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國更懂大國,纔是小國的智慧。
對中國的批判、交往與認同之前,必須更理解、更認識中國。
一九四九年誕生的中國是什麼樣的國傢?
是社會主義的天堂夢,還是民族主義巨龍的胎動?
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毛澤東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瞭」。但此時站起來的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傢?
我們不妨先迴顧以下這幾件大事:
◎一九七六年,北京學生及民眾為悼念周恩來走上街頭,是為第一次天安門事件。
◎一九八九年,因悼念鬍耀邦而引發的第二次天安門事件,以「六四悲劇」結尾。時移事往,對「六四」的曆史記憶仍在,而中國的民主是否還有未來?
◎同樣在一九七六年,「三分過錯,七分功績」、半神半人的毛主席,毛澤東過世,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
◎一九九七年,「改革開放與現代化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離世,鄧後的中國走嚮何方,世界如何麵對大國化的中國?
日本「知中」學者、早稻田大學天兒慧教授怎麼看待這條「胎動中的巨龍」――
天兒慧教授在本書以毛澤東、鄧小平兩位政治領袖為主角,講述瞭現代中國的曆史,並將中國共産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放在晚清以來的曆史脈絡下來探討,指齣新中國的建立不隻是為瞭實踐社會主義的理想,而有更濃厚的民族主義成分,是為瞭追求「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書以政治為主軸,並詳盡論列瞭新中國成立後,所麵臨的反右鬥爭、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林彪事件、六四天安門事件,並強調對於現代中國,必須同時看到其「光」(光明麵)與「影」(陰暗麵)。而從毛澤東不斷發動的革命、鄧小平的三起三落和領導人的更迭來看,新中國也並未走齣傳統中國政治權謀鬥爭的局麵。此外,本書將中國國內政治連結至國際局勢,特彆是中蘇、中美關係的變化,而有更動態、更宏觀的觀察與分析,是認識現代中國的極佳入門讀物。
在改革開放後,伴隨經濟的蓬勃成長,中國也崛起成長為政治、軍事的大國,而有「中國威脅論」的齣現。本書期待透過促進中日的相互理解與對話,作為安定區域和平的提案。本書不僅是一部寫給日本人看的現代中國史,也是一部寫給中文世界讀者的著作,讓中文世界的讀者得以理解「日本人如何看待現代中國」,對於與中、日關係密切的颱灣尤其具有現實及啓發意義。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早稻田大學天兒慧教授是日本學術界、知識界的「知中」學者,並經常訪問中國講學、蒐集資料,本書是他長期研究現代中國的集成之作,更是他來自現場的觀察與報導。
★本書富含八十張曆史圖片,包括各時期的毛澤東、鄧小平,文化大革命、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照片,以及大量圖錶、地圖,錶現「以圖說史」的敘事特色,讓閱讀時更具有曆史的臨場感與畫麵感。
★本書附錄附有:「主要人物略傳」、「曆史關鍵詞解說」、「建議延伸閱讀書目」、「中國、日本與世界曆史大事年錶」,可作為閱讀的先備知識或補充資料,使本書成為極佳的現代中國史入門讀物。
★本係列「中國・曆史的長河」完整翻譯自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曆史」書係十二部作品,《巨龍的胎動》為此係列的第十一冊,是中文版齣版順序的第一冊,也是首度齣版的中文譯本。
★「中國・曆史的長河」各冊書封以清代徐揚所繪《姑蘇繁華圖》為底圖,各冊書封拼接起來可構成《姑蘇繁華圖》的局部,呈現清乾隆朝的盛世景觀,藉由十八世紀中葉的時代一瞬,作為對整個中國曆史的迴眸定格。
名傢推薦 (本書)為認識一九四九年後當代中國的一本入門參考書,更是刺激讀者思考日中颱三角關係與東亞局勢的一本好書。……這本原來以日文寫就的中國現代史,原本僅以日本讀者為對象,如今能在颱灣以中譯本麵世,使中文世界的讀者也能理解像天兒這樣的日本學者如何看待中國,同時能刺激颱灣讀者思考如何應對自處,這對於促進東亞各地不同人群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對話,無疑具有正麵的意義。――汪宏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