到「本土化」影响的这一代台湾人的内心所感吧!
‧日本的丧礼通常要求必须「静肃」,但是在台湾似乎完全不通用。《父后七日》是一部颠覆了日本常识,同时也可以认识台湾丧礼的电影。
‧台湾的校园电影里出现的「教官」,或许对于日本观众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但是,当电影是以一九九○年代以前的校园为舞台时,教官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
‧台湾电影里比较没有那种「我爱你」、「绝对不能离开你」或者「到死都要在一起」的台词。恰到好处的现实感,又穿插着小小的梦想。像这样小而美的电影,刚好体现了台湾这块土地的特质,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